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越魂魄 --紹興印象

[複製鏈接]

137

主題

3685

帖子

1046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4

積分
10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綠袖子 發表於 2006-3-13 16: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 古越魂魄
    ――紹興印象
  
  文/王立 [/CENTER]
    對於古越紹興,我歷來十分景仰。自古以來,從大禹治水到越王復國,從愛國詩人陸遊到現代文豪魯迅,使紹興這個千年古城,充滿了濃郁的人文內涵,在華夏大地上熠熠生輝、光彩動人。
  
    紹興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山,以會稽山著稱;水,以鑒湖水名世。河網如織的紹興,以鑒湖、石橋、大運河、古纖道相連綴,風景秀麗古樸,被稱為「東方威尼斯」。曾有古越民謠這樣唱道:「搖搖搖,鏡中烏篷古纖道;橋橋橋,畫中越女美容貌。」我多次去過紹興,卻沒有坐過烏篷船,但可想而知,如此美景仙境,是多麼的令人賞心悅目。
  
    這是一座陽剛之氣與陰柔之美互為交融的文化古城。我一直傾情的越劇就是發源於古越,溫婉柔媚,讓人柔腸百結。而激越硬朗的紹劇,其高腔響遏行雲,甚是撼人心魄。這一柔一剛,便是古越的魂魄,使得紹興神采飛揚、獨具風韻。我在紹興,更多地注目在魯迅故居、秋瑾紀念碑、沈園等人文景觀上,從中深刻地感受紹興的大氣、剛烈、溫情與壯美。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我首先是從周氏兄弟的作品中認識紹興的。在魯迅、周作人的筆下,紹興的風土人情、環境習俗等,無不被描繪得栩栩如生、極為傳神。我所看到的「百草園」,儘管荒蕪不堪,物是人非,亦靜靜地徜徉著,想象著少年魯迅在這裡嬉戲玩耍,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以至於後來當先生遠離家鄉,在新文藝戰線上奮戰猶酣之際,仍然禁不住溫馨地懷想他的「百草園」,並為之寫下了極其優美的篇章。「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覺得,「百草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代文豪的精神之源。鍾靈毓秀的古越紹興,鑄造出了堪稱「民族魂」的魯迅,他「俯首甘為孺子牛,橫眉冷對千夫指」,以一支千鈞之筆橫掃著現實社會中最黑暗、最醜陋、最愚昧的腐朽現象,謳歌著勞動人民最崇高、最美麗、最動人的優秀品質,寫出了《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已》、《祥林嫂》等等震撼國民心靈的不朽傑作。我更欣賞魯迅先生如「匕首」、如「投槍」般的雜文,雖小品文而有大關懷,是於無聲處的轟天驚雷、是穿越晴空的林中響箭,令人警醒奮起。
  
    當我走在陽光燦爛的大街上,回望著莊重肅穆的魯迅故居時,頓覺魯迅先生的精神之光照徹我的心扉。
  
    記得那一年旅行到達紹興時,天已暮色。同行人急欲找到聞名中外的「咸亨酒店」,做一回當代的孔乙已。我卻獨自一人,來到了地處市區中心的秋瑾烈士紀念碑前。紀念碑被鐵柵欄圍著,我扶欄仰望、灑淚憑弔。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書《秋先烈紀念碑記》,碑身鐫有張靜江書「秋瑾烈士紀念碑」。文人輩出的紹興、女兒柔情似水的紹興,卻偏偏孕育了秋瑾這樣一個叱吒風雲的鑒湖女俠。柔弱的雙肩,自覺地擔負起民族的苦難;剛烈的傲骨,不讓鬚眉半分。――這就是秋瑾。在《說文解字》中,「瑾」即「美玉」也。而自古以來,就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說。
  
    所以,就在這古越的鬧市街口――軒亭口,作為革命先驅的秋瑾,泰然自若地勇赴國難――那是二十世紀初最黑暗的歲月,距今已近百年。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秋瑾一聲絕唱,猶如電閃雷鳴、劃破長空:秋風秋雨愁煞人!時隔百年,我的心依然被這發自生命深處的絕句所震痛、深深地震痛。
  
    在秋風秋雨中「涅」的鳳凰,成為紹興最壯美的蘊涵。同為古越後人的偉人周恩來曾揮毫題詞,表達了他對秋瑾的敬仰之情:勿忘鑒湖女俠之遺風,望為我越東兒女爭光。
  
    因為秋瑾,我對大禹為治理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越王勾踐為復國雪恥而卧薪嘗膽等古越先賢雄壯剛烈的獻身精神,有了更深切的體悟與敬畏。這就是千百年來一脈相承的古越人文精神。
  
    紹興的剛與柔,總是以淋漓盡致的形式體現出來。無論愛與恨,都張揚到極致、表達得徹底。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經典愛情。而陸遊與唐婉的愛情悲劇,同樣令人扼腕。當我追尋著紹興大地曾經發生過的那些愛情故事時,不禁情動於衷、淚濕春衫。曾記得是一個秋日的午後,走進古越東南的沈園,我的心中溢滿柔情。沈園,是我夢中的愛情名園。恍惚中似乎看到,面容憔悴、肝腸寸斷的年輕詩人陸遊與一襲碧色綉襦、長裙曳地的唐婉執手相望、深情語噎。一杯黃滕酒無法消解滿腹愁緒,唯有以詩句釋盡心中塊壘,這便是千古名詞《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碰掮浮L一洹⑾諧馗螅矯慫湓冢跏檳淹小D∧∧
  
    山無棱,天地合,冬雷陣陣,夏雨雪,乃敢與君絕。――這是引人入勝的情愛境界,無數的痴男情女為之生死相許。然而,人世間未必是情愛的天堂,或許只是一個情愛的海市蜃樓。海誓山盟言猶在耳,人已天各一方,從此無法牽住彼此的手兒、從此再也不能深情相擁、從此只能滿腹相思走向落日蒼茫。落花流水空遺恨,此恨綿綿無絕期。在陸遊眾多的詩詞中,我尤其偏愛這首詞作。封建禮教的殘酷壓迫和無情摧殘,造成了陸遊與唐婉不忍分離又不得不分離的婚姻悲劇。陸遊正是通過這首《釵頭鳳》,強烈地表達了內心深處的痛楚與無奈的情感,讀來催人淚下。今日沈園,已不復當年景況,「桃花落,閑池閣」,在晚秋艷陽的映照下,倍顯凄涼憂傷。置身其中,我細細體味著陸放翁婉麗飄逸、感情深沉的詞作,感同身受,不覺感慨萬分。
  
    不知何處飄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如泣如訴,柔美而又深情。如同這沈園曾經發生的人間真情可以用這廖廖數語使之永恆定格,梁祝故事因為戲劇、音樂而千古流芳。這與其說是藝術的力量,還不如說是至情摯愛所獨具的穿透力,超越時空、綿綿不絕。
  
    是的,在古越紹興,我無論如何也走不出悠久而獨特的人文之光的照耀與包容。陽剛之氣震古爍今,陰柔之美動人肺腑。
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Blue Ivy 發表於 2006-3-13 17:47 | 只看該作者
紹興的美在文章里時常看到, 對" 陽剛之氣震古爍今,陰柔之美動人肺腑。"的紹興一直很嚮往.


謝謝綠MM.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