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誰挖了企業的「牆角」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6-3-4 1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優秀的企業,一定是一個人才聚集的地方。人才好比大廈的基石,在整個機制運行中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企業的老闆是愛「才「如命的,因為「才」和「財」可以產生轉換,並且是一種低投入高產出的生意。所以老闆們珍惜人才、重視人才,甚至百依百順,給最高的薪資,給最好的辦公條件,所有的需求統統到位,極力體現著人才的與眾不同。人才們也大都不會讓老闆有太大的失望,雖然幾乎不能完全讓老闆們滿意,但也都心理自知,捨我其誰呢?所以大家也都各自相安無事,各得所需,各得其樂。

  但你越想得到的,卻總是在不斷地失去,「人材」在成為「人才」后,便一個個地走掉了。不禁要問: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核心員工的離職?

  人際關係管理不協調

  【案例】:大劉是某IT企業的CEO,有著很深厚的IT業運作背景,30多歲的他非常自信,而且很有內涵。大劉原先是一家特許經營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由於多年人力資源工作的經驗,又加之深厚的理論素養,工作起來得心應手,頗受總經理賞識,公司其他管理成員對他也很尊敬。公司雖然發展很快,規模也不小,但卻一直都沒有績效管理系統:只是月底時根據員工的表現適當發些獎金,但由於缺乏發放依據,員工們在私下也頗有怨言,總覺得不公平。

  大劉發現后,便向總經理提出實行科學的績效考核和績效管理的想法,並得到了總經理的肯定與支持。於是,大劉經過半個月的努力,終於起草了一份科學的績效考核辦法。並在公司進行了大力的推廣,雖然沒有聽到什麼反對意見,但大劉卻感覺到大家對他的態度好像不那麼尊重了,甚至有些管理者在周一例會時也頗有微詞。難道是績效考核體系出了問題?但他仔細核查后,發現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最後,跟大劉很有交情的銷售部王經理向大劉透露了秘密所在。王經理說:「根本不是績效考核體系的問題,大家之所以對你冷淡,其實是很多人都通過氣的。原來你在公司呼風喚雨,所處理的事情又都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收益。你成了老闆心中的紅人,而原來和老闆一起打天下的卻被老闆疏遠了,甚至成了你的手下。他們曾在背地裡說過,只要有你在,他們就沒有出頭之日。尤其是你下面的那個人力資源經理,他曾經和我說過,你要是不走,他永遠當不上人力資源總監。還有,上次你批評的那個客服部李副經理,你知道他是什麼人么?實際上他是公司的股東,但是能力不行,所以才屈於此職。」

  等王經理說完,大劉終於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了,原來績效考核有個特點,就是在起初實行的時候,無論你的體制有多科學,有多正確,都會遇到大家的抵觸,這是緣於習慣的問題,而且人們一旦被評價為不優秀,難免心理有情緒,說一些不公正的話。而且,績效考核在經濟上帶來的效益有滯后性,通常是一年後才能產生明顯收益。所以績效考核是個「前期投入不得好」的工作。

  果然,績效考核制度在堅持了一個月之後中途夭折了。大劉在公司也失去了合作夥伴,連正常的工作都得不到合作與幫助,部門內的員工對他也有了很大的意見。於是大劉找到了總經理,雖然總經理對大劉的能力依然欣賞,但現在的格局讓總經理也很難做出選擇:是該留著部隊,還是留著將軍?在經過多次努力無效后,大劉選擇了辭職。事後,大劉曾開玩笑地說,這是一場英雄和「人民」戰爭,英雄是必敗的,因為如果沒有人民,英雄是不必要的。



  權威專家統計,人才離開企業,有70%人是因為人際關係不協調,厭倦了人事關係而產生的。其中人際關係不協調又有80%原因是因為「職場政治」,有些是顯性的,有些是連老闆都不知道的「隱性政治」。員工跳槽有的時候也是不得不跳的。

  人心還是自私的,雙贏時所產生的熊熊烈火未必能融化自私所產生的那座冰山。從求職者的角度來講,職場不僅僅是取得經濟利益的場所,更重要的是他們實現自我的場所。人生是追求快樂的,「我快樂,之所以我存在」。在金錢和幸福之間,人們往往更傾向於幸福,何況職場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可彌補的(人們可以通過更換工作得到相同或者更高的利益,並得到精神愉快的可能性)。這對跳槽的人來說何樂而不為呢?雖然會有短暫的傷害,但終究可以修復,而對企業的傷害呢,雖然不可以妄斷,但也可以說,有些卻是致命的。也有人問過筆者,難道職場政治不可以避免么?不可以,有人就會有政治,只不過有的老闆把職場政治做成了可控制、可衡量、具有激勵性的體制,而有的老闆卻把職場政治做成了企業人才成長和發展的「墳墓」。

  心理健康管理缺失

  【案例】:春芳是一位年輕的MBA,自由撰稿人,看起來很溫文爾雅的女孩子,但做起事來卻雷厲風行。談起上一份工作的時候,她顯得很自然坦誠。她以前是一家企業的總經理秘書,由於對管理理論知識較有研究,所以也經常有機會參加企業的高層管理會議。對於一個20出頭,剛走出學校門口的女孩子來講,這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工作了,但不到兩年的時間,她還是選擇了離開。理由是厭倦,甚至覺得自己有心理疾病,「害怕面對重複的工作,害怕面對職場中那永無休止的壓力」,這讓她懷疑自己的能力,而且懷疑自己的存在。同時,她總不能理解其他人在職場中的行為。所以她選擇了離開,並遠離了職場。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到處都充滿競爭的社會,職場中的狀況更是慘烈。一份來自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發起的「2005年中國員工心理健康」調查顯示的結果表明,有25.04%的被調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就是說每四個被調查者中就有一個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問題。其中更有2.24%的被調查者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有22.81%的被調查者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女性更容易「恐懼」辦公室。女性的承受能力更低,猶豫性強,因此更容易出現各類心理健康問題。調查結果表明,有27.45%的被調查女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相比之下,男性的比例只有22.08%。另據一組西方發達國家的調查表明,西方女性有心理疾病的竟然佔到了70%。

  所以,「員工心理管理」已經走進了企業日常管理中。如果老闆們在一味追求利益,忽視員工心理健康,不為員工創造一個相對寬鬆愉快的工作環境,那麼企業必然成為心理疾病的製造者和罪魁禍首。筆者所在的城市中,就有一個在全國非常知名的企業,因工作壓力過大,每年人才流失率過半,僅總部人力資源工作者就有百人之多,招聘會天天參加,還是不能滿足公司對人員的需求,就更別說什麼人才了。意想不到的是,人力資源部門員工的流失率還超過了其他部門。這不能不說是企業員工心理管理的失敗。

  慾望管理滯后

  【案例】:王明任某外企政府關係經理助理,他有個別稱,叫王大才子,公司公認最有才華的人。但是王明總是感到不滿足,也總是在工作中感到屈才。他說他的離開和企業的待遇沒有什麼關係,只是覺得自己有足夠的知識,企業也提供了相當的培訓,做幾個月就應該升職。但他總是等不到,而且也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所以想換工作,想找一個能配得上自己的企業。

  人的能量,會隨著人的能力、地位的升高而逐漸增加,如果員工得不到適當的發泄或者轉移,就會對現有狀況不滿,從而導致「逃離」。企業的員工為什麼會長期在企業工作?因為企業給員工做了充足的培訓,滿足了員工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慾望;企業的員工又為什麼會離開企業?也是因為企業做了足夠充足的培訓,員工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企業卻不能及時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造成了員工對現有職位的不滿,並最終離開了企業。所以個人能力越強的人,越容易對現狀產生不滿。因此「慾望管理」是企業減少優秀員工、核心員工離職的重要手段。

  核心員工離職的原因也許各有不同,但筆者認為只要做好人際關係管理、心理健康管理、慾望管理,再配合部分金錢和職位上的激勵,你必能留下讓企業長成參天大樹的「沃土」。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