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01月26日 11:57 世界新聞報[center]

位於靜岡縣磐田市的雅馬哈發動機公司總部

日本警方1月23日對雅馬哈公司的總部和其它20個地點進行了搜查

這是雅馬哈公司準備向北京的BVE技術公司出口的RMAX L181無人直升機[/center]
1月23日,日本經濟產業省以向中國非法出售無人直升機的名義,對日本雅馬哈發動機公司提起訴訟,並實施強制檢查。日本警方認為,該公司向中國出口的無人直升機有可能被用于軍事用途。
2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回答日本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雅馬哈發動機公司向中國出口無人直升機,屬於兩國民間公司的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不會對中國民間公司同外國民間公司的具體合同發表評論。孔泉希望日本媒體看一下兩個主要當事方對這個問題的具體解釋。
事件調查
中日公司喊冤:純屬民間交易,誰也沒違法
據日本媒體報道,1月23日,日本警方派出180名搜查人員,對雅馬哈設在靜岡縣磐田市的公司總部進行了長達13個小時的搜查,並帶走一批文件和電腦資料。日本經濟產業省還表示,已對雅馬哈公司提出刑事訴訟。如果罪名成立,該公司負責人將面臨5年牢獄之災,或者200萬日元(約合1.74萬美元)的罰款。據稱,這家公司所犯罪名是涉嫌違反《外匯及外國貿易法》等法律向中國出口無人駕駛直升機,日方認為這種無人直升機可能被中國轉用于軍事用途。
上月名古屋海關以手續不齊全為由將一架準備出口到中國並已裝入集裝箱的雅馬哈無人直升機扣押並進行分析,發現該型飛機除配有雅馬哈自行開發的穩定飛行控制系統外,還配有完整的GPS全球定位系統和行程記憶系統,即使超出無線電控制範圍,也會根據GPS記錄的數據返回基地。
據報道,購買這架飛機的是北京市一家專營航空攝影的民間公司「北京必威易創基科技有限公司」(BVE)。福岡警方無端推測稱,BVE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密切的關係。
關於此事件,日本政府2號人物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說:「該無人直升機可能轉用於運輸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我感到非常遺憾,望儘快搞清事情的全部真相。」日經濟產業省稱,「雅馬哈公司應該熟知相關的出口規定。此次出口交易屬於明知故犯」。
雅馬哈公司表示,他們向中國出口的是用於噴灑農藥的無人直升機,不能自主飛行,因此不在監控清單之列。「我們不認為違反了法律。」該公司還強調,在雅馬哈公司對外出售無人直升機時,都會要求客戶簽署保證書,保證不會將無人直升機用於其他用途,而且雅馬哈公司還在出售的無人機上安裝了專門的軟體,防止被用以軍事用途。
24日下午16點30分,記者撥通了BVE公司董事總經理龔文基的手機,還未等記者說明採訪意圖,龔文基就在電話那頭開始了陳述:「我剛從外交部回來,我們公司門口已經被記者包圍了!」
出乎記者意料的是,龔文基表示,他們目前仍然沒有得到雅馬哈公司方面有關無人直升機不能出口的任何通知。
對於自己公司與日本雅馬哈公司的貿易出現的變數,龔文基反覆表示:「很冤」!他強調說:「我們公司純粹是一家民營公司。」龔文基並沒有提及此事對公司業務造成的影響,卻表示出對其生意夥伴――日本雅馬哈公司的擔憂:「這次雅馬哈的損失很大,據說今天雅馬哈的股票市值跌了14%。」
本報記者現場觀摩――
雅馬哈無人機像「大號航模」,兩人便可抬起
1987年,日本雅馬哈發動機公司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架用於工業用途的無人直升機,它現在所製造的無人機主要用於噴灑農藥,目前該公司佔有世界上最大的無人直升機份額。
據雅馬哈發動機公司說,該公司向中國出口的是RMAXL181型無人直升機,從2001年開始,該公司一共向中國出口了9架。去年12月,當準備將第10架同類型飛機出口給北京的BVE公司時,被名古屋海關扣押。而BVE公司購買該機主要用來從空中拍攝城市風光和進行電視劇製作。
該機型全長3.63米,機身總寬0.72米,總高1.28米,重98公斤,發動機排量僅為246毫升,價值1575萬日元。該機是RMAXTypeⅡG的改良型。該公司表示,迄今為止,該機型一共出口了73架。除中國外,其他客戶為美國、韓國、馬來西亞、瑞典、澳大利亞以及中國台灣。
另據BVE公司董事總經理龔文基介紹,BVE公司從雅馬哈進口的直升機的有效載荷只有20公斤左右,這一數字遠低於日本自己頒布的所謂出口無人直升機有效載荷不得超過300公斤的標準。
早在此事發生前的2003年,記者曾經觀摩過一次BVE公司無人直升機的飛行表演。根據記者現場觀察,這種無人直升機與其說是「飛機」,倒不如說是「大號航模」更為確切。該機型外殼用石墨纖維製作,只有發動機等部位採用金屬,輕得只需兩個人就可抬起,發動時發出摩托車一樣的聲音。
在那次飛行表演時,龔文基對記者表示,BVE公司的無人直升機,除了飛機的機體是從日本雅馬哈公司進口的以外。機上的導航定位裝置都是由BVE公司自行研製的,雅馬哈公司提供的只是一個飛行平台而已。
在24日的採訪中,龔文基還告訴記者:「雅馬哈的東西也並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也有其他的公司可以生產這種產品。況且我們自己也有開發能力,而且我們自己的研發能力也並不比日本人的差。」
幕後分析
突然發難,日政府故意算后賬
根據日本的《外匯及外國貿易法》等法律規定,武器和被認為有可能轉為軍用的高科技用品,其出口必須獲得經濟產業大臣許可。但是從日本雅馬哈公司的資質和商業經歷來看,日本政府所宣稱的該公司違法行為存在兩大疑問。
首先,作為日本第二大摩托車製造廠商的雅馬哈公司是世界知名公司,在對外商貿方面擁有豐富的法律經驗,十分熟悉日本的經貿法律體系運作和程序,在進行類似無人直升機等敏感商品貿易時,必然會進行完備的法律準備。
其次,從雅馬哈公司的商業經歷來看,從2001年起,該公司已經向中國出口了9架無人直升機。依照日本經濟產業省的說法,如果這類無人機果真能夠用于軍事用途,那麼在雅馬哈公司出口第一架無人機時就應當被阻止。這個問題跟日本外交官自殺事件一樣,都是過去的事情。現在翻出來大肆炒作並沒有多少道理。雅馬哈當初向海關申報的內容也都是農用和航拍用,海關對每架都進行了技術核對,都給予了放行,並沒有提出需要經產大臣的特別批准。為什麼這次就變成非法出口了?據此看來,此次雅馬哈公司遭到調查和起訴純粹是政治因素在作怪。
出口管制,只有食品和木材不查
日本一直將中國視為其出口管制的重點對象。在冷戰時,日本就參加了對社會主義國家禁運的「巴統組織」,對中國防範甚嚴。
2002年4月,日本開始實施以所有的貨物和技術為對象的「全管制」措施,主要的針對對象除了恐怖組織,就是朝鮮和中國這些被日本認為有潛在威脅的國家。「全管制」,英文名為「catch all」,除了食品和木材等之外,幾乎所有的貨物和技術都被列入了管制對象。經濟產業省定期公布有可能涉足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研發的最終需求者的「外國用戶清單」。根據2004年3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的資料,被列入的有10個國家的160家企業,日本政府認為這些企業涉及軍事開發。根據日本政府規定,日本企業向這些單位出口敏感商品是絕對禁止的。同時日本政府還開列了琳琅滿目的有關敏感「貨物」的清單,如果出口公司的商品在這個清單之列,必須向經濟產業省進行申報,獲取經濟產業大臣的同意,而擁有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的商品屬於被控制之列。
新聞點睛
「中國威脅論」在背後作祟
日本正積極跟隨美國,將出口管製作為遏制中國的手段。日本不僅在國內技術的出口方面對中國橫加阻攔,還干涉歐盟對華售武的解禁問題。日本由小泉等首腦和頭面人物出面做歐洲領導人的工作,企圖說服他們不要放寬對中國的武器出口。
近些年來,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在世界軍事界越來越受到重視。對於中國無人機技術的發展,日美等國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在去年美國公布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以及其他政府智庫所出台的渲染中國威脅論的報告中,都著重闡述了解放軍對無人機的使用。其實這次雅馬哈賣給中國公司的無人駕駛直升機,只是民用機型,但日本政府敏感的神經馬上做出了反應,極力想證明中國公司想用于軍事用途。實質上,日本想藉機對中國進行打壓,阻止中國獲得先進的無人機技術。
此外,隨著中日關係的不斷冷卻,「中國軍事威脅論」近來頻頻出現在日本政府高官和媒體口中。日本有分析認為,在當前這種大環境下,「雅馬哈發動機公司違法對華出口無人直升機事件」不過是日本藉機敲打中國的一張牌。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日本已對中國日益增強的軍事實力多次表達關切。上月,日本外相麻生太郎稱中國是個「相當大的威脅」,這是日本政府迄今最直接地表述對中國軍力增強的不安,讓人不得不對雅馬哈事件背後的政治背景產生各種聯想。
《世界新聞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村 夫 《世界新聞報》記者 魯曉冬
《世界新聞報》特約記者 章 卓 許 端 《世界新聞報》特約評論員 唐淳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