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蒙《尷尬風流》摘錄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3-8 1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蒙《尷尬風流》



  著名作家王蒙的長篇情景智性小說《尷尬風流》歷時五年始成。主人公「老王」賦閑在家,既是一個精神上、思想上的智者,同時又是一個生活上、人情世故上的弱智。小說以白描的方式縱橫揮灑,塑造出「老王」這個可親可愛的喜劇形象,300個生活小故事,涉及的卻是生活這個大舞台。作者天馬行空,恣肆不拘,打破了有頭有尾的長篇小說形式,而代之以無數片斷,變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盤。其深意在於光復百多年來已經斷裂的中國傳統的小說精神,以及中國人對自我和世界的傳統想象方式。讀者在猜測書中的「老王」是不是生活中的「老王」的同時,也將再一次領略到王式幽默的魅力。  

  摘錄

  老友  

  老王的一位老友故去了,老王很難過。  

  過了不到一個月,他一天去超市購買食品,大包小包帶著食品回家,過馬路時遠遠看到一個人―――就是他的才剛故去的朋友,在旁人攙扶下徐徐走來。  

  老王又驚又嚇,心怦怦然。  

  這位朋友身材外貌打扮都比較特別,他個子很矮,下巴頦上留著圓圓的大鬍鬚,他經常戴一頂西式小禮帽,有點像外國人。現在遠遠走過來的人這些特點與他的友人完全一樣。連走路時一跛一拐的樣子也沒有區別。  

  只是走近一點以後,老王開始懷疑:也許不是他?  

  又走近了一點,更加不像他。  

  走到眼前來了,該人根本與老王的已故朋友未有共同之處。  

  呵,是的。當然,當然不是啦。  

  老王不知道自己是安心了還是失望了,走了的故人不再回來,看著像故人的不是故人,是陌生人。  

  老王不知道是應該感謝這個人使他憶起了故人,還是埋怨自己的朋友,打扮得越是奇特就越容易與旁人撞車,越是有特點,就越容易失去了自身,而只剩下了特點。  

  一切特點都是容易模仿,容易失去獨創性的。何況那種鬍鬚那種禮帽本身也並非故人原創。  

  有很多人彼此相像,他們也是永遠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與面容了吧。  

  最終,誰也不是誰。  

  兒語  

  老王坐在女婿開的車上到一個地方去,路上女兒與女婿為一件小事爭執起來,女婿說了一句不好聽的話,女兒不高興了,要求停車,馬上要下車罷坐。  

  老王不知道說什麼好。  

  這時老王的只有六歲的外孫對女兒說:「爸爸太急了,太不好了,可是爸爸也有優點,就是他的手機上的遊戲呀,超級瑪麗呀,合金彈頭呀,手槍對射呀……特別好玩。媽媽您特別好,也特別講理,可是您也有缺點,您的手機上的遊戲呀,打飛機呀,打氣球呀……實在太沒勁啦!我就愛爸爸的手機,不愛媽媽的手機!」  

  老王想,這是說什麼哪,太不合邏輯了。  

  孩子的不合邏輯的話使女兒笑了,一場危機也就過去了。  

  老王想到了最近學到的新名詞:「解構主義」,莫非,小兒都是天生的解構大師嗎?莫非不合邏輯是天才與人性的飛揚嗎?  

  心猿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王的眼睛時有昏花。昏花中他有時會覺得看到了一個黑色的猿猴形的影子。他很奇怪。  

  這天晚上睡得早了一些,沒有立即入睡,越發清晰地看到了那個似曾相識的猿猴影子,黑如墨染,形狀不算確定,時有伸延舒展收縮變形,像是浸在水中的一滴墨水的變化。突然又蹦了一下,靈活如猴。不但動作靈活,而且極有立體感,像是傀儡戲,卻又比傀儡的動作自然連貫。反正絕對不像影子了。  

  老王強解道,古人稱心猿意馬,這就是心猿啊。當我疲勞放鬆,心猿就出來了,當心猿出來活動之後,我也就快睡著了。我年逾古稀,仍然有這樣好的自我調節能力與入睡功夫,胸懷坦蕩,了無掛礙,真是幸福啊。沒等想完,老王鼾聲已起,立馬墮入黑甜之鄉。  

  從此老王一累就閉眼收心,等待心猿的出現與安歇,屢試不爽,但覺明月清風,行雲流水,心隨猿升,神隨猿攀,登山上樹,跳谷飛崖,有飄飄欲仙之感。  

  老王帶著孫子去了一趟動物園,專門到猴山觀賞,看猴得趣,老王卻一陣失神,摔到了地上,很不好意思。  

  此後老王想看到自己的心猿而常常不可得了。  

  符號  

  老王的妻子說要做香酥雞,她查了許多烹調書籍,做了許多準備,搞得天翻地覆,最後,做出了所謂香酥雞。  

  老王吃了一口,幾乎吐了出來,腥臭苦辣噁心,諸惡俱全。  

  老王不好意思說不好,他知道他的妻子的性格,愈是這個時候愈是不可以講任何批評的意見。但他又實在是覺得難以忍受,他含淚大叫道:  

  「我的上帝!真是太好吃了呀!」(他實際上想說的是:「真是太惡劣了呀!」)  

  「香甜脆美,舉世無雙!」(實為:「五毒七邪,豬狗不食!」)  

  「啊啊,你是烹調的大師,你是食文化的代表,你是心靈手巧的巨匠……」(實為:「你是天字第一號的笨嫂,你是白痴,你是不可救藥的傻瓜!」)  

  老王發泄得很痛快,王妻也聽得很受用。老王想,輕輕地把符號顛倒一下,世間的多少爭執都可以消除了啊。  

  思想家  

  老王買了一個紅球,回家后覺得不如買一個白球,便去商店換成白球。換回白球后又覺得不如紅球,便又換回紅球。換回紅球后又放不開白球,便乾脆到商店再買一個白球。一紅一白兩球在家,令人不安,便再去商店退掉了兩球。  

  老王深感目前的商業服務改進良多,便在晚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予以表揚。同時他也深感事物難以完美周全,選擇是人生的一大難點,選擇實際是很痛苦的事,他為此對人生的意義頗感疑惑。  

  老李買了一個黑球,從此家裡有一個黑球,雖然老王多次建議他改購紅或白球,他都不予理睬。  

  後來,老王被稱為思想家,老李被稱為政治家。  

  伊妹兒  

  老王的電腦聯網了,他好不容易學會了用伊妹兒。他很興奮地給遙遠的朋友發了幾封電子信件,很快收到了回信。  

  老王大喜過望,見人就說電子通信的好處,同時他感到奇怪,這麼方便的通信手段,怎麼還有那麼多人不用也不會用也不打算用?他成了電子通信的熱烈宣傳者。  

  他說得多了,漸漸惹人討厭。第一個朋友說:「我不喜歡網上的垃圾。我寧願過得乾淨一些。」  

  第二個朋友說:「我已經年過七十,學這些時髦玩藝兒是力不從心啦。」  

  第三個朋友說:「你老兄這才用了幾天伊妹兒呢?」  

  第四個朋友說:「老子就是不用,你怎麼樣?」  

  老王十分慚愧。  

  讀書  

  老王年輕時只有有限的幾本書,他把這幾本書讀了又讀。「文革」當中,沒有書讀,但他已養成了夜讀的習慣,他每天把僅有的《人民日報》讀得幾乎能背誦下來。那時出席大宴會的領導人名單,他過目不忘,倒背如流。出差時連《人民日報》也沒有,便讀旅客須知、損壞物品賠償價目表和電話簿。  

  現在他的書七間屋也裝不下,他翻來翻去,手裡拿著甲書時心想也許不如乙書好吧,手裡拿著丙書時,又想還不如先讀丁書呢。  

  在沒有多少書可讀的時候,他記得他讀了些書;在有大量的書可供選擇的時候,他讀一天書也不記得到底讀了些什麼。  

  人形  

  老王得到一個日本朋友贈送的「人形」,此人服裝、姿態、髮飾、總體造型極美,只是沒有臉孔―――更正確一些說是沒有五官,頭髮下面是一個細長的塑料圓柱,也不像臉,也不像沒臉。  

  他的親戚們來到后驚呼道:「太可怕了,你怎麼擺這樣一個人像,簡直像是個鬼。」  

  老王唯唯,把日本「人形」收到了頂櫃里,眼不見心不煩了。  

  過了若干時間,一些親友來了,都說:「聽說你有一個沒長臉的玩偶啊,你放到哪兒去啦?」  

  老王只好再拿出這個「人形」,解釋說:「沒有臉孔其實沒有多大關係,就看你怎麼樣想象它的臉了。也許那是一個大美人呢。」  

  讀書(又一)  

  老王的左眼視力日益惡化,親人們說,都是讀書讀的。人們還嘆息:「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啊,除了讀瞎自己的眼睛,他們究竟能做到什麼呢?」  

  老王也後悔自己讀書讀得太多太勤,決心不再讀書了。  

  就在這時老王得到了一個青年人寫的第一本小說,那種情調那種性格那種構思都是他從來沒有見到過的,他讀得津津有味,他的眼睛也從此好了。  

  他想,有的書硬是能把眼睛讀瞎,而有的書硬是能把眼睛讀好。  

  讀書(又二)  

  老王正在讀書,兒子「偷」拍了一張照片,經過電腦處理放大,鑲入鏡框,送給父親。老王一看,嗬,這是誰呀?眉目慈祥,目光悠悠,捧書深思,我心憂憂。前額的皺紋顯示智慧,眼角的紋路顯示滄桑,嘴角的皺紋顯示悲戚,略略繃緊的面部肌肉顯示莊重,加上照虛了的背景,眼鏡上的一點閃光,有一種神秘和深邃,恍惚和氣韻……活活像一個院士、博導、教授、思想者、名譽主編、大師、傳人、研究中心主任、專項補貼獲得者、泰斗、昆崙山、珠穆朗瑪峰、黃河、揚子……  

  誰呢?老王問兒子。您呀。兒子回答。不是,肯定不是。老王強調。是的,當然是的。兒子強調。  

  我他媽的怎麼會是這樣高雅深沉,莫測高深!老王動了粗口。  

  兒子點點頭,看來我就是拍錯了。看來我他爹的不認得自己的老爸是誰啦。  

  電視劇  

  老王偶然被一部電視連續劇所吸引,便看了起來。這是一部愛情悲劇片,寫一個歌劇演員的愛情,他看了幾次覺得相當精彩。他檢討自己,對電視連續劇偏見太深,原來我國有這麼好的電視連續劇!  

  於是老王晚上有了活干,每天晚餐才過,就作好準備,等待愛情劇的播出。  

  老王太太受了老王的影響,也陪同一起觀看。兩人一面看一面評頭論足,亦贊亦嘆,交流感受,增進了老王家庭的和睦溫馨氣氛。  

  誰知道,愛情劇播著播著就出了岔,橫生枝節,拖拖沓沓,忽冷忽熱,矯揉造作,不合情理,任意編纂,使老王一面看一面罵,大呼上當不已。  

  老王太太便說:「這幾集是編得不好,但也不要一面看一面罵,你這樣罵,讓別人怎麼看下去呢?」  

  老王只好忍氣吞聲地繼續看。乾脆不看吧,前面已經看了十幾集了,已經用了十幾個晚上了,現在起碼想知道一下結尾,想知道幾個神經病主人公的感情歸宿,中途罷看,太不甘心了。繼續看吧,又眼看著導演演員用假冒偽劣在那兒抻時間,老王看這樣的電視劇,有一種被強姦的感覺,不看這樣的電視劇,有一種被腰斬的感覺。  

  老王唉聲嘆氣,說是看電視劇猶如擇偶,一定要慎重選擇,爭取從一而終。一旦上了賊船,下來並非易事。  

  老王太太大怒,說老王是指桑罵槐,聲東擊西,別有用心,是可忍孰不可忍?  

  中彩  

  老王夢中夢到自己中了頭彩,他贏得了一百萬元、一千萬元、一億元、十億元、一百億元……之類。老王醒來后陷入了深思:我是夢見中彩了嗎?我夢到了多少彩金呢?一萬?不可能,不能這樣少。於是十倍十倍地增加,一直加到了一百億元。  

  不可能這樣多,於是十倍十倍地減少,一直減少到了一萬元。  

  如果我真的中了這麼多彩,我怎麼辦?去澳大利亞旅遊?買三套大新房?給孩子們分?捐給希望工程?  

  想了一天,夜間又做了中彩的夢,夢中得到了一個秘密號碼,說是如果選擇這個號碼的彩票,就一定能中特等獎。  

  醒了以後再考慮:真的?假的?窮瘋啦?需要看心理醫生?有一種超自然的、人們還不能理解、現代科學也無法解釋的秘密與神奇?  

  五天中連續做買彩票中彩得獎的夢,他真的害怕了,就悄悄打了一個「的」,去精神健康醫院掛了專家號。他排了半天隊,終於輪到叫他的門診號了,他突然發現,他的門診號就是夢中透露的那張篤定中彩的彩票的秘密號碼。  

  他猶豫了……趕快找醫生看病,還是趕快跑掉不必看病了呢?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1: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