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77年高考是怎樣恢復的

[複製鏈接]

935

主題

1773

帖子

1471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7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oytrip 發表於 2006-1-23 1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77年高考是怎樣恢復的

 作者:劉道玉(原武漢大學校長、著名教育家)
  
  科教戰線撥亂反正
  
  1977年8月2日,鄧小平在北京召開了科教座談會,這是他復出以後第一次公開參加的重要活動。因此,這次座談會無論是對於鄧小平本人還是對於災難深重的科學和教育戰線來說,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這次會議是根據鄧小平的建議召開的,他要求從科學院系統和教育部所屬大學,各挑選15名科學家參加會議。會議於8月2日至5日,在人民大會堂四川廳舉行。參加會議的科學院系統的科學家有錢三強、張文裕、王大衍、柳大綱、林蘭英、彭恆武、鄒承魯等;教育系統有周培源、張光斗、楊石先、蘇步青、唐敖慶、史紹熙等。此外,方毅副總理,科學院負責人李昌等,教育部部長劉西堯、副部長雍文濤等也參加了座談會。科學院的吳明瑜和我,分別代表科學院和教育部組成了會議的秘書組,負責會議的相關事宜。
  
  會議是在鄧小平的親自主持下進行的。他說:「科學和教育是『四人幫』破壞的重災區,你們各位恐怕也作為反動學術權威被打倒了,吃盡了苦頭。這樣的會十年沒有召開了,如果不是打倒『四人幫』,我們也不可能坐到一起來。現在,中央要我抓一下科學和教育工作,怎麼抓?我請你們來座談,就是請你們出主意,談一談科教戰線上的撥亂反正怎麼搞。希望各位暢所欲言,用不著再擔心『四人幫』打棍子和戴帽子了。」
  
  在鄧小平的倡導下,會議的確開得生動活潑,真正出現了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局面。南開大學前校長、著名化學家楊石先大聲疾呼要恢復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國家科委)。他說:「以科教組代替國家科委是錯誤的,這麼大一個國家沒有國家科委怎麼行?」
  
  鄧小平插話:「國家科委必須馬上恢復,會後就著手解決,事不宜遲。」
  
  在談到教育問題時,北京大學周培源先生說:「北京大學是『文化大革命』的發源地,『四人幫』直接指揮聶元梓,通過她搞亂北大,然後再搞亂全國。聶元梓罪惡多端,在北大名聲很臭,但流毒很深,必須深入揭發批判。」
  
  粉碎「四人幫」以後,高等教育面臨的問題成堆,舊有的規章制度被打破了,新的制度又沒有建立起來,所以人們感到一切都無所適從,大家心急如焚。上海復旦大學蘇步青提問:「毛主席說『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對主席的話到底怎麼理解?簡單地說,17年到底是紅線還是黑線?」
  
  鄧小平插話:「17年是紅線,是共產黨領導嘛,怎麼能說是黑線呢!還有一個『兩個基本估計』,那是『四人幫』篡改的,要推翻,不然知識分子頭上的『緊箍咒』怎麼能解開呢?」
  
  學制要縮短,縮短到多長,三年行不行?與會代表一致認為,三年學制不行,不能保證教育質量,達不到《高教六十條》規定的培養目標。「四人幫」把《高教六十條》說成是全面復辟資本主義的綱領,這是別有用心的。《高教六十條》本來就是針對1958年大躍進對高教破壞而制定的,實踐證明《高教六十條》是完全正確的,應當給它正名,使它在治理整頓高教時重新發揮作用。
  
  在座談會上,代表們還就貫徹毛澤東提出的「五七」指示進行討論,一致認為這是一個關係教育全局的大問題,希望劃清是非界限,否則教學計劃很難落實。此外,對修訂教學計劃、編寫教材和「以典型產品代教學」等問題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
  
  推倒「十六字」方針恢復統一高考
  
  會議已進行三天了,來自武漢大學的一位代表一直沒有發言。4日晚上,他找到我說:「會議開了三天了,聽了其他人的發言很受啟發,但是我本打算講的,別人都已講了。你看我講點什麼為好?」我作為會議的工作人員,對會議的進程很關心,通過簡報把會議的內容陸續地報送到中央政治局。出於我的職責,連日以來我一直在思考「十六字」招生方針,如果不推倒這個方針,大學招生質量就得不到保證,也不能在廣大青少年中造成良好的讀書風尚。於是,我向這位代表建議說:「代表們的確講了很多意見,但是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沒有講,那就是由遲群一夥在北京兩校推行的『十六字』招生方針。會前,我在天津、順義縣作過調查,廣大群眾一致認為這是一個開後門的方針,強烈要求推倒『十六字』方針,恢復統一高考,而且廣大工農子弟說,他們不怕考。因此,希望你明天就集中講這個問題,明確提出推倒『十六字』方針。」聽后他說:「好,這個題目好,我明天就講這個。」
  
  5日上午,武漢大學的這位代表首先發言,看來他是做了認真準備的,發言時情緒有些激動。他說:「大學的招生工作是培養人才的第一個重要環節,它好比農業上的篩選良種。從武漢大學五年招生的情況看,按照『十六字』方針招收的工農兵大學生文化基礎相差懸殊,質量沒有保證。所謂的『十六字』方針,就是『自願報名,基層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什麼『十六字』,都是騙人的,實際就是四個字『領導批准』,其他都是徒有虛名,有的甚至連過場也不走。廣大群眾包括大學里的教師,對『十六字』方針非常不滿,他們說:『解放前上大學靠錢,17年上大學靠分(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現在上大學靠權。』群眾氣憤地說:『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因此『十六字』方針不推倒,招生質量得不到保證,『走後門』不正之風不剎住,黨風不能端正,『讀書無用』的社會風氣不可能扭轉。」他的發言獲得了成功,不僅使全體代表全神貫注,而且引起了鄧小平的高度重視。他說:「『十六字』方針必須推倒,恢復統一高考從今年開始。」
  
  
  劉西堯說:「今年恢復高考來不及了,招生工作會議已開過了。」
  
  鄧小平說:「今年就改,看準了的,不能等,重新再召開一次招生會議就是了。」
  
  就這樣,一個阻礙高等教育撥亂反正的攔路虎被剷除了。這次座談是在這場壓軸戲的高潮中勝利結束的,與會代表個個心情舒暢,決心以實際行動參加到撥亂反正的偉大實踐中去。
  
  這次座談會也以豐碩的成果載入史冊!
  
  會後,教育部立即重新召開1977年度招生工作會議,組織恢復高考的命題班子。
  
  後來,外界只知道恢復了高考,77級新生推遲到春季入學。究竟是什麼原因?人們並不知道圍繞著推倒「十六字」方針所發生的這個動人故事。
做個冷靜的思考者,積極的生活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1: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