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鐵骨柔腸猛張飛:許世友將軍傳奇一生(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2-24 16: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02月24日 10:00 解放軍報
[CENTER]
身著55式將官禮服的許世友上將

打下諒山後的許世友

1970年許世友(前排左四在)青龍山農場勞動

1981年7月1日,許世友同志同陳雲同志交談[/CENTER]

  今年2月28日,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軍卓越的軍事指揮員許世友同志誕辰100周年。許世友同志作為人民解放軍的一代名將,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中國人民的解放,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傾注了畢生精力和心血,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1955年至1980年,他先後擔任我們南京軍區和廣州軍區司令員,深受廣大官兵的崇敬和愛戴。紀念許世友同志,深切緬懷他光輝戰鬥的一生,學習他的崇高思想和革命風範,對於激勵我們在新世紀新階段加速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許世友同志早年參加革命,是我軍著名的開國上將。革命戰爭年代,他出生入死,身經百戰,戰功赫赫,表現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平建設時期,他再展雄風,多次指揮部隊取得海邊防鬥爭的重大勝利,為捍衛祖國的領土主權建立了新的功勛。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許世友同志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副軍長兼師長、軍長、紅四方面軍騎兵部隊司令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川陝蘇區反「圍攻」作戰和長征。他憑著自幼練就的精湛武藝,曾7次參加敢死隊,2次擔任敢死隊隊長,打了許多硬仗、惡仗,4次負傷,屢建奇功。1932年,紅四方面軍西徵到達鄂陝交界處的漫川關時,遭敵5個師又3個團的圍追堵截,在千鈞一髮的危急關頭,許世友奉命指揮第三十四團從北山埡口敵兩個旅的接合部打開通路,保障全軍突圍。他斬釘截鐵地向徐向前總指揮保證:「三十四團一定為全軍殺出一條血路!」他揮起大刀,率領部隊以銳不可當之勢向埡口衝去,經過浴血拚殺,終於為全軍突出重圍撕開了一道口子。1934年,在川陝蘇區反擊國民黨軍「六路圍攻」時,他指揮紅九軍二十五師堅守四川省萬源城,以與陣地共存亡的豪邁氣概,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打垮了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敵人,為保衛川陝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萬源保衛戰後,他率部跟隨徐向前同志強渡嘉陵江,攻南部,破梓潼,戰江油,克北川,所向披靡,無堅不摧。1935年8月下旬,他奉命率紅四軍一部,會同紅三十軍攻打包座,與敵鏖戰兩晝夜,取得全殲國民黨軍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師的勝利。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第三次過草地時,他指揮剛組建的騎兵部隊擔任偵察開路、籌集糧草的重任,沿途連續作戰72次,為大部隊順利通過草地、北上甘南創造了有利條件。
  抗日戰爭開始不久,許世友同志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隨劉伯承、鄧小平同志出師太行山,投身於偉大的抗日鬥爭。1939年2月上旬,他和旅長陳賡率部在威縣以南香城固地區伏擊「掃蕩」之敵,全殲日軍一個加強步兵中隊,大振了我軍的聲威。1940年9月,他調任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率部進入膠東,廣泛發動人民群眾,發展壯大抗日武裝,在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羅榮桓同志統一指揮下,採用敵進我進的「翻邊戰術」,不斷粉碎日偽軍的「掃蕩」和蠶食。1941年春,他擔任膠東反投降指揮部指揮,率領膠東地區八路軍和地方武裝,橫掃與日軍狼狽為奸的投降派部隊,開創了膠東抗日鬥爭的新局面。1942年2月,他調任山東縱隊參謀長,同年10月任膠東軍區司令員。在他的組織指揮下,膠東軍區1943年作戰達975次,殲敵1萬多人;1944年秋季攻勢作戰,橫掃敵據點130餘處,殲滅日偽軍5000餘人;1945年討伐國民黨投降派趙保原,克萬第、戰左村,席捲五龍河兩岸,清除了膠東抗日的障礙。許世友同志為膠東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和鞏固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許世友同志歷任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東線兵團(后稱山東兵團)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1947年上半年,他在陳毅同志指揮下,率部參加了萊蕪、孟良崮等重大戰役。同年8月起,他和譚震林同志一起,指揮4個縱隊又2個師,接連取得了膠東保衛戰和張(店)周(村)、昌(樂)維(縣)、兗州諸戰役的勝利。1948年9月,他和譚震林、王建安同志一道,按照中央軍委和華東野戰軍首長關於「攻城打援」的戰役部署,指揮攻城部隊激戰八晝夜,一舉佔領敵軍重兵守備的濟南,殲滅國民黨軍10萬餘人,揭開了全國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序幕。毛澤東以中共中央名義所發賀電中高度評價:濟南大捷「證明人民解放軍的攻堅能力已大大提高,勝利影響已動搖了蔣介石反動軍隊的內部,這是兩年多革命戰爭發展中給予敵人的最嚴重的打擊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許世友同志奉命於1953年3月赴朝作戰,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率部參加了夏季反擊作戰,配合兄弟部隊沉重打擊了敵人,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1954年2月,許世友同志從朝鮮歸國,任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同年10月,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期間參與指揮了解放一江山島戰役的大陳島戰鬥。
  從1955年3月開始,許世友同志歷任南京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兼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務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74年1月,他到廣州軍區上任伊始,就指揮戰區陸、海、空部隊,對入侵我國西沙永樂群島的外國軍隊實施自衛反擊作戰,一舉收復甘泉、金銀、珊瑚三島,維護了祖國尊嚴和領土完整。1979年初,許世友同志堅決執行黨中央、中央軍委的命令,再次披掛出征,在廣西方向指揮部隊進行自衛還擊作戰,取得了重大勝利,在古稀之年為祖國和人民再立新功。
  二
  許世友同志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對革命事業無比忠誠。無論是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他都矢志不渝地跟黨走,旗幟鮮明地為真理而鬥爭,始終做到襟懷坦白,光明磊落,愛憎分明,表現出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和優良政治品質。
  許世友同志在歷次革命轉折關頭和生死考驗面前,始終理想信念堅定,跟黨走的決心不動搖。早在1926年9月,他就接受革命思想,參加了共產主義青年團。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許世友同志毫不畏懼,於1927年8月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1927年底,黃麻起義遭到國民黨反動派殘酷鎮壓,敵人到處張貼告示,懸賞捉拿許世友,環境十分惡劣,但他堅信只要黨還在,群眾還在,革命就一定會成功。他白天轉山溝、鑽山洞,夜間打土豪、襲擊清鄉團,巧妙地和敵人周旋。1932年秋,國民黨對鄂豫皖蘇區發動大規模「圍剿」,紅四方面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面對敵人30萬大軍的鐵壁重圍和西征路上氣候惡劣、山道崎嶇、物質匱竭、進退失據的道道難關,許世友同志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和革命一定會勝利的堅定信念,與廣大紅軍官兵一起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終於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在川陝地區重新燃起革命武裝鬥爭的熊熊烈火。
  許世友同志具有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他胸懷坦蕩、無私無畏、剛正不阿,敢於為修正錯誤、堅持真理而鬥爭。1936年,三大主力紅軍會寧會師后,四方面軍紅軍大學向陝北開進途中,少數受張國燾分裂主義錯誤影響的人阻止北上,他挺身而出,堅決鬥爭,使四方面軍紅軍大學與中央紅軍大學順利合編。在批判張國燾分裂主義的鬥爭中,他一度產生過迷茫,經毛澤東同志啟發教育,對張國燾錯誤的實質有了深刻的認識,從而堅定地站在正確立場上。後來,他在《我的軍人生涯》中寫道:「毛澤東同志的教育,使我茅塞頓開,倍受感動,胸中苦思不解之疑一掃而光……從此,我對毛澤東思想堅信不疑,對毛澤東同志深為敬佩。」十年動亂中,許世友同志對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他堅決反對「造反奪權」和反黨亂軍行為,竭力維護社會秩序,保持部隊穩定。林彪、「四人幫」視他為眼中釘,陰謀將他打倒。由於毛主席、周總理的關懷,他才倖免於難。1971年9月,毛主席到華東視察,途經上海、南京時,林彪反革命集團妄圖炸毀火車,謀害毛主席。危急關頭,許世友同志周密布置安全保衛措施,和林彪的黨羽進行周旋,保證了毛主席乘坐的專列安全離開華東。林彪反革命陰謀敗露后,他遵照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迅速隔離和逮捕了林彪在華東地區的死黨,為人民除了害。在「四人幫」橫行肆虐時,他正義凜然,無所畏懼,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當面怒斥江青等人篡黨奪權的醜惡行徑。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採取斷然措施,一舉粉碎「四人幫」,他無比興奮,衷心擁護,隨即帶領部隊迅速展開「揭、批、查」鬥爭,清除「四人幫」的流毒影響。在他的積極支持和推動下,廣州軍區黨委排除干擾,發動群眾,大力開展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先後為「文革」中遭受迫害的軍區原副司令員文年生等200多名幹部徹底平反昭雪,並為歷次政治運動中受到錯誤處理的1000多名幹部落實政策。許世友同志對工作中有過的失誤,勇於承擔責任,嚴格自我解剖,這種坦蕩的胸懷和實事求是的精神,更增添了他思想品格上的光輝。
  許世友同志長期擔任南京軍區、廣州軍區司令員,他牢記毛主席的囑託,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指示,忠於職守,忘我工作,把全部心血傾注到加強軍隊建設和保衛國防安全上。他以豐富的治軍經驗和雷厲風行的作風,堅持從嚴治軍,狠抓戰備工作和軍事訓練,大刀闊斧地推進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20世紀60年代初,南京軍區某部二連副連長郭興福在單兵和小分隊戰術訓練中,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學方法。許世友同志十分讚賞,組織軍區部隊認真學習這一訓練改革典型,還親自擔任軍區普及「郭興福教學法」集訓隊隊長。「郭興福教學法」得到葉劍英、羅瑞卿等軍委和總部領導的高度重視,總參謀部先後兩次在南京軍區召開現場會進行推廣,有效地促進了全軍部隊的訓練改革和群眾性練兵運動。駐上海南京路某部八連,身居鬧市,一塵不染,保持和發揚了我軍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許世友同志非常重視推廣該連的先進事迹,與南京軍區政委杜平多次到八連指導,幫助連隊總結提高。1963年,該連被國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連」榮譽稱號,並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的高度讚揚。他堅決執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指示,從國防戰備的高度組織南京長江大橋建設,指揮數萬軍民風雨無阻,日夜奮戰,使這一我國自主設計、自行施工、當時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橋樑於1968年按時竣工。1975年軍委擴大會議召開后,他和廣州軍區黨委「一班人」堅決貫徹中央軍委的決策部署,大刀闊斧地對軍區機關和部隊實施精簡整編,在「消腫」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作風紀律整頓,著力解決各級領導班子中的「軟、懶、散」問題,使班子建設和部隊的精神面貌得到改觀。他根據廣州戰區擔負的作戰任務,狠抓戰場建設和戰備工作落實,多次組織諸軍兵種抗登陸作戰、渡海登陸作戰、山嶽叢林地進攻等大規模演習,使部隊的綜合素質和實戰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邊海防鬥爭的主動權。許世友同志擔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期間,堅決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政策,經常深入工廠、農村、部隊調查研究,積極為改革開放建言獻策,表現出一個老共產黨員對黨的赤誠之心。
  三
  許世友同志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是我軍從戰士逐級成長起來的高級將領。他的思想感情深深植根於人民群眾的沃土之中,始終保持勞動人民和普通一兵的本色。他心繫人民、情注官兵的高尚情懷,立黨為公、廉潔自律的高貴品格,艱苦奮鬥、勤儉樸素的優良作風,形成了獨特的精神風範和人格魅力。
  許世友同志對毛澤東「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的重要論述,有著深刻的理解和體驗,對人民群眾和基層官兵感情深厚。任膠東軍區司令員時,由於日本侵略軍對我抗日根據地實行「掃蕩」、蠶食和經濟封鎖,使膠東軍民的生活和給養發生了嚴重困難,他滿懷深情地對部隊說:「現在,部隊困難,農民更困難,軍民要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在他的倡導下,膠東部隊一手拿槍桿,一手拿鋤頭,開展大生產運動,大大減輕了根據地人民的負擔。1971年春,許世友同志與家鄉河南省新縣田鋪公社黨委書記交談時,了解到有些地方幹部為了撈取名譽虛報產量,使一些社員缺少口糧,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出生入死鬧革命,就是要讓人民群眾吃飽飯,過上幸福的生活。在糧食產量方面,可不能搞浮誇。」使這位書記深受教育和觸動。戰爭年代,他和戰士有飯分著吃,打仗爭著沖。和平時期,他非常關心基層官兵的生活,重視抓好養豬種菜等農副業生產,改善連隊伙食。
  許世友同志作風深入,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十分反感,他堅持講實話、辦實事。任南京軍區、廣州軍區司令員期間,他經常深入邊防海島和縱深要地勘察地形、部署防務,到基層部隊調查研究、指導工作,足跡踏遍了所屬部隊駐地的山山水水。他下部隊輕車簡從,不準事先通知,不搞迎來送往,不聽長篇彙報,不作長篇講話。1958年9月,毛主席同許世友同志談話時,提到領導幹部下連隊當兵問題。許世友同志積極響應,立即召開南京軍區黨委常委會作出決定,並第一個報名下連隊當兵。他以一個上等兵的身份,和戰士同吃、同住、同操課、同娛樂、同勞動,不允許戰士給他特殊照顧,也不允許戰士叫他司令員,戰士們都親切地稱呼他「老同志」。他同班裡戰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直到晚年還同當兵的連隊保持著聯繫。
  許世友同志始終保持老紅軍和人民公僕的政治本色,艱苦樸素,廉潔自律。他一生過著儉樸生活,吃的是粗茶淡飯,最喜歡穿的是軍裝、解放鞋和草鞋,睡的是木板床,乘坐的是北京吉普車。機關管理部門先後兩次給他更換高級卧車,都被他拒絕。在南京軍區任職期間,一次彭德懷同志因公路過南京,許世友同志設家宴招待,桌上只擺了炒豆芽等4樣家常菜,受到彭德懷同志的讚賞。他的主要家當是一口木箱,裡面裝著幾套軍裝、幾雙布鞋和自編的草鞋,伴隨著他從南京到廣州,又從廣州到南京,最後作為遺產留給子女們。他對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很嚴,從不為他們的工作安排、職務升遷打招呼,也不允許打著他的旗號搞特殊,並經常告誡他們:「你們當過幾次敢死隊?受過幾次傷?為人民作了什麼了不起的貢獻?好好學習,老實工作,幹什麼不是為人民服務?」
  許世友同志雖然離開我們20年了,但他的輝煌業績和崇高風範始終銘刻在廣大官兵心中,並將永遠激勵我們奮勇前進。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下的優良傳統,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部隊建設全局,忠實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歷史使命,加速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鬥爭準備,圓滿完成黨中央、中央軍委賦予的各項任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2-24 16:19 | 只看該作者

許世友要求女兒3天內趕回部隊不然開除軍籍

2006年02月24日 06:39 解放軍報
[CENTER]
許世友將軍參加勞動

許世友將軍向工作人員傳授少林棍術[/CENTER]

  「兩袖清風,一身廉正之氣」。這句話用在許世友身上一點都不過。作為黨的一名高級幹部、軍隊高級將領,許世友經常牽掛的是黨和國家的大事,軍隊建設的工作,從沒有想到為自己置辦什麼家業,也沒有想到為子女留下什麼財產。
  先看看許世友的「家業」吧。許世友幾乎沒有個人財產,他和夫人田普生活中使用的,全是公家按規定配發的。他唯一的家當就是一口鑲著銅邊的老式樟木箱子,箱子里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只有幾套軍裝、幾雙布鞋,再就是許世友自己親手用布條打的布草鞋。這口樟木箱子他從南京帶到廣州,離開廣州時,帶走的還是這口樟木箱子,沒有增添其它財物。
  許世友對親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要求也非常嚴格,絕不允許他們打著他的旗號沾光謀利。他的夫人田普,是抗戰早期參軍的老同志。許世友在南京軍區時,田普擔任南京軍區幹部部副部長。許世友調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后,她相隨到廣州。為了安排好田普的工作,當時軍區政治部的領導曾提出,要讓田普在廣州軍區幹部部繼續擔任副部長。這本屬平職安排,可許世友就是不同意。許世友認為,幹部部是要害部門,安排自己的親屬去擔任領導不合適。後來,田普被安排到工程兵某科研所擔任副政委,仍是平職安排。
  許世友共有7個子女。作為一名從戰火中走來的老軍人,許世友對部隊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他認為部隊是一個鍛煉人、培養人的大學校,他把7個孩子全部都送去參軍,接受部隊的教育和鍛煉。
  子女參軍后,許世友從不給特殊照顧,用許世友的話說:孩子參軍就是部隊的人了,是組織的人了,好壞由部隊去管,路由他們自己去走。
  許世友的大兒子許光,解放初期入伍當了海軍。他在戰友面前從沒說過自己是許世友的兒子。他對自己嚴格要求,工作勤奮紮實,從不怕苦怕累,深得所在部隊領導的賞識,官至團職幹部。本來許光有機會到院校深造,可許世友想到年邁的母親仍然生活在河南農村老家沒人照顧,便對許光說:「自古忠孝難以兩全,我參加革命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在你奶奶身邊伺候盡孝,欠老人家的實在太多了,你就回家替我照顧你奶奶吧。」許光按照父親的囑咐,回到老家所在的河南新縣的武裝部擔任了副部長,後來在該縣人大副主任崗位上退休。
  在一次邊境自衛還擊作戰中,許世友在空軍工作的三女兒正在度蜜月,沒有歸隊。許世友得知這一消息后,大為震怒,大聲吼道:「就要打仗了,還度什麼蜜月!給我立即通知空軍,馬上查找她的下落,限她3天之內趕回部隊,不然開除軍籍!」在許世友身邊工作多年的人員還是第一次看到首長發這麼大的火。三女兒接到命令后,一分鐘也不敢耽誤,即刻動身,火速趕回了部隊。
  許世友對待配偶和子女是這樣,對待自己的親友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也是這個態度。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兵是許多青年人最大的願望。田普的兩個親侄女正值當兵的年齡,從老家跑到廣州,要求姑姑和姑夫想辦法讓她們參軍。許世友對她們說,當兵保家衛國是好事,我當然贊成。不過,要符合招兵的要求和規定,必須身體好、政審合格,托關係走後門不行。後來,一個符合條件的侄女如願以償當了兵,另一個又回了老家。
  許世友的一個遠房堂孫許道炎,在部隊當兵,一次利用休探親假的時間特意繞道軍區機關見許世友,要許世友幫忙說情提幹部。許世友不僅不幫忙,還訓斥他趁早打消這種靠關係往上爬的邪念頭,要用自己的真本事說話。結果,許道炎最終複員回了老家。
  許世友身邊的工作人員,也從沒有誰因為自己在首長身邊工作而得到特殊關照,離開時大都是哪裡來哪裡去,什麼職務來,還是什麼職務去。這在許世友那裡,已經成了慣例。
  許世友從不給別人送禮,他也不輕易接受別人的禮物。秘書孫洪憲在許司令員身邊三年,見許世友只收過三次禮,送過一次禮。
  第一次是1974年秋的一天,許世友到軍區司令部嘉禾農場視察工作,恰逢農場剛砍下了一些甘蔗,於是,農場工作人員將一捆甘蔗放在了許世友吉普車的后廂里,說是讓首長嘗嘗部隊官兵自己種的甘蔗。許世友沒有推辭,欣然接受,回來後分給工作人員吃了。
  第二次是軍區一位副參謀長送他兩瓶越南產的山葡萄酒。這位副參謀長和許世友是同鄉,也是早年參加革命的老紅軍。1975年,這位副參謀長到越南訪問,給許世友帶回了兩瓶越南產的山葡萄酒,許世友將酒送到了食堂,讓工作人員享受了。
  許世友收的第三份禮是老家的公社黨委書記帶來的一袋板栗、核桃和一桶麻油,這是許世友一向喜歡吃的家鄉特產。可許世友也沒有獨享,將板栗、核桃分給了工作人員,將那一桶麻油拿到了工作人員用餐的小食堂,大家一起分享。
  公社書記這次來,一是代表家鄉人民看望許世友,二是想通過許世友弄一輛汽車。
  許世友看到家鄉的公社書記,顯得格外親熱和高興。設家宴招待。公社書記進門后,許世友詳細詢問起家鄉的生產和鄉親們的生活情況。當聽公社書記說,家鄉這幾年收成不錯,鄉親們都能吃上飽飯時,許世友說:「共產黨領導鬧革命,就是讓窮人吃上飯。」他又接著說:「不過,有點小成績絕不能翹尾巴,你們不僅要讓鄉親們有飯吃,還要讓他們有好日子過。」
  公社書記乘機說,為了讓鄉親們過得更好,家鄉正在學大寨,修水利,搞機械化,公社想買一輛汽車,可是沒有錢,想請許司令員幫忙想想辦法。
  許世友聽后說:「我哪來那麼多錢買汽車,部隊的車是保障打仗用的,又不能送給你。」
  看到場面有些尷尬,陪在一邊的孫洪憲插話說:「部隊有些報廢車,戰備用不上,閑在那裡也是浪費,是否可以找一輛給家鄉應應急?」
  許世友點頭同意:「胖子,這件事就由你去辦。」
  孫洪憲馬上給軍區後勤部有關部門打電話找報廢車,幾經周折,找到了一輛報廢的「解放」牌汽車。孫洪憲到現場看了那台車,大廂板是斷的,輪子是癟的,只有發動機勉強可以發動,確實是一輛廢車。如果不維修,可能連河南老家也開不回去。
  孫洪憲把車況報告了許世友。許世友當即指示:「要把車修好,修理費從我的工資里扣。」孫洪憲不忍心扣首長的工資,他自作主張找有關部門幫忙維修了發動機,翻新了大廂板,更換了新輪胎,交給那位許世友家鄉來的公社書記,把車接走了。
  公社書記臨走前,許世友將自己種的地瓜裝了整整一麻袋,對公社書記說:「這麻袋地瓜你帶回去,讓鄉親們嘗嘗,這是我的一番心意。」
  給公社書記送地瓜,是孫洪憲給許世友當秘書三年見到他第一次「送禮」。送走了公社書記,許世友自言自語地說,共產黨的高級幹部為家鄉辦好事是應該的,可那些沒出高級幹部的地方老百姓怎麼辦,那不是干吃虧?可見,許世友的心中不但想著家鄉的父老鄉親,他還時刻想著全國的人民群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317

帖子

37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6
3
bio-robot 發表於 2006-2-25 06:57 | 只看該作者
還有人替他吹?早就有人說了許和尚不老實,79年對越作戰打得那麼糟還有臉吹,就靠吃老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4
phtsl 發表於 2006-2-25 07:56 | 只看該作者
[QUOTE=bio-robot]還有人替他吹?早就有人說了許和尚不老實,79年對越作戰打得那麼糟還有臉吹,就靠吃老本。[/QUOTE]
吹牛是不上稅的。低成本,無投入。所以有人樂於此道。
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保有財產的權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5
徽塵 發表於 2006-2-25 10:46 | 只看該作者
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小越南都打不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07: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