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歲的我:在美國做「大哥大」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6-3-12 14: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嘉定二中19歲的吳碩,在一年半前作為國際交流學生中一員,來到了美國密蘇里州哥倫比亞市岩石橋高中學習了一年。小吳被安排到當地一家美國人家裡寄宿。這是一個五口之家,三個兒子都比吳碩小。作為獨生子的吳碩,一下子多了三個弟弟,反而成了一個「老大哥」。

  美國學校課程並不緊張,學生課餘時間比較充裕,一般到了下午就能早早回家,這給了吳碩更多了解家庭成員的機會。胖呼呼的布蘭頓比吳碩才小一歲,是家中的長子,平日里總是霸著家裡唯一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與他的女友聊到天黑。13歲的小兒子克里斯常常牽著父母買給他的小馬出去溜達。而15歲的二兒子布蘭特非常熱愛舞蹈,幾乎每天下午都會去練舞。

  三個小弟很獨立,但有時也會聚在一起玩,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謙讓的吳碩自然不會捲入,父親就以他作榜樣來勸說他們,吳碩則會主動幫著整理。慢慢地,吳碩喜歡上了這個原先陌生的「家」。吳碩親昵地稱呼斯布魯夫婦為「爸爸、媽媽」,這讓他們非常高興。而斯布魯夫婦也非常心疼他們的「大兒子」,離家萬里,吳碩沒有很強烈的思鄉情緒。

  美國家庭的晚飯時間,也是彼此交流的時光。每次入座后,布蘭頓總是第一個說話,一天他告訴大家,要提前完成學業,然後搬到他女友所在的城市居住,他要成為新一代作家。母親不但不反對,反而笑著鼓勵,希望有一天能在書店裡買到她兒子的大作。然後布蘭特也談了自己想成為舞蹈藝術家的想法,覺得自己能獲得市,甚至是州的舞蹈比賽冠軍。雖然大家都知道他那舞蹈跳得實在不怎樣,但仍然隨他一起遐想了一番。

  這樣的氛圍,對吳碩來說很陌生。相對內向的他一向不怎麼愛說話,和很多中國孩子一樣與父母的交流很少。但是在這樣的環境里,他也慢慢開始嘗試與「美國父母」溝通、交流。中國的飲食、古迹、文化以及風俗習慣,都是他與這個「美國家庭」交流的內容。吳碩喜歡在這裡和「父母」零距離交流,沒有任何芥蒂和顧忌。

  在美國學習的一年裡,小吳深刻感受到,美國人授課方式與國內截然不同。美國老師更重視學生的實際能力、邏輯方面以及思維上的培養。

  上第一堂數學課,老師拿出了一個計算器,然後很細心地講解怎麼使用它,並一遍遍地做演練。小吳當時覺得很奇怪,難道和自己一樣大的美國學生連計算器也不會使用嗎?無奈之下,小吳只好跟著耐心地聽老師教授計算器的使用,心想就當是上一堂英語聽力練習課吧。沒想到隨後的課上,老師依舊又講解計算器的使用。這讓小吳很費解,難道美國的學生接受能力如此糟糕嗎?通過與老師溝通小吳才明白,這樣授課是為今後的學習打基礎,因為計算器在各方面的實際利用率極高。

  而在文科課堂上,老師通常會就一現象、事物或觀點,讓學生自由發表看法觀點,在探討中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從而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3: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