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刊文章中的中國新現代改進型驅逐艦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27 20: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鼎盛軍事  錄入時間:2006-1-27 來源:中華網 af2000[/COLOR]

  所有日本海軍的最新裝備都是日本官方公布后,中國媒體和民眾才知道的,可中國的不是,必須是外國人公開以後,國民才知道的,這也甚是遺憾,卻也無可奈何。因為中國的最新軍事裝備外國人先知道才更為合理,而中國人首先知道和發布了便是網路泄密了。所以中國軍迷們老是聽信國外的言論,還當聖旨,幻想在別人的設想里,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新一代船塢登陸艦」這篇文章已經發表了兩年多了,而所有中國網友的關於「中國新一代船塢登陸艦」的畫餅充饑的幻想無不與此有關,中國人幻想而讓日本人提供素材十分遺憾。在日刊中也題到了中國再次購入的「現代2」級驅逐艦,中國軍迷還為此製作了想象的效果圖,廣大網友為此興奮了許久。現在138來了,多少有些失望。下面引用日刊文章加以分析:
    日刊:中國組建8.8艦隊,新「現代」將超越「金剛」

  中國在再次購入的「現代」級驅逐艦與第一次購入的驅逐艦有著重大的區別,中國已要求對「現代」級驅逐艦進行全面的、大規模的改裝,並且改裝將建立在「現代」956B的基礎之上,以超過或達到與「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相當的作戰能力。並且有確實能威懾到美國航母的能力,這應該是為台海問題做準備。由於改進幅度相當大,俄羅斯一開始並未同意中方這一要求,但後來由於俄羅斯國內海軍連續幾年都沒有購艦計劃,使得船廠開工嚴重不足,難以為繼。因此為保證數萬人的就業機會以及工廠的生產技術能力不被嚴重削弱,同時中國提出貨款將以硬通貨為主。所以最後還是同意了中國的要求。據悉,中國方面對現代級提出如下改良計劃:
[center][/center]
  1、拆除艦尾130艦炮,拆除SS-N-22導彈發射架、拆除AK630艦炮、拆除SA-N-7導彈發射架、更新火控、雷達以及電子戰系統。
  2、在艦尾130艦炮位置處安裝兩座6聯裝射程為300公里的第二代遠程YAKHONT(寶石)超音速艦對艦導彈垂直發射裝置, 同時引進該型導彈的空射型。而由於SS-N-22體積過於龐大,因此引進主要是為了建立先進的岸基反艦系統。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將放棄國產的C-101、C-310超音速反艦導彈系統?
  3、在原AK630速射炮的位置將安裝4座「卡什坦」彈炮一體的近程防禦系統。
  4、在原SA-N-7發射位置處安裝兩套新型對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每套發射系統有4個八聯裝垂直發射裝置,發射裝置為典型的俄制「左輪」式垂直發射裝置。整個對空系統擁有64枚對空導彈。對空導彈將採用新型的射程為120公里的9M96E2導彈,此種導彈也是陸基S-300PMU2和S-400的對空導彈。採用這種導彈對中國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一方面,中國的陸基S-300PMU1將改進到S-300PMU2規格,導彈也必然隨之改進,中國已確定S-300PMU2在防空作戰方面將以9M96E2和射程40公里的9M96E為主,分別負責遠距和中距的防空任務,而建立中國初步的TMD則交由射程為2000公里的48N6E2導彈負責。另一方面,由於9M96E、9M96E2這兩種導彈的體積小,性能高,射程遠,中國海軍極有可能將它們做為中國國產大型驅逐艦的垂直對空導彈系統,特別是射程為40公里的9M96E,這種導彈比中國的KS對空導彈小得多,而射程和性能又較KS更為領先,是作為中程防空導彈的理想選擇。這將極大的增強中國海軍的防空作戰能力。同時也將簡化中國軍隊的後勤保障。
  經過改進的「現代」級作戰能力將大幅上升,除反潛能力仍較金剛級差外,其防空和反艦能力均大幅領先於「金剛」級,並且價格上相對於金剛級是十分便宜的。按照這次中俄簽定的協議看,中國將最終引進2艘「現代」化的現代級驅逐艦,當後繼的6艘服役后,最初的兩艘也將由中國自行改進為與後繼艦一樣的型號。中國海軍似乎準備將「現代」級分別做為四大艦隊的旗艦,輔以國產的大型驅逐艦和大型護衛艦組成類似於日本88(9、10?)艦隊的遠洋型海軍艦隊。如果這一計劃成為現實,中國海軍將對日本海上自衛隊和駐日美軍第七艦隊產生嚴重的威脅。

  以上來自日刊文章,現在138來了,不象想象的那樣猛,網友多少有些失望。
  從138「現代」級驅逐艦首艦下水儀式傳回的照片以及俄方已經公布的956EM型的建造方案來看,該艦並沒有採用導彈垂直發射系統, 這與外界傳聞所指該型號將採用導彈垂直發射裝置並不相符。作戰系統布局與中國海軍目前裝備的956E型基本一致,但反艦和防空武器均有大幅升級。與956E型相比較,956EM型在外觀上的變化包括:取消了艦艉的AK130雙聯裝火炮,相應拉長了艦體中部的平檯布局,在艦載直升機起降平台的左右兩側以2座新的「卡什坦」彈炮一體近防系統替代了956E型上的AK630近程防禦艦炮。其它武器系統如艦體兩側巨大的四聯裝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和位於前後兩端的單臂式防空導彈發射系統位置不變,整體排水量與E型相近。

   不過,人們切不可因為956EM型與956E型外觀的變化不大即認為其作戰能力也相近。事實上956EM型對海、對空打擊武器已全面升級,與956E型相比,其整體攻防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語。

  現實的138為什麼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哪?本人以為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日刊中的138是國外軍事專家根據現實的情報設想的,是個人的主觀推論,毫無事實根據。

  當136、137先後服役后,軍方對現代艦比較滿意,決定再訂購一批新的,於是與俄軍工企業談判,新夠艦隻必須大改,增加許多功能,由於其太強大了,威脅遠東俄海軍,俄方不樂意,但軍工企業的工人要吃飯,總之談判談談停停,返返複復,不知道有多先進,給人以各種幻想。

  網友們總是評論現代艦艦尾130艦炮有些多餘,不如拆除放些別的,估計軍事專家們也有此想法。

  網友們總是看慣了歐美的戰艦,對現代艦的SS-N-22導彈發射架放在艦橋處與指揮室和防空導彈離的太近了,戰時太不安全了,應學西方艦艇那樣把反艦導彈放在後方才保險,估計軍事專家們也有此想法。

  當時談判談談停停,返返複復,估計YAKHONT(寶石)超音速艦對艦導彈的設計局也主動找中國方面談過,不管其先進也好,不成熟也好,總之其賣出去幾套就可養家糊口。由以上推論便得出下面的結論:

  1、拆除艦尾130艦炮,拆除SS-N-22導彈發射架、拆除AK630艦炮、拆除SA-N-7導彈發射架、更新火控、雷達以及電子戰系統。

  2、在艦尾130艦炮位置處安裝兩座6聯裝射程為300公里的第二代遠程YAKHONT(寶石)超音速艦對艦導彈垂直發射裝置, 同時引進該型導彈的空射型。而由於SS-N-22體積過於龐大,因此引進主要是為了建立先進的岸基反艦系統。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將放棄國產的C-101、C-310超音速反艦導彈系統?

  3、在原AK630速射炮的位置將安裝4座「卡什坦」彈炮一體的近程防禦系統。

  現在看來這個設想基本實現了,只是替換了后兩個,前兩個還是AK630,估計是前邊的空間不夠用了,但安裝4座「卡什坦」彈炮一體的近程防禦系統太奢侈了,這是巡洋艦的待遇。

  4、在原SA-N-7發射位置處安裝兩套新型對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每套發射系統有4個八聯裝垂直發射裝置,發射裝置為典型的俄制「左輪」式垂直發射裝置。整個對空系統擁有64枚對空導彈。對空導彈將採用新型的射程為120公里的9M96E2導彈,此種導彈也是陸基S-300PMU2和S-400的對空導彈。採用這種導彈對中國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一方面,中國的陸基S-300PMU1將改進到S-300PMU2規格,導彈也必然隨之改進,中國已確定S-300PMU2在防空作戰方面將以9M96E2和射程40公里的9M96E為主,分別負責遠距和中距的防空任務,而建立中國初步的TMD則交由射程為2000公里的48N6E2導彈負責。另一方面,由於9M96E、9M96E2這兩種導彈的體積小,性能高,射程遠,中國海軍極有可能將它們做為中國國產大型驅逐艦的垂直對空導彈系統,特別是射程為40公里的9M96E,這種導彈比中國的KS對空導彈小得多,而射程和性能又較KS更為領先,是作為中程防空導彈的理想選擇。這將極大的增強中國海軍的防空作戰能力。同時也將簡化中國軍隊的後勤保障。

  網友們總是評論現代艦的SA-N-7防空導彈的發射加是單臂發射的,萬一出些故障就不能發射了,垂直發射方式比起發射筒或發射架方式存在以下優點:(1)、取消了複雜的裝填裝置,可靠性高。(2)、可以實現全方位360度發射,沒有火力死角。(3)、可以同時發射多枚導彈,不需裝填,間隔發射時間短,抗飽和進攻能力強。(4)、垂直發射裝置安裝在甲板下面,重心低,提高了軍艦的穩定性。(5)、同樣是因為安裝在甲板下面,減少了軍艦表面的突出物,提高了軍艦的隱身性。(6)、佔用甲板面積小,提高了載彈量。所以非常喜歡新的現代艦裝 對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估計軍事專家們也有此想法。


  但本人以為原SA-N-7發射位置空間狹小,怎麼能裝下64枚9M96E2禮服對空導彈哪?即便裝也要小些的SA-N-9手套垂直發射系統。在設想中為什麼會裝禮服哪,估計是軍事專家們看了下面的新聞產生聯想。

  「《漢和防務評論》指出,中國與俄羅斯早在2002年4月份就簽定一項價值2億美元的軍貿合同,購買2套艦載防空導彈系統。里夫導彈系統已經在蘇聯/俄國海軍中服役超過二十年,證明能高效的提供防禦空中目標能力。配備在所有的1980年以後建造的蘇聯/俄羅斯巡洋艦上。漢和還轉引俄羅斯方面權威消息來源表示,為了向中國出口RIF-M系統,俄羅斯海軍自身的改進計劃受到一些影響。提起俄羅斯大名鼎鼎的S-300防空導彈,幾乎無人不知。里夫防空導彈可以說是一對雙子座兄弟。這是一種遠程垂直發射防空導彈系統,首先裝備於前蘇聯基洛夫巡洋艦上,搭配基洛夫的雷達構成前蘇聯版的「宙斯盾」防空系統。基本型採用的導彈為5V55/48N6,單級固體燃料火箭推力,長度7米,彈徑45厘米,發射重量1480公斤,射程90公里,最大高度2.5萬米,最大速度約4至5馬赫。採用垂直冷發射技術,安全距離25米時開啟發動機,速率約30至40米/秒。導引方式類似美國標準-2型追蹤制導TVM模式,導彈到末段才開始接收雷達導引。戰鬥部為破片殺傷式,有2萬個2克破片。據西方推測,具有一定反彈道導彈能力。最新的里夫-M艦空導彈系統是S-300PMU-1艦載型,導彈改為48N6E,發動機推力更大,導彈最大速度提高到6馬赫,射程遠達120公里。一套典型的里夫-M艦載防空系統包括1部目標搜索雷達,1部導彈制導雷達和8個發射單元(64枚導彈)。里夫-M艦載防空系統配套的火控雷達是相控陣體制的30N6E型目標截獲雷達,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能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攔截120度扇面內的6個空中目標。」

  中國與俄羅斯的購買2套艦載防空導彈系統的談判和購買新現代艦的談判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進行的,很容易聯想到里夫-M艦空導彈系統是裝在新現代艦上的,由此便產生了國外軍事專家們的設想,把他發表出來,使廣大網友興奮不已,當然還可以製造中國威脅論。

  第二種可能,原來新現代艦有可能就是象日刊文章中敘述的那樣改進的,但是這樣一改,價格就上去了,現在的新現代艦這樣小改一下都7億美圓,如果象刊文章中敘述的那樣大改估計得在10億美圓以上,太貴了,不合算。還是小改的合算,就形成了現在的模樣.我想中國與俄羅斯的購買2套艦載防空導彈系統每套不會超過三億美圓吧?把他們安裝在115、116上就會打造出兩艘新的防空艦,估計一艘051C型115驅逐艦的價格不會超過4億美圓吧?一艘138加一艘115的價格也就10多億美圓,其價格和一艘金剛相當。但他們可是雙艦啊,防空、反艦、反潛的實力將增強,估計綜合戰力和一艘光榮級巡洋艦差不多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6: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