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閃靈之子--試駕寶馬Z4(組圖)

[複製鏈接]

15

主題

15

帖子

11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知原 發表於 2003-12-7 1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寶馬Z4[/c]

  如果真的是閃電創造了這個世界,那麼Z4必定是它最親近最直接的產物。因為Z4是如此清晰地描繪出了閃電的那種優雅。沒錯,就是它。

  你可以用一切美好和時髦的華麗辭藻來形容它,但不可以只是生硬的堆砌,你可以挖空心思去讚美它的任何一個部分,但那不是Z4自身所擁有的東西,它是一個凝蘊的,流動的整體,是自然的韻律中最令人難忘的一筆。誇耀它的任何一部分,都如同讚美一個Beautiful Lady的精巧首飾,感嘆它部分的華貴之餘而忽略了它整體的美麗優雅,得不償失。

  在蒼茫的大峽谷中,有一個崇拜閃電之神的古老民族。他們認為是美麗、激越、流暢而絢爛的閃電劈開了天和地,孕育和守護著世間萬物。冷峻、迅捷,當我第一次觸摸到寶馬Z4的時候,心底恍愧騰起如閃電一樣的火花,也喚起了我對古老的閃靈悠遠的記憶。




  [c]精靈,閃電般流暢的外形[/c]

  「閃電」來自於對它的第一印象。如果要評「第一眼靚車」,寶馬Z4一定當仁不讓。這並不是說它不耐看。相反,它第一眼就可以讓你沉迷,忍不往會看第二眼,第三眼,細細打量,慢慢品味。最終不能自拔。Z4渾然一體的經典輪廓,絕對有讓任何人垂青的條件。

  長長的引擎蓋,動感大氣的18寸輪胎,流暢但稜角分明的線條……,這一切都彰示著Z4的不凡。從車身造型看,它是古典藝術在現代科學技術平台上的再現,或者說復生。我們姑且把它稱為車壇的「文藝復興」吧。但它並不是那種令人生厭的「現代科技與古典藝術的完美結合」,結果既不古典也不現代,兩邊都打折扣。Z4應該說是在現代科技和技術手段的土壤中古典藝術的再次萌芽和重生,它不是簡單的模仿堆砌,它有它自己所堅持的觀點和生命的感覺。這是最大的不同。

  修長的引擎蓋在炫耀Z4雍容、典雅的傳統氣質的同時,也使發動機處於最佳的位置,讓前、後橋的重量分配達到了完美的50:50的比例。圓潤的車鼻稍稍探出,在整車的冷峻形象中加入了很適當的親和力。這種類型的車鼻在很多新的車型中都有採用,雖然說筆者並不喜歡這種風格,但似乎Z4運用的恰倒好處,整車渾然一體,細細端詳也無可挑剔。車尾兩邊向中間凸起,圓滑流暢,達到了空氣動力學與經典美學的完美統一。最難得的是Z4的尾燈靈動而有創意,配合后尾箱的嬌俏線條,竟和Z4的前臉達到了風格上驚人的和諧。或許,我所讚美的Z4靈動生命力正是由此而來。

  不是我故意把最突出的特點放在最後。Z4車身上的線條實在有如划空而過的閃電,驚艷之餘我不懂如何形容。或許,可以說是「經典」吧。幾條清晰明快的線條,把那些古典的元素串聯在了一起,爆發出了驚人的美麗和活力,使得世人驚嘆Z4擁有一個「科幻」的外形。一條剛柔兼顧、轉折有致的腰線、一條圓潤優美的車門下沿線,兩條線構成了Z4動感扭力的軀體,而點「晴」之筆則是一條起自前風擋邊沿,止於前輪弧線的,貫穿Z4「寶馬眼」的一條稜線。三條稜線把車身的側面分成幾個版塊,每個版決通過其不同弧度和形狀的曲面,表現出了不同的光澤和優雅的質感。難怪Z4有如此高的回頭率,謀殺了攝影師太多的膠捲。


  [c]完美,夢幼中的操控性能[/c]

  沒有人懷疑寶馬Z4的操控性能。尤其,如果當它是一輛寶馬精心打造的、以保時捷、法拉利為競爭目標的運動跑車的話。「中前置發動機」的布局和精巧的懸架,讓它有了一個完美的前後橋重量分配比例,而且由於不同於其他請多敞篷車來自手硬頂車的改裝,Z4從一開始就按敞篷車來進行底盤設計,大量運用高強度鋼,並在車架和車底增設加強桿、把防滾架溶入到車身裡面。這些結構的加強配合車身、底盤的輕量化設計,使車架的剛度、強度非常大,其中扭轉剛度達到了14500N.m/deg,為敞篷車之最。

  Z4是一款講求駕駛樂趣的車,突出他們放縱的個性。Z4的懸掛源自於寶馬新的3系列,前懸掛採用麥弗遜式,增設防傾桿和塔頂加強桿;后懸採用多連桿式,配上了螺旋彈簧和防傾桿,整體運動而靈敏。整副懸架依據寶馬Z4跑車底盤的自身特色做了量身的修正,如強化了彈簧減震為的減震阻尼,使其更短小、更輕巧緊湊,為Z4注入了更加明顯的運動特徵。駕駛Z4在公路上疾馳,總體感覺是在懸架的調校上別具特色。和一般跑車一樣偏硬但卻保留了相當的舒適程度。人彎、出彎流暢自然,即使用很快的速度進出直角彎道,車身也沒有明顯的側傾。Z4彷彿就是一隻急速行進的銀色精靈,整體流暢自然,絕對不會拖泥帶水。除了懸架的改進,Z4擁有從3系列脫胎出來的,但重量減輕近60kg的輕量化合金車身,並在底盤上裝配了防傾桿。這樣極富戰鬥氣息的底盤系統為寶馬Z4的飛飆提供了更為可靠的平台。

  怒吼,摧城的動力

  這台銀色寶馬搭載的是3.OL的直列六缸引擎,最大馬力達到了231bhp。搭配附有DSP動態換擋程序的全新5前速Stepronic自然變速箱,動九反應確實是超人一等。這台Z4和其他極速跑車一樣,迫於「在任何情況下速度高於250公里都是不安全的」的科學實驗成果,它的極速被電子系統限制為250km/h,這個速度對於任何一個跑車車主而言都應該是綽綽有餘。而強大的馬力輸出為Z4提供了更棒的加速性能。因為駕駛的路面不是專業的賽道,所以也不能作相應的0-100的加速時間測試,但是當腳踩下油門,發動機的怒吼和風的呼嘯基本上是同步呼應的。一腳踩下,車速已經很輕鬆的跳到了70。相信0-100應該在6秒以內。

  Z4的發動機聲音的調校別有韻味。它的目標並不是「絕對的寧靜」,相反,它的聲浪設計是以點燃每一位Z4駕駛者胸中所有的激情而特別調校的。據說在這台3.OL的引擎運轉時,不論在任何車速下,在駕駛室內都擁有準確反映引擎工作狀態的悅耳他滿的聲浪。開始走近Z4,我還奇怪著名的寶馬發動機怎麼會發出如此粗壯的氣息,但開著它遊走兩圈,才發現這種粗壯而嘹亮的聲音是多麼的激揚,好像要帶領你,督促你去一飛衝天那樣,整個兒充滿了古典roadster的韻味。

  寂寞,冷峻無比的最終幻想

  Z4採用電子助力代替了傳統的液壓助力。這套被稱為「EPS」的電動輔助助力轉向系統通過一種是運動性和動力性的控制,提供了更突出的轉向控制機敏性。除了確保更佳的操控減震狀態,也同時提高了行車時的準確路感。與傳統的液壓助力系統相比,EPS的優勢在於如果沒有方向的改變,那麼轉向系統不需要發動機提供動力去補充轉向液的油壓,從而減少動力的消耗,同時採用電力裝置,也可以獲得更加靈敏迅速的轉向。

  這款Z4有一個「sport」按扭,即「動態駕駛控制」(DDC),是寶馬Z4的選裝配置。當按下它時,它可以為五速自動變速箱提供更為強勁的變速程序,並在踩油門踏板時提供更為自然的動力和加速、更快的轉向,從而使Z4成為一款更加運動、更加激烈的夢幻之車。我們在試車過程中在較低的速度下作了一次嘗試,起用這個程序以後,即使很溫柔的動作也可以惹出一場激烈的風暴。輕踩油門,輕轉方向,整車立刻如一頭髮怒的雄師,充滿了狂野不羈的味道。在驚訝於Z4靈敏的操控之餘,也敬告Z4的車主,在任何路面上Z4本身的機械性能也己經遊刃有餘,如果有更激進的選擇固然更好,但在未熟悉的情況下勿作輕易嘗試,Z4並非任何人都駕馭得了的。

  當Z4劃過你的眼前,就像一道轉折騰躍的閃電,總能在人眼前留下震懾人心的一道亮光。Z4源於一種自信,源於一種追逐,源於你對速度和心神的掌握。寶馬Z4是閃靈之神驕傲的兒子,擁有它,你也可以劃破長空。(試車 撰文/田永梁 攝影/吳劍)
中華復興網:http://www.1840cn.com 《中華復興方略》:http://www.1840cn.com/ctk/index.htm

2

主題

14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6
沙發
mtseasky 發表於 2004-5-6 14:24 | 只看該作者
最喜歡Z4的線條折射出的光與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8: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