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誠信」在美國――一位中國公民的旅美體驗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6-2-19 10: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位美國商人說:一個人可以失去財富、失去職業、失去機會,但萬萬不可失去信譽。

  一群美國中學生,在完成一項生物課作業時抄錄了某網站提供的一些材料。竟在全美引發軒然大波。

  據2月14日的《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堪薩斯城郊的一所名叫Piper 的高中,118 名二年級學生被要求完成一項生物課作業,其中28名學生從網際網路上抄襲了一些現成材料。此事被任課女教師Pelton發覺,判定為剽竊,於是28名學生的生物課得分為零,並面臨留級危險。在一些當事人家長的抱怨和反對下,校方要求女教師提高那些學生的得分,這位27歲的女教師憤而辭職。

  面對社會輿論壓力,學校董事會不得不在體育館舉行公開會議,聽取各方意見。結果絕大多數與會者支持女教師。該校近半數教師表示,如果校方降格滿足少數家長修改成績的要求,他們也將辭職。他們認為,教育學生成為一名誠實的公民遠比通過一門生物課更加重要。Pelton則說,她在帶學生的第一天,就和學生訂下規矩並由家長簽字認可。規矩稱:「所有布置的作業都必須完全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欺騙或剽竊將導致課程失敗。」

  女教師每天都接到十幾個支持她或打算聘用她的電話。一些公司已經傳真給學校索要當事學生的名單,以確保公司今後永遠不會錄用這些不誠實的學生。一所大學在本月上旬的入學考試中對一位身著Piper 學校T 恤衫的女孩子說:「不要欺騙啊。」當地一位女士對電視台記者憂心忡忡地表示,她非常擔心今後本社區的人出去會被貼上不誠實的標籤……

  這裡,我們無法笑話美國人的小題大做或杞人憂天,感覺到的只是「誠信」二字那沉甸甸的分量。這二字之於美國絕大多數民眾,雖不能說重於生命,卻是立足社會之根本――這也是我在美國生活學習一年感觸最深的景象之一。

  信用記錄,從現在做起

  剛到美國,想開部手機。面對鋪天蓋地報紙廣告上五花八門的手機優惠計劃,我喜滋滋選擇了AT&T公司的一種月費29.99美元、可免費在東部七八個州每月打650 分鐘、手機僅售20美元的計劃,卻被無情拒絕。試了其他幾個公司,也不行。人家不看你手中的綠票子,只朝你要信用卡。於是我等可憐的無卡一族惟一的選擇就是,至少花100 多美元買部手機,每月預交數十美元以上的手機話費,每分鐘都要扣款。

  不甘心,趕緊申請信用卡。Master, Visa, American Express等大信用卡公司逐一嘗試,代理信用卡的多間銀行和AT&T之類大公司的碼頭也相繼拜過,竟又連連碰壁,理由只有一個:我沒有信用記錄。換句話說,我這個外國佬因為在美國還沒有借錢還錢的記錄,目前得不到人家的信任。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於是老老實實開始建立信用記錄,諸如按期交納電話費、用商場的購物卡購物再按期把支票寄去、盡量多和外界發生些借錢還錢的交易,等等。後來,在美國滙豐銀行的幫助下,堂堂Master卡公司終於垂青我那一點點" 信用" ,恩准我一張Master卡。再後來,及至我臨近歸國,大概從某個渠道查明我果然是位有著良好記錄的信用良民,很多公司,包括我聯繫過的和沒聯繫過的,蜂擁而來,希望我使用它們的信用卡,給的限額也越來越寬,真令人感動,可惜我已不需要這些。

  美國人對自己信用記錄的鄭重其事,感染我也小心翼翼地對待各類寄上門的賬單。暑假出遠門訪問,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有無即將過期的賬單,並趕緊將支票一一寄出。有一次,某音樂公司在網上許諾加入其會員即可免費獲得唱片若干,可等我收到唱片時,數十元美元的賬單也一併寄到,賬單下一行小字稱這是寄費、包裝費和人工費。我心有不快,寫了一封投訴信,但也同時如數附上支票,唯恐萬一道理不在我這邊而落下個不良信用記錄。回國前,我在報上一連三天刊出廣告,欲賣那輛隨我跑了兩萬多公里的坐騎,報社對我絕對相信,一個電話就答應了,說賬單收到再付款。可是直到我回國前一天,賬單還未寄到,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幸好在飛機起飛的當天賬單收到,導致我在回國前乾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將做廣告的支票寄出――還掉最後一筆債。

  據了解,與個人信用相比,美國公司之間的商業信用更加重要。一家公司一旦言而無信或欠錢不還,將很難再在商界立足,甚至其商業生命將因此而終結。由此反觀國內司空見慣的三角債現象、會計師事務所造假屢禁不絕且愈演愈烈的狀況,以及很多企業借錢時是孫子、欠錢時是老子的做派,由衷感到我們離商品經濟的精髓――契約精神還真差得很遠。

  沐浴「信你」氛圍,感覺真好

  我想,那女教師之斷然給28名學生吃鴨蛋,她當時一定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在美國,很多事情是建立在相信你的基礎上的。你說你會獨立完成作業並在課堂紀律條款上籤了字(因此可視為一種契約),老師豈有不信?誰知你卻沒有履約!其實,在美國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享受到被信任的愉悅。

  我曾攜父母去曼哈頓參觀無敵號航空母艦,買票後走出人群,突然想到老人可能有優惠,忙返回詢問。售票員小姐聞訊趕緊一面賠不是,一面按老人優惠將餘款退還。她並不查看你任何證件,甚至也不去打量二老是否真老(62歲以上老人方可享受優惠),其所奉行的恰是一個「信你」原則。

  後來我發現,幾乎所有公共場合,凡有老人或兒童減價優惠,均無需出示證件,全憑你金口一開,人家就信了,哪怕有的老人長得很年輕,或有的兒童看上去頗高大。人家這樣信任你,再去撒謊或冒充,真是件很可恥的事。正因為這樣,當有一次帶女兒參觀某博物館(售票處註明6 歲以下兒童免票,而我的女兒剛滿7 歲),售票員微笑著問「孩子幾歲」時,我稍一猶豫,還是如實說「7歲」並照章購票。後來我甚至為自己那一剎那的猶豫而臉紅。有一次去某大商場複印一本書,200 多頁圖書印完去結賬,收銀小姐並不查驗所印頁數,只憑你自己報的數字收款,沒有人懷疑你會虛報少交。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信你」情景,發生在我的一系列重要訪談活動中。

  我於學校進修之餘,還擬完成一個龐大的計劃,駕車遍訪美國著名大報和大型報業集團,並和其中發行量排行前八名的《今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社的發行人或總編輯訪談。我知道這很難,你想啊,不經過熟人介紹或大單位推薦,一名普通新聞工作者即使在中國要見那些大報老總又談何容易?即使有幸一見,誰又會坐下來和你談一個鐘頭?何況我是在這樣一個世界報業帝國,面對新聞同行稱作「big man」的報社老總們。他們會見我嗎?

  但我決心一試,這決心一試的前提也出自對美國人崇尚以誠相待的信心。最初的嘗試當然多被拒絕,不少信函甚至如泥牛入海。於是我通過郵寄、E-mail、電話將自己在中國的職業經歷、研究成果、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做過的工作、自己對對方的了解程度以及訪問對自己的研究之舉足輕重等等,詳細告知對方。感謝上帝,我的這些做法先後奏效,各報對我自己敘述的情況深信不疑並開始表示出興趣,沒有任何人要求核實我提供的材料。

  在隨後的訪問全過程(9 .11事件之後除外),我幾乎從不需要出示任何可證明我身份的證件或介紹信之類,只是在進大門時保安員要求登記姓名及駕駛證。素昧生平的發行人、總編輯及其助手們欣然接待了我這個陌生外國人,包括陪我參觀、與我交談、允我錄音、准我拍照。其中只有兩個小小的例外。一是在訪問《華盛頓郵報》前20天,該報總編輯的秘書給我發來E-mail,非常客氣地希望我寄一張名片給她,並強調那只是保衛部門需要,絕非總編輯和她本人的意思。另一次是訪問美國歷史上聲名顯赫的一份報紙《費城問訊報》,報社一位助理總編輯婉轉來信問我,是否可以提供我所在大學的一位證明人。我便告知對方本校一位系主任的聯繫地址。這樣一次證明顯然使他十分滿意,他為我在該報安排了滿滿一天豐盛的日程:分別與該報總編輯、分管發行的副總裁、分管廣告的副總裁、一位著名評論家和一位曾在中國訪問過一年的普通編輯交談,又參加其下午的編前會。

  約會既定,絕不失信

  在這些訪問中,各報的恪守信用也同樣令我感動。我在美國的所有訪問,通常於一個月前和對方約定,時間精確到分。在這一個月中會發生什麼?以我近20年報紙編輯工作的經驗,報社老總們的工作強度總是很大的,要面對各種變數,隨時做出判斷和反應,很多決策要通過例行的和臨時的會議來實施,常常不得不超時工作,相比之下,和我的約會是件十分次要的事情。那麼,我一個月前的約定會不會因變故而更改甚至取消?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各報對我的來訪,一旦約定,絕無更改。有時我不放心,在訪問前還打電話去問有無變動,對方總是有些吃驚地反問:「怎麼,你打算改變約會時間嗎?」

  也幸好他們嚴格守約,否則我的訪問計劃將被弄得支離破碎,甚至會失敗,因為我的長途訪問也受很多因素制約。每次出訪前,我必須根據自己的計劃與對方仔細約定訪問時間,並在此基礎上安排行程,確定行車路線、選擇停靠站點和預定沿途旅店。我的時間有限,沿途食宿的費用也有限,一旦某一個環節改變,浪費金錢事小(旅館客房費將從信用卡上照扣不誤),影響整個訪問鏈條事大。

  例如我暑假的東北行,事先確定的訪問單位就有《芝加哥論壇報》、底特律報業公司、《波士頓環球報》等8 家單位,所有任務必須在半個月內完成,哪裡容得絲毫改變?但正因各新聞單位的守約,我此行滿載而歸。在全部訪問中遇到的惟一一次小小變動,是在《紐約時報》。當時我和該報分管廣告的副總裁約定了某日某時見面,但到達報社大堂和他通電話時,他充滿歉意地告訴我,有一個臨時會議非要他參加不可,只好請一位部主任全權代表他和我交談,並表示這位部主任將回答一切本應由副總裁自己回答的問題,希望我能夠滿意。事後我的確很滿意,那位部主任不僅和我熱情交談近一個小時,後來還通過E-mail回答了我
的一些補充問題。

  郵政環境,處處見「信」

  多年來,由於國內郵局對信封規格要求愈嚴和電話電腦的普及率愈高,加上有幾次投遞丟失、拖延和來函上精美郵票不翼而飛的經歷,我與郵局打交道已日見稀少。不料到了美國,每天離不開郵政,幾乎每天都收到郵件,其數量之巨,大概要超過我在國內近10年私人郵件的總和。很多看上去極其重要的東西,美國人都是用一紙平信送達,且萬無一失。

  首先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儘管美國郵局分檢信函早中國多年實現了自動化,但美國人寄信用的信封依然五花八門,小到巴掌、大到4 開報紙的信封,我都收到過。一些美國人為了寄一些特殊的感謝卡或紀念卡之類,還常常自製信封也照寄不誤。如果你在信封里鼓鼓囊囊地揣些東西,例如膠捲、唱片,竟也能寄出。我在美國先後沖印過近20卷膠捲,全部是用信封寄出並收回的,儘管信封里裝一二隻膠捲,簡直有些滑稽。由於既可以省去到超市送取膠捲相片的麻煩,又能節省些費用,很多美國人都喜歡用這種方式洗印照片。和一位美國朋友談及此事,她認為這很正常,說你一旦交郵,就是對郵局的信任,只要地址寫對郵資付
足,郵局一定會受理。

  不僅信封五花八門,信封內還常常包含著很重要的東西。到美國的第二天,我就去申辦社會安全號。這社會安全號可是在美國生存不可缺少的物件,收入、納稅、有無犯罪等各種個人記錄都與之掛鉤,雇傭無安全號的僱主將被視為違法。到學校聽課、辦醫療保險、考駕照等等,也都會被要求填寫社會安全號。這麼重要的東西,他美國人也是一紙平信寄出,並不需要簽收。還有駕照,這是美國除了公民證、綠卡之外最硬的個人證件,因為通過駕照上的信息,警察可以從電腦調出包括你出生、國籍、住址、社會安全號在內的一切個人記錄。懷揣一個駕照,你就可以出入一切場所,包括乘飛機。如此重要的駕照,也源自一封無需簽收的郵件。諸如此類還有銀行支票、匯票、銀行卡、信用卡、借書證、賬單等。

  美國的家庭信箱,通常豎立在馬路邊上,且均不上鎖,郵件放在裡面等候郵遞員來取。但依我個人及我認識的所有朋友的經歷,無論多麼重要的郵件,從未丟失。起初我將膠捲放入信箱還有些忐忑(重要的膠捲一旦丟失,損失將永難挽回),後來也就坦然了。一年內我先後寄出約50張付賬的支票,張張安全。

  慚愧,自己有過一次「不信」

  不過說來慚愧,我在美國還是撒過一次謊。有一天,我的助手克里斯蒂,一位大學4 年級女學生,在聊天時突然問我:「聽說中國有很多人愛吃狗肉,你吃嗎?」這句話一下讓我緊張起來。

  不在美國生活,很難體會美國人對狗的寵愛。美國的狗,大概比人少不了多少。一家人養兩三隻狗的並不少見。逛超市若不懂英文,一不小心就可能把狗食專櫃的東西買回家當罐頭吃(我的一位中國朋友即有此光榮經歷)。把小寵物狗當成家庭一員而每晚允其充當「第三者」睡卧於夫妻之間,也是司空見慣的。前總統柯林頓的愛犬數月前不幸葬於一中學生的車輪下,弄得克氏夫婦傷心了好一陣子。儘管警察判定屬狗違章,但肇事女學生還是痛哭不已,其父更不斷向新聞界解釋自己女兒如何愛狗,說此事件將給女兒帶來終身痛苦。在這樣一個把狗當人看的國度,吃狗肉成為真正大逆不道。去年紐約一家電視台播出韓國某餐館殺
狗吃狗的本台記者目擊記,轟動一時。紐約的韓國社區居民趕緊反擊,列出大量證據證明那家遠在東亞的餐館所殺所吃並非狗而是一「土狼」,並向電視台提出強烈抗議。連唐人街的中國人也加入了抗議行列,弄得電視台經理不得不致函韓國社區加以解釋。(後來也有大膽的韓國人在報上發表評論,說僅有200 年歷史的美國人有何資格對有著悠久飲食文化的韓國人指手劃腳,韓國人即使吃狗也不是美國那類寵物狗,就像韓國人把耕牛當成朋友而不能因此指責美國人殺牛吃牛一樣。)

  無論如何,面對助手如此敏感的問題,我只「王顧左右而言它」:「很多中國人也不吃狗肉的,特別是在大城市……」誰知她不依不饒,藍藍的大眼睛繼續盯著我:「那麼你吃狗肉嗎?」看著她一副嚴肅認真的樣子,我完全失去了說真話的勇氣,只好也嚴肅認真地搖了搖頭。她立刻釋然,說她如何如何痛恨別人殺狗吃狗。我相信,如果我的回答是相反的,極可能對她的感情有所傷害,我們之間的合作和友誼也無疑會立刻終止。

  如果不「信」,會怎樣?

  在美國去各大小商場購物,出口處從未見過任何檢查或防盜裝置,更未見到把門的保安。顧客偷點小東西真是天不知來地不知。事實上美國超市失竊的現象也是有的,有段時期還較嚴重,前不久某女電影明星不也曾在超市偷竊?

  和美國朋友探討此事時,他們都會聳聳肩說,這是沒辦法的,說商場總是竭力避免任何對顧客不信任的痕迹,因此即使有人監視,也會非常隱蔽,常常是掛一而漏萬。但他們又說,在美國偷盜的犯罪成本是相當高的,哪怕是偷一件小東西,一旦敗露,其記錄將跟隨你終生。這話我信。有一次大學里舉辦盛大的人才招聘活動,我發現,其中不少工作崗位在招聘員工時都有一條規定:近15年內沒有偷盜、詐騙或其他罪案記錄。

  15年啊,一個有賊心的人能守得住嗎?因此,美國人都把教育孩子從小誠實守信,作為自己重要的責任。一些報刊上也在探討父母如何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誠實。我女兒在美國一間小學上一年級,她最怕我到老師面前說她撒謊。有一次,她從地上揀到一枚 25 分的硬幣在手上玩弄,回來卻告訴我說是老師獎勵給她的。我怎麼會被她所懵?立刻表示要向老師核實,她一聽馬上說了實話並大哭起來,保證今後再不撒謊了。在後來一次學校收集硬幣捐助公共事業的活動中,她主動將這硬幣連同我們給她的許多小硬幣交給了學校。

  在美國,我認識兩位剛從中國來的留學生,她們周末輪流在一家香港人開的洗衣店打工。這兩人關係很好,形同姊妹,但打工理念有所不同:A 姑娘認為老闆給的工資並不高,為她幹活不要太賣力氣――老闆在時多干點,不在時就盡量少干甚至不幹,最多裝裝樣子;B 姑娘則認為既然老闆雇了你,就該把事情做好,對人應真誠,人前人後應一樣。於是,A 姑娘常常上午見洗好的衣服堆成山,也只象徵性地疊一些,直到下午老闆來后才忙活起來,一面還說上午如何如何忙;B 姑娘卻相反,上午總是趁客人送衣取衣的空隙,抓緊將衣服疊好打包,盡量把任務完成在前面,有時老闆在的時候反倒顯得不太忙。誰知這樣一段時間下來,最先不高興的竟是那些經常來洗衣服的美國人――老闆的常客。他們看不慣這樣對老闆不誠實的勞動者,先後向老闆抱怨A 姑娘如何偷懶、如何上午只看書不幹活,而對英語還不如A 的B 姑娘,卻交口稱讚。結果可想而知。

  和一些在美國生活多年的中國朋友閑聊時,他們也都深有體會地告訴我,說到給老闆打工,不比在國內給一些政府部門或國營企業工作,千萬別偷懶耍刁,否則心裡最不踏實的是你自己,因為你隨時有可能被炒魷魚,甚至在業界留下個壞名聲。

  不誠信造成的最大災難,莫過於安然破產案帶來的影響了。美國安然公司是世界著名能源跨國企業,資產在全美國居第七,在《財富》雜誌的全球500 強名單上列第35,去年底卻突然資不抵債申請破產,造成美國有史以來最大一宗破產案。事情到此也就罷了,政府同意撥出巨款處理善後,公司老總們仍可過上自己富裕的生活,誰知不久便暴露出該公司一些重大欺詐行為,特別是一家享有盛譽的全美國第五大會計公司涉嫌作偽,更引起了全國範圍的信用恐慌。一家曾與之簽訂意向協議準備將其收購的大公司(此舉足可挽狂瀾於既倒),也正因為發現了其中一些貓膩而斷然放棄收購。結果是公司一位副總裁自殺身亡,董事局主席
等負責人面臨被起訴,包括聯邦政府官員在內的一大批關係人有待洗刷嫌疑。有專家撰文指出,安然事件若導致商界的誠信危機,災難將不亞於9 .11事件。

  唉,美國社會如此依賴這「誠信」二字,真值得我們曾信奉「民無信不立」的同胞們認真思量。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沙發
phtsl 發表於 2006-2-21 08:5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2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3
3
y12345 發表於 2006-2-22 09:45 | 只看該作者
US postal service is pretty bad now since i  lost my expensive parcel  2 times because i didn't buy shipping insurenc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

主題

507

帖子

14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3
4
尋花問柳 發表於 2006-2-22 19:07 | 只看該作者
下面是我的一個朋友的親身體驗和真心話:

我去美國和那的華人過年,覺得儘管她們有車有房,可過得讓人很心酸,教會的免費餐有幾百人去吃,還一邊吃一邊拿.心裡真是不舒服.他們也在打算回來,但就怕海歸成海待.老張一定是混得不錯,我在東京機場停了幾個小時,儘管抵制日貸,可還是買點東西吃吃,還不錯,比美國飯強多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21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5
sungki 發表於 2006-2-23 15:38 | 只看該作者
好貼.值得好好的深思及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3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3
6
BeanTownBoy 發表於 2006-2-24 03:54 | 只看該作者
Two factors come to my mind:

1) If most Chinese people make as much as and have a comfortable life as American **on average**, then 誠信 (or rather lack of 誠信) would not be a problem. This comes back to the phrase we are all too familar: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This is the bottomline.

2) We do see some oversea Chinese who actually "made it" meaning already well into Amercian "Middle Class" if not higher, yet still behave and act lack of 誠信. Similarily we see and read some Chinese "大款" behave and act like jerks. How come people still do that when money (經濟基礎) is no longer an issue?

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 or rather 三代出貴族. That's why in my opinion.

-BeanTownBo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80

帖子

59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8
7
spicydoc 發表於 2006-2-25 07:27 | 只看該作者
Do not confus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credit 信用 is not the same as 誠信。Credit kind of force people to do things according to rules of credit. 誠信is more like truthfulness, not telling lies. Americans would tell lies as easily, if not more, as any other people. You can tell this easily from the politics if you are not close enough to Americans who tell lies.

As for safety of mail, I lost my phone card before in the mail which was used a few hundred dollars. I lost my credit card in the mail before and was used too. Scams from the phone and email etc are everywhere.

Beware of the things that may happen to you from these 『誠信的』Americans. If you let go of your guard, it may happen to you in a great way one day. Do not be too nai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80

帖子

59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8
8
spicydoc 發表於 2006-2-25 07:34 | 只看該作者
You presumptions of Americans being more truthful does not stand itself. Rich people do not make more honest people either. They make bigger lies and cover them up with a professional looking. Just look at the politicians. If it happens among politicians, it happens everywhere in America in each and every circle. Do not defame ourselves. Many foreigners think Chinese people are more honest to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9
周公子 發表於 2006-2-25 07:40 | 只看該作者
按樓主的意思,這麼誠信的美國人,怎麼弄出來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種事?怎麼會弄出來舊地圖炸中國大使館這種事?
世界上最大的醜聞幾乎都發生在美國,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經濟上的,單安然一個公司所造成的損失,比中國所有貪官貪污的加起來還多,更不用說加上一個世界通了,單伊拉克戰爭所損失的美國人和伊拉克人,比中國十年的礦難死的人還多。
這個世界,不是簡單的欠債還錢就叫誠信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可親的追憶 發表於 2006-2-25 09:17 | 只看該作者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74

帖子

116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4

積分
1161
11
paine007 發表於 2006-2-26 02:24 | 只看該作者
值得尊敬的精神。我喜歡視信用為生命的國家。希望中國,也是如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4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3
12
edwardxu 發表於 2006-2-26 02:30 |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我們老是用什麼老鼠屎呀湯呀之類的說中國人?美國這麼多老鼠屎為什麼有些人還是認為這湯不錯?

不要太天真。美國人陰險狡詐的有的是。沒辦法,天真的國人真是到處都是。
自由主義的原理告訴我們,我們喪失自由,是基於出現了一個壟斷了我們生存命脈的權威這樣一個事實,與這個壟斷者是否「仁慈」、是否「大公無私」無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9: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