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自己解讀軍費有四大疑點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3-6 07: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樓主 你點不到我 發表時間: 2006-03-05 新浪軍事 > 國際展望 [/COLOR]  

據國際著名刊物《輕武器調查》的年度報告稱,日本2002年出口了價值6500萬美元的輕武器,是該年度出口輕武器最多的8個國家之一。

1月11日,《日本時報》刊出了一篇日本駐北京記者採訪日本駐華外交官的文章稱,日本駐華大使館為了「修復雙方的關係,增進相互了解」,向中國的10餘家報紙和雜誌記者散發日本軍費開支「說明書」,但卻沒有一家中國媒體進行報道。為此,日本外交官抱怨說,中國媒體看來對日本方面的努力是「充耳不聞」呀。

[B]日本稱軍費都用於發工資了 [/B]

據共同社駐北京記者報道,「儘管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努力了8個月,中國新聞媒體仍然沒有報道日本詳細的軍費開支」,日本使館的官員抱怨說。

發出這一抱怨的是日本駐中國大使館的發言人Keiji Ide先生。他告訴共同社記者說,去年的5月10日,來自中國報紙和雜誌的10位記者,都收到了一份長達18頁的中文日本軍費開支說明書,並且參加了日本使館舉行的中日軍費開支異同點的情況說明會,但之後就沒了下文。為此,該發言人表示:「我嚴重關注的是,中國民眾可能不知道事實真相,他們只能從中國官方那裡獲得消息,那樣的話是不平衡的。」

共同社記者接著寫道:「中國官員稱,日本的軍費開支比中國多,這暗示著日本自衛隊會威脅亞洲鄰國。日本自衛隊2004年的軍費預算是415億美元,而中國只有256億美元。」

那麼,日本外交官是如何解釋其軍費開支的呢?據共同社報道說,日本外交官向10位中國記者介紹說,日本45%的軍費預算花在官兵的薪水和生活條件上了,因為一個日本自衛隊的士兵月薪是1500美元,而中國士兵是「沒有薪水的」。據日本駐中國大使館的發言人Keiji Ide先生稱,聽到這一介紹時,中國記者「很吃驚」。

第二項大的開支是「噪音補償」,約有9%的日本軍費預算說是用到了軍事基地四周民房「防噪音」上了。

第三項大的開支是武器採購。日本外交官解釋說,中國可以向海外出售武器,出口使得武器得以批量生產,從而降低了本國軍隊裝備同樣武器的成本,而日本沒有向外國出售武器,因此花在武器採購上的費用要比中國軍隊多。

中國報紙和媒體沒有刊出的,就是這樣一份日本軍費開支的解讀。

[B]日本自己解讀軍費有四大疑點[/B]

拋開日本外交官此後的抱怨,先說說日本解讀自己軍費開支時存在的幾個疑點。

一是服役官兵薪水所佔軍費開支比例的問題。日本士兵平均月薪是1500美元,現有自衛隊官兵24萬,那麼一個月的薪水開支是3.6億美元,一年是43.2億美元,這跟415億美元的日本公開的軍事開支比較,並不像日本方面所說的「佔了絕大多數」。再說了,日本外交官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兵不拿工資也是不準確的。《解放軍報》去年5月曾刊文:「近年來,官兵的福利待遇有了很大提高,義務兵的津貼也由從前的十幾元、幾十元增長到100多元……」不要小看了100多元的津貼,百萬的解放軍士兵加起來的津貼不是小數,而且士兵的伙食補貼還沒有計在津貼之內。另外,再加上解放軍軍官的月薪,那麼所得的總數在軍費開支中所佔比例就很大了。因此,日本外交官在對比中日兩國軍費開支時,首先就不了解中國軍隊的官兵供給體制。按他的說法,中國士兵只能是「自己掏錢當兵了」。

二是武器採購成本對比。日本方面說,中國可以出口武器,所以可以批量生產,成本就可以降低。而日本沒有出口武器,所以列裝的成本非常高昂。日本確實有1976年設立的「武器出口三原則禁令」,主要內容是禁止日本向三類國家出口武器設備:社會主義陣營、聯合國制裁的國家、已經捲入或處於衝突邊緣的國家。

從1976年起,日本政府一直宣稱「日本不會推動武器出口,無論目的地是哪裡」。日本政府大臣和官員無論在國內和國際舞台,也始終堅持這一立場,強調日本不會參與全球軍火交易。在2000年,主管外交事務的日本副首相杉浦正健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日本一直在積極尋求軍備控制和裁軍。我們不允許向任何國家出口武器。」日本是聯合國2001年通過的《從各個方面防止、打擊和消除小武器和輕武器非法貿易行動綱領》的積極參與國之一。日本向世界各地的多種武器收繳計劃捐助了大量資金,尤其是向斯里蘭卡、柬埔寨和獅子山等國捐助1000多萬美元用於開展這方面的工作。此外,日本還繼續提倡建立跟蹤小武器交易情況的國際體系。

然而,事實上,日本目前正在積極從事著輕武器出口交易。據國際著名刊物《輕武器調查》的年度報告稱,日本2002年出口了價值6500萬美元的輕武器,是該年度出口輕武器最多的8個國家之一。

另外,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收到的一份數據檢查報告,進一步對日本禁止武器出口的「貢獻」提出了質疑。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錄入了世界各國海關自願提供的進出口貨物詳細數據。



[B]日本向美國出口手榴彈 [/B]


根據日本海關部門向這一資料庫提供的數據,日本2001年共出口價值5570萬美元的「炸彈、手榴彈、地雷和其他武器」,其中相當大一部分被美國買走。然而,根據其他國家提供的進口數據,日本武器出口的收貨方還包括丹麥、德國、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除此之外,據日本向聯合國日常貿易資料庫(Comtrade)提供的數據顯示,日本曾在1999年向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出口「軍用武器」;2000年也向以色列出口過「軍用武器」。日本提供的數據還顯示,日本在最近幾年已向大量國家出口「部分軍用武器部件和配件」。日本在2003年報告說,曾向菲律賓出口「軍用步槍、機槍和其他武器裝備」。

日本海關使用與聯合國相同的出口物資登記分類系統。也就是說,日本的出口貨物的定性應該與聯合國保持一致。舉例來說,如果日本海關報告說「軍用步槍、機槍和其他武器裝備」已經出口,根據聯合國的定義,出口的武器一定包括下列內容中的一項:自行式火炮、火箭發射器、火焰發射器、槍榴彈發射器、魚雷、魚雷發射管以及類似或其他武器裝備。出口目錄末尾的「其他」處必須加註警告提示,以便核實不同武器的數量,包括軍用步槍和輕武器上使用的光學裝置等。雖然日本海關向聯合國資料庫遞交數據時,選擇了對出口目錄再進行細分,以提供更多的細節,但這絕非一個完全準確的詳細分類,外界根本不知道它到底出口了什麼武器。因此,日本方面此處解釋的依據也不存在。


[B]日本軍人人均軍費是中國的15倍[/B]


三是日本的軍費開支究竟是什麼樣的概念?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不久前在記者會上強調,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維持適當的軍費理所當然,一方面要滿足廣大官兵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還要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滿足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保衛國家安全的需要。他指出,中國2004年軍費開支為256億美元,而日本的軍費開支是中國的1.62倍。按照人均軍費開支計算,中國為23美元,而日本為1300多美元。按照軍人人均軍費開支,中國為1.3萬美元,日本則為20萬美元,是中國的15倍。

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日本軍費從1987年起就已居世界第三位,1993年上升為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據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1996年11月公布的《世界軍事力量對比》的年度報告稱,1995年日本軍費為502億美元,這一數字相當於東盟9國軍費總和的3倍以上:同時,還大大超過中國、朝鮮、韓國三國的總和,是韓國的4倍。

並且,日本軍費的統計方式與北約各國有所不同,它不包括日本退役軍人的養老金、撫恤金、宇宙開發費以及海上保安廳所需費用。如果全部加在一起,其數目更為驚人,若再加上日元升值等因素,日本軍費開支數目的龐大是可想而知的了。

秦剛說,「日本領土為中國的1/25,人口為中國的1/10,維持如此龐大的軍費開支,目的何在?」

四是軍費的透明問題。去年8月,德國前總理施密特在接受記者書面採訪時說,各國都不會公布軍費開支的真實數字。許多國家,也包括中國和美國,不會公布他們用於國防的真實開支情況。在許多情況下,部分開支並不列入國防預算,日本同樣也不例外,不說別的,日本軍方用於竊聽亞洲國家通訊的軍事情報的經費能公開嗎?這筆龐大的開支在國防預算里嗎?顯然日本也沒法透明其所有的軍費開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3: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