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西方人沒有處女情結 : 楊丹

[複製鏈接]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6-1-13 04: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什麼西方人沒有處女情結
作者: 楊丹
         
請問以下的「等於」都成立嗎?

第一, 提倡尊重性高潮,不要執著於處女膜,就等於提倡性革命,等於提倡性解放?

第二, 重視性高潮,就等於只要動物性,不要人性?

第三, 重視性高潮,就等於不自愛?處女膜就等於自愛?

第四, 重視處女膜,就等於重視人性,而不是動物性嗎?

(處女膜到底是人性還是動物性?有處女情結的男人們究竟是把女人當人還是當動物?或者是當作財產、戰利品?)

第五,重視性高潮就等於不要愛情,只要性慾嗎?那麼重視處女膜就等於要了愛情嗎?

第六,處女膜等於貞潔嗎?那麼男人的貞潔在哪裡?

第七,重視性高潮就等於要亂交,要輕率,要懷孕,要流產,要得性病嗎?相反,重視處女膜就等於不會亂交,不會輕率,不會懷孕,不會得性病嗎?

(處女膜就好像豬肉上的那個藍色的檢疫章子,有章子代表豬肉是合格的,沒有章子就懷疑豬肉是不幹凈的,為什麼女人們能夠忍受男人把自己當豬肉?)

不要忘了,處女膜和性高潮都是動物性,而不是人性,只有在這兩個詞語前面加上動詞,比如,重視、珍惜......它們才有了人性,為什麼重視處女膜就是人,重視性高潮就成了動物?

我不否認處女膜和盲腸一樣,都是先前說沒用後來又說有用的東西。 可是,盲腸的作用只是生理上的,而處女膜的生理作用是什麼?你知道嗎?不知道,因為處女膜的唯一作用就是檢驗女人的道德。

有人會說沒有盲腸的男人就不是好東西嗎?有人會因為男人沒有盲腸就認為他不純潔嗎?女人會因為男人沒有盲腸就沒法跟他好好過日子嗎?為什麼有的男人發現自己的女人不是處女就無法跟她一起生活,就無法獲得性高潮了?這不是愚昧,不是可笑是什麼?

我想問問這些男人,反過來,如果你的女人告訴你,對不起,你不是處男,我跟你做愛沒法達到高潮,我不能接受你,你會怎麼想?為什麼只有女人要承受這些?

那麼,為什麼那層膜會被認為是女人純潔的標誌?為什麼一個純生理的東西成為衡量道德的標準?這個標準公平嗎?合理嗎?有人性嗎?

如果有一天,這個世界上出現另一種標準,凡是打過手槍的男人都不是好男人,都是不純潔的,男人們,你們怎麼辦?

想對男人們說,你們的處女情結,只不過是仗著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仗著你們有資格,有權力對女人挑三揀四,有權力把女人當作私有財產,不是什麼男子漢大丈夫的表現,只是懦夫的表現,這個社會縱容你們的男權統治,是背後的老虎,而你們張牙舞爪,幻想什麼處女情結,只是老虎前面的狐狸罷了。

想對女人們說:我知道,你們並不相信這個大大的謊言,認為保留處女膜就是純潔的,你們之所以在乎,是因為你們的壓力太大,這個社會沒有給女人任何的保障,大多數人只能指望組建家庭來得到幸福和保障,就因為這一點,是我們女人的軟肋,我們不得不接受處女情結給我們帶來的不公平。我們並不相信有處女膜的人比沒有處女膜的人就要高尚,但是我們相信保留處女膜對我們建立一個穩定的家庭有好處。這是這個社會強加給我們的,無可奈何。它跟愛情無關,跟貞潔無關,它只跟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有關。

女人被處女情結鉗制,只是因為一個事實:不是處女了,就有可能被人嫌棄,有可能嫁不出去,嫁不出去,在很多地方,意味著生存危機。

原始社會為什麼要群居?因為生產力低下,必須要集合眾人的力量才能生存。我們現在有所進步,但是家庭還是最重要的,對於多數女性來說,沒有社會保障,只有組成家庭,才能保證生存。

為什麼西方沒有處女情結?

是因為人家女人的地位高?錯。很多國家女性的地位依然較低,依然是男權社會,男人骨子裡依然瞧不起女人,依然把女人當作財產;是因為人家性開放?錯。西方國家的家庭觀念更為濃厚,亂交、性解放作為新聞聽聽也就算了,主流社會是很傳統的。

原因是,在一個社會保障制度充分為女性提供福利保障的時候,女性的獨立性得到了保證,就算有人想拿處女說事兒,也只能自討沒趣。

拿英國做例子,醫療、教育的免費制度,低保制度,職場中以法律的形式規定的不得性別歧視,為女性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條件。如果你的收入低,你可以申請到免費的住房,看病不要錢,讀書到高中不要錢,大學學費相對比較低。如果懷孕,從懷孕,到生產,到基本的護理,都是不要錢的。如果是未婚先孕,單親媽媽,可以享受到政府的津貼,吃穿住全都不用發愁。

在我們國家,宣傳得最多的就是英國的未婚先孕和少女媽媽有多泛濫。是的,它是一個社會問題,可是人家為什麼要讓這個問題一直存在呢?為什麼不幹脆取消對未婚媽媽的補助,禁止人們發生性關係,然後再讓輿論狂吹「處女情結」,像中國一樣,如果你未婚先孕,你就很慘,沒有任何保障,看你還敢不敢,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為什麼一個政治經濟如此發達的國家,竟然想不到用這麼簡單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害得中國人民長吁短嘆的為英國少女們擔憂呢?

因為人家有人性。人家知道,婦女,尤其是少女,更容易受到傷害,因此,無論什麼制度,都應該向較弱勢的群體傾斜。無論這個女人是不是處女,一旦她發生性關係,受孕,那麼她就應該成為社會保護的對象,而不是壓迫的對象,更不是唾棄的對象。人家更知道,女人為什麼會有性關係?因為有男人啊。因此,約束男人的行為顯得更為重要。至少,不應該讓男人躲在幕後,用一句「處女越來越少」就推卸所有的責任,彷彿跟自己沒關係,彷彿不知道處女越來越少,是因為男人也越來越不負責任。男人和女人共同作的事情,應該共同承擔責任。

最近幾年,英國有一個父權組織,成天鬧著要獲得「父親的權利」。因為在英國,孩子的監護權在媽媽手裡,如果沒有結婚,媽媽有權利決定父親的地位,有權利不讓這個父親接觸孩子。這無疑是一種對男人的約束機制,如果你有了孩子,而你又不想負這個責任,對不起,你的孩子只能離你遠去。

什麼時候,我們國家也會出現男人嚷著要自己的權利的情形?什麼時候,中國的男人不再如此冷漠無情,也有人來管管他們?教訓他們知道什麼叫負責?

再來看瑞典。瑞典被稱作是女人地位最高的國家。我瑞典的朋友在英國懷孕,竟然嫌在英國當媽媽福利不夠好,一定要回去,因為瑞典是「母親的天堂」。為什麼?是因為瑞典的女人比別的國家的女人更值得尊重嗎?不是,還是一個社會制度的問題。

因為,瑞典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人的生存條件和機會都是均等的。女人完全可以獨立的生存、生活,而不是要依賴於一個家庭,她們就算當單親媽媽,也可以活得很好。我朋友為什麼不結婚?因為在瑞典,結婚真的就只是一張紙,既不會影響到自己的財產、生存,也不會影響到孩子們的生存、教育等問題。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瑞典,只要你是納稅人,你懷孕了就可以享受1年的帶薪休假,而你的老公,或者同居伴侶(注意,結不結婚沒有關係),也可以享受6個月的產假。所以,瑞典人越來越傾向於不結婚,或者說,結不結婚對於他們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我的瑞典朋友說,現在在瑞典,男人的權益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很多男人找不到工作,只能呆在家裡帶孩子,他們很容易情緒低落,甚至自殺,因此,解決男人的就業率和心理問題是瑞典社會的一個社會問題。

其實,把男人放到和女人一樣的位置,他們也會崩潰,也會無法忍受。

一旦一個社會能夠保證大多數人都能生存無憂,很多社會問題就不會存在,包括處女情結。

請問,如果中國女人們都能夠獨立生存,結不結婚不影響,生了孩子反而還能活得更舒服,她們從生存的不安全感中解脫出來,能夠完全為了愛情而追求愛情,中國男人們,你們還對她們叫囂「你不是處女」,有意義嗎?現在你們可以這樣叫囂,是因為你們抓住了女人的軟肋:就是沒有你們,沒有家庭,好像就不行!

請男人和女人們,還有家長們,都不要自欺欺人,然後再嚇唬人,中國女人已經很慘了。

最後,讓我們再問問自己:

1、處女膜問題和避孕問題,防治性病問題,是一碼事嗎?處女情結是一種社會不公平的產物,是男權社會製造出來壓制女性的道德枷鎖。而避孕、防治性病都是可操作的,是女人們要保護自己必須知道的一些科學知識。這些知識,與如何獲得性高潮的知識一樣,是我們最需要學習的基本常識。

可惜,我們這個社會,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媒體教育,都在強調處女的重要性,卻很少正面教育女性如何正確的保護自己,正確地對待性的問題。

2、自尊、自愛、自強,歸根結底就是處女膜嗎?自尊、自愛、自強是實現人格的途徑,但是,作為一個社會生物,這是需要條件的,如果這個社會沒有給女人一個有效的保障機制,而只給了一個「處女」的道德枷鎖,整個社會都不尊重女人,不愛女人,壓制女人,憑她們的羸弱之軀,怎麼自尊、自愛、自強,如果男人們把女人當做衣服,整個社會都把女人當作一件家庭財產,強調其歸屬性,又怎麼讓她們自強?

你們會要求自己家裡的一張椅子自愛嗎?你們會計較這張椅子是不是被別人擁有過,被別人坐過,如果被人用過,你們就覺得貶值。

如果這個社會對待女人就像對待這把椅子一樣,然後說我丟棄這樣一把椅子,鄙視這樣一把椅子是因為這把椅子不「自尊自愛」,居然被別人坐過,就連椅子都會覺得委屈,何況女人,何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我上面說過,處女膜就好像豬肉身上的檢疫章,對於椅子來說,處女膜就好像包在椅子上的真空膜,你按照原價買這把椅子,是因為它是新的,沒有被別人用過,而一旦你發現沒有這層膜了,被人用過了,你就會覺得它不值了。 把人當作物,當作一種財產,還說她不自尊自愛。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妨想想,是女人不自愛,還是你們把自愛的意義搞錯了?

自愛就等於保留豬肉上的檢疫章?就等於保留椅子上的真空膜嗎?自愛,是對自己有意義,還是對佔有者有意義?

3、說一個個案。在我們國家,如果一個未婚的女人懷孕了,首先,她沒有任何社會保障,她可能會面臨沒有地方住,沒有飯吃,不可能找到工作,孩子是黑戶,然後,她會被千夫指,被萬人罵,再次,她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再有正常的生活,更不要說什麼幸福快樂。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社會會認為這樣的女人不配獲得什麼幸福,她是低等的,是下流的,是不自尊自愛的,而且,人們在沒有把這個問題辯論清楚之前,是不會想到應該為她提供任何幫助的。

在西方國家,一個未婚媽媽,她如果沒有收入,政府會給她房子住,給她錢,給她的孩子買奶粉,她去醫院,去上學,去任何地方,人們都會說你的孩子真漂亮,大家會因為她獨自帶孩子而幫助她,甚至認為她勇氣可嘉,至於她為什麼會有這個孩子,她跟幾個男人上過床,這是她自己的事情,跟別人無關。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行為主體,都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解釋和負責。今天,她不是處女了,她未婚先孕了,就跟你昨天撒了謊,犯了錯誤是一樣的性質,只要你不對別人造成傷害,你就是值得尊重的。

強調一點,如果一個女性在西方人面前說到自己曾因為非生理的原因而流過產,基本上,你不要指望人家對你印象好了。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最沒有人性的事情之一,認為你是世界上最心狠的人。他們無法了解在中國做母親,尤其是單親母親的艱難。因為,在他們自己的國家,所有的母親,不論你是50歲,還是15歲,都是可以昂首挺胸的推自己的小孩出去曬太陽,絕對的公平。

西方社會也在進行性教育,在教育女性們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要輕易跟男人上床,但是人家先做的什麼呢?政府先是保護女性,為已經造成後果的女性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然後,為她們提供溫和的、正面的教育。決不會譴責她們,更不會拿處女說事兒,說不是處女的女人就是道德有問題。因為,這不是一個道德問題,壓根就不是。

我們呢?我們這個社會為那些女孩子們作了什麼?除了譴責,除了謾罵,除了冷漠的唾棄,還有什麼?

我最搞不懂的就是。所有的人都在指責年輕的女孩子不檢點,不懂事,輕浮,喪失道德,好像他們自己就是聖人,他們就有資格過問別人的事情。最最可惡的就是那些說什麼女大學生有多少處女,調查有多少女性婚前性行為的人,無聊透頂。他們好像從來都不記得,做愛是男人和女人的事情,好像從來都不記得自己也許昨天就佔了公家的小便宜,或者在坐車的時候從來不給孕婦讓座,這些人的道德就比那些有過性行為的女大學生高尚嗎?

他們在譴責女性只重物質,不重道德,只要身體,不要愛情的同時,就不會想想,這是誰的責任?只重物質,不重道德的只有女人嗎?只要身體,不要愛情的只有女人嗎?如果不是處女,就是沒有道德嗎?

4、也許有人會帶著僥倖心理幻想,西方的性革命、性解放就意味著西方社會腐敗不堪,性愛泛濫吧。這種想法就跟我們歷史書上說的清朝皇帝一樣,「閉關鎖國,妄自尊大」,兩眼朝天說瞎話。

西方人不談處女情結,是因為他們把人當人看,而不是動物,也不是私有財產。人就是人,每個人都只代表他自己,況且,要是在西方國家拿處女說事,沒準會被冠上性別歧視的罪名。

西方的男人們當然也不是聖人,他們也一樣想要佔有,但是完善的社會制度和輿論不會容忍這樣的話語成為公共話語,不會拿到社會上去宣揚,把女性逼到道德懸崖的邊緣,因為,這

個社會不容許他們有這樣明目張膽的歧視和不公平觀點。

還是拿我的瑞典朋友舉例子。瑞典是性最開放的國家之一,說給中國人聽,大家會覺得直搖頭,因為同居的人大大多於結婚的人。但是,如我上面說的,他們不結婚,不是因為要性解放,而是結婚和家庭已經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重要。

照很多人的想法,向我的瑞典朋友那樣,沒有生活壓力,不靠男人,沒有輿論拿處女說事兒,那她就可以夜夜笙歌,就可以隨心所欲跟人上床了。

可是相反,人家親情和友情的氛圍卻比我們濃烈的多。我的朋友一共只有過兩次戀愛,和她現在的男友在一起8年,不離不棄,不論什麼樣的困難他們都一起面對,從來都是相敬如賓的。現在她有了身孕,倆人計劃著要生三個寶寶呢。

在他們那裡,感情成為了人的最基本需要,忠誠不是一種制度的約束,而是實現自己愛情的理想。就算保留自己的處女之身。也不是某種道德約束,而是一種自我需求。

說白了,中國男人有處女情結,是因為他們可以有很多選擇,「要挑一個處女」,看見沒有,「挑」是什麼?是群居動物中頭領的一種擇偶方式,好像一群猴子,所有的母猴子都是公猴子的一種財產,所以,他們的態度,就是把女人當作物品,甚至商品。他們甚至在玩過一個處女之後,可以拋棄她,而去追求另一個處女,還口口聲聲說什麼處女越來越少。他們完全是被這個社會給縱容了。既然是這樣,就不要譴責女人不「自愛」了。

而中國女人不得不吃這一套,是因為在社會不保障女人福利的情況下,女人只有「嫁得好」,才能得到幸福,而嫁得好不好完全取決於男人,既然男人有處女情結,那我們只能迎合了。那些不再是處女的人們只能接受社會的譴責和鄙視。因為,這個社會根本沒有給女人說話的權利!

我覺得,我們國家有一種傾向,就是講到西方國家就習慣性的說人家的社會問題,說人家多麼多麼不好,好像人家都是傻瓜,都是混蛋,自己國家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比如講到西方的性,那就一定是性解放,性泛濫,弄得好象人間地獄一樣。說到人家的單親媽媽,就強調人家十幾歲的媽媽,高中媽媽有多少多少,我們國家沒有這麼多,好像就可以驕傲,就有優越性了?

只能說一句,可笑又可悲!

當我說到,我們有很多少女不得不去做人流,忍受身心痛苦,還有世人唾罵,我們的單親媽媽過得很辛苦,很慘,外國人都一臉的不忍,甚至要掉下淚來,因為他們所想象的是人間慘劇,是沒有人性的場景。

5、當男人們譴責越來越多的女人只要性不要愛的時候,不妨自問一下,到底是誰不要愛?誰更加傾向於性?為什麼男人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說男人是慾望的動物,而女人就只能是所謂「愛情」的犧牲品?為什麼男人在自己暗暗為自己找借口的時候,卻要在表面上做出痛心疾首的樣子,好像女人們都墮落了?

別忘了,有多少女人墮落,就有多少男人墮落。

我想再問一遍,如果用「處女膜」這樣的道德規範約束女人,對青少年禁慾就能夠解決少女媽媽的社會問題,為什麼西方國家不這麼做?因為這樣不人性!不管是不是處女,是不是單親媽媽,是不是跟很多人上過床,首先他們是人,是人就值得尊重,值得我們幫助。如果男人佔有女人是天性,女人的身心更容易受傷害,我們的社會制度和輿論就應該人為的做到平衡,保護女人,限制男人。這麼簡單的道理,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學會?

我們成天在說尊重女性,不搞性別歧視,要提高女性的地位。可是我們知道怎麼做到嗎?應該學習西方的什麼?為女士開車門?男人在家裡做家務?這些都只是皮毛的皮毛。

真正的提高女性地位,尊重女性,首先是一種社會制度的保障。只有整個社會把女性從生存危機中解放出來,讓她們有獨立的地位,有單純的考慮自我的可能性,才能談得上什麼尊重。否則,我只能說,我們這個社會,已經把女性拋棄了。

最後,總結一下,希望在未來的歲月里,我們的國家也學會,少一點譴責女人們沒有保護好自己的處女膜,多一點考問是誰讓她們失去了處女膜?少一點研究有多少女人不再是處女,多一點傳播避孕、防治性病的知識。少一點教育女人們要守住貞潔,多一點教育男人們不要太不負責任。少一點關於「處女」的道德譴責,多一點約束男人們的隨便行為。少一點少女們面對殘酷現實的眼淚,多一點社會對她們的幫助,政策對她們的傾斜。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6-1-13 09:31 | 只看該作者
東西方人的觀念不同,
社會環境、歷史文化也不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主題

186

帖子

1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5
3
boobnuncle 發表於 2006-1-14 23:25 | 只看該作者
站在處女的角度,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拿處女說事的男人,更多的是嘴說一套,干又一套。城市裡的有知男性,恐怕面對物慾橫流的社會帶給他們的是--女人和男人做人和做事的能力。是不是處女可能是廣大的農村人作為得不到正常文化教育的機會,而進行自律的一種約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主題

4351

帖子

133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資深會員(太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333
4
王五 發表於 2006-1-15 19:32 | 只看該作者
性觀念真不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