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春節的來歷

[複製鏈接]

784

主題

3601

帖子

1617

積分

禁止訪問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七級)

積分
16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wjjzhou 發表於 2006-1-21 19: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中國春節的來歷[/COLOR][/SIZE][/CENTER]





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據我所知, 南方很多地方管它叫正月!   

但是,中國歷代元旦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流武帝劉徹感到曆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初一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布中國改用世界通用公曆,也叫陽曆、新曆。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故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春天的節日。   

地球繞太陽一周,曆法上叫一年,循環往複,永無止境。但是,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就以夏曆正月初一為一年的歲首。每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時(十二點)過後,春節就算正式來到了。  

 臨近春節,人們採辦年貨,除夕時,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貼年畫、春聯;迎接新的一年來臨--預示好的徵兆。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春節慶祝活動更為豐富多彩。不僅保留了過去民間習俗,剔除了一些帶有封建迷信的活動, [B](你知道有多少呢?)  [/B] 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取其精華, 棄其糟粕, 使春節具有新的時代氣息。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現在很多公司放假一個星期或更多。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綵,燃放鞭炮,並互相祝福。經歷過南北生活的我, 過年可很不一樣喲! 儘管宗旨一樣,可內容和形式各有千秋!

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耍龍的,也有踩高蹺、跑旱船的, 這些很多都發生在南方.

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藏族是過藏曆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是過「古爾邦節」。

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

總之,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元旦, 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我們人人喜歡過春節, 在這佳節來臨之際, 有一句古話說的好,"每逢佳節倍思親",朋友, 在百忙之中,

[CENTER] " 抽點時間,[/SIZE]
帶著微笑, 發個賀卡;
帶著期盼, 朋友敘舊
掛個電話, 心藏一切
帶著祝福, 家人團聚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操操勞勞,
只為團團圓圓...[/COLOR]
[/COLOR][/CENTER]
多一絲快樂, 少一些煩惱;
不論鈔票多少, 只要開心就好;
累了就睡, 醒來就微笑;
生活是什麼滋味, 還得自己放調料;
一切隨緣, 童心到老, 快樂一生

784

主題

3601

帖子

1617

積分

禁止訪問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七級)

積分
1617
沙發
 樓主| cwjjzhou 發表於 2006-1-21 19:48 | 只看該作者

除夕的由來

除夕的由來  

  近十幾年,每到除夕,人們守在電視機旁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文藝晚會,依然形成風俗。  「除夕」中「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

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既另換新歲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最後一天的夜晚。  

「除夕」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
多一絲快樂, 少一些煩惱;
不論鈔票多少, 只要開心就好;
累了就睡, 醒來就微笑;
生活是什麼滋味, 還得自己放調料;
一切隨緣, 童心到老, 快樂一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4

主題

3601

帖子

1617

積分

禁止訪問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七級)

積分
1617
3
 樓主| cwjjzhou 發表於 2006-1-21 19:55 | 只看該作者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CENTER]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SIZE][/COLOR][/CENTER]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關於燈的傳說  [/COLOR]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COLOR]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

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

這天叫做元
多一絲快樂, 少一些煩惱;
不論鈔票多少, 只要開心就好;
累了就睡, 醒來就微笑;
生活是什麼滋味, 還得自己放調料;
一切隨緣, 童心到老, 快樂一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4

主題

3601

帖子

1617

積分

禁止訪問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七級)

積分
1617
4
 樓主| cwjjzhou 發表於 2006-1-21 20:07 | 只看該作者

元宵燈節的由來 另一說法

元宵燈節的由來   




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俗稱又叫「燈節」。舊習元宵之夜,城裡鄉間,到處張燈結綵,觀花燈,猜燈謎,盛況空前。屆時,不論皇室貴戚,平民百姓,深閨淑女,均可破常規,順習俗。制燈玩賞,出遊嬉鬧。唐詩人崔液作詩道:「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平時足不涉戶的閨閣女子,往往乘此機會與意中人談情相會。宋辛棄疾《元夕》詞云:「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元宵燈會狂歡之夜,情人急於綱會,望眼欲穿,「踏破鐵鞋無覓處」,見時就在眼前的有趣場景。

唐宋明清,元宵燈了成了年節中重要的民眾娛樂活動。墨客騷人,常常吟詩作畫,作為增添雅興。今天,元宵放燈、觀燈,仍是中國廣大地區人民喜聞樂見的民俗娛樂活動。特別是近幾年,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人們喜歡元宵燈節,可它究竟是什麼時候起源的呢?

一種意見認為元宵燈節形成了唐代。《七修類稿》云:「元宵放燈,起唐開元之間,……從十四至十六夜,后增至五夜。」林達祖的看法與《七修類稿》稍有不同。他在《唐宋時代元宵看燈的盛況》一文中根據《舊唐書》有關睿宗的記載:「景龍四年,上元夜帝與皇后微行看燈,因幸中書令蕭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燈。」認為「元宵燈節在明皇的父親睿宗朝代已盛行了」。

另一種意見認為元宵燈節是漢代傳下來的。唐代徐堅《初學記》云:「《史記
多一絲快樂, 少一些煩惱;
不論鈔票多少, 只要開心就好;
累了就睡, 醒來就微笑;
生活是什麼滋味, 還得自己放調料;
一切隨緣, 童心到老, 快樂一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4

主題

3601

帖子

1617

積分

禁止訪問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七級)

積分
1617
5
 樓主| cwjjzhou 發表於 2006-1-21 20:25 | 只看該作者

guo nian---Chinese New Year



Far and away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China is Spring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he Chinese New Year.

To the Chinese people it is as important as Christmas to people in the West. The dates for this annual celebration are determined by the lunar calendar rather tha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so the timing of the holiday varies from late January to early February.

To the ordinary Chinese, the festival actually begins on the eve of the lunar New Year's Day and end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But the 15th of the first month, which normally is called the Lantern Festival, means the official end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n many parts of the country.

Preparations for the New Year begin the last few days of the last moon, when houses are thoroughly cleaned, debts repaid, hair cut and new clothes purchased.

Houses are festooned with paper scrolls bearing auspicious antithetical couplet (as show on both side of the page) and in many homes, people burn incense at home and in the temples to pay respects to ancestors and ask the gods for good health in the coming months. "Guo Nian," meaning "passing the year," is the common term among the Chinese people for celebrat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t actually means greeting the new year. At midnight at the turn of the old and new year, people used to let off fire-crackers which serve to drive away the evil spirits and to greet the arrival of the new year. In an instant the whole city would be engulfed in the deafening noise of the firecrackers.

On New Year's Eve, all the members of families come together to feast. Jiaozi, a steamed dumpling as pictured below, is popular in the north, while southerners favor a sticky sweet glutinous rice pudding called nian gao.         [/COLOR]Far and away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China is Spring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he Chinese New Year.

多一絲快樂, 少一些煩惱;
不論鈔票多少, 只要開心就好;
累了就睡, 醒來就微笑;
生活是什麼滋味, 還得自己放調料;
一切隨緣, 童心到老, 快樂一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221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6
Serenade 發表於 2006-1-28 12:08 | 只看該作者
新春愉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4

主題

3601

帖子

1617

積分

禁止訪問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七級)

積分
1617
7
 樓主| cwjjzhou 發表於 2006-1-28 19:15 | 只看該作者
the same to you!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