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人在美國:主流,非主流?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6-2-26 13: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提主流社會,直線思維和曲線思維就爭先恐後地往政府機構里扎。移居美國的炎黃子孫想挺進白宮去攥住美國社會發展的主幹――當總統,說不可能,沒出息;說可能,有出息。

    翻開尚未發黃的歷史:美國第一位華人女副市長,是蒙特利市的陳李琬若。她從1971年開始在洛杉磯郡社會福利部資源發展局任局長,而任蒙特利議員和副市長屬兼職,乃服務性質的,是利用業餘時間從事活動,每月只領取象徵性的薪水$200元。


    1984年1月15日,美國華裔吳先彪正式就任美國特拉華州副州長;1984年5月17日,33歲的美籍華人莫虎宣誓就任紐約警察總局副局長兼審判長;30來歲的趙小蘭是1986年全美六大傑出婦女中唯一的亞裔女性。之後,她被裡根總統任命為美國國務院交通部海軍運輸管理署副署長,以及今天的勞工部部長;駱家輝於1996年票選為華盛頓州州長,四年後又成功連任……

    走出政界抬頭望:名醫何大一,主播宗毓華,導演李安、張藝謀,武打巨星成龍、李連杰,演技精湛的鞏俐、年輕有為的章子怡,還有大提琴家馬友友,體壇名將姚明……在美國民眾的心目中都有一定的位置。這其中的他和她不全都定居在美利堅。

    中國人的驕傲各行各業都大有人在,但他們畢竟只是黃皮膚黑眼睛中的鳳毛麟角。

    據Google網站上的肖贏律師介紹:從1820年中國移民美國的第一人起,到上世紀90年代我同胞落腳新大陸的人數就有41.9114萬位啦。目前,估計這個數目已經翻番,這龐大的人群怎樣才能融進美國的主流社會呢?

    在我眼裡,奮鬥在主流社會裡的人大家都羨慕,都鼓勵,都支持他們勇往直前並英才輩出。而在非主流社會裡過日子的咱也不能讓親朋好友覺出寒磣來。

    中華本色是天然,文化胎記除不去。入鄉隨俗是尊重,跟隨模仿靠修養。從自身做起,在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優良傳統時,美國人的好,能學到手的就別瞪眼干看著。用自己的行為去證實我們少數群體的存在和存在的必要。融入要自然,進主流不必強求硬來。是公民了,大小選舉定要陣陣不落,在他們的花名冊上留下咱的名和姓這就意味著自己的族群在壯大。

    國慶節,老美升旗,咱也掛一面;萬聖節,他們扮鬼登門索糖,咱就給兩把;感恩節他烤火雞,咱烤鴨,關起門兒吃家禽,沒人查證你嘴裡嚼的究竟是個啥;聖誕節他們張燈結綵,咱家也花花綠綠的晶瑩著……

    生活中,遵紀守法乃第一優先,不要忽視自己的形象與代表性,擾亂社會,損害他人的事,做不得。要知道,一個中國人的好與不好,登出來,傳出去,就不是哪一個人的新聞了。

    不要忽略小事,不要小看小事背後的大影響。1999年9月份,我到得州去開會,在抵達會址的途中,就見那方天地間滿處都飄揚著五顏六色的這褲那褂。我驚訝地瞪著身邊的友人,「這裡住些什麼人?怎麼把洗完的衣服全晾在了外面?!」


「全是中國人。」那一刻,他們的「作為」,把遠居印第安那的我,給實實在在地寒磣了。我問自己:初來乍到的同胞,大都不寬裕,但以窮觸規,成群成風,留在老外心目中的是同情還是中國人的陋習?

    水、陽光、空氣是人類的三大需要,據說受人尊重也列為其中,且排行老四。撇開上四論下四,那就是我們的衣、食、住、行了。往簡單里要求:

    一p要把衣服穿對了。廢話,誰還會把褲子套在脖子上,把倆腿捅進衣袖裡?


    列舉小例:去年夏天,家住佛羅里達的一位朋友於國慶期間跟丈夫及好友一起坐船遊覽加勒比海時,在出席船長特邀的晚宴上,別人全都禮服進艙,唯獨他們一行乃清一色的褲衩加T恤。

    用她的話說:「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齊戳戳地杵在老外的眼皮底下,干出醜。」是啊,那種尷尬,豈是一個非主流所能詮釋。

    二p食的說頭是吃相:與老外聚餐區別於在自家吃飯。有外人在場,能閉著嘴嚼的,就別張著大嘴瞎咂吧;喝湯少出聲兒,端起湯碗可著心兒地海吸溜,還是留著在自己家裡享受吧。

    還有,飯後要到洗手間去漱漱口,牙上沾著菜譜兒的習慣就別在異邦發揚光大了。

    三p住的要求也不多:把自家的那「一畝三分地」的整潔與否,匯入到全社區的大環境里去看,意識一提高,手腳也就變勤快了。住公寓的別擾民,別把亂七八糟的東西往外堆;住獨立房子的,花園應漂亮,灌木常修剪,尤其是自家草地一定要當事管。鄰家的草地老剪得跟「小平頭兒」似的,咱家的也不能披頭散髮地蓬亂著;天干需澆水,四周都蔥綠,咱可不能獨樹一幟的焦黃著。

    四p行的說頭兒就更少了:一看、二慢、三通過,安全禮讓乃基本準則。上街購物,進出商店,前面的人幫咱拉門,咱也等後面的人抬腳進來了,再把門關。趕上排隊交錢時,多急也不能把自己喘出的氣全撲進前者的后脖梗子里,讓出一人的空檔兒,透著個有禮貌。再贅一句:公共場所切不可大聲喧嘩。

    主流,非主流,一人一活法。用潤物細無聲方式來滲透腳下的泥土,是我的選擇。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0: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