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十三坡過苗年

[複製鏈接]

173

主題

2515

帖子

85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rsny 發表於 2006-2-17 03: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B]十三坡過苗年[/B][/SIZE][/COLOR][/CENTER]2006年2月9日(農曆正月12),我們攝影採風團到廣西融水縣的安太鄉過苗族、侗族新年,目的地是安太鄉的寨懷村,早上8:30分從桂林出發(桂林-臨桂-永福-融安-融水),13:00到達融水縣城,稍作停留,大夥吃了些米粉,13:30分繼續前進,15:30分到達安太鄉的時候,一場大火把我們阻斷1個小時,是一幢木樓不小心著火了,也引燃了隔壁的一間木屋,衝天的大火一會就把兩家的吊腳木樓燒得一乾二淨。
1.
2.
17:00左右,我們這支有90多人的隊伍,扛著槍(三角架)、拿著炮(照相機)的進村了,真有點像鬼子掃蕩的感覺,可是寨懷村的村幹部不是這麼想的,他們知道我們是搞攝影創作的,又有很多是媒體單位的,就決定用隆重的儀式迎接我們。
3.  
4.  
村民身著盛裝,捧著鮮花,吹著蘆笙,敲著腰鼓,列隊迎接我們進村,漂亮的MM們向我們逐個敬酒。
5.
6.  
到村廣場(一個簡易球場)的時候,村民又用最隆重的蘆笙-踩堂舞為我們進行了表演,村民嫻熟的演奏,優美而淳樸的舞姿,讓我們感到了節日的氣氛,齊里咔嚓的快門聲,那個一通亂照,散光燈亮成一片。
7.
8.

173

主題

2515

帖子

85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0
沙發
 樓主| grsny 發表於 2006-2-17 03:28 | 只看該作者
這晚村長安排我們穿插住在村民家中,是以打紅包的形式,村民接待我們一個代表(住一晚、吃一個晚餐、一個早餐),我們就給一個20元的紅包。
我和老余被分到一戶石姓人家,老石人很老實憨厚,把我們領到家后,帶我們看了睡覺的房間,一張不大的床,你們兩人睡,當時我和老余就表示出不滿,當然老石也感覺到我們的不滿,馬上誠惶誠恐的向我們解釋說,他有三個小孩,現在騰出一間房已經是讓老二出到朋友家住了,一會再和老三商量,讓老三也到同學家住,盡量再騰一個床給我們(後來我們才知道,其他人很多是兩人甚至三人住一張床的)。
9.
晚餐比較簡單(在一個應該是集體共有的吊腳木樓-餐廳,少數民族比較好客,經常招待客人和聚餐的地方,一樓是廚房,二樓擺了大約6個餐桌),每桌8人,都是大碗菜,兩碗燉牛肉、兩碗紅燒豬肉、兩碗白水煮蘿蔔、兩碗白水煮白菜、兩碗菜湯、一碗白切豬肉,一壺溫熱的水酒,一碗糯米飯,菜都是大鍋燉出來的,即沒有色彩、又沒有香氣、也沒有可口的味道,唯一有的就是老鄉們淳樸而熱情的態度,我知道老鄉是很努力的想把我們接待好,我也是很努力的想把碗里的飯菜吃下去,我甚至感覺難以下口.....
10.  
吃完飯,回到住處,昏暗的燈光,把我的思緒引到了我的童年時代,那時我家裡的環境比老石家還要差,簡直叫苦不堪言......  
今年的慶典活動是歷年規模最大的,融水縣的蘆笙隊也來助興,來的人很多,很大一部分是攝影愛好者和媒體記者,操場上的慶祝活動一直延續至深夜2:00后......  
老石一家六口,妻子、三個小孩、一個老父親,寨懷村分5個生產隊,老石家是一隊,全村都是石姓人家,老大、老二是男孩,老大有些腿殘疾,老三是女孩,已經讀高二,老石在縣裡的水電站做一些臨工,月工資400元,養了4頭豬,全年的收入1萬元左右,在村中屬中下水平,自己種的糧食(現在種改良后的雜交稻)基本可以夠吃,主要的費用是供小孩讀書、老大看腿病。  
11.  
老石59年出生,讀過高中,也算是有些文化,小孩都讀了書,家裡全年的燃料大多數是山上砍的材火或樹木,他們也都知道,樹砍多了,山上不保水,會進入惡性循環,但也沒辦法,村裡建了沼氣,但技術不過關,冬天氣溫低,沼氣原料無法發酵,自然就無氣可燃,夏天氣也不多,到山上砍一擔材(100斤)大約值50~60元,可一擔材燒不了幾天,幾個灶不停的燃燒著木材,這裡的村民每家都是這樣的,到處都可看見碼放整齊的木材,這些山上的木材都是灌木,需要幾十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成材,可惜啊.....  
老石告訴我們,生活就像河流,河水有時很平靜,有時有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12.  
13.
這一夜睡得不好,我已經很不適應這樣的環境了,村裡的雞2點多就叫了,翻來覆去直到天亮,因為第二天早餐是10點以後才能吃,加之頭一天晚上下雨,所以直到8點多才起床,老石家還在睡覺,十點左右老石家才有人起床,之後一家人忙開了,煮油茶、殺雞、蒸糯米飯、蒸臘肉。
14.  
煮油茶是苗族和侗族必不可少的食物,通常做早餐,做法很簡單:先用油把花生和蒸熟且曬乾的糯米放入油鍋里炸,炸好后盛出,在鍋里放清水1000毫升,茶葉(綠茶)20~30克,煮開即可,加入少許鹽、味精,把煮好的茶葉水去除茶葉舀至小碗里,加事先炸好的糯米、花生、蔥花末、香菜末即可食用。
15.
16.  
喝了兩碗油茶后,早餐開始了,說是早飯,其實就是我們的中午飯,這一頓飯可能是他們最豐富的年飯了,一家人使出渾身解數,努力想把飯菜做得可口些,可是水平有限啊!燉雞放了些當地的中草藥(叫不上藥名),說是對人有益。
老石顯然是把我們當成了貴客,不停的勸酒,當地的風俗是有客人來的時候,用酒招待,要行酒令,大夥舉杯喊「呀-唷」三次,杯中的酒就要一飲而盡,酒到盡興時,主人會與你換杯喝酒,以示親切,酒令越響,說明待客之道越深,主食是糯米飯,用手抓著吃,12:30分我們結束了這次盛情的早餐,走時我和老余每人又多付了20元給老石,以表謝意  
1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主題

2515

帖子

85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0
3
 樓主| grsny 發表於 2006-2-17 03:48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到廣場的時候,慶祝活動已經有些時候了,最後是鄉政府的為民辦實事活動-向所有人募捐,哈哈-偶也捐了100元,也算為貧苦的村民做點好事,不知幹部們是否會拿這些募捐的善款去喝酒啊???  
18.  
13:30分我們去趕十三坡會,是在寨懷村外的蘆笙坪上進行的,正月十三安太蘆笙節(十三坡會)是苗族、侗族同胞迎接苗族、侗族新年的重大盛典活動,蘆笙坪上立著各個寨子的蘆笙柱,蘆笙柱頂立有一隻寓意吉祥的鳥,柱身盤著一條金龍,蘆笙柱是神聖的象徵,數以萬計的苗(族)人、侗(族)人興高采烈、喜氣洋洋,十幾堂蘆笙隊(一個村或寨為一堂)從四面八方湧來,在各自的蘆笙柱下祭祀、踩堂,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響徹雲霄的鞭炮聲、蘆笙樂,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你吹罷來我登場,盛會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青年男女抓住時機接觸、談情說愛,這也是苗人的傳統習俗。斗馬、賽馬、苗錦展覽和商品交易等活動穿插其中。
19.
20.  
斗馬活動很危險,實際是用一匹母馬,挑逗一匹公馬,當公馬春心蕩漾,準備交歡之時,另一匹公馬過來搶歡,此時倆匹公馬立即進行你死我活的決鬥,嘴咬、腳踢,無比的壯烈、殘酷。 兩匹公馬為一組,有十幾匹公馬參賽,直至勝出馬王。
21.  
22.  
23.


16:00我們開始返程,上車后,坡會也散場了,回家的人流將原本不寬的公路擠的水泄不通,人們在回味苗年坡會帶來的歡樂......  
這次活動大家都感覺很滿意,收穫不小,手中的相機拍個不停,將那一個個精彩的瞬間變成了永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4
Blue Ivy 發表於 2006-2-18 18:18 | 只看該作者
謝謝grsny的圖片和介紹, 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

第一張上的標語: "不送子女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是違法行為!"   不知道那裡的義務教育辦得怎麼樣?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