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峽走筆:辜汪走入歷史 台海仍待解僵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1-12 14: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潘錫堂


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去年12月24日病逝於上海,震驚兩岸與國際,汪道涵的告別式在上海舉行,兩岸要人群往悼祭。

汪道涵會長對兩岸關係之影響與貢獻,堪稱至深且巨者,首推第一次辜汪會談。1993年4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一次辜汪會談,辜汪二老順利地縮小差距、化解分歧,簽署兩岸文書驗證、掛號函件遺失查詢與補償、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及辜汪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協議,不僅建立兩岸交流與兩會協商制度化框架,亦首開兩會的制度化協商管道,既鋪陳兩會定期不同層級的制度化協商機制,又大幅推進兩岸關係的緩和與發展,可謂影響深遠、貢獻卓著。

儘管原定1995年8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二次辜汪會談,因李登輝同年6月上旬訪美而受到無限期推遲甚至取消,但海基海協兩會仍持續為兩岸復談鋪路與暖身,終於促成1998年10月辜汪上海會晤,辜振甫也隨後分別與時任中共中央對台領導小組副組長錢其琛及總書記江澤民舉行不限議題的會晤與對話,致力於為兩會恢復對話與協商尋求交集與暖身,也為兩岸關係的舒緩發揮相當的促進作用。

殊為可惜的是,汪道涵於上海會晤辜振甫時所達成四項共識之一,即是預定1999年秋天訪台,若不是李登輝於1999年7月拋出「兩國論」,則辜汪台北會晤勢必成為影響兩岸關係之大事,以汪會長層級之高及受中共領導人之倚重,其來台會辜振甫之舉,應有助於營造兩岸和諧氛圍及為兩岸復談發揮「臨門一腳」的功能。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后,汪會長仍不時關心兩岸關係發展,尤其深切關注兩岸復談事宜。如今,隨著他的去世,辜汪會談雖已成絕響,但當年因他發揮「同中存異」、「創造性模糊」之智慧,而促成之辜汪新加坡會談及兩岸會談不可或缺基礎之「九二共識」,仍為世人所津津樂道;尤其他當年所提兩岸攜手共締和平統一之「八十六字箴言」及據此而訂核心內涵為「大陸與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的「一個中國『新三段論』」之論述,始終仍為人們敬重並引為兩岸邁向最終和平統一、共創雙贏之不二法門。

筆者認為,兩岸協商最美好的「辜汪時代」雖一去不復返,唯辜汪二老對兩岸交流協商的貢獻與遺憾,給予兩岸的啟示,即是無論續任海基海協兩會的領導人是何人,只要一日不重返兩岸協商的基礎――「九二共識」,則兩岸復談應屬遙遙無期。換言之,扁政府若仍迴避「九二共識」,而僅以模糊焦點的方式訴求其匱乏「一中各表」內涵之諸如「九二精神」或「以九二香港會談(的成果)為基礎」,則兩岸勢必復談無門。要言之,只要扁政府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隨時可復談,並透過復談可望打開兩岸僵局。

(本文作者系台灣淡江大學教授)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3: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