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每科16分上大學 花樣教育「超生」花式文憑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6-2-4 12: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只要平均每科得16分,就能上大學!這樣的高考出現在當今中國,儘管這個高考前面加上了「成人」二字,但它畢竟也是高考。2005年12月26日《中國青年報》報道,福州市高中生小王參加了2005年的福建省成人高考高中升專科考試,四門考試科目,總分450分的卷子,他只考了140分,就被福州市某高校錄取了,「這讓他大感意外」;而據福建省高招辦公布的2005年成人高校招生各類錄取控制線,「最低的一個門類――體育(理),錄取線僅為72分,平均每科考16分就可以上大學」。

  高等教育的真正可怕之處,已在成人高考現今局面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那就是以「文憑獲取」為開始、為過程、為結果。正如報道中所說的,「其實成考文憑還是很有用的。在職工作者有這麼一張文憑,能減少他們下崗的風險;找工作的人,這張文憑也能提升他們的競爭力。」當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異化為「文憑教育」,與「水平教育」與「人品教育」八竿子打不著的時候,高等教育註定會成為對人和社會促退的強大力量。

  回首我國高教之形形色色,夜大、電大、函授、成考、自考,還有或被承認或不承認的黨校文憑,還有諸多主要讓黨政幹部受益的各種在職研究生,哪個亂啊。這些「花樣教育」下的是「花式文憑」的蛋。你有一萬個理由說這是必要的、重要的、不可缺失的、有特色的,可是,從國家的宏觀層面看,這種「花樣教育」的情形絕不是教育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如果說從歷史上看是一種無奈,那麼,時代發展至今,則變成了功利化的「文憑獲取」,尤其是以獲取高文憑的公職人員,開銷是公家的――準確地說是納稅人的,文憑是自己的,水平是沒有的,最後又以沒有水平的高文憑從「人民那裡」攫取了更高的權力和更多的利益。

  教育之亂象,是社會之悲、國家之哀。幾十年有意識或無意識中形成的中國教育體制,充滿了荒誕與辛酸。從社會層面看,教育不公早已成為社會的最大不公;從人和人才的培養看,刺激了人們的「文憑利益」獲取慾望,阻礙了能夠獲取諾貝爾獎的高精尖人才產生。

  形形色色的「花樣教育」,說起來是適合了各色人等,但演變至今,已絕無「花樣游泳」、「花樣滑冰」、「花式撞球」那樣的美妙了。在基礎教育變得越來越不公平的時候,我們應該高度關注高等教育越來越不純正的局面了。而社會人才觀的扭曲,勢必讓種種「真的假文憑」和「假的真文憑」泛濫。要知道,在「花樣教育」和「花式文憑」的激勵下,人們付出的是巨大的「機會成本」。

  多年以來,因為高等教育中「花式文憑」的橫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和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日前,國家提出大規模發展職業教育,才是對頭的,若能讓「職教文憑」大規模取代種種高教的「花式文憑」,那才是國家之幸,社會之幸,人才之幸,資源之幸。中國有限的教育資源,是到了宏觀上的統一整合、進行優化配置的時候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