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也談華人子女教育問題

[複製鏈接]

39

主題

4240

帖子

105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4

積分
1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st 發表於 2006-2-24 0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概在兩年前看到過一篇文章題目是<<海外華裔子女的「心病」>>,可惜忘了作者和在哪裡發表的。由於對文章的基本認可,還記得一些大概。文章對中美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要求作了比較,大意是「中國父母的不知足,不平衡,不感激,造成他們本身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是享受,而是包袱」!對此,我想談談自己的見解。我認為能學一點「美式」教育方法是很好的,起碼應該了解一下、想一想怎麼做更好。比較出人家的長處,不是要貶低自己,而是要找出不同與差距。老是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吹自己如何厲害,是不會有進步的!反過來,如果只看到人家如何如何好,而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就會失去信心,做人都抬不起頭來。

與中國家長比起來,多數的美國家長與孩子當關係比較平等,對孩子沒有太高的要求,對孩子以鼓勵支持為主(讚揚優點為主批評為次),主動關心和參與學校的事。在美國家庭,由於人人平等(相對而言),孩子允許「挑戰」父母,他們自然在老中心目中評為壞孩子或不聽話的孩子。做這些孩子的父母,肯定頭疼!接下來比較中美兩國的教育體制,美國的教育方式是引導教育(鼓勵思考)不是灌輸教育(在家聽家長的,在校聽老師的),前者教育出一批有發明創造能力的人但小時候成績不明顯,後者教育出一批能拿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第一名的小「天才」但長大后只是一般般的「庸才」。話雖難聽,也不包括個例,可你有沒有想過這也許是中國人在近代的發明創造少的可憐的原因。所謂素質教育,應該是教育出一大批有獨立思考能力和發明創造能力的棟樑,而不是只會讀書的書獃子。如此看來,有誰能把這兩種教育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可能是最理想的。

我也想過把美國式自由取向教育同中國式的注重學校成績的教育結合起來,但我失敗了!總結起來原因不少(多找些理由為自己的失敗辯護一下),XXX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結底原因有二:1)這兩種教育方法本身應該是水火不相容的;2)我們從中國來的華人父母並不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我們滿腦子裝的是傳統中國式的教育方法,要完全改過來學「美式」教法,搞不好就是「東施效顰」。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大多數中國父母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成績一般卻還讓孩子做他/她想做、高興做的事;雖然明知這孩子的天賦不在學習而在其他方面,但這「其他方面」可能不讓人羨慕(面子上過不去)、且日後不好找工作(攢不到錢),你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在今後的一生中為生活勞碌奔波吧。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做到象其他美國父母一樣順其自然。

因此建議所有的中國父母、特別是在美國的華人父母都應該對自己教育引導孩子的方式作適當的調整。為什麼說調整而不說改變呢?原因是華人這種教育方式有它積極的一面,一個不可否認的重要事實是:老中的傳統教育方式把本來天資不那麼高的孩子拔高了一到兩級(從C到B或A)。如果放任自流的話,這些孩子可能什麼都不是(從讀書的角度來說),可現在個個都上了大學不是?!不能否認能上大學對他/她的將來肯定有正面作用的。但不能為了讀大學而把孩子的童年丟掉,也不能說讀大學才是唯一出路(因人而定)。

那麼我們該怎麼調整呢,下面幾點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調整「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不以讀書成績作為衡量的唯有標準。不要走在一起就談孩子書讀的怎樣、上什麼大學。更不要攀比。攀比對孩子有害無益。

2.調整位置。以民主制代替家長制。把自己作為孩子的朋友、甚至是他們的同年齡朋友去和他們談話,以溝通代替高壓。以引導代替命令。

3.調整教育方法1。學會觀察孩子的特長。在發揮孩子的特長的同時保持華人重視學習的優點,讓孩子認識到讀書雖然不是唯一的路、卻是一條最簡單的捷徑。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是為自己而學而不是為父母而學。假如孩子還是不喜歡學習,不要象天下末日到來一樣、更不要硬逼。

4.調整教育方法2。以鼓勵代替挑剔。讓孩子充滿信心和希望。

5.以身作則,不是說一套做一套。(可惜本人是只會說不會做,見笑了)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沙發
zzyzx 發表於 2006-2-24 03:01 | 只看該作者
An excellent writing! I have leanred a lot from what you are saying. Thank you.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240

帖子

105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4

積分
1058
3
 樓主| Dust 發表於 2006-2-24 05:16 | 只看該作者
Thanks for the commen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4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2-24 07:08 | 只看該作者
Thanks for your thoughts and writing. Many Chinese parents in US are struggling between how to provide happy childhood for kids and how to make them learn more after school. After all, there are so much free time after school, kids need learn how to  use free time wisely under parents' supervision.

It is a hot topic and never dies. More comments from others are encouraged and truly welcome. Thanks for all discuss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5
空手 發表於 2006-2-24 08:01 | 只看該作者
成長的環境是很重要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其他方面不是很重要,孩子在現在的國家裡,選擇面是很大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7: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