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的艱難決策:解秘出兵朝鮮

[複製鏈接]

235

主題

606

帖子

466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蘭馨兒 發表於 2005-12-27 2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一章 美軍介入朝鮮戰爭

  中南海,夏風習習吹拂湖面,碧波由北向南蕩漾著,堤岸邊垂柳婀娜多姿。旖旎的風景,格外宜人。

  湖畔磚木結構的居仁堂小樓,坐落在中海和南海的交界處,典雅沉凝,古風瀟瀟,在藍天下,在碧波側,肅然而立。

  總參作戰室在居仁堂一層的西側房間內。在作戰室工作的有成普、王亞志、劉長明、龔傑、徐畝元、王甲一等同志。這時,聶榮臻代總長、李濤作戰部長、蘇聯顧問沙哈洛夫大將等人踏著「嘎嘎」作響的紅漆木地板走進來,例行聽取作戰室彙報朝鮮半島的戰況。房間很小,老總與參謀面對面,咫尺之遙。作戰室負責人成普彙報:6 月25日人民軍向瓮津半島和開城地區發動了局部戰役,6 月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美國空軍、海軍部隊給予南部朝鮮部隊以掩護支持,直接干涉朝鮮戰爭;6 月27日又命令美國海軍率第7 艦隊入侵中國台灣海峽,視我國主權於不顧,公然侵犯我國領土。7 月7 日,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緊急決議,以聯合國名義糾集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土耳其、荷蘭、希臘、菲律賓、挪威、瑞典、哥倫比亞、印度、泰國等十幾個國家出兵朝鮮,美國沃克的陸軍第8 集團軍直接參加地面作戰,迪安少將的24師已經在烏山以南的平澤和安城一帶進入戰鬥。

  聽到這裡,沙哈洛夫大將「霍」地站起來揮舞著拳頭大聲嚷著:「戰爭爆發了!爆發了!局部戰役開始,就是內戰的開端。即使南方游擊隊和民眾向北方軍隊提供幫助,速勝也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

  蘇聯人都把斯大林稱做「當家的」。沙哈洛夫知道「當家的」態度。「當家的」對朝鮮半島的形勢一直都很關注,這個半島的形勢很敏感。稍有不安定,就可能直接影響到亞洲和遠東的安全,還可能影響蘇美關係。因此沙哈洛夫一聽到朝鮮半島發生內戰就火了。他知道蘇聯駐朝鮮大使什特科夫上將以及「當家的」私人軍事代表馬特維耶夫要挨批評了,因為他們把事情辦糟了!

  李濤部長理解沙哈洛夫的心情。朝鮮半島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地區,小小的火星就有引起世界大戰的危險。半島上中蘇都不願看到的情況出現了。美軍在南方有兩萬人,南朝鮮軍隊有6 萬人,南方比北方實力強。儘管北方有蘇聯援助的T34 坦克,但恐怕不是美國的對手。他看著面紅耳赤的沙哈洛夫憂慮地說:「事情發展太突然了,不僅你們覺得突然,我們也覺得突然,一點消息也沒有。我們大使館也沒消息。」聶榮臻代總長也搖頭說:「中國方面沒有任何消息。」

  李濤氣憤地說:「上旬,擔負攻台戰役的華東軍區副司令員粟裕剛進京彙報了攻台的準備情況,現在美國公然干預朝鮮事務,第7 艦隊公然侵犯我台灣海峽,阻止我國解放台灣。太猖狂了!朝鮮半島局勢會很快地惡化。」

  聶榮臻沉思地點頭說:「美國第7 艦隊進入台灣海峽,我解放台灣的困難增大了。」他抬起頭,望著地圖上的朝鮮半島,說:「朝鮮半島的形勢,果然如毛主席所說的,引起了美國軍隊的直接干涉,形勢急轉直下,馬上會危及到我國的國防安全。我必須馬上向毛主席報告,應建議毛主席,恐怕需要開國防會議。」金色晃曜,烈日烤人。南海湖畔垂柳依依,波光粼粼,蟬聲鼎沸。聶代總長急匆匆地離開居仁堂,穿過蒼松古柏,大步流星向豐澤園走去。中南海豐澤園背靠中海,南瀕南海,東與勤政殿相連,西為靜谷。包括頤年堂(會議廳),菊香書屋,春藕齋始建於清初,通稱為「西苑」一部分。頤年堂東邊有一小門,可通菊香書屋。菊香書屋幽靜沉寂,燦爛的陽光劃破樹陰,照明半個院落。
我似乎聞到了蘭花淡淡的幽香

235

主題

606

帖子

466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6
沙發
 樓主| 蘭馨兒 發表於 2005-12-27 20:15 | 只看該作者
第二章 毛澤東的擔心

  毛澤東在窗前銜煙佇立,望著院內的幾株老樹和地面上的斑斑樹影,心裡卻在想著我國的台灣海峽和朝鮮半島的形勢。我國台灣島是一定要解放的,美國企圖用第7 艦隊阻止我軍解放台灣是徒勞的。我就不信,一個第7 艦隊,就能把中國人民嚇住。我國政府要表示強烈抗議。始料不及的是,朝鮮半島的形勢突然發生變化。美國必然要藉機擴大事態,從中漁利。在東京的麥克阿瑟那個性格,戰爭狂,他不會不參戰。如果美軍參戰,北方是吃不消的。戰火會向北蔓延,一直燒到我國邊界。美國在中國失敗后是不甘心的,可能從鴨綠江方向入侵我國。然後會讓蔣介石從東南沿海進攻大陸。我國的人民政權剛剛建立,蔣介石企圖借美國參戰在大陸復辟。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國剛剛結束戰爭,又受到戰爭的威脅。必須找恩來、榮臻同志研究一下。古語說,未雨綢繆呀!

  突然,聶榮臻魁梧挺拔的身影出現在他的視線內。毛澤東對來者說:「你來得正好呀,我正要找你。怎麼樣,朝鮮半島情況怎麼樣?

  聶榮臻說:「不好呀,美國沃克的第8 集團軍參加了地面戰鬥。」毛澤東頷首,沉思有頃,然後說:「朝鮮半島的形勢可能要惡化。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我國人民想休養生息而不能呀。這個形勢我們是估計到的。」毛澤東注視著聶榮臻,若有所思,說:「不能小看朝鮮半島的形勢。發展下去會很快威脅到我國的安全和遠東的和平,而且可能引起世界大戰。告訴恩來同志,立即召開軍委會,研究加強我東北邊防問題,以作未雨綢繆之計,包括研究安排部隊調動問題,建立指揮機構以及後勤保障問題。」

  毛澤東停頓了一下,又問:「必須儘快派得力部隊加強東北邊防。你們總參謀部考慮保衛東北邊防用哪個部隊?」

  聶榮臻說:「作戰部研究了幾次,考慮用現在河南的13兵團的38軍、39軍、40軍3 個軍以及正在東北的42軍。」

  毛澤東問:「為什麼考慮用13兵團的部隊呢?」

  聶榮臻說:「這幾個部隊都是1945年9 、10月間最早從山東、蘇北根據地進入東北的部隊,都是由老部隊發展起來的,參加了東北解放戰爭,氣候、地形都熟悉,有在東北作戰的豐富經驗……」

  「這個考慮對,考慮用4 野的部隊是對的。」毛澤東吮著嘴唇,然後問:「炮兵呢?」

  聶榮臻:「炮兵用佳木斯炮1 師,河南的炮2 師,安東的炮8 師。毛澤東聽後點點頭,說:「戰爭一旦爆發,很難預料發展到什麼程度,什麼規模。要立即調整戰略重心,抽調部隊保衛邊防,準備防止東北邊境出現的危機情況。一個是調兵,一個是選將。你們好好研究一個方案。現在,還要考慮第二線的兵力問題,做好打大仗的準備。我國政府要發表聲明,嚴斥美國政府侵略朝鮮、台灣和干涉亞洲事務的罪行。」

  聶榮臻憂慮地說:「主席呀,解放台灣困難加大了,粟裕那邊怎麼辦呀?毛澤東交待說:「告訴恩來,一併研究一下。」

  7月7日,中南海居仁堂。

  朱德、聶榮臻、林彪、羅榮桓、肖勁光、肖華、劉亞樓、楊立三、滕代遠、李濤、許光達、蘇進等我軍的高級將領陸續走進,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周恩來副主席看看各位將帥,說:「今天,美國已組成了所謂的『聯合國軍』,由美國指派司令官統率『聯合國軍』去南朝鮮協助李承晚作戰。朝鮮駐華大使李周淵向我黨和我國政府通報了朝鮮人民軍與美24師以及南朝鮮軍隊的戰況。現在根據毛主席指示,召開這樣一個會議,專門研究朝鮮戰爭爆發后,我國的國防問題以及支持朝鮮獨立統一戰爭問題。先請李濤部長介紹一下情況。」
我似乎聞到了蘭花淡淡的幽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5

主題

606

帖子

466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6
3
 樓主| 蘭馨兒 發表於 2005-12-27 20:18 | 只看該作者
第三章 攻台得先緩一緩

  李濤迅即站起來,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說:「目前人民軍部隊在西線和東線的進攻形勢十分順利,正在節節向南推進。金日成同志充滿了信心,決心要把美帝國主義趕出朝鮮去。」

  周恩來副主席嚴肅地說:「形勢是不容樂觀的。朝鮮軍隊的實力與美國、南朝鮮的實力比較,是不容樂觀的。所以毛主席指示我們研究國防問題。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現在北朝鮮軍隊進展順利,但要考慮到美軍介入以後,會出現極為不利的情況。」

  周副主席略停頓一下,又說:「我在見我國駐朝鮮政務參贊柴軍武時,對他說過,朝鮮戰爭長期化很難避免,這會帶來影響全局的一系列複雜問題。我讓他到任后,要及時了解戰場的變化。」

  聶榮臻說:「美軍有海空軍優勢,他們一定會在發揮自己的優勢方面有行動。」周恩來說:「將來戰局可能要危及我們的國防,東北邊境可能出現危機,從保衛國防的需要,從支持朝鮮統一祖國的需要出發,我們要考慮用什麼部隊加強東北邊防。總參考慮用哪個部隊合適呢?」

  聶榮臻:「我考慮,還是用4 野的部隊。」

  周恩來問:「林彪、羅榮桓同志,你們的意見呢?」

  用4 野部隊比較合適。4 野部隊在東北時間比較長,熟悉東北的地形、氣候、風俗民情。

  林彪:「同意考慮4 野的部隊。」

  朱老總說:「用4 野的部隊可以很快進入情況,不知作戰部考慮用哪幾個軍,這些軍到達東北邊防要用多長時間?我看朝鮮半島的形勢發展會很快,那個半島像一個地瓜,地方不大么。」

  聶榮臻說:「作戰部有一個初步意見,用現在駐河南的軍委戰略機動部隊13兵團,現在38軍駐信陽,39軍駐漯河,40軍剛剛解放海南島,正在步行向廣州集中,都在戰略機動位置。3 個軍9 個師。考慮到3 個軍的兵力少一些,增加42軍。42軍在齊齊哈爾以及北安地區。已經同軍交部門研究過,40軍由廣州出發,可於21日到東北;38、39軍16日由信陽、漯河出發,21-25 日到東北。42軍直接到輯安。這4個軍12個師,預計本月下旬至遲月底,可全部到東北邊防。同時還有3 個炮師,炮1 師在佳木斯,炮2 師主力兩個團在河南,一個團在秦皇島,炮8 師在安東。3 個高炮團,是高炮4 團、17團、18團均在上海,調安東、瀋陽集結。另外,4 野再調一個工兵團運安東,一個戰車團運本溪,從遼西抽調一個騎兵團。月底全部可以到達指定地點。」

  周恩來問:「人數有多少?" 李濤說:」24萬人。「

  周恩來說:「這支部隊我們起個名字,可以叫支援軍,我與朱老總、林總、羅榮桓同志研究,建議由粟裕、肖華、李聚奎3 人組成邊防軍領導。粟裕為司令兼政委、肖華為副政委、調4 野副參謀長李聚奎擔任後勤司令。」「粟裕不是正在組織攻台嗎?」劉亞樓說。周恩來說:「攻台問題得先緩一緩了,東北邊防放到第一位了。」朱老總說:「這裡又上升為主要問題了。」周恩來說:「現在大家考慮,是不是13兵團黃永勝到東北,還是另考慮別的將領?」

  羅榮桓說:「朝鮮戰爭的作戰對象主要是美軍,美軍用的是現代化兵器。黃永勝粗一些,而且最近帶了幾個幹部到香港去玩,影響很壞。我考慮15兵團的鄧華去比較合適。鄧華善於動腦子,是個儒將。」

  林彪插話:「鄧華比黃永勝強。」

  劉亞樓說:「鄧華有謀略,文化水平也比老黃強。」

  周恩來:「那就考慮鄧華。我看黃永勝也難以勝任。鄧華指揮打海南島打得好。林總,你看政委和副司令的人選?」林彪:「政委可以考慮13兵團副政委吳法憲,參謀長可以考慮43軍軍長李作鵬。」周恩來問其他領導同志的意見,大家都認為這兩個人比較合適,於是說:「好,15兵團司令員鄧華到13兵團當司令員,與吳法憲、李作鵬組成領導班子。鄧華剛剛指揮解放了海南島,打得好。炮兵仍由萬毅同志負責。後勤方面,彈藥攜帶、交通運輸、糧食準備、衛生野戰醫院、擔架隊、補充兵員等,我們還要開會繼續研究落實。你們的意見呢?」

  朱老總說:「同意。就這樣準備吧。」
我似乎聞到了蘭花淡淡的幽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5

主題

606

帖子

466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6
4
 樓主| 蘭馨兒 發表於 2005-12-27 20:19 | 只看該作者
第四章 毛澤東批准軍委決定

    夜幕濃重,蟲聲唧唧,豐澤園十分寂靜。

    毛澤東的書房裡,燈火通明。

    毛澤東仔細審閱著聶榮臻送來的中央軍委《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的呈批件。問題接踵而至。新中國剛剛成立,像一個新生的嬰兒,帝國主義分子恨不得把我們扼殺在搖籃中,一個是東南沿海方向,蔣介石時時刻刻都想藉助美國反攻大陸。現在又增加了朝鮮半島這個方向,嚴重地威脅著我國的安全。美帝國主義在發動對朝鮮的侵略戰爭的同時,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美國把台灣和朝鮮聯繫起來,都是出於其在遠東遏制所謂「共產主義擴張」戰略考慮的。杜魯門在其6 月27日發表的聲明中已把他們的戰略企圖和盤托出,他們侵佔台灣,是為了保護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和在該地區的美國部隊。6 月28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8 次會議上毛澤東已嚴正宣告:「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杜魯門在今年1 月5 日還聲明說美國不干涉台灣,現在他自己證明了那是假的,並且同時撕毀了美國不干涉中國內政的一切國際協議。」美國是不講任何信譽的,要準備同美國打。古語說,未雨綢繆。軍委採取這些措施都是未雨綢繆之計。13兵團這幾個軍到遼南,頗為合適。必須把能戰鬥的部隊放到前沿。他對這幾個將領人選也是滿意的。鄧華是能勝任的。

    於是,他蘸蘸墨汁,在一頁信箋上龍飛鳳舞地批示:榮臻同志:本日會議決議事項同意,請即按此執行。原件存我處。毛澤東 7月7 日24時。隨後,他又從桌面上拿過一個大信封,寫道:立送榮臻同志。

    在毛澤東批閱聶榮臻呈批件的同時,周恩來也在檯燈下,用毛筆逐字逐行批閱著總參謀部送來的同一個文件。

    他多次與毛澤東交換過意見,我國與咄咄逼人目空一切的美國較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在台灣海峽,就在朝鮮半島。在台灣海峽與美軍作戰,我軍缺乏海空軍力量,在東京的好戰分子麥克阿瑟,正希望我們這樣干呢。

    但在朝鮮打就不同了,可以與人民軍共同作戰,還有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支持。朝鮮多山,地形狹窄,便於我軍步兵作戰,不便於美軍機械化部隊展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打好這一仗。但他覺得朝鮮半島事件不可等閑視之,他縝密地思考著,掂量著,改了很多,又在空行處加了一些內容,然後呈毛主席審批。秘書以特急件送到了豐澤園。

    給聶榮臻的批件剛剛送出,毛澤東又接到了周恩來的呈批件。他瞅著周恩來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不住地點頭,覺得恩來同志考慮問題周到細緻,辦事令人放心,於是,又批示:同意,照此施行。

    隔了6 年之後,毛澤東在會見蘇共代表團時講起這件事,說:「戰爭開始后,我們先調去3 個軍,後來又增加了兩個軍,總共有5 個軍,擺在鴨綠江邊。所以,到後來當帝國主義過三八線后,我們才有可能出兵。否則,毫無準備,敵人很快就過來了。」 1970 年10月10日毛澤東會見金日成時還惋惜地說:「可惜那時候只有5 個軍,那5 個軍火力也不強,應該有7 個軍就好了。」

   (選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毛澤東的艱難決策》王 波著)
我似乎聞到了蘭花淡淡的幽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5
空手 發表於 2005-12-27 20:35 | 只看該作者
現在有這時期的文擋在俄羅斯已經公開了,怎麼沒人去看看呢? THE BEST GUESS STILL IS GUES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25

帖子

4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45
6
waingkwok 發表於 2006-3-7 18:53 | 只看該作者
奇怪的是,蘇聯在聯合怖砘嵊蟹窬,怎麼會成立聯合干涉朝r的決h通^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