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藝謀的「大腿舞」到韓美林的「卡通娃」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2-22 17: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B]張藝謀的「大腿舞」到韓美林的「卡通娃」談談中國藝術界中的「香蕉化」問題[/B]  

  一,關於五個吉祥物的評價
  
  2005年11月11日夜8點半左右,北京奧運會吉祥物首次面世,由於先前媒體出於商業和政治的需要而對其宣傳和保密甚多,因此,這次奧運會的吉祥物到底是什麼,吉祥物中究竟蘊涵了多少媒體所宣傳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成分」,也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也充滿了神秘性。
  
  但是,很遺憾,當「北、京、歡、迎、你」這五個「福娃」亮相之後,我不知道別人的情況,至少,在沒有得到解說者的提示之前,我只看出了熊貓一個福娃的外形特徵,其他四個「福娃」,我一直都沒有看出他們究竟是什麼出身。
  
  11月12日,我拿著印刷有五個福娃模樣的報刊在城鄉中隨機詢問了45個人,其中,小學生佔了35人,非常糟糕,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認全了這些福娃,其中,尤其是不認識火焰福娃和魚福娃的最多,而藏羚羊福娃,則被許多小朋友認成了「牛」。這就是說,這次五個福娃的形象很晦澀,太不大眾通俗化,即使是許多人都認識熊貓福娃,但是他們也對熊貓頭上的三尖綠色頭冠感到困惑。
  
  這次吉祥物的面世,很出乎人的預料,一是一次搞了五個吉祥物,創造了國際奧運會吉祥物的先例;二是吉祥物審定組出於迎合西方人好惡口味的需要,而落選了中華民族象徵的龍的形象;三是五個「福娃」個個都有尖銳頭冠,給人不安全感覺;四是福娃創作人員所蘊義的中華民族文化內涵太晦澀和太自我意識,讓人看不懂;五是出了個將火焰當成為吉祥物的怪招……
  
  應該說,現實中,真正關心奧運會的人並不多,大約只佔了三成吧。老百姓,都是很實在的,他們更加關心自己身邊的日常事務,因此,真正關心這次吉祥物評論的人也不會多。但是,我們從這次評價吉祥物的傳媒上可以看出,網路媒體的反映普遍很差,恐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負面評論。相比之下,電視、報刊、電台等主流媒體,則是讚揚聲佔了百分之百。由此可見,這次的評論,很混沌!我們當然不能夠說基本上可以自由言論的網路媒體對五個吉祥物的負面評論,就代表了現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人的看法;但是,我們則可以肯定地說,那些主流媒體對五個吉祥物的高概率的正面評價,是不真實的!
  
  二,張藝謀的「大腿舞」與韓美林的「卡通娃」中所暴露的兩個問題
  
  2004年希臘奧運會的閉幕式上,中國藝術代表團有展示中華民族傳統特色藝術的八分鐘表演,以顯示北京奧運會歡迎各國廣大運動員去北京的美好意願,結果,由張藝謀導演的,渾身上下披掛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元素的一群中國美女穿著西式超短裙上台了,她們一面演奏著二胡樂曲,一面不時翹起白生生的大腿。此畫面一播出,國內輿論嘩然……
  
  2005年11月11日,一直對外宣傳說蘊涵著濃郁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吉祥物面世了,結果,最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特色的龍落選,而五個「福娃」則是西式「卡通娃」,有的人甚至認為,這五個吉祥物模仿的是日本卡通「鐵臂阿童木」。
  
  筆者是相信中國文藝界里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富有感情的,筆者甚至認為,一向不避諱自己的作品是要符合西方人審美口味的張藝謀的那八分鐘中的「大腿舞」,也可能是出於他一心一意想去表達中華文化底蘊的個人意願。當然,筆者就更加相信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審定組的韓美林的說法了,即,他認為自己這幾個月來關起門來冥思苦想,就是一心一意想在五個吉祥物中糅合進更多的中華民族文化因素,同時,他認為自己沒有模仿外國卡通,因為這五個「福娃」從頭到腳都蘊涵著許多他精心挑選的中華民族元素。
  
  不管是張藝謀,還是韓美林,或者是其他中國藝術家,為什麼他們主觀上希望在自己的藝術作品中去努力表達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魂魄,但是,客觀上他們又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並沒有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這之中,究竟有什麼問題值得深入討論呢?
  
  藝術作品的創作,與建築和飲食的製造情況非常相仿,製造作品的材料元素可以任意選擇,製造方法和手段也可以多樣化,但是,飲食中的「味道」和營養價值取向,建築中的「情調」,與藝術中的「魂魄」一樣,則代表著該作品的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是最反映一個民族的基本審美標準的,也是是最能夠反映出這個作品是中國的或者是外國的。
  
  比如,中國的圓明園,就採納了許多西方建築形式,但是,這些建築形式被包含在中國傳統園林藝術的總體格調形式之中,因此,圓明園的整體建築價值觀是中國傳統情調的。又比如,八寶粥罐頭採取的是西式包裝,甚至八寶粥罐頭的製造都採用了西方工業製造手段和方法,但是,八寶粥的配料和烹製程序是中國傳統的,因此,八寶粥罐頭,還是中國傳統的八寶粥。又比如,雲南舞蹈家楊麗萍的「雲南映像」中的舞美、音響、燈光,甚至舞台調度等方法,都使用了西方現代舞台技術,但是,這台舞蹈的組成成員和舞蹈的源頭,是正宗雲南原始鄉村的,因此,這台舞蹈的韻味和魂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別是雲南地方傳統文化的。
  
  那麼,我們再來看目前中國文藝領域中嚴重存在的「中形西魂」現象,也就是筆者所稱之為的「香蕉」現象,即外形黃中心白的現象吧。
  
  張藝謀的許多電影之所以近年來遭到了許多國人的質疑,主要就是因為他的電影比較典型地反映出了「香蕉」問題。比如,他的《英雄》,講的是秦始皇與劍客的故事,電影的顯意識也是讚揚秦始皇大一統事業和中國劍客的大義精神的。但是,由於張藝謀明顯沒有搞清楚中國古代的霸道、王道和強道這三者的關係,也沒有搞清楚中國古代劍客的產生和內在文化涵義,這樣,張藝謀編製的這個「英雄」故事的魂魄就是「指環王」和「亞瑟王」的!本質上,《英雄》是在表達西方電影價值觀中的「正義暴力」和「血腥」。其實,張藝謀導演的所有電影的價值觀,都不是中國的,而是西方的。其中,包括張藝謀在灕江上編導的那個「灕江印象」,也是追求感官刺激的西方廣場藝術的價值觀,其與中國傳統詩畫中的煙雨村色的冷清空靈情調,已經相去甚遠了!
  
  文革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念唱做打,都是中國本土的,但是,樣板戲宣揚的階級鬥爭價值觀卻是西方的,因此,這是典型的用中國陶罐去裝西洋酒,因此,文革時期的許多藝術形式的價值觀,也都是非中國文化傳統的!
  
  至於中國近年來的建築形式的情調問題,那,就不多說了!近年來,中國快速發展的的城鎮建築的主調,都是西方的,甚至主要是美國幾何圖式的。即使近年來一些仿古建築不斷問世,但是,這些仿古建築除了外形仿古外,內涵還是西方的。中國的建築情調還不僅僅是「香蕉化」問題,而且還是「全盤西化」問題。因為這個話題屬於另外,這裡 不多談了。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這次北京奧運會的「八分鐘表演」和吉祥物面世,之所以都出現了群眾反映與中國部分藝術家的價值觀取向的巨大差異,這至少反映出了兩個問題,即:
  
  1,目前,中國部分藝術家已經嚴重「香蕉化」,這種「香蕉化」,可能是自覺的,也可能是不自覺的,但是,我們又不能夠不正視個現實,那就是,如果這種情況再繼續發展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將喪失在這樣的一批「香蕉藝術家」之手;
  
  2,目前,中國各領域都出現了二元分裂現象,其中,專家學者與普通民眾的對立,反映得特別嚴重。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當今中國的教育機制中的中國本土教育傳統的大量喪失及其西方教育因素的霸權化問題。
  
  比如,由於當今中國缺乏了公正公平公開的藝術作品發表和競爭機制,部分官方體制內的藝術家們的藝術作品和民間藝術家們的藝術作品,根本就不能夠在一個公共和公平平台上競爭高下,而且,社會藝術的評判權力也完全操控在那些有官方背景和有西化背景的藝術家和藝術官員手中,大批中國本土民間藝術家,被排斥在這種「體制」之外。再加之中國的藝術院校機制本身就帶有官方性質,這樣,官方機制內的藝術家就越來越多,從而造成了一個龐大的西化藝術家利益群體。再因為這些藝術院校教育中的西化問題非常嚴重,這樣,就造成了當今中國部分藝術家的價值觀與普通民眾存在著不可調和性的衝突。如果這個問題再不得以解決,今後,中國官方機制內的藝術家的價值觀與普通民眾的價值觀還將進一步發生衝突!
  
  
  三,五個「福娃」是西化的,還是中國本土民族的?
  
  有人說,韓美林這次主創的五個吉祥物福娃,是模仿的日本卡通「鐵臂阿童木」,韓美林覺得很冤枉,他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的時候,反覆說明了他在五個福娃中糅合進了許多中國民族傳統元素,比如,他在五個福娃的頭冠中搞了許多中國古代紋飾,又比如,沙燕福娃來自於北京民間傳統的藝術風箏等等。
  
  為什麼韓美林說自己主創的五個福娃是中國民族的,而其他人則堅持說這五個福娃是「阿童木」的呢?是韓美林錯了,還是觀眾錯了呢?
  
  筆者認為,韓美林這次設計五個福娃,在元素上,無疑都是中國民族本土的,但是,在整體格調上,卻是西方的卡通,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看到五個福娃的第一直覺是「卡通」的原因。前面筆者已經說了,決定一個藝術作品的魂魄是否是中國的還是西方的,並不在於元素,而根本取決於該藝術作品的整體情調。由此可見,韓美林這次主創的五個福娃的價值觀,是西方的!
  
  即使是韓美林一再強調他在福娃的頭冠中糅合進了只有中國古代青銅器中才有的紋飾圖案,但是,商紋飾猙獰,周紋飾莊嚴,楚紋飾神秘,這,是公認的美學評價,將中國古代紋飾引入進本應活潑可愛的吉祥物中,本身就是一種匹配錯誤,這就像是去將本來應該很活潑的小孩子統統穿戴上了西方的燕尾禮服的那樣。
  
  福娃,本是中國漢族中原一帶的企福多子多福的民間工藝品,韓美林是山東人,所以,他選擇了自己家鄉的福娃去做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應該說,韓美林這種選擇自己家鄉民間工藝品去做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動機,雖然有替自己家鄉工藝品打廣告的嫌疑,但是,這也是情有可原的,人,都是有鄉情觀念的,因此,特定的人的美學理念,也是有鄉情傾向的。
  
  但是,即使如此,筆者也要發問,中國中原一帶的福娃的整體情調是渾圓,這顯然是與中國古代的「混沌、對稱、圓融」等美學傾向有關係,而且,中國古代的許多吉祥畫像,無論是「金童玉女」的小孩子,還是壽星老人,甚至包括那些野獸,他們都是白白胖胖和渾圓身段的。為什麼中國古代的吉祥人物,大多都是渾圓形象,其實,這並不難理解,因為,圓形,是世界上最完美和蘊義最豐富的圖形。中國《莊子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8: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