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總理寫檢討

[複製鏈接]

44

主題

169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IKE521 發表於 2006-1-24 0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周總理寫檢討
  1956年,我調到周恩來總理辦公室工作。當時給我分配的工作任務是,由周恩來同志口授,讓我記錄或長或短的文件及其它書面材料,有時也查查文件。就在我初到總理辦公室工作的那個時候,我們經濟建設工作中發生了冒進的苗頭,在某些建設中,開始出現了緊張的局面。當時由於鋼產量趕不上其它有關生產的需要,周恩來同志為此曾親自到過鞍鋼和太原。具體情況我不大了解,只是有一次周恩來同志要我查找馬克思的一段話的出處。這段話是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說的:「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3頁)由於周恩來同志要找這段話,使我聯繫到他的鞍鋼、太原之行,以及我聽到辦公室其他同志談到的一些簡單的情況,我意識到,周恩來同志和陳雲同志是反對經濟建設中開始出現的冒進現象的。

1958年8月中共中央號召生產1070萬噸鋼鐵,土法鍊鋼,無科學指導,結果全國各地近億人上陣,搞小高爐,生產出來的合格鐵不到800萬噸,浪費大量資源和人力



不負責任的浮誇風、放衛星。山東壽張縣竟稱要一畝地產幾十萬斤紅薯。連當時的人民日報的社論也稱:只要我們需要,要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糧食出來。上邊的頭腦發熱,下邊不負責任的浮誇危害了國家經濟的有序發展,破壞了實事求是的黨風


把其他地里的糧食堆到這塊地里,「生產」出「萬斤田」
  1958年,在成都會議期間,周恩來同志對我說,回到北京以後,要起草一個準備在八大二次會議上的發言稿,要我到總理辦公室的宿舍住幾天。回到北京后,我就到總理辦公室宿捨去住,聽候周恩來同志給我布置工作。有一天,周恩來同志對我說,他這次發言,主要是做「檢討」,因為「犯了反冒進的錯誤」,在南寧會議上已經被提出來了。由於我沒有隨他去過南寧,也不了解那次會議的內容,只是在這次談話中,我才知道。周恩來同志指示我:過去起草文件,是由他先談內容,由我記錄下來整理成書面材料。這次發言,不能象過去那樣,因為這是自己的檢討發言,不能由別人起草,只能他講一句,我記一句。只是在文字的連接上,做一點工作。周恩來同志還說,關於他這次「犯錯誤」的問題,他已經和毛澤東同志當面談過了,主要原因在於他的思想跟不上毛澤東同志。這說明必須努力學習毛澤東思想。周恩來同志在講了這些情況后,就開始起草發言稿的開頭部分,他說一句,我記一句。就在這個時候,陳雲同志給他打來電話,陳雲同志講的什麼,我只聽到一兩句(他們使用的電話機有增音裝置),周恩來同志講的話,我當然聽清了。打完電話之後,他就說得很慢了,有時甚至五六分鐘說不出一句來。這時,我意識到,在反冒進這個問題上,他的內心有矛盾,因而他找不到恰當的詞句表達他想說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我暫時離開他的辦公室,讓他安靜地構思,等他想好一段再叫我來記錄一段。我覺得,這時我如果守候在他的辦公桌旁,對他是一種精神上的負擔,會妨礙他構思和措詞。周恩來同志同意了我的意見,當時已經深夜十二時了,我回到宿舍和衣躺在床上,等候隨叫隨去。
  在第二天凌晨二時許,鄧大姐把我叫去,她說:「恩來獨自坐在辦公室發獃,怎麼你卻睡覺去了?」我把周恩來同志同意了我的建議的情況講了以後,鄧大姐說:「走!我帶你去和他談。還是由他口授內容,你整理成文字材料。」這樣,我隨鄧大姐到了周恩來同志辦公室,她和周恩來同志爭論了很久,最後,周恩來同志勉強地同意,還是由他口授內容,我回到宿捨去整理記錄。在整理到學習毛澤東思想問題時,我引了一句成語說:「我
該幅照片榮獲1974年美國最有名的新聞照片獎――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頒發的「認識世界獎」。攝影者洛迪回憶說照片的受獎原因是:照片逼真地刻劃出一位傑出政治家的形象,用光、構圖都有獨到之處,巧妙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在性格。在20世紀80年代這幅照片印量已超過9000多萬張。[德國小型徠卡M4相機,90毫米的中焦鏡頭,光圈F/2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8: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