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的h工經驗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6-3-2 1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 三棵樹 於 2006-03-01

        這篇文章是寫給剛剛畢業正在澳洲找工作的同學,或者是準備畢業的同學,還有那些總有一天會畢業的同學的,不是寫給已在職場浮沉的朋友的,但是歡迎指正。

我是去年7月讀完Master畢業,8月下旬開始找工作,花了三個月時間發出70份簡歷后在一家local的十幾個人的小IT公司找到一份 programmer和technical support的工作的。找工作的過程有時心情是很難過的,中間得到的經驗和經歷希望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我覺得導致成敗的最重要三個因素是:對預期工作的挑揀程度,resume和cover letter的好壞,和英文水平。其它因素我也希望能盡量列出。

一.我覺得在澳洲的第一份office工作一定不要挑。
我申請的這家公司的職位其實是IT sales. 因為我來澳洲前曾做過technical sales, 所以也無所謂,廣告登出來就像是一般的telesales的廣告,只不過感覺是賣software而已,和我讀的IT degree有那麼唯一一點聯繫。我以前從未在IT行業工作過,bachelor degree也不是IT的。在第二次由公司老闆和人事經理做的面試中,(第一次是sales manager做的面試),我現在的老闆把我在簡歷中寫的幾乎所有東西都問了一次。他看到我曾在學校中做過VB.NET寫的e-commerce網站,就叫我下次把網站給他看看。第三次面試的時候我用自己的電腦show給他看,於是我得到了一份programmer的工作,6~12個月後再轉為IT sales。
工作了一個月後放完聖誕節回來,老闆又有了新的宏圖規劃,希望我過幾個月後專註於一個手提電話無線接入公司網路和email的software, 做這個產品和另一個產品的pre-sales & after-sales technical support,告訴我一年半載都不要再想IT sales這個職位了。我發現和我一起進公司的另一個新同事才是真正的IT sales, 而我這個職位應該是今年四月份才開始請人的,就是說我誤打誤撞就進來了。

其實很難說做sales好還是做technical好,人生總是無定勢的,計劃趕不上變化,三年河東,三年河西。找第一份工作真的不要太專註和執著於某一行業,多碰多試,多發簡歷,申請各種各樣不同的工作,爭取多些面試機會,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以為讀了一個master degree(或bachelor)就怎樣怎樣,就一定要在某個行業做回相關的事。來澳洲讀了三四五年書的學生,能拿得出來和local長大的畢業生競爭的本錢其實是不會太多的。你坐在公司老闆或者政府的人力資源部門的位置想想就知道了。選擇是雙向的。你在選擇人家的時候,人家也在選擇你。(這句話我是從一位叫陳百強的歌星的一首歌曲中得來的,原歌詞是這樣的: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能選擇你;公平,原沒有半點偏心。苦澀,慢慢向著心裡滲)扯遠了…

即使是local的學生也是一樣的。我開始工作的第二天,公司花一百多澳元一個鍾請了一個IT consultant來幫我裝一個新的software. 我就和他聊了起來,他是local的Aussie, 1990年civil engineering bachelor畢業,還是我的一個校友,只不過不同系而已。我聽到他說他的degree是civil engineering就有點驚訝,原來他畢業的那幾年,civil engineering的工作很難找,和他一起畢業的同學也多,他很多同學不能找回本行業的工作,他找到一份在一家土建公司做簡單的programming的工作,是他第一份工作,也算是和他的專業相關了。之後他就一直做IT相關的東西,跳了幾家公司,做了十幾年,直到現在。說起來人生就是這麼奇妙的,當初他讀大學的理想多半是做civil engineer的啦,估計他自己也不會想到最後自己做了IT consultant.

現在畢業的civil engineering的學生我感覺比他當年少多了,(我在畢業典禮手冊上數的),工作應該比較好h了。根據Graduate Careers Australia去年12月份的最新統計,2005年全澳IT bachelor graduate可以在第一年畢業得到full-time employment的只有73.7%,是40個專業中第七低的;而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e高達95.7%, 高踞排行榜第五位。真是風水輪流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真是至理名言啊!

記得看過另一份統計,人的一世職場生涯中,平均有三次的career changes. (不記得這個統計是不是僅限於澳洲)。所以第一份工作,沒有必要執著於degree related, 能相關當然好,沾點邊也應該很高興,不沾邊也不要介懷。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沒有哪個選擇是最好的。重要的是拿到local的work experience, 以後想跳回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再朝著目標一步一步跳。

二.Resume和Cover letter
澳洲每個大學都有student employment service或者career counseling service的部門。找工作之前,先去這個office看看,拿些資料,參考一下resume和cover letter的樣板,還有看看各專業的市場情況,還有如果有的話,practice 一下job interview. 這些服務和資料都是免費的。

我的resume是在實踐中不斷改進的。我自己先寫好,然後給系裡的career counselor幫我修改,這個counselor曾做過recruitment agent十幾年。然後我又拿到學校的employment service讓他們提意見,最後還讓一位local的同學幫忙看看語法等等。前後經過一個月,最後自己都感覺修改得很professional和符合本地格式. 經這樣修改後,我曾試過將簡歷email出去僅10分鐘對方就很興奮地打電話來面試我了。另外有一次有個公司打電話來說從150個申請者中選中我來電話面試(不是IT類的),當時我在火車上,一時想不起這公司是做什麼的,不到2分鐘我就fail了。後來想想我fail是應該的,150個人,我打不過的。不過我知道我的resume曾經打得過。

我的resume包含9個部分,兩頁紙,11號字體。9個部分分別是Personal details(不需此title), Education, Work Experience, Competencies, Personal Traits, IT Technical Skills (或Business-Related Skills或Accounting related XXX), Projects Done at University, Interest & Hobbies, 和Referees.

通常agent或公司只會花30秒時間掃視每一份簡歷,有興趣才繼續看下去,沒興趣直接放在一邊。所以無關重要的東西不要佔據簡歷中的重要位置,認為是重要的部分可以放在第一頁。例如CPA Associate Membership number可以放在第一頁單獨作為一項。Resume和cover letter決定了能否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獲得interview.

Personal Details:
是Name, Mobile, Email, Address, Nationality或PR Status. 要用tab對齊右邊的內容,不需加粗, 不要把名字搞得很大,因為名字在人家眼中並不重要。人家關心的是你的work experience, education等。如果名字不容易讀,建議加上英文名,用括弧括上或直接按英式寫法寫上(Jet XX Li)。因為如果名字不容易被讀出來,而且是外族人的名字,人就會產生一種距離感,也懶得給你打電話。
PR Status, 有的當然寫上,沒有的我也不知道怎樣寫。但我們有個同學拿著bridge visa也找到了一份6個月的contract工. Contract之後多數會續約。
性別和出生日期專業的簡歷是不寫,但如果你的名字看不出性別來,想加上性別其實也可以。

Education:
我們可能會將學歷的時間加下劃線或加粗放在左邊,我們系的counselor告訴我,加下劃線或加粗人家以為你想highlight它,是重點,但事實上學歷中最重要的是degree的名稱,然後次重要的是學校名稱(和地點),最不重要的是時間。所以建議的擺法是:
Master(或Bachelor)of XXX, University of XXX, (2004 ~ 2005)
學歷從高到低寫,由近至遠,如果中學在這裡讀,也請寫上。我曾在學校參加過一個由幾大會計師事務所人事部門來做的招聘介紹會,代表四大其中一大的一個年輕女子告訴大家,請把中學的名稱也寫在簡歷上。我一聽馬上明白她什麼意思,她是希望招些至少是在本地長大的畢業生。其實這很正常,哪個老闆不希望自己的員工能跟同事和客戶溝通順暢的?所以沒有在這裡讀中學的同學,建議你們就不要浪費青春去填任何四大的繁瑣申請表了,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內把你篩出來。
另外我問另一大的一個男的簡歷是黑白還是彩色的好,他說他prefer黑白的,這和我在其他地方得到的答案相同。彩色估計看上去會比較幼稚吧,哪個開公司的會真想請一個童工的?

Work Experience:
公司名稱,地點或城市,你的position,還有duties, 如果有achievement也寫上。時間上也是由近及遠寫。Duties用bullet points列出。
海外的工作經驗也列出,這裡也照樣認可,因為工作中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有與同事和客戶的相處都是類似的,只不過語言不相同、文化有差異而打個折扣而已。
麥當勞、魚薯店、或超市的工作經驗也可以列出,但不要列太多,我感覺不要超過三個,否則人家以為你只會賣薯條。
Duties最好對著招聘廣告中的要求寫出自己曾做過的相關的東西,但不要做假,
60可以說成100,(我可沒有!),但沒做過的說做過估計很難通過,因為telephone interview中通常首先就是核對工作經驗,face to face問得更詳細,完全沒做過的很難通得過層層盤問的,到時你會丟盔棄甲找洞鑽的。
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建議去做volunteer, 最理想的是一個星期去一天,三個月後就有了工作經驗了。不少local的學生讀書的時候就去做volunteer了,這次英聯邦運動會墨爾本有一萬多個 volunteer來協調和組織,可見他們對volunteer的熱衷。我當時過了兩個月沒找到工作都差不多想去做volunteer的了。

Competencies:
是列出對應於招聘廣告上的要求自己符合和勝任這些要求的優點和優勢,讓人一目了然自己為什麼勝任這份工作,可以是自己相應的工作經驗、知識、技能、性格等。用bullet point列出,每點一行(或兩行),不需成完整句子。可以用strong, excellent, outstanding等詞,變化著用。

Personal Traits:
自己的性格特點,例如reliable, strong teamwork spirit等等,都是bullet point, 一點一行。讓招聘者透過你的簡歷簡單地看到一個立體的人,而不是看到兩張A4紙。

(IT) Technical Skills (或Business Skills之類):
就是寫自己會哪些專業上的東西,例如ASP.NET, SQL, (X)HTML, 又或者accounting balance sheet preparation, risk analysis, executive report writing之類,五花八門。

Projects Done at University:
寫自己在學校做過的projects, 這個寫得好可以多少彌補沒有工作經驗的不足。我是因為寫了我曾經在學校做過的IT功課,才得到了一份和學校學到的東西相關的工作。

University extra-curricular role(可選項):
鬼佬多數喜歡你會有與人打交道的能力,還有工作組織能力。所以在學校學生會或別的組織混個職位,可以彌補沒有工作經驗的弱勢,讓你的簡歷看上去好像你是個多面手,樣樣東西都可以來一下,自然比死讀書的同學贏率要高。
我當時就在學校學生會混了一個一兩個月才需要開一次會的職位,不需要選舉得到的,看到有空缺申請就行,我做了一年半。我簡歷上寫了這個工作的position和duty.

Interests & Hobbies:
這個可以讓人感覺到你是個栩栩如生的人,也許可以讓招聘的人感覺和你做同事也不錯,這是對前面personalities的重要補充,使你成為躍出紙面的活生生的人,令你不至於湮沒於芸芸眾生中。
只要不是不良嗜好,都可以寫上。例如各種運動(澳洲人很熱衷運動,也許你們可以找到共同話題),travel, reading, shopping, cooking, 各色各樣都可以寫上去。

Referees:
找學校的教授做你的推薦人很有說服力,讓人感覺你是個好學生。臨畢業前的一年或一個學期,留意哪個教授可以做你的推薦人,認真上好他(她)的課,多點舉手回答問題,讓他對你有印象。最後問他可不可以做你簡歷中的referee. 寫好簡歷后email給他一份,以備他查詢。
最好找到兩個教授或教師,其中一個tutor也行。如果只有一個,另一個找以前的僱主或者已經工作的朋友。寫上他們的姓名,職位,公司名(學校學院名),電話,email.

Resume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果你發現有其它好的版本,也不妨試試,同時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和完善,找到最適合你的最成功的格式和內容。多試多碰,不要灰心。

(寫得有點長了,cover letter還沒寫,其它想到的一些要素還沒寫。時間有限,下次再寫。歡迎意見。待續)

0

主題

389

帖子

9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91
沙發
chenon 發表於 2006-3-3 10:03 | 只看該作者
新畢業生找工是很難,關鍵是要有永恆的毅力.試想,這幾年有多少中國流學生大學畢業?又有多少人真在積極找專業對口的工.語言能力,興趣愛好,團隊精神,專業功底,工作經驗...都是人家考慮的範圍.然而每日收到許多帶有欺騙性的出之於我們華人畢業生的Resume,那麼怎麼能讓公司對我們以後的求職者來說會有好的印象?很多求職者抱怨該公司連一份拒絕信都不給,可能問題就出在這裡.(其實OZ吹的功夫更強,只不過他們的語言能力,興趣愛好遠遠地勝於我們.但這是關鍵啊!) 同樣是華人,有人在大公司干過,覺得他們跳槽很容易,而且一個比一個好.我想他們的關鍵是實力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