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長城平台事件新聞背景綜述

[複製鏈接]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5-6 15: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長城組合電視平台」(The Great Wall TV Package)在今年元月初正式傳出要登陸加國的聲音,直接原因是加拿大在2004年12月16日宣布,開放外國英、法語以外的第三種語言頻道進入。華社為此呼籲大家在1月16日前向CRTC表達支持,以幫助這項申請案獲審通過。然而,出人意表的是加拿大電台電視廣播局(CRTC)2006年3月31日發出官方通知表示:由於在諮詢期間,收到了近400份支持及反對的意見回饋及大量簽名,隨後有一些團體及國會議員 Bill Siksay 相繼提出反對意見,加拿大電台電視廣播局(CRTC)就此宣布,從即日起至5月3日,重新徵求公眾意見,公眾可以繼續對事件發表意見。

  CRTC的上述通告在媒體公布后,有相當一部分華裔移民透過華文媒體和網站,對長城平台落地加拿大的審批事宜表達出強烈的關心,他們認為在前次諮詢期CRTC收到意見回饋400多份,這個數字與加拿大現有的華裔華人數目相比是不足夠的。為此他們發出呼籲,希望有更多的華人,能將自己的意見向CRTC表達。不希望出現少數人的聲音,壓住大多數人的聲音這樣一個「非加拿大式」的結局。

  加國無憂網站整理典型代表的反對者和贊成者的典型意見。在反對者的聲音中,他們把長城平台視作「洪水猛獸」、當成中共的「毒草」,唯恐中了中共的計,讓生活在加拿大的中國人給「赤化」了(其他族裔的人看不懂,所以不可能被「赤化」吧),這麼說還真的像在保護著咱們這些耕耘在加拿大的國人們。

  是這麼回事嗎?先看看長城平台的發展史。其實,長城北美平台並非只針對加拿大而推出,早在2004年10月1日起,長城平台已透過美國直播衛星電視Echo Star,對美國發送17個頻道的節目內容,現有三萬訂戶,月費29.99美元。另外,因應亞洲市場分割情形,以及各國對華語節目所設不同限制,長城亞洲平台也已從去年2月1日起,以不鎖碼方式對亞洲各地發送節目。差不多兩年了,沒見得美利堅的華人被「赤化」啊。況且,傳統上是個大熔爐的美國尚且都不在乎長城平台,或者說尚且都能包容長城平台,為什麼聲稱全世界最大的多元文化國家的加拿大卻有一些人沒有包容的心態呢?為什麼聲稱「Mosaic」(馬賽克、拼圖)的加拿大卻偏偏不能容納來自古老東方文明的一個圖案或者其中的一個元素呢?說來真的讓人難以理解。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沙發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5-6 15:26 | 只看該作者

紅色中國是「乳酪」還是「毒草」?

  凡事皆有因果。做此文之前,不妨先來觀察一下宏觀環境。現在的形勢是:凡是反對中共的人,往往反對中國的一切,這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凡是認為中共是「毒草」的人,往往認為中國的一切都是那麼糟糕,這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這對於是否引進長城平台亦是如此。那麼,來自中國的聲音到底是乳酪還是毒草?這其實早就已經在加拿大主流社會中有了答案。

  2004年10月,加拿大具有廣泛影響的最大報紙《環球郵報》登出首期中國特刊,引起了加拿大人的側目,生活在這裡的華人顯然也感受到了震撼。2005年10月29日,《環球郵報》再度推出「中國特刊」,以《中國在騰飛II:我們會錯過這艘(龍)船嗎?》為題作出專題報道。《環球郵報》這期特刊頭版正中以特號大紅字體書寫報道主題:「我們會錯過這艘(龍)船嗎?」,上面疊印著「中國世紀」四個黑體漢字和「中國在騰飛II」英文字。特刊每版的左上角或右上角,都印有醒目的兩個漢字--「中國」。這期「中國特刊」以25個版的篇幅和大量的圖片、圖表,進行了深入報道。試問:加拿大的主流報紙為什麼要宣傳來自中國的「毒草」?為什麼沒有人為此而示威?

  2006年,加拿大唯一的國家電視台CBC連續播出「中國在崛起」(China Rise)系列電視片,在1月22日和29日晚上8點的最黃金時間段,又正好是中國農曆新年之際播出。此後,CBC又在3月20日和29日之間在晚間10點的黃金時間段播出,CBC在播出之前,動用強大廣告資源宣傳此片,說道:強大的經濟實力、社會政治體系的迅速轉型,「中國崛起」越來越成為一個世界性話題。 「China Rises」近距離觀察中國的社會主義政治體系與資本主義經濟充分結合后的社會新面貌。試問:加拿大的官方電視台為什麼要呈現來自中國的「毒草」?為什麼沒有人為此而反對播出?

  2005年11月6日至15日期間,加拿大安大略省長Dalton McGuinty先生率125多人的貿易使團先後訪問了北京、上海、南京和香港等地。使團成員包括安大略省經濟發展與貿易部長JoeCordiano先生、負責研究與創新事務的省長政務助理TonyWong先生,以及來自商業、教育和保健等領域的代表。期間共舉行10項中加合作協議的簽字儀式,合作內容主要包括教育、培訓、旅遊及技術合作等。試問:加拿大官方代表團訪問中共難道是與虎謀皮?為什麼沒有示威反對官方去大陸?

  既離不開中國,又懼怕中國。既需要中國,又排斥中國。這才是反對者的心結。這也是反對者之所以反對的大環境。

  [B]長城平台是誰的乳酪?[/B]

  在贊成者看來,長城平台顯然是個非常誘人的乳酪,是屬於全體熱愛中華文化的華社的乳酪。因為有三個原因要看華語電視,一是本地缺乏中國本地製作的正宗的華語電視,既不是大陸人聽不懂的粵語,也不是本地某些電視台五音不全的國語發音,所以來了就是多元補充。二是「我」或者「我身邊的人」想看-如電視劇集、需要看-如學習、渴望看-如思鄉。三是多元文化的象徵,與華人的規模相稱,華人在加拿大是第三大族群,這麼大的華社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市場需求,也是ROGERS要引進長城平台的考慮因素。

  由加國無憂、星星生活等幾家媒體先行發起的華社簽名支持活動已經得到中國移民的廣泛支持,無憂網站甚至為這個活動另設一個專門網站www.support-citvc.ca,開創了先河,至記者發稿時截止,有效簽名已經達到1100個,引用一個組織者的話說,「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這次簽名是要求真名真姓、真實地址等真實的個人信息,完全加拿大化的誠信操作方式。」

  這種真名真姓挺身而出支持華語聲音的態度讓人非常感動、感激,比如有人打電話給組織者,問要不要捐款支持,要不要他們贊助出錢出力來聘請律師等等。通過這些,已經讓站在第一線的媒體深切感受到中國移民的團結力量,感受到普通中國移民熱愛原籍國燦爛文化的熱切之心是多麼強烈,感受到他們是多麼渴望能在萬水千山之外能從熒屏中獲得原汁原味、字正腔圓的中國語言、中國電視劇集、中國流行音樂、中國社會新聞、中國社會問題、中國文藝等等「華文化因素」。「我想大家都已經普遍認可,所以在呼籲這件事情時候,完全把個人的因素拋開,採取獨立的網站簽名、獨立的廣告公司製作廣告。在這些組織者之中,沒有誰想著是要得到利益。說是出名吧,萬一情做砸了,不被罵就好了。說是得利吧,根本就沒有廣告分成,反而要拿出版面來免費宣傳。說白了,這也是一件費力但不見得討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廣大中國人能站出來,被一些人罵又有什麼呢?」此事件的一個呼籲者對記者如是說。

  贊成者 你的聲音在哪裡?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3

主題

3212

帖子

998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98
3
classical 發表於 2006-5-6 16:28 | 只看該作者
我在美國一個電話就裝好了長城平台。簽一年合同則設備完全免費。前三個月25/元。以後35/月。內容很中性。多數是文藝節目。其它的package也是一個電話就好,包括台灣、香港、FLG的。
媒體封鎖不是一個民主國家應該做的。
酷愛經典的鋼琴小提琴及交響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9: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