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平路: 浪漫不浪漫? (圖) / 楊翁的反駁 (摘要)

[複製鏈接]

37

主題

115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ryj 發表於 2006-2-12 14: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就是那篇讓楊翁相當生氣的文章:<浪漫不浪漫?>(圖)
亞洲周刊


平路,原名路平,祖籍山東,出生於台灣高雄。台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愛奧華大學數理統計碩士,作家;著有《玉米田之死》、《行道天涯》和《何日君再來》等小說。現任台灣駐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

浪漫不浪漫?

不久之前,音樂會中見到那位老科學家與他的新婚妻子。

其實,我見到的是他們的後腦袋,唧唧咕咕不時在私語。看起來,年輕妻子頻繁請教,得過諾貝爾獎的老科學家耐性作答。小鳥依人一般,妻子時時把一頭秀髮靠了過去。

結束時他們起身,沿著走道往出口走,眾人讓路,眼光里有朝聖般的景仰艷羨。男士們大概也深受鼓舞,有為者亦當如是;女士們瞪著她光潔的面孔,這一刻優劣立判,是的,年輕就是勝利。

兩人十指緊扣,走道兩邊頻頻輕呼:

「好浪漫!」

「沒見過的,真羅曼蒂克。」

這麼樣目光所聚,背叛了世俗?不,我要說,他們恰恰是切合於世俗。





*

遠遠看著,白髮紅顏,像浪漫的佳偶。

幾乎淹沒了真相。尤其我們的儒家傳統溫柔敦厚,總為賢者諱。不像日本,作家習慣寫作誠實的私小說,譬如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等人,將老之際,便用文字坦露面對年輕女性蒼涼而異色的心境。

但在儒家傳統的道袍之下,老夫少妻的匹配對照於社會期待,反而相得益彰:他們是常規的遵循者,不是頑勇的叛逆者。

男性家長制的權威操控,其實,正是儒家文化中被一再遵循的家庭模式。儒家的丈夫角色如父如兄,因之,最可以消受白紙白璧般無知無瑕的小女人:幼齒的「幼」、尚青的「青」、乃至雛妓的「雛」,對男人來說,意味著無須拼搏就可以輕鬆操控。

更何況,儒家文化對女性的訓育也著重在妾婦之德:所謂的婦德、婦工、婦言,都教女人及早放棄自己的自主性,甘願把心智停留在稚嫩的髫齡。

對妻子,畢竟是一種太長久的壓抑,所以儒家文化的家庭結構包含著隱隱的暴力:日後,不滿足的婦人用扭曲的慾望或變態的凌虐,掌理家、支使子媳、或頓挫那隻無能的老獸。






*

真相是……

老夫少妻怎麼過日子?

眼前飛著細小的蚊子,視網膜有破洞,膝蓋頭也颼颼地風濕骨刺,睡到夜晚有欲尿的感覺,站著,憋氣,卻又像滴漏一樣遲遲出不來。

老男人的夜,實情像葉慈的詩篇《航向拜占庭》嗎?

An aged man is but a paltry thing/老年男人無非瑣屑小事

A tattered coat upon a stick/竿子上湯著一件破布衫

還有彼此體溫也解決不了的孤獨。

見諸艾瑞絲.梅鐸(Iris Murdoch)的丈夫John Bailey描述他們晚年相處的書(英文書名是《Elegy for Iris》,中文譯成《輓歌》),寫到「我們在彼此身上看到了孤獨」,當楊振寧碰到翁帆,老年的孤獨碰上青春的孤獨,加起來,說不定正好是小說家馬奎茲的題目:

一百年的孤獨。

無從跨越的還有……兩人之間兩個甲子的時代,其中難以跨越的時代感。他的生命章節已經寫到最後,而前面那些關鍵的章節,蕭條異代不同時,她甚至尚沒有出生,又怎樣用超前的心智一起去重數、去緬懷、去相濡以沫?

即使兩人偶有溫馨的時光,不是昂揚、不是燦爛,像是站在晚霞的回光里,隨處帶著淡淡的哀愁,或許因為快樂而悲傷,或許因為悲傷而快樂……

問題是,誰會告訴我們這樣的真相呢?

*

對隱然合於流俗的事,華人世界總喜歡錦上添花。因此,這「美麗的禮物」,目前看來,將為大師的晚年紅袖添香;為傳統老男人的生命,添加上令人羨慕的尾巴。

我在意於它強化的仍是某種「迷思」(Myth)。教導俗世男女,追求最傳統的標的物。偏偏有人說他們充滿勇氣。這是混淆視聽的說法。

其實,他們依著傳統的模式相遇與相交,像是某種形式的郎才女貌、某種形式的各取所需,其實並非異類的情愛,亦算不上艱辛的苦戀痴戀,過程既不驚世、也不駭俗,後來婚禮果然祝福盈庭,如果要說當事人有勇氣,他與她的勇氣加起來也比不過任何一位毅然出櫃的同志朋友。

明明是在傳統架構里鑲嵌得宜,卻名之為浪漫、名之為勇氣……

而我擔心的尤其是,這浪漫的「迷思」將影響深遠:它關係著女人繼續把皮相青春當作本身可欲與否的唯一標準。

37

主題

115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55
沙發
 樓主| gryj 發表於 2006-2-12 14:54 | 只看該作者

楊振寧夫婦的公開信: 我們的婚姻是天作之合(摘要)

亞洲周刊


最新一期亞洲周刊刊載了楊振寧、翁帆共同執筆的反駁,以下是摘要----編者

我們以前沒有聽說過平路女士,也沒有看過她的文章。但是她點了我們的名字,說三道四了一通。我們覺得有必要在亞洲周刊上作一回應。

平路在短短一千多字的文章中:嘲笑和罵了老年人身體不好的窘態;嘲笑和罵了儒家傳統的種種;用了多種言語描述老夫少妻婚姻有「解決不了的孤獨」。

在我們看起來,整篇文章缺少的是陽光、是希望、是同情、是愛。

文章中說:「或許因榭燉侄耍蛐硪楸碩燉幀侍饈牽岣嫠呶頤欽庋惱嫦嗄兀俊

平路女士:我們現在就告訴你我們相處的真相:我們沒有孤獨,只有快樂;與你所描述的、或所期望的,完全不同。我們認槲頤塹幕橐鍪恰柑熳髦稀埂

不管平路女士怎樣解說,在我們讀來,她的文章中多處是在咒罵我們。我們是罵不倒的。可是她是否應該反省,應該道歉呢?





二零零五年一月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面對面》節目中曾有一節王志和楊振寧的對話。其中有這樣幾段:

王志:其實很多的擔心都是出於關心楊先生。您不擔心翁小姐那N年輕,她把您騙了嗎?

楊振寧:是。我想是有人這樣想,但還有更多的人我想不是,(他們)覺得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是我騙了一個年輕的女孩子。事實上呢,(我們)想得很成熟的,我想這個是最主要的條件。

王志:楊先生說過她是上帝給你的最後一件禮物。

楊振寧:是的,我寫這幾句話,是考慮了以後寫的,是我真實的感覺。你知道所有的詩句,含義是講不清楚的。這句話如果需要解釋,它的詩意就沒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主題

4351

帖子

133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資深會員(太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333
3
王五 發表於 2006-2-12 15:42 | 只看該作者
老夫少妻的生活使老翁顯得年輕了許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8

帖子

18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8
4
betterhao 發表於 2006-2-12 19:28 | 只看該作者
對別人的私事說三道四是缺乏教養的表現,違背了人與人相處的最基本的原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115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55
5
 樓主| gryj 發表於 2006-2-15 07:00 | 只看該作者

華商晨報:猜猜楊老為何怒?路平以&lt;浪漫不浪漫之續篇&gt;回應

事情緣起:2月14日,情人節,有關什麼是浪漫的爭論從香港蔓延起來。這場爭論因為評論人路平對楊振寧夫婦的文章,導致楊振寧夫婦首次聯名發表文章批駁,並要求路平道歉。自從兩人結婚後,這對老少配如此高調地進入公眾領域尚屬首次。

面對楊振寧夫婦的要求,路平乾脆地說:「我不會道歉。」並且批評楊振寧「沒有幽默感,沒有讀懂我的文章。」

雙方的各執一詞,很快引來了公眾的注意,公眾互相辯駁的觀點已經超越了何為浪漫的範圍,而路平得到更多人支持的現象也頗令人深思。


路平,台灣省駐港機構、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她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反叛精神的女人,在台大念心理系時,談戀愛遭到家人的反對,她就自殺,自殺不成到美國念碩士,立刻就在拉斯維加斯結婚,由晚上在賭場兼職做發牌員的牧師證婚,結果還是離離合合。

現在,她成為了一個焦點人物,因為她讓楊振寧和翁帆怒了。

關於浪漫的爭執

楊翁反擊女作家

路平於2006年1月22日《亞洲周刊》的專欄中發表《浪不浪漫?》的文章,文章雖然沒有直接點名,但是「不久之前,音樂會中見到那位老科學家與他的新婚妻子……年輕妻子頻繁請教,得過諾貝爾獎的老科學家耐性作答」,讓人一看便知是誰。

路平的文字肯定觸怒了正在度假的楊振寧夫婦,兩人聯合署名發表文章,發表在2月9日的《亞洲周刊》上批駁路平,文章的名字就是《我們是天作之合》。

對於路平的「說三道四」,楊翁夫婦二人認為有必要「回應」,但他們也通過媒體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在我們看起來,整篇文章缺少的是陽光、是希望、是同情、是愛。

我們現在就告訴你我們相處的真相:我們沒有孤獨,只有快樂。與你所描述的,或所期望的,完全不同。我們認為我們的婚姻是天作之合。

不管路平女士怎樣解說,在我們讀來,她的文章中多處是在咒罵我們。我們是罵不倒的。可是她是否應該反省,應該道歉呢?

楊振寧夫婦的文章刊登后,路平馬上又以《浪漫不浪漫之續篇》回應。她沒有在文中道歉,並說明自己不是反對老夫少妻,只是反對將名銜、地位、財富、容貌等表面的附麗,當成通往幸福的金光大道。她說,這類媚俗的說法既虛構了所謂的浪漫,也遮蔽了人們清亮的眼睛以及對人生實況的體會。


猜猜楊老為何怒

下面這幾點是路平在文章中表達的觀點,也可能是引起楊老震怒的原因:

1.在儒家傳統的道袍之下,老夫少妻的匹配對照於社會期待,反而相得益彰:他們是常規的遵循者,不是頑勇的叛逆者。老少配悲哀的「真相」是「眼前飛著細小的蚊子,視網膜有破洞,膝蓋頭也颼颼地風濕骨刺,睡到夜晚有欲尿的感覺,站著,憋氣,卻又像滴漏一樣遲遲出不來」。

2.男性家長制的權威操控,其實,正是儒家文化中被一再遵循的家庭模式。儒家文化對女性的訓育也著重在妾婦之德:所謂的婦德、婦工、婦言,都教女人及早放棄自己的自主性,甘願把心智停留在稚嫩的髫齡。

3.對妻子,畢竟是一種太長久的壓抑,所以儒家文化的家庭結構包含著隱隱的暴力:日後,不滿足的婦人用扭曲的慾望或變態的凌虐,掌理家、支使子媳,或頓挫那隻無能的老獸。

4.除了生理方面無法契合之外,路平還認為,老夫少妻在心智上差距太大,存在難以跨越的時代感,怎麼能夠相濡以沫?

5.其實,他們依著傳統的模式相遇與相交,像是某種形式的郎才女貌、某種形式的各取所需,其實並非異類的情愛,亦算不上艱辛的苦戀痴戀,過程既不驚世、也不駭俗,後來婚禮果然祝福盈庭。


無休無止的爭執

正方:他們沒有義務成為完人

關於翁楊的戀情和婚姻,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這場在道德層面上的爭論一直延續到今天。雙方的互不相讓,很快引來了公眾的注意,不少網民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

支持楊老的人提出:

你憑什麼可以公然地對別人的私生活惡意地品頭評足……為了給自己攻擊別人找點理由,掩蓋自己的醋意妒意,還說這樣做是為了擔憂女人們從此更會出賣自己的「皮相青春」。真是侮辱了中國的女子了!

為什麼中國人不能擺脫世俗的觀點?一老一少結婚難道就沒有真正的感情嗎?或許在他們之間已經不再是愛情了,已經升華為親情了!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即使是沒有相互的血緣關係,但是因為時間久了,他們之間也就變成不可或缺的親情了!

為什麼要去苛求他們成為完人?他們沒有義務成為完人!

新加坡女作家尤今在2005年12月19日撰寫文章《曠世之戀》,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雖然相差了整整54歲,可是,在翁帆的眼中,楊振寧教授精神矍鑠,說話、行動、思維都很快,除了年紀大一點之外,他具備了男人所有的魅力。丘比特的箭射得她無路可逃,惟有甜蜜地投降。至於楊振寧呢,基於兩人感情日漸深厚,無時無刻不想待在一起,最後決定徹底拋開世俗的眼光,築個天長地久的愛巢。

文章認為:我覺得楊振寧不但睿智,而且,勇敢。在人人認為他該與愛情「訣別」的耄耋之年,他敢於追求真愛,敢於向全世界承認,而又敢於堂堂正正地將真愛迎娶回家。翁帆呢,聰穎,而且,也同樣的勇敢。她不畏人言,不管流言,百分之百地忠於自己的感受,敢於接受幸福、敢於開拓幸福的新天地。

反方:「老夫少妻」是復古現象

反對楊老這次婚姻的人認為:

他們從一開始就自己跳出來說這樁婚姻是如何的美滿幸福,這就是他們要拿自己的婚姻出來供大眾作為談資了,既然這樣,有讚美有懷疑有不屑,是意料中的事吧?怎麼能聽到不同看法就火冒三丈呢?

楊的表率,會使這種「忘年戀」在中國泛濫成災的,因為終於有了參照。

「老夫少妻」本身彰顯的就是男女不平等現象,現代的「老夫少妻」說白了就是一種復古現象。但現代的「老少配」,更多了一些物質功利因素。試想:假如那82歲的老翁不是有名望的楊振寧,翁帆會「愛」上他嗎?假如翁帆不是二八少女,楊會「愛」上她嗎?這婚姻里摻雜了太多的物質功利,與「浪漫」二字根本不沾邊,可他們中的一方作為社會名人,卻又怕擔當「利用自己的社會地位佔有年輕女子」的罪名,另一方怕惹上「賣身求榮」的恥辱,於是給自己仿造了一些「浪漫」。

網友的批評並沒有到此結束,除了眾多的情緒性語言外,還有網友列舉了楊振寧與鄧稼軒的差距,甚至翻出楊振寧買房、翁帆上大學的舊事。


華商晨報對話路平

浪漫不是交換 告我沒關係

身在香港的路平接受了記者的電話採訪。

華商晨報:你為什麼要寫那篇文章,為了出名?

路平:不是,可能是內地的朋友對我的文章不太了解,我在美國留學多年,很多文章都發表在海外的刊物上,並不是為了出名。實際上,在一場音樂會上,我遇到了楊振寧夫婦。音樂會退場時,看到大家一致認為「楊振寧夫婦太浪漫了」,我決定應該通過文字,讓大家知道什麼是浪漫,浪漫不是世俗中的交換。

華商晨報:你和楊振寧夫婦打過交道嗎?

路平:沒有,我不是反對老夫少妻,只是反對將名銜、地位、財富、容貌等表面的附麗,當成通往幸福的金光大道。這類媚俗的說法既虛構了所謂的浪漫,也遮蔽了人們清亮的眼睛以及對人生實況的體會。我希望通過文字讓大家去討論真相,是不是我們眼前看到的繁花似錦就是真正的浪漫,以及婚姻所代表的意義,它不是指男人只要有地位、金錢,年紀多老也沒關係。而大眾只是看到表面現象,以為這樣就是浪漫。

華商晨報:那你眼中的浪漫是什麼?

路平:浪漫就是反叛,對傳統世俗的背叛。我認為老夫少妻切合儒家的傳統,並不反叛。真正的浪漫一定是反傳統,要有勇氣承擔和傳統不同的信念。

華商晨報: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浪漫的人嗎?

路平:當然是啊,我是一個非常浪漫的人,因為我身上有背叛的力量(笑)

華商晨報:你已經明確表示不會道歉,如果楊振寧起訴你,如何面對?

路平:沒關係啊,我願意大家互相討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115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55
6
 樓主| gryj 發表於 2006-2-15 07:01 | 只看該作者

平路:浪漫不浪漫?――老少配的「迷思」(續篇)

那是富貴人家,觀眾便露出妒羨目光?忽略了父權之下,玲瓏心竅的女子們總不免陷落千紅一窟、萬艷同杯的命運

兩星期前,本專欄寫到楊振寧與翁帆的老少配,引起陣陣反響。前幾天,一月十九日台灣的《聯合報》上,恰恰刊載了一則相差六十六歲結連理的消息。

報道中,孟老先生九十三歲,婷婷二十七歲。他是山東籍的老榮民,她是公園流浪的弱智女。孟老先生一九四九年隨國民黨軍隊到台灣,始終獨居。婷婷從小就輕微智障,在公園裡經常橫遭欺負。四年前,老先生拄著拐杖散步回家,樓梯間看見一個女孩倒在地下,頭還流血,老先生隨即報警,叫救護車……後來,老先生乾脆好人做到底,又幫著付了一萬多醫藥費。病癒出院,婷婷亟需住的地方,老先生也希望有人做家事、推輪椅。這一老一少湊和住在一起。

住在一起,卻引來閑言閑語。房東既擔心老先生惹上麻煩,又不忍心弱智的女孩再度流浪。在房東與社區服務員促成下,到法院公證結婚,成了相差六十六歲的一對新人。

兩人名為夫妻,狀似祖孫。辦結婚手續,其實有另一層現實考量:孟老一旦亡故,婷婷還能夠以眷屬的身分領一半月俸,有七千多台幣,加上每月四千的殘障津貼,生活上勉強過得去。

這則消息,乃是因為新上任的縣長走訪,偶然間報道出來。政治話題鬧嚷嚷的台灣,大家最多當做趣聞軼事,當天的版面就過去了,不會激起一絲漣漪。

*孟老與婷婷擠在六、七坪的屋子裡。「牆上,掛著兩人的結婚照,照片上,男女主角少了筆挺的西裝和華麗的結婚禮服。」報道中提到這對老少的相處細節,山東腔對上閩南語不免誤解叢生,教育程度的差異也常起勃溪。譬如縣長十八日到訪,婷婷接到通知,在筆記上先寫了「18」,加個「縣」字,但「縣」太難,寫不出,只寫了偏旁,搞得老先生事先不知道這回事,所以操著山東腔埋怨:「哎,她就是大字不識一個。」

想著兩人相互磨合、彼此取暖的真實生活,記起我年輕時讀過的《將軍族》,陳映真筆下,退役的喇叭手在康樂隊里遇見苦命的逃家女孩,那位三角臉的老男人對小瘦丫頭說:「要是那時我走了(指一九四九年離開大陸)之後,老婆有了女兒,大約也就是你這個年紀吧。」

同是天涯淪落人,情話也就是那樣平淡如常。小說里,老男人又像個父親,呵護著無人疼惜的小女孩。

後來兩人重逢,在吹喪樂的儀仗隊里再次相遇。上次分離,老男人悄悄留下退伍金給她贖身還債。一時千言萬語,都濃縮成年齡懸殊……帶來的滄桑之感:

「你老了。」

「老了、老了。」

「才不過四、五年。」

「才不過四、五年。可是一個日出、一個日落呀!」

*日出日落,總是時不我予。小說描寫畸零人之間的相濡以沫。同病而不同命,苟延到死而不離不棄,在千瘡百孔的現實中,卻絲絲縷縷……嗅到了令人心動的浪漫氣息。

像是孟老與婷婷。

可惜,男主角不夠俊,女主角不夠美,商業電影不會拍他們的故事。

對人生的真切情境,我們願意……理解多少?

每天在雜誌上、報紙上,總有Party里人們的集錦照片。名人儷影雙雙,對鏡頭擠眉弄眼,做出恩愛的形貌。宴席上戴什麼?穿什麼?手指套著幾克拉鑽戒都是報道焦點。閱聽大眾像飼料雞一樣被餵養、被填塞,誤以為尋常人生亦當如是:我們若不曾那般的幸福模樣,只因為我們不曾那般的權勢與富貴。

譬如老少配,這諸種滋味在心頭的艱難相處,卻可能由於男方是諾貝爾得主、或是富商巨賈企業主,便也脫離了現實,烘托成值得嚮往的浪漫情事。正好像我們看待名人總用雙重標準,舉例而言,對經營之神王永慶、博彩之王何鴻□,一般人對他們妻妾成群的家室竟然由衷傾慕:只因為是豪門,似乎一切有解,也自然解決包括重婚觸法的問題。媒體報道中,三姨四姨爭奇鬥妍,一片花團錦簇,由於那是富貴人家,觀眾便露出妒羨的目光?忽略了父權之下,玲瓏心竅的女子們總不免……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的哀愁命運。

每看見媒體里的社會示範,我偏不以為然其中的偽善。

同樣邏輯下,我不是反對老夫少妻,只是反對將名銜、地位、財富、容貌等表面的附麗,當成通往幸福的金光大道。這類媚俗的說法,既虛構了所謂的「浪漫」││那是需要堅貞勇氣與叛逆精神的精誠所致,它也遮蔽了人們清亮的眼睛,以及眼睛里對人生實況的體察……以及悲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8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
7
xinjl 發表於 2006-2-17 17:21 | 只看該作者
他們倆人"合法不合理"啊,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8
愛華 發表於 2006-2-17 18:01 | 只看該作者
對別人的私事說三道四,不道德。

你怎麼知道別人自己不覺得浪漫?我看人家就很浪漫的。

楊是名人,但有證據說人家是強迫小女子嫁給他的嗎?事實上大量的照片上人家夫妻恩愛。毫無被迫的跡象。人家自己自主的私人婚姻,應該值得尊重。

一個私人婚姻也能在中國的媒體上翻這麼多的浪,也說明中國的媒體心態不正常。難道社會上值得關心的事情沒有了嗎?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601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9
daviddvdd 發表於 2006-2-18 16:02 | 只看該作者
[QUOTE=愛華]對別人的私事說三道四,不道德。

你怎麼知道別人自己不覺得浪漫?我看人家就很浪漫的。

楊是名人,但有證據說人家是強迫小女子嫁給他的嗎?事實上大量的照片上人家夫妻恩愛。毫無被迫的跡象。人家自己自主的私人婚姻,應該值得尊重。

一個私人婚姻也能在中國的媒體上翻這麼多的浪,也說明中國的媒體心態不正常。難道社會上值得關心的事情沒有了嗎?[/QUOTE]
對,贊同.別人的婚姻就算不浪漫,也是別人的選擇.不是你這個外人來說3道4的.
而且這篇文章只是假意的猜想別人的生活不浪漫,屬於誹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1: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