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婚姻中老公比老婆更感壓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2-28 20: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忠誠與壓抑」數據比較

  忠誠度:96%的伴侶間互相「投入」達到了高水平。95%的人首先關心對方是否幸福,願意給對方自由的空間。88%的人「願意竭盡全力地使伴侶滿足」。75.9%的人約束伴侶,不允許對方擁有情人。90%的調查者自我約束力很好;93%的調查者責任感較強。

  壓抑度:98.86%的人發覺自己非常容易生氣和激動;70.94%的人長時間覺得「悶悶不樂,情緒低沉」;76.22%的人認為生活過得不是很有意思;60%的人對於婚姻幸福缺乏很強烈的渴望;53.2%的人對將來不抱希望;51.7%的人經常會感到不安和憂慮;

  調查整體呈現的抑鬱程度為「中度」。

    忠誠不是壓抑的誘因

  關於忠誠和壓抑的關係,有的人或許會有一些先入為主的認識,比如忠誠是痛苦的,嚴重束縛和壓抑個性,他們覺得不忠誠是順應所謂「人性」,甚至標榜自己「現代化」。其實,高忠誠度不會必然導致高壓抑感,忠誠是婚姻幸福的根本所在,也是一個人快樂的基礎,它不是壓抑感的誘因。

    對結果,沒必要悲觀

  看到調查結果,很多人會感到關於忠誠度的數據要比想象得好,人們往往從自己比較小的生活範圍和經驗里,對於婚姻和忠誠會有自己的感受,當這種感受是消極的時候,就會把它們誇大化。但是,如果我們跳出了「小」的範圍和生存體驗,就會客觀地看到生活的真實情況,從而有助於自己內心的成長。

  這個調查結果顯示出很多積極方面的意義,沒必要悲觀,我們完全可以把婚內壓抑感調適到正常的範圍。

    婚內壓抑感的來源

  說起婚姻的壓抑感來源,其實有很多種,大致上可以分為家庭外部的和家庭內部的兩大類。

  首先我們現在是多元化的社會,在這個社會大背景下,每一個家庭都會面臨著比較激烈的競爭和巨大的壓力。每一對夫妻都會有就業的壓力,有買房、買車、買保險等具體的生活問題,以及子女教育、上學和就業問題,這些都是婚姻以外的壓抑感來源。

  壓抑感的婚內來源又有哪些呢?幸福的婚姻往往是夫妻之間能夠彼此協調,有效溝通,對同一問題兩個人可以從近似的方向去思考,和諧的夫妻關係要強調「一致性」,但是有的婚姻中,事實卻往往不是如此。

  多元化的社會和文化會造就多元化的價值觀,夫妻兩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所受教育往往是不一致的,兩個人間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具體到夫妻的生活細節之中,往往就會對同一問題產生距離很大的分歧,由此就會導致大量的摩擦和衝突,所以,婚姻伴侶間的失望、剋制、妥協、忍讓都會引發壓抑感。

    婚內壓抑感有性別之分

  婚內壓抑感有性別之分,由於男性和女性的價值取向不同,丈夫往往在個人事業發展、家庭經濟保障等方面感到壓抑更加明顯和強烈,而女性在子女撫養、持家理財等方面承受到更多的壓抑。

  根據統計,婚姻中,女性壓抑感明顯的人數是男性的2倍,但是,男性卻在壓抑感程度上高於女性,比女性更為強烈,簡單地說,女性壓抑者的數量比較多,而男性的壓抑程度比較深。

  為什麼在婚姻里,男性比女性更為壓抑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在起「作用」,傳統文化要求男兒有淚不輕彈,無論有多大壓力,男性都不能輕易表露,更不能低頭,心理上只能硬撐,男性在婚姻中缺少發泄和疏導不良情緒的有效途徑,所以,男性自然比女性更為壓抑。

    婚姻不是獲得「幸福」的手段

  我們有些年輕人往往都把婚姻當作「自然而然」的事情,認為一個人到了什麼年齡就該去做什麼事情,到了適婚年齡就應去談戀愛,考慮婚嫁大事。其實,這樣的理念是不成熟的,很多年輕男女即使到了適婚年齡也未必真正懂得「到底什麼才是真正婚姻」、「應該怎樣經營好自己的婚姻」,年輕人往往沒有把握住婚姻的真諦,更多的是思考瑣碎的細節,雖然細節也很重要,但是婚姻生活的「方向」問題更為重要,有的人對婚姻的「方向」始終比較模糊,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有的年輕人認為婚姻是獲得「幸福」的一種手段,夢想自己無論從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會通過結婚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以及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正如一句俗語講的「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一旦自己的付出得不到這些回報,就會認為婚姻是不幸的。

  結婚不單單是為了「穿衣吃飯」,這些是婚姻的伴隨產品,在婚姻生活中,真正的伴侶之間的關係應當更多的是彼此在精神方面的「依戀」與個體獨立之間形成的有建設性的積極的動態平衡關係,更多地給人以精神上的滿足感和安全感,兩性在婚姻中融合,但強調個人的獨立存在。混淆彼此的界限亦是不可取的,婚姻中的親密是不能失去自我的空間的。

  婚姻從根本上來講是一種非常親密的兩性「關係」,兩人共同為這種親密關係做貢獻,進而雙方也從這份關係中獲得精神和物質的收穫。但是決不能將婚姻變成獲取某種利益的「手段」。把握住這個「方向」,夫妻之間再來進行平等地溝通,耐心地交流,用妥協、讓步來和對方進行「談判」。用夫妻的「合力」來應對壓抑感。而不要在夫婦雙方關係內部爆發爭鬥,其結果只能產生內耗。

  但是,完全消除婚姻里的壓抑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不可能在生活里不遇到任何問題和挑戰,我們的婚姻也不是在「真空」中存在著的,所以,我們不要期望在婚姻里自己完全不會有壓抑感,我們只需要把壓抑調適到正常範圍就可以了。

    離婚也有「精神成本」

  忠誠並不束縛人性,它是婚姻生活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徵,婚姻不是簡單到好像小朋友之間玩過家家,有的人這麼說「我愛你了就結婚,不愛你了就離婚吧。」這種對婚姻「無所謂」的很輕率觀點,在心理學看來,是他(她)沒有真正成熟的婚姻心理。

  對於離婚,我們通常會統計它的物質成本,財產分割、房產歸屬、股權分配、撫養費多少等等。但是,離婚也有一個「精神成本」,那就是情感的喪失和孤獨!雙方分開意味著「失去一個極為重要的情感支持體系」。比如即使兩個人爭吵的時候,你有一個發泄的對象,這對於你來講非常重要,因為你的活動是有回應的,這種回應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至少它會證明你在這個關係中是存在的。人是社會化的動物,孤獨對於我們來講是很可怕的。人是有感情的,彼此離開了,就會立刻失去自己的「情感支持體系」而陷入孤獨感之中。

  對待婚姻我們要在了解其本質后再進入是比較成熟的做法,既不輕易進入,遇到問題也不輕言放棄,夫妻雙方要把處理婚姻中的困難當作自己成長的機遇。所以,在婚姻中忠誠是需要提倡的。心理學認為一個人是可以通過婚姻長大的,通過婚姻生活來實現自己的成熟,忠誠有助於塑造一個人的心理成熟。


422

主題

573

帖子

540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0
沙發
★醉清風★ 發表於 2006-2-28 20:17 |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有同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2-28 20:52 | 只看該作者
一個人是可以通過婚姻長大的,通過婚姻生活來實現自己的成熟,忠誠有助於塑造一個人的心理成熟。

總是看到有些朋友說不想走入婚姻,總覺得兩個人相愛就可以了,為什麼需要一紙婚約,卻不知,那一張紙並不是普通的紙,它是給你的忠誠加了一把鎖,讓你的婚姻有了防線,因為,人是需要約束的……

婚姻會讓一個人成熟,一個人有了需要承擔的東西,這樣的擔子才能讓彼此有責任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4: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