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設以下這段話是丘成桐的原話.
"他到哈佛後跟不上其他同學而被勸退說明了什麼?從某一側面反映了近年來北大教育水平大幅度下降,北大教授推薦信的信譽無法得到保證。總之,這是北大教育的不幸。 "
丘成桐能夠從這一位,請注意僅僅是一位(!!!)原北大學生未能跟上哈佛的其他同學而作結論"北大教育水平大幅度下降,北大教授推薦信的信譽無法得到保證".
但據我所知,事實上除了這一位以外的很多位(原北大的)在讀研究生,能跟上哈佛的其他同學.那麼,按這位丘成桐大教授的思維,也應當結論為"北大教育水平沒下降,北大教授推薦信的信譽得到保證".
很明顯,按這位搞數學,應當很講邏輯性的丘成桐大教授的思維模式,似乎在同一命題下,以同一種論證,似乎可以得出完全相反,背道而馳的結論;
北大教育水平大幅度下降 Vs. 北大教育水平沒下降
北大教授推薦信的信譽無法得到保證 Vs. 北大教授推薦信的信譽得到保證
看起來,當偏見成為主導時,確確實實是北大的不幸.
貴為一個大數學家,在給出一個結論時,居然不用考慮獨立因子和樣本! 你說可笑不可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