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知識產權紅線勿碰 留學人員別「走鋼絲」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06-3-21 1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知識產權紅線勿碰 留學人員別「走鋼絲」

來源:新華網重慶頻道、廣東頻道


  記者:張琴、鄭天虹    

    一些留學人員帶著自己的科研成果回國,希望在國內繼續研發並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另外一些留學人員卻無視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規定,違約或非法將自己在國外了解和掌握的高新技術提供給國內「急功近利」的企業,在知識產權問題上「走鋼絲」。有關專家和學者提出,中國入世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知識產權問題,而通過「海歸」直接引進的部分科技成果存在的知識產權方面的風險已不容忽視。

  帶技術回國創業 有些留學生在「走鋼絲」

    從事IT行業的凌博士從美國留學回國時,帶著自己的研究課題先後與國內兩家著名的民營企業接觸,他希望企業對這個技術項目投入大約70多萬元的研發費用,同時建立保證研發不斷進行的長效機制,使項目始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兩家企業雖然也認為這個項目很有希望,具有給企業帶來豐厚利潤的潛力,但最後卻都表示不打算投入這筆研發經費,希望能使用現成的技術,即使不是最先進的技術也沒有關係。由於雙方在觀念上存在巨大分歧,導致合作無法進行。

    凌博士說,他所聯繫的這兩家企業並不是沒有實力,而是在觀念上不能接受研發的投入水平和所承擔的風險。而對於高新技術產業來說,一般都需要在前期對研發進行大量的投入,使自己的技術始終處於領先水平,然後才有可能賺錢。如果這樣有名氣的大企業尚且不能接受這樣的觀念,那些中小企業在觀念上的差距也就可想而知了。現在國內大多數企業只是希望留學回國人員拿來國外現成的先進技術,為企業帶來立竿見影的效益。

    這位計算機專家困惑地說:「這樣做肯定是不符合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的,這也說明國內一些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落後。」他認為,確有部分「海歸」把國外的專利技術或軟體直接拿回國內使用,或生硬地照搬國外的商業經營模式,全然不顧是否侵犯知識產權,也不考慮我國的國情和市場環境,這樣的做法無疑是錯誤的,而且從長遠看,註定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第八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開幕式(海國攝,來源:廣州日報)

    我國很多留學生在國外學習和工作時,參與或主持了某些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儘管他們對知識產權保護法和研究機構對科研人員保密方面的約束非常了解,但由於部分技術或成果的產權關係比較複雜,他們在將這些技術或成果帶回國內的時候,可能會有意無意地違反了有關的法律規定或約定。

    留學生黃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在美國加州的一個知名藥廠工作了近20年,曾參與了一種治療心血管疾病技術的研發流程,並掌握了其中的核心技術。他回國時,廣州某研究中心希望與其合作進行這項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但他知道美國對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相當謹慎和重視,所以難以將該項專利技術引進國內,也不可能在生物醫藥論壇上介紹交流,他表示,「象我這樣的人可能已經被美國情報部門盯上了」。

    中國旅美專家教授聯合會主席阮可三說,其實留學生帶回的科技成果中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並不多,有些留學生為了某種目的而投機取巧;國內很多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觀念淡薄,只看重短期經濟效益。有些留學生甘冒風險,無論是普通科技成果、專利還是軟體,都敢帶回國內使用甚至推廣。

    阮可三說,有些留學生在國外時夾著尾巴做人,偷偷學習和掌握別人不公開的技術,但在國內介紹這些技術的時候卻宣稱是自己的研究成果,這樣的做法殊不可取。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法非常健全,由於採用了非法引進的技術或產品,國內不少企業也受到不同形式的制裁,蒙受了很大損失。他呼籲說,在留學人員科技交流會這樣的大範圍開展科技交易的場合,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更要注意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加拿大華人信息技術專業人士協會由留學加拿大的500多位在電子通訊行業有所成就的華人組成。會長祝辰也對一些留學生不注意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表示擔憂,他說,很多留學生是把自己在國外研發或參與研發卻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拿回了國內,「不少人其實是在『走鋼絲』」。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沙發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06-3-21 10:04 | 只看該作者

保護知識產權也是保護留學生

保護知識產權也是保護留學生

    根據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崔大偉教授的有關研究,很多42歲以上的我國留學生在國外功成名就,但很少會回國工作或定居。在參加留交會時,不少這樣的留學生表示非常願意為國家做貢獻,但仍存在各種擔憂,其中首當其衝的是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第八屆「留交會」上公布難題招賢(海國攝,來源:廣州日報)

    近年來,中國企業與不少國外企業產生了知識產權方面糾紛,反映出我國很多行業在引進技術或進口部件過程中或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過程中,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留學生反映,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規還比較欠缺,執行力也有待加強。祝辰說,很多留學生,尤其是在海外已經取得成就的高層次留學生,在合作項目中不敢交出核心技術。所以,核心技術在北美開發,周邊系統到中國做,因為擔心知識產權會被侵犯。

    一些海外人才協會的負責人明確提出,國內知識產權保護不足對中國的長遠發展非常不利,更讓很多想回國發展的高層次留學人才望而卻步。全法中國科技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趙雲鵬說,通過留學生引入高新科技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知識產權保護不足。尤其是在軟體開發等電子技術方面,核心技術很難引進中國。他舉例說,「根據有關統計,2004年,美國國內的軟體盜版率40%,歐洲50%,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個人盜版小範圍使用,而中國同期的市場軟體盜版率達到92%,嚴重影響到正版軟體的銷售。」

    在知識產權問題上「走鋼絲」的做法並不為廣大留學生所欣賞,特別為高層次人才所不齒。祝辰說,「希望國內企業能多通過正規途徑設法降低專利技術或其他產品的價格,用更規範的方式參與國際競爭。」阮可三說,「重視知識產權,對國家有好處,對產業有好處,也能保護留學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3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06-3-21 10:06 | 只看該作者

知識產權保護讓創新延續生命力

廣州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李永寧提出,「知識產權保護關係到創新生命力的延續」。他告訴記者,很多具有創新能力的海外留學生對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表示擔憂,有的擔心自己的專利等知識產權優勢無法體現,有的擔心在市場化進程中知識產權被侵犯,無法實現社會和經濟價值。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同時會更有利於高新技術的引進。加拿大華人信息技術專業人士協會祝辰說,「大部分留學生都熟知國際規則,具有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意識,知道該怎麼處理相關問題。」他們有時會對技術作些改動,有的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改造,只要不完全和別人一樣,還是有辦法避免侵犯知識產權的。法律界人士提出,更加保險的方法,除了專利權轉讓或買斷專利權,對於醫藥等方面的科技,還可以等到國外的7年專利保護期滿后再拿到中國來用,不少這樣的科技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為了充分發揮留學人員在國內科研和生產方面的作用,我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已拿出部分重大項目和技術難題面向留學人員進行招標,使留學人員通過承擔這樣的項目或課題,有條件開展更深入的研究,以及促進自己的科研成果產業化,在推動科技和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企業和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

    在全國各大城市興起的高新科技創業園,為有心創業和創新的「海歸」們提供了從制度化管理、融資到市場化推廣等相當齊全的配套服務。而各大創業園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也是吸引留學人員駐紮的重要因素。



廣州市委書記林樹森在「留交會」上與留學人員交談(海國攝,來源:廣州日報)

    北京中關村創業園區目前已有2000多家留學生企業,他們對使中關村成為全國信息產業界的核心地區功不可沒。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人才處副處長初軍威說,中關村科技園區2001年就開始重視知識產權保護,2002年專門成立了知識產權法庭,而且申請專利的技術和產品可以得到政府補貼。

    廣州火炬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主任申平告訴記者,廣州留學人員創業園已更加關注知識產權問題,並採取了相關措施,如廣州市開發區政府為創新企業提供專門的申報專利資助和專利維持資助,並根據企業每年申報的專利數量和項目開發情況評選創新獎,根據專利產品銷售額度評選專利產業化獎。他認為,創業園區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保障高科技中小企業安全的重要一環。(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