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看中國的科比現象和切爾西現象

[複製鏈接]

427

主題

451

帖子

49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slk78 發表於 2006-2-6 17: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科比得了81分。
我在玩qq遊戲時,qq彈出一個小對話框。看到這個消息,第一個反應是:偉大的歷史又被創造出來了。接著我就退出了qq遊戲,到網上看新聞和評論,因為我知道,一定會有更激烈、同時也是更無聊的爭論甚至是吵架。
果不其然。截至北京時間2006年1月24日上午11點,新浪網上關於「科比狂取81分只遜張伯倫 湖人主場逆轉大勝猛龍」這條新聞的評論,已經接近4000條。如果計算有很多重複評論的,則在一天不到的時間裡,至少已有2000人在這條新聞後面發表感想。如果再計算那些看了新聞,但懶於評論或不屑於評論的人數,則這個數字更為驚人,而這僅僅是新浪的數字,還有網易、搜狐……
數字不是一切。冷冰冰的數字只有我們在回顧歷史時,才顯得有些價值,儘管這價值往往被因人而異地利用。
但這的確就是歷史。我們能夠親歷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應該感謝誰?上帝?我們的父母?還是科比?是猛龍隊?但至少,若干年後,甚至可能直至生命最後一刻,我們也不會忘記這段故事,並且津津樂道,為曾經的衝動和激情唏噓。科比的隊友、對手和球迷,作為見證者,也隨之一起被寫入了歷史,只不過,有的人會被記上鄙薄的一筆,有的人會被記上熱情的一筆。

就像我在那篇狂熱讚頌切爾西戰勝利物浦的短文里所說的:

似乎成功來得太快了,所有人都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這殘酷的事實:一個新王朝的誕生。
伴隨著成功者的,不是尊敬,而是不屑。
然而,切爾西,他就站在那裡,像一個真正的男人,戰鬥,然後殺戮。
而他們的敵人,是全世界。
這便是真正的霸主。挑戰一切。
舊英雄,被打得滿地找牙。舊秩序,被沖得落花流水。舊世界,被撕得七零八落。
然後迎來,偉大的新生。

我實在不想再用更多類似的筆墨去讚頌科比,因為創造歷史的人,無需被那些只會聚集在一起仰頭望天的可憐蟲們讚頌。再多的讚頌,也只是過眼雲煙,根本掩蓋不了真正的輝煌。科比作為一個強者,他只需要被理解,他甚至不需要任何人的尊重。
但我還是忍不住要寫些什麼,或許是為了在歷史的樹榦上,留下自己模糊的一筆,聊勝於無。至少在籃球的領域,我在得知了科比如此的表演之後,自知是無法趕上了(雖然常常覺得自己的打球雖未刻意模仿,但卻像極了科比);既然如此,也就不妨拋棄那些嫉妒、真正摘下有色眼鏡,好好地正視科比,也好好地教訓一下,那些無知的自卑狂和自大狂。
魯迅早已深刻地指出中國人對待成功者的兩大習慣:捧殺和罵殺。於是中國出不了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者。連偉大的魯迅,可能也並未預料到在他的身後,竟也遭致被捧殺的局面。對於魯迅本人來講,他肯定是寧願被「罵殺」的,因為他深知,真正的偉人,是罵不死的,並且還漸漸地,養成了以挨罵為樂的獨特癖好――偉大,有時是在與不屑的眼神作戰時(橫眉冷對千夫指)創造的,就如科比每次從法庭趕回總能得到高分。

又如我在那篇鞭笞「行屍走肉」的文章中講到的:

「我是特殊的一個」……「特殊」必招致爭議,而爭議正是我想要的。我所害怕的,倒是我的所作所為,不能引起爭議,那倒從反面證明了我是一個庸常之輩。惡俗地講,現在的很多「明星」,不正是靠「爭議」而苟延殘喘的嗎?哪個偉大的思想家,不給時代留下一大堆爭議?

爭議,是偉大的成功的標誌。似乎不論在什麼領域都是這樣。而科比的瘋狂得分,不僅得到美國國內的一些爭議,還如海嘯般地穿越太平洋,來到世界的另一端,在古老的大地上引發一場更大的地震。
或許,說地震有些言過其實。但網路上的風起雲湧,確實反映了科比的驚人之舉給那些「籃球愛好者」或「籃球迷」們,帶來的強烈衝擊。喬丹第二次退役之後,nba已經沒有什麼事情,能有如此迅猛的衝擊力了。或許,暴風雨,就是應該再猛烈些。姚明,麥蒂,卡特,艾弗森,鄧肯,加內特,納什,諾維茨基,基德,韋伯,雷阿倫,皮爾斯?這些同樣偉大的球員,一旦遭遇科比的狂風暴雨,馬上就顯出,他們不過是和風細雨,是兩次火山爆發的間隙。奧尼爾不屬於這一代,喬丹則歸去得更早。詹姆斯、韋德、安東尼,則是更新的一代。但無論是誰(喬丹幸而逃離,故能除外),現在只能慨嘆:既生瑜,何生亮!
喬丹是無可爭議的,這主要是因為屬於喬丹的傳奇已經過去。距離產生美感。以我的判斷,喬丹在他的時代,決不會是無可爭議的。我也看了不少喬丹的比賽,只能驚嘆於喬丹與科比的相似,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發問:科比在球場上遭受的指責(比如說:自私),喬丹難道不會遭受到?
有一句老話: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我們同樣能說:成功的人總是相似的,而不成功者卻各有各的原因。而其中有一個原因是,不能正視那些成功者,以致心態失衡。在網路上大發議論的那些年輕人(個人認為,一般不會有超過三十歲的人,還在為自己的「偶像」而與人爭執,雖然,一些人說話的語氣是在刻意模仿長輩對後輩的訓話腔調,但這也只是拙劣而不得要領的模仿而已),都不是成功者,也不會成為成功者;其中的大多數,據我的觀察,對於籃球的理解也還停留在懵懵懂懂的狀態,而我們知道,小孩子是最喜歡哭和鬧的。
要正視成功者,就必須持這樣的態度:你很厲害,但我可以超過你。有些阿Q?但如果從心底里放棄了向更高目標的挑戰,那麼你何以能達到更高的目標?既然必須採取挑戰的姿態,那麼就得犧牲一些尊重。科比說:喬丹是喬丹,而我是科比。穆里尼奧說:只有達到像90年代曼聯的水準,才能算是切爾西王朝。這就是積極的挑戰心態。

我要引用這樣一段話:

每個偉大球員的內心深處都隱藏著一隻野獸,它需要得到適時的釋放。這些球員對於競爭的渴望遠遠超越了他們的時代,有時候,他們會近乎病態地去追尋一切可能的挑戰――如果歷史與他們作對,他們就創造歷史;如果時間拖他們後腿,他們就打敗時間。

我想,這就是喬丹和科比的相似性。玩過cm遊戲的人知道,每個球隊里最不可或缺的人,不是技術最出色或身體最強的球員,而是那些「精神屬性」的指數最高的人,比如:determination(意志力), aggression(侵犯性), bravery(勇敢), decision(決斷), anticipation(預判), teamwork(團隊協作), communication(溝通), composure(冷靜), influence(影響力), work rate(投入程度), concentration(注意力集中), consistency(持續性), ability to handle pressure(抗壓能力)。在其中最重要的,是determination(意志力)。我想,專業的足球經理遊戲設計者,他們對於足球的理解應該是比較準確的,而足球和籃球又是有頗多共性的。
超出同時代所有對手的意志力,是喬丹和科比成功的關鍵因素。而這種鋼鐵般的意志,是在他們少年時代的磨鍊中鑄成的。兩個人的不同在於,一個是好孩子長大成功,走的是循規蹈矩、埋頭苦幹的路子,一個是壞孩子長大成功(因此一直不受待見,但之前被壓抑得越深,今後的成就越大),走的卻是惹是生非、特立獨行的路子。為什麼格蘭特希爾這樣的乖孩子成不了大器?不是大衛斯特恩沒少花心思,也不是大衛斯特恩的能力有限,而是他的視野有限。大衛斯特恩沒有看到,不同的時代對成功有不同的定義,自然也就有不同的成功之路――不同時代的成功者之間,相似的只是氣質,或者說是意志力;成功本身是沒有固定模式可循的。
喬丹是神嗎?古希臘的神廟裡,宙斯是淫蕩的象徵,狄奧尼索斯是縱慾的象徵,維納斯是誘惑和勾引的象徵,雅典娜是外表冷傲內心爭風吃醋的象徵……這些才是神,西方的神。在這些神的指引下,才會有阿喀硫斯這樣的「個人主義」的英雄(似乎喬丹科比也逃不了「個人主義」之嫌吧),其潛台詞是:相信自己,如果自己確實強過他人,就不必掩飾,就可以為所欲為,世界只是你的舞台和玩具。這種「英雄」是不是很有些不「道德」?對於所有想要成為英雄,卻苦於和真正的英雄生於同一時代的人,這確是不「道德」。一將成名萬骨枯,對於那些枯死的骷髏,這也的確不夠「道德」。惟有對於不斷前進的歷史,「道德」就其實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東西。如果硬要說在歷史的前進過程中,每一個時代的「傳統」道德起到過什麼作用,那也一定是阻礙的作用,而非推動。歷史的第一推動力不是來自天使,而正是來自魔鬼。
西方的這種傳統大大異於中國的神農「遍嘗百草」,以及後來的大禹治水n過家門而不入――這才是中國人心中的的神和英雄形象。在中國,英雄是那些敢於替百姓受苦的人,並且他們替人民受苦的緣由和手段是為普遍價值觀(或言「人民」)所承認的,而不可能是像普羅米修斯那樣的「盜火者」――「人民」既看不到火有什麼用,也會極為反感「偷盜」的行為:不管是什麼,偷來的總是不好,至少用起來名不正言不順。那麼,用這種標準去衡量科比,當然也無異於「關公戰秦瓊」。進一步而言,中國歷史演進的速度為何這麼慢?與中國人心裡普遍缺少「魔鬼」是極其相關的。
顯然,毫無缺陷的人不可能是神。喬丹本人大概從未認為自己是毫無缺陷吧。只是那些「無知者無恥」的吹捧者(「無知者無畏」的人,不會成為任何東西的吹捧者,而是任何東西的破壞者),繼承我們民族博大精深的劣根性,以「捧殺」喬丹為己任――不過,只要喬丹本身足夠偉大、確實有缺點,他也不會被這樣簡單地「捧殺」。
現在有天真的國人把科比尊稱為神,或至少是當代的神。這是什麼現象?新一輪的造神運動?不,這是新一輪的捧殺運動――科黑的大量存在,證明了這點,吹得過頭,反而引起另一部分人本能的反感。然後,「科黑」就開始不遺餘力地詆毀科比和「科蜜」(「科黑」與「科蜜」這兩個名詞,一定是彼此互相起的,這也是他們唯一的合作的地方)。而眾多天真的「科蜜」一旦緩過神來,豈肯善罷甘休?於是雙方便劃清界限,借科比的話題來抬高自己、貶低別人。當然啦,商業時代就有這樣的力量:把所有的東西都化為己用。像新浪這樣的大網站,就在暗中添油加醋,於是一方面向所有正直的人展示了商業機構的卑劣,一方面穩穩地賺取點擊率。這就是網上那麼多爭吵的實質。但誰也似乎贏不了誰,因為在中國,容易盲目崇拜的人,和容易盲目犯紅眼病的人,似乎總是勢均力敵的,很多人不是還曾經一度兩病併發么?一旦踏上體育這塊缺少管制的「凈土」,中國人的「劣根性」便暴露無遺。自卑,盲目,無恥。且讓我一一道來。
一曰自卑。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國人從來就沒有自信力,所以更無所謂「失去」。如果曾經有過自信力,何以幾千年的文人都在孜孜不倦地為經典作註釋?借抬高科比或貶低科比,來顯示自己的才能,更是自卑到極點的行為:只有從其他人的身上,才能找到些許的樂趣和驕傲。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就百般羨慕那些做得到的人,以至於雙眼被蒙蔽,看不到真相。又因為自卑,對於自己的獨立判斷力沒有信心,所以中國人還特別容易「抱團」,於是就自然形成了「科蜜」和「科黑」兩大陣營,當然,還會有「姚蜜」和「姚黑」。出於同樣的道理,喬丹在一些擁護者的嘴中,變成了噁心的「喬老爺」(拉關係的工夫倒是一流呵)。又因為本身自卑,所以特別瞧不起那些自信的人,在他們眼裡,成功者的自信應該是謙和的;殊不知,成功者的自信本來就應該是狂妄自大的,因為每一個成功者,都深知自己的厲害和自卑者的無能。只要人們這種普遍的弱者心態存在一天,中國就不會出現真正的強者。
二曰盲目。中國人口最多,而從眾現象亦最為明顯。盲目的崇拜,盲目的討厭,盲目的贊成,盲目的反對。最要緊的,是盲目的跟風,網路上只要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就會掀起不小的波瀾,這其實只是「看客心理」在網路時代的另一種表現罷了。盲目是理智不健全的表現,理智不健全是教育失敗的惡果。盲目也可算作是自卑的一種表現,因為不相信自己,所以就特別容易相信別人,特別喜歡為他人吹捧。還大言不慚「喜歡某某不需要理由」,實在是由於盲目的行動根本找不到正當的理由。此外,凡是敵人支持的我就反對,敵人反對的我就支持――這種盲目的邏輯,在今天仍有相當大的市場,「科蜜」和「科黑」兩大陣營的明爭暗鬥,很多時候就是這條邏輯在作怪。
三曰無恥。如果說自卑和盲目尚不對他人造成太大幹擾的話,無恥則是貽害無窮。早已有定論的科比性侵犯案,在我們某些「籃球迷」的嘴裡,成了完全不同的事件,口口聲聲「強姦犯」,可謂是當代「指鹿為馬」的趙高;當這裡不僅僅只有一個「趙高」,而是一群「趙高」時,真相就越發模糊,後來的人們也就越發愚昧無知了。另外,不能就事論事,也是中國人的一大無恥之處。所有的爭論,到最後,都會變成赤裸裸的人身攻擊,這就是所謂的「窩裡斗」。對於出類拔萃者的近乎作為本能反應的刻骨仇視,是中國人無恥的最高表現形式,通俗地講,就是「紅眼病」,而用我的話來講,就是「消極的挑戰心態」(以與前文「積極的挑戰心態」相對應)。不然就無法解釋,為什麼科比用81分力挽狂瀾、把球隊從失敗的邊緣拉回,這本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完美體現,但在一些「球迷」的嘴中不停念叨的卻是科比的自私――莫須有的罪名!這用自卑和盲目還不能解釋,甚至用大腦被燒壞、大腦進水都已無從解釋。只能說,這是一種由妒嫉心理而引發的無恥行為。看到這種令人髮指的無恥行徑,我可以斷定,這些人的心中也缺少天使的陽光;與前文「中國人心裡普遍缺少『魔鬼』」一對照,我不得不得出結論:這些人心中空無一物!活脫一個大「醬缸」!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樣正確地理解這一罕見的奇迹?其實非常簡單。每個nba球員都經常掛在嘴邊的有兩句話:nba is a business(nba是一個商業)和chemistry(化學反應)。我想著兩句話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理解nba的關鍵。科比得到的這81分,其中就有不少來自於裁判的無私給予,可以說裁判是在助紂為虐,但這只是商業的需要,對於大明星必須有特殊的對待。而我們同樣不能忽視隊友們在防守和籃板上給科比提供的幫助,以及在比賽最後階段隊友們配合科比完成81分壯舉。為什麼科比那晚手這麼熱,而對手的防守顯得那麼無助,並且對手居然「傻」到不在防守端給科比施加壓力?化學反應而已,這是由當時當地的場上氣勢決定的。有些人居然叫出了「科比是神」的口號,這些人與那些堅持認為只有喬丹才夠得上算神的人,一樣的淺薄、無知,而只會盲目崇拜。
我最近從網上下載了這場比賽的錄像,並認真地看了一遍。不幸的是,看完比賽,我更加相信自己原來的想法了。我奉勸所有喜歡評論的長舌男人們,先看了比賽再出來嚼舌頭吧!
我想,這篇文章已是不可避免地把所有「籃球迷」都給得罪了。以下,如果我運氣夠好的話,就來開罪所有的「足球迷」。
在有關切爾西的問題上,幾乎每一個自稱是「足球迷」的人都會發表幾句精闢的高論。有切齒痛恨的,有熱情歡呼的,更多則是隔岸觀火的看客。恨者以曼聯、巴薩球迷為主。熱情歡呼的人自不必說,只是我發現,阿森納(切爾西名義上的頭號敵人)、利物浦、拜仁和意甲的球迷,卻有不少持謹慎的稱讚態度(當然,這裡的分類只是我個人的感覺,肯定不夠嚴謹)。阿森納由於其細膩的球風固然贏得一批喜歡「技術流」的球迷,他們是抱著輕鬆欣賞的態度看球的,對於冠軍並無太大的企圖,所以對於切爾西的異軍突起尚能容忍。利物浦的復興也給了很多地下的紅軍迷以雄起的機會(我本人以前也算是「地下」的藍軍球迷),或許是多少有點同病相憐,紅軍球迷和藍軍球迷的關係還算和睦。拜仁的德甲老大地位並不因切爾西的崛起而受到絲毫威脅,所以即使有冠軍杯被淘汰的遺憾,但從馬加特到拜仁球員(除了哈格里夫斯)都覺得確實輸得有理,也就不再計較,而拜仁的球迷,本來就對英超「睜一支眼閉一隻眼」,現在多了一個攪局的,自然覺得饒有趣味,所以就更無所謂仇恨。皇馬的球迷自顧不暇,和切爾西球迷更是井水不犯河水,況且,在對巴薩的立場上兩者還存有某種默契。至於意甲球迷,現在已普遍大不如前,似乎喜歡意甲的都是些因循守舊的人(張曉舟一篇不痛不癢的小品文就招致眾罵,足見這群意甲迷的老朽心理),活在舊日的「小世界盃」的輝煌中不能自拔。意甲球迷的聲音已構不成網路上的主流,所以他們對切爾西的態度仍不明朗,只是偶爾會有尤文的球迷,非常理性地分析切爾西的戰術,可能也是由於兩支球隊太過相像了吧。據我親眼所見,上海的大學生中,曼聯、阿森納、米蘭、巴薩這四家的球迷最多,各自的偶像是小小羅、范尼、亨利、馬爾蒂尼、舍瓦、小羅。
但「我喜歡」和「我不喜歡」這兩件事,本是世界上最難說清的。現在不是流行「愛你,不需要理由」嗎?愛就愛了,為什麼要千方百計去損毀他人所愛呢?這種心態,不就是我在上文中分析到的無恥嗎?不過我倒想說一說,我喜歡藍軍的歷史。
我是很莫名其妙地喜歡上切爾西的。初中時玩彈硬幣的遊戲,每個人選一支球隊,像曼聯、阿森納、皇馬、巴薩、米蘭、國米等「豪門」都給選走了,居然留給我一個切爾西。當時我還不看歐洲聯賽,沉浸在甲A的世界里,只是從同學們那裡知道這些球隊的名字,並且那時最紅的是曼聯和皇馬。對切爾西的第一印象只是,這個隊的名字不錯,很洋氣卻看不懂什麼意思。我本來不熱衷於這些無聊的遊戲,水平也差,玩得輸了,總會被嘲笑「切爾西不行,太差了!」對此我總是感到很沒面子,也在心裡為球隊打抱不平。彈硬幣的遊戲流行一陣后也就沒人玩了。我倒是漸漸關心起這支球隊來,那時還不上網,只是從偶爾買來體育報紙和電視新聞里慢慢了解到球隊的狀況。那時我上課百無聊賴時,就在課本上排陣容,以當時現有的那些球員為基礎,再適當「買進」幾個我比較欣賞的球員,為切爾西組成一支「夢之隊」,排完了陣容,還常常和我曾經的一個同桌對比,每個位置的攻守、強弱,紙上談兵,卻也其樂融融。後來在我的音樂書、語文書上,就留下了很多當時令我熱血沸騰、浮想聯翩的陣容。
切爾西始終不見起色。曼聯阿森納,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但總的來說,我喜歡阿森納的時候多些,因為它場面流暢,而且曼聯的成績多是壓它一頭,曼聯的球迷也頗為狂氣,我又有些支持弱者的傾向(不過,在阿森納猖狂的時候,我卻又支持曼聯,就像在最近的一次槍手不敗奪冠的那年)。其間還一度喜歡米蘭,因為比埃爾霍夫和那一年冠軍的關係,也常為米蘭排陣容。米蘭那一年霸氣十足的三四三和大開大闔的進攻足球,使我開始專心於它而不再怎麼喜歡阿森納了,覺得槍手太軟,陰氣太足,成不了大器。對於切爾西,開始習慣於它的「海鮮」角色,有些哀其不幸,也不像以前那麼關心了。所以當我有了電腦,買來第一個遊戲cm4后,首先選擇的是米蘭。
米蘭後來也漸漸不爭,幾易其主,直至毀在「千年老二」安切羅蒂手上。那段時間因為更喜歡米蘭,所以關注意甲也就更多,我看歐洲聯賽,也是從意甲開始的。米蘭漸漸衰落的時候,德甲賽場的不萊梅風光無限,從奪冠的前一年起,我偶爾看到不萊梅的一場比賽(以前很少看德甲),就被它的快速進攻吸引住了。后一年奪冠更是大快人心,使我從此成了堅定不移的不萊梅和沙夫的支持者。
拉涅利在切爾西的最後兩年,切爾西似乎又有所起色,尤其是最後一年,阿布買下了球隊,開始進行那些我只能在cm中進行的操作,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它吸引了。在新出的cm0304中,切爾西的財力幾乎無限,這使我在遊戲中更多地用起切爾西來,結果當然是在虛擬世界里得到巨大的滿足。由此,我的關注點從「好漢不復當年勇」的米蘭,轉向了切爾西,也從意甲轉向了英超,以至於阿布要買穆圖,我還不知穆圖是誰。那一年正值高三,但藍軍的聯賽幾乎場場不拉,有酣暢淋漓的,更多的是令人鬱悶的(如聖誕節慘敗給查爾頓)。但不管怎麼說,從此我就從「地下」走到了「地上」,成了在我的同班同學里明確支持藍軍的第一人,尤其是在冠軍杯淘汰阿森納之後,我甚至感到:阻擊了阿森納,今年不奪冠又有何妨?那年米蘭在拉科魯尼亞的大潰敗,讓我對半死不活的米蘭徹底失去了信心,而更加堅定地支持藍軍。0304賽季雖然成績不如預期,但我卻是從頭到尾在為藍軍歡呼,有一些遺憾,但更多的是對下賽季的期望――這有點像國米的球迷了。
後來拉涅利到底走不走的糾紛,也著實讓我牽掛了一陣。阿布請來了如日中天的穆里尼奧。這招在當時看來的險棋,卻成了藍軍現在稱霸英超的最重要的一步棋。開局即能在曼聯主場被壓著打的情況下全身而退,這種好運氣,似乎就預示了最後的冠軍歸屬。主場擊敗巴薩,更是讓人蕩氣迴腸,在我看來比利物浦歐冠決賽那場更經典,因為利物浦面對的,充其量是一隻有心理問題的紙老虎,而切爾西則經歷了從領先到被反超(指總比分)的更為曲折的過程,並且面對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小羅和一支戰鬥力遠比米蘭頑強的隊伍。
支持藍軍,絕不完全因為它有錢,或者是它成績好(當然,一開始時可能是這樣)。藍軍在場上,既有優雅而自信的氣質,又充滿血性、像個男人那樣地戰鬥、永不言敗,這種非凡的精神力量(當然要加上穆里尼奧的個人魅力)吸引了我,也把我從以前的只知欣賞藝術足球的誤區中解放出來,而認識到:不管是藝術足球還是醜陋足球,能夠贏球能夠奪冠的就是好足球。從這一點出發,我也漸漸看出了大多數球迷的非理性心態和他們對於競技足球的無知。尤其是那些不成熟的亨利迷、小羅迷。
看到那些好事者在網上對切爾西的攻擊,我總是極為不屑的:成績說明了一切。也的確如此,藍軍在今年英超聯賽中繼續稱霸,不僅堵上了很多人的嘴,也讓越來越多的球迷喜歡上它,即使是仍然不喜歡它的,大多也不得不尊敬它的成就。不過林子大了,總是什麼鳥都有。有些人總是不遺餘力地攻擊切爾西(這些人中特別厲害的幾個,也可算是以此揚名立萬了,只是其名聲之臭,早已如「糞便」一般難聞,我也就不再點名了,以免引起「公糞」),切爾西只要一不贏球,就會言之鑿鑿「切爾西的危機到了」――這甚至可以算是為切爾西增加影響力、招徠更多球迷的反面教材了。
還有的人深知罵人的規律在於斷章取義和「攻其一點,不及其餘」,抓住切爾西的一夜暴富,抓住阿布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抓住切爾西的「非豪門血統」,抓住穆里尼奧張狂的個性,抓住切爾西有幾場不那麼好看的比賽,甚至還抓住藍軍球迷「忽如一夜春風來」的冒出,總之是抓住一切機會,貶損切爾西,吹捧自己所喜歡的某些沒落「豪門」。貶損他人,保住自己,這種惡劣的上世紀遺風,看來還是改頭換面、陰魂不散。對此,除了民族劣根性,我也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解釋了。
以下再來談談我怎麼會成為科比的支持者。請注意,支持科比,與做「科蜜」,在我看來,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是在喬丹最後一次奪冠那年開始看籃球的。後來一年,馬刺隊莫名其妙地奪冠,我也慢慢開始懂籃球。之後便是湖人的三連冠,使我成為了湖人的支持者。但在這三年中,我卻覺得湖人的球打得越來越難看,越來越死氣沉沉、沒有活力。之後馬刺(兩次)、活塞的奪冠,讓我明白了籃球比賽的道理,其實和足球一樣,能贏球的就是好籃球。
在這期間科比總是處於爭議之中。先是與卡特的明爭暗鬥,爭奪喬丹接班人的位置。卡特變衰后,科比又和奧尼爾爭奪球隊老大的位置,直至趕走三連冠的首功之臣奧尼爾。而科比的投籃卻越來越不準,出手也越來越草率,在場上肆意揮霍著自己的本錢――年輕和天賦。這一切,使得我那時看來,科比的自私是個不爭的事實。麥蒂的眼神太衰,艾弗森由於身高限制又難成大業,鄧肯和活塞又實在太平淡;nba的「星光」,也就漸漸黯淡,似乎喬丹身後,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
不過經過某一年夏天的苦練,科比變身為肌肉男,形象有了很大的變化,原來多少有些像個精瘦的「小猴子」,一下子變得成熟,有種不怒自威的霸氣。本來看他穿梭於籃下與那些高鐵塔周旋,總會擔心他瘦弱的身體是否吃得消;現在則完全不同了,他似乎開始顯得無所不能,在身體對抗中也能遊刃有餘。不是每個球員經過一個夏天就有如此大的變化的,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科比一定經過了苦練。當一個球員明白天賦和勤奮的關係時,他的能量也將充分地爆發出來――這是我當時的直覺,雖然我依舊以為,科比的確很自私。
使我徹底轉變對科比看法的,是他的涉嫌強姦的醜聞。是的,的確是這樣,沒什麼好笑的。曾經看過羅德曼的自傳,並且經常聽到nba不斷爆出的醜聞,我從此明白江湖的險惡。所以一開始,我就以同情弱者的角度看待科比的性醜聞。每次庭審后的爆發,不止一次地讓我感受到這個孤獨者身上的無窮能量,我也不止一次地默念:你永遠不會獨行。他總是想要向這個世界證明些什麼,因為在他的眼裡,這個世界並不歡迎他的存在。他並沒有因此而沉淪,而是變得更加堅強,也更加可怕。他一定是從過去的放縱中找到了奮鬥的真正意義,於是他義無反顧地往前走。他的家庭並未因這起醜聞而破裂,這也成了他唯一感到安全的港灣。一個顧家的男人,不再會有年少輕狂的自私;他的狂傲,卻是建立在無比強烈的責任心上――從穆里尼奧身上,我們也同樣看到了這點。
看了那麼多年nba,曾經當過范埃克塞爾和麥克代斯的金塊隊的球迷,當過三劍客時代的雄鹿隊的球迷,當過眾星雲集的開拓者隊的球迷,當過保羅皮爾斯的凱爾特人的球迷。但這些曾經喜歡過的球隊,大多都已成過眼雲煙。唯獨對於湖人的喜愛,一直保留在那裡,不隨它的成績起伏而變化,不隨它的人員進出而變化。所以當科比獨自撐起球隊的時候,我便開始毫不猶豫、毫無保留地支持他,希望他能開拓出真正屬於他自己的一片天地。今天,他已經做到了。但他永遠不會滿足,直到在球場上奮鬥的最後一秒。
或許強者和弱者永遠無法有真正的溝通,因為強者的內心是強者心態,而弱者的內心卻是弱者心態。只是真誠地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像我一樣,從科比和切爾西的例子中,培養自己的強者心態。這樣,強者便不會再如此寂寞;古老的大地上,也不會再那麼烏煙瘴氣;人世間,少掉很多勾心鬥角,才能煥發出內在的、持久的生機和活力。
我明白,在bbs上發文有個「潛規則」,即文章不要又臭又長,千字文為最好,否則不僅無人拜讀,還有可能被批成是「獨自意淫」。說我在「獨自意淫」也罷,只是不要給我套上「仇視一切」之類的帽子。那樣的人,我倒推薦你不要再在網路上嚼舌頭,而是去做個有名有份的「喉舌」,因為你確實有這方面的天賦。求求你,不要表揚我,也不要批評我!讓我自生自滅,也讓科比和切爾西自生自滅吧――他們究竟是一定會活得比愛管閑事者好的。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不!
走自己的路,不再去說別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8: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