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岸金融試驗區提案構想 人民幣直接兌換新台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3-17 0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兩會期間的5份政協提案共同建議,設立海峽兩岸金融試驗區,在該區域內實現人民幣與新台幣直接兌換;福建廈門和泉州被提為首選城市。

昨日福建省人大提案委主任張貴明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些提案尚屬第一次提出,目前還在等待央行、銀監會等相關部門對提案的回復。這5份提案由民主黨派、學界、商界代表等分別提出。

提案建議,在目前兩岸關係的狀況下,通過開闢試驗區來推動兩岸金融合作是一種較為可行的做法。在政策上先試後行,在方法上先易后難,先民間后官方,循序漸進,實現全面合作。廈門和泉州成為2份不同提案裡面被分別推薦的兩岸金融特區最佳試驗場所。

民主黨派和企業家們還列出了一些實際可行的操作措施:允許在試驗區內的對台經貿交往以人民幣和新台幣進行計價結算,將人民幣核銷的單筆交易金額從現行的等值2萬美元以下擴大到等值10萬美元直至按正常貿易核銷;將新台幣視為外匯進行管理,在規定的浮動幅度內自行套算人民幣對新台幣的買價,並報當地外匯局和中國銀行總行備案;在銀行經營新台幣兌入業務的基礎上,逐漸擴大新台幣兌出功能,開設新台幣外匯賬戶,辦理兩地的新台幣結算業務;建立海峽離岸金融市場,賦予試驗區特殊政策。

張貴明昨日在電話里表示:「提案者基本都參加了在福建的相關調研。按照規定,央行和銀監會等相關部門現在應該是立案了,應在3個月內進行答覆。」

一直以來,兩岸結算業務均通過台幣、人民幣以外的第三種可自由兌換貨幣(如美元、港幣)進行通匯,這種通匯方式雖能基本滿足大部分台資企業日常結算需要,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給台資企業、台胞帶來兩次兌換損失,增加結算成本,客觀上導致兩岸地下錢莊新台幣通匯日益盛行,擾亂正常的兩岸金融秩序。

調查顯示,海峽兩岸金融業務額迅速增長,2005年的規模近千億美元,2005年1~5月,兩岸的金融業務額達到了420億美元。月平均額80多億美元,比2004年同期月平均額增加了近40%,而且新台幣在大陸的流動量日漸增多。

雖然發展兩岸金融業務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在直接通匯方面仍存在局限:已經獲批的DBU(登記註冊於台灣地區公司)直接通匯的銀行僅佔台灣島內銀行的50%左右;當前兩岸間的直接通匯限於貿易和非貿易項下,不包括直接投資、有價證券投資或未經許可事項為目的地匯款,非商品與勞務匯款金額仍受相關限制。

同時,從管理現狀看,對於新台幣的定位則遠低於港幣、澳門元,並不將其定為外匯,僅看作一種表外記賬外匯,在管理中也不等同於外匯來管理。另外,目前新台幣兌換價為中國銀行總行統一制定的內部價,價格缺乏彈性,無法結合各地新台幣供需市場需求進行任何價格波動幅度調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4 03: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