|
26年前,中國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600萬名嬰兒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代獨生子女。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獨生子女人數超過1億。這些獨生子女,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如同「小皇帝」一般。再過二三十年,這些獨生子女是我國社會的掌權者,他們將會對中國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人普遍感覺到,新一代的獨生子女是「小皇帝」,不能說是全部,但有相當一部分是這樣。以下我以檢討的心,給你們講述我家 「小皇帝」的故事。
我的小外孫小時候有時在我家,有時住我親家那裡。1990年,我的小外孫三歲,那時我的女兒已出國兩年了。一個星期天上午,天氣晴好,我們和親家兩家人帶我的小外孫去遊玩北京頤和園,同去的還有我的妹妹和我外孫的大伯全家人。我和太太早晨八點多就在頤和園大門口等候我們的親家和我外孫,當他們到達后, 我外孫的大伯母就推著小車,小車裡坐著我外孫, 小車前是我和太太, 小車后是親家翁和親家母,其他親人也跟在小車周圍轉,真是前呼後擁!核心就是我外孫,我們邊走邊聊,那熱鬧的情景我不必仔細描述,你們都可想象出來。我用照相機不斷照相, 外孫的大伯用攝像機不停地攝像,我們的周圍還有些圍觀者。儘管我們兩家人都多次遊玩過頤和園,這次還是遊玩了頤和園大部分景點,為的是讓我外孫高興,為的是要留下寶貴影像資料。
我非常喜歡這盤錄像帶,總是得意洋洋地放映著,欣賞著,看到大家都那麼高興,那熱鬧的情景,越看越高興。不知是哪一天,我突然發現,不對勁兒啊!怎麼兩家老人圍著這小不點兒轉?前呼後擁,那場面,除了服裝不同和沒有兵馬外,其架勢,與電視劇中皇帝出巡的情景有何兩樣?我終於悟出來了,原來這是當代「小皇帝」 遊玩頤和園!!!想到這裡,我真想把這盤錄像帶給砸了,後來沒這樣做, 盤錄像一直保留到如今。我想,這盤錄像帶可是個好教材,也許將來有一天,我想拍一部《當代「小皇帝」 》的電影,這是個寶貴的參考資料。這只是說笑, 我沒此才能。
也許有人會說,老人陪著孫子遊玩頤和園,說明不了是「小皇帝」? 「小皇帝」啊,就是以他為中心,什麼都聽他的。我的外孫住我家時,有一次我太太拿奶瓶給他時, 他說: 「不,不要外婆拿,我要外公拿,」我說: 「好,好,好,外公拿給你。」其它的實例就不用多舉了。
我們兩家都是高知, 我親家是解放前留學美國, 解放後轉道歐洲才回到祖國的,在國內有很高職位,為人很好。我們兩家都有高的文化, 都是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和培養,子女都早就順利出國留學了,他們從小起就不是「小皇帝」,但萬萬沒想到,我們竟然在無意中默默地把第三代當成「小皇帝」!
其他的中國家庭,可能沒有很高文化,當時可能也沒有攝像機,是否就不培養「小皇帝」呢?我想,不見得, 別人沒寫出來,如寫出來,一定有比我更精彩的。各人培養「小皇帝」,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小皇帝」,中國的「小皇帝」何其多,為什麼?
原因有三:1.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傳統的影響,根深蒂固;2. 中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新一代基本上是獨生子女;3.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美國人一般比中國人民生活水平高,但沒那麼多「小皇帝」,所以前兩個原因還是為主的。
我的外孫五歲到了美國,我的女兒花了不少力氣,終於把我外孫的「小皇帝」帽子給摘掉了,給我女兒增加了麻煩,真不好意思。我外孫去年已上了美國一所很好的大學,也很懂事,在他身上, 具有中西文化的特點。
現在留學國外的新一代移民的情況如何?。我生活在美國的一個小城市,整個城市人口26萬人,華人約兩千人,我認識的華人有百餘人,在這裡「小皇帝」的影子,還是時有發現。
有些人請父母來幫看顧孫子,而父母回國后,一歲多的孩子就沒人照顧,又不願意過早地送daycare, 有的朋友就請求我們臨時幫忙照顧,作為過渡,我們當然樂意幫助朋友。因有過去的教訓,我們已總結出一套育兒的好經驗。有一對夫婦,都是這裡大學的associate professor, 他們請求我們幫看顧一歲半的小兒子。這小子在他們家不聽父母的話,午睡或夜裡睡覺,有時就要鬧,其父親不得不把他放在小推車上來回推才能入睡。來我家后,最初午睡時,這小子也鬧,要求我把他放在小推車上推,我就不理睬他的無理要求,而想了一些辦法,讓他午睡,兩星期後, 午睡和吃飯,都聽我安排,而且越來越好。後來他媽媽對我說:「這孩子在我家是monster,為什麼在你家就聽話?」道理很簡單,你如把孩子看成掌上明珠,處處聽孩子的,他就是「小皇帝」了。當然我是很愛孩子的,只是加上科學方法而已。不聽孩子的無理要求,他就哭鬧,怎麼辦?我有好方法,這方法已用到幾個孩子,都很靈驗,以後再談。
順便說一下,有些人請父母或公公婆婆來幫忙照顧孩子,許多人責怪老一代人把孫子孫女給慣壞了,可能有這個問題。如果你的父母有象我這樣的反思,你盡可放心請他們幫你們看顧寶寶。
關於老人帶孫子的話題,已有不少貼子,可能還會有人有興趣就此話題繼續挖坑。不過,我想,自己帶的孩子,就沒有問題嗎?嬌生慣養的,也大有人在啊!我接觸到的,有不少就是這樣的人, 常常看到孩子不聽父母的話,這有「小皇帝」之嫌,每人嬌慣孩子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以子女為中心,處處聽子女的話,是其共同的特點。
對子女的過分溺愛,孩子的性格脾氣可想而知,如何培養孩子有好性格脾氣和素質,它應成子女壇討論的重點之一,因好性格脾氣和素質的培養遠比智力開發重要得多。對於華人,要培養子女上名牌大學,不難, 要培養子女具有優良脾氣和素質的人才,不易。以後我將把我最近的經驗跟大家交流。
看了許多網友的貼子,大部分人子女都不是「小皇帝」,還有許多人教子女有方,我對他們表示良好的祝願!
附:中國「小皇帝」的實例之一: 寒心--女兒上大學以後要錢就像地主收租
http://forum.edu.sina.com.cn/cgi-bin/viewone.cgi?gid=40&fid=6139&itemid=65654&t=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