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類源於非洲」說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7 2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類源於非洲」說

  事實上,現有的證明方法和手段都是猜測性的。
    
   DNA揭示驚人發現:英國白人體內有黑人基因
  一項對人類DNA的研究顯示,每100個英國「白人」中就有一人是非洲人的後裔。據英國《周末泰晤士報》報道,這項研究是牛津大學的人類基因學教授布萊恩-西克斯進行的,他認為這些DNA來自是在羅馬入侵時被羅馬人帶到不列顛來的非洲士兵和奴隸。
  西克斯博士對10000多人的DNA進行了研究,最後發現許多一直認為自己的祖先是純粹 的英國人的人實際上遠非如此。該報引述西克斯的話說:「這使得人種分類的生物學基礎毫無意義。我們都是複雜的混和體,同時,我們都是相互有關聯的。」(火羽) 多國基因研究提供新證據 支持東亞人起源非洲說

   據美國《科學》周刊報道,由復旦大學遺傳學研究所、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中心等中國研究單位與美國、英國和印尼等國的研究機構合作的基因研究,為亞洲現代人的「非洲起源」假說提供了新的佐證。
  研究人員從一百六十三個東亞人群中選擇了一點二萬多名男性,尋找其染色體上是否存在三個基因突變位點。這三個突變位點據認為都來源於一個更早的基因突變,該突變是一 部分非洲現代人特有的遺傳標記。結果發現,每一個被測試的男子的Y染色體上都至少帶有三個基因突變位點中的一個。研究人員說,這說明東亞人可能源自走出非洲的現代人。 人類起源新發現:現代歐洲人的根在非洲

  追溯人類起源與進化過程研究又有新發現,一批學者提出現代歐洲人,甚至世界上其他地區居民祖先,可能是數百名在25000年前離開非洲的人。
  前日在蘇格蘭愛丁堡揭幕的人類基因組組織研討會上,有科學家公布了這項重大發現,立刻引起與會者的熱烈討論。新發現不僅首次提出歐洲人起源的估計數量,而且嚴重動搖了現代人是在非、亞、歐、美各大陸同時進化而來的相對理論。
  此項研究由英國懷特海研究所與美國麻省理工基因組研究中心合作進行,主要比較來自瑞典、中歐和奈及利亞的三百個人類染色體樣本,找出歐洲人染色體與非洲人染色體之間在遺傳模式上的差異,從而揭示歐洲人的祖先何時離開非洲,以及他們的人數大概是多少。
  結果顯示,歐洲人的祖先比非洲人祖先少,學術上稱之為「進化瓶頸」,此項研究的負責人蘭德說:「歐洲人的祖先只有數百人,而非數千人。」他們並發現,奈及利亞人的染色體來源很多,證明其繁衍過程漫長且複雜,而歐洲人的染色體中仍有原始遺傳物質,證明其染色體種類的來源(祖先人數)較少。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的遺傳學專家魯賓亦認為,這項研究結果為現今歐洲人源自一小撮人的理論提供了有力證據。

最新研究表明中國人極有可能起源於非洲

  中國科學家最新的一項科研成果再次表明,中國人極有可能起源於非洲。中國科學院最新出版的一期《科學通報》上刊登了這一研究成果。
  復旦大學遺傳學研究所人類群體遺傳學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通過對涵蓋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的近一萬個男性的Y染色體進行檢測,結果在所有的樣本Y染色體上都發現了一個突變位點M168G--而這個突變位點大約在不早於7.9萬年前產生於非洲,是一部分非洲人特有的 遺傳標記。
  「我們採取了排除法的研究方式,希望能在大範圍的中國人群樣本中尋找到沒有M168G遺傳標記的人,但迄今為止我們沒有發現一例。」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復旦大學和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中心金力教授說:「我們認為這是目前支持『中國人非洲起源說』最強有力的證據。」
  目前學術界關於中國人的起源主要有「非洲起源說」和「獨立起源說」兩種觀點,「非洲起源說」認為,世界各地的現代人(包括中國人)大約在10萬年至2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然後走出非洲遷往世界各地,成為現代人的祖先,而原來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直立人則對當地的現代人起源沒有任何貢獻。「獨立起源說」則認為中國的現代人是由居住在中國的直立人進化而來的,四、五十萬年前的北京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1987年,美國科學家通過對線粒體DNA研究提出了人類起源於非洲並向其它地方遷移的學說。1998年,北京、上海、湖南、雲南等地的14位權威的遺傳學家,利用微衛星探針系統研究了遍及中國的28個群體,以及五大洲民族群體間的遺傳關係,發現亞洲人基因遺傳物質的組成成分與非洲人相似,首次為中國人起源於非洲的學說提供了重要的遺傳學證據。
  此後,我國科學家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多位科學家合作,通過對遍及東亞、東南亞、大洋洲等地的88個人群樣本的Y染色體進行對比分析,再次證明了亞洲人類起源於非洲,並具體指出了亞洲東南部是人類走出非洲后大遷移的主要「驛站」,一部分非洲人從亞洲東南部往北遷移到達中國,越過長江進入華北和東北亞,成為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人體共有23對染色體。其中,Y染色體是由父系遺傳的一種性染色體,由於在人類遺傳過程中不會出現重組,因此能穩定而豐富地記錄人類遺傳信息,通過對Y染色體的研究,能較為直接地揭示人類起源和演化的過程。
  「我們目前只研究了中國人群的Y染色體上的遺傳標記,並不能完全排除中國人獨立起源的可能性。」金力教授客觀地分析說:「隨著人類基因研究工作的進展和新的遺傳標記不斷發現,我們將繼續對人體22對常染色體和女性的X性染色、以及線粒體DNA進行研究,以最終揭示中國人的起源之謎。」(完)

現代人最古老DNA令人懷疑「人類源於非洲」

  澳大利亞國家大學的幾位科學家近日指出,此前有關人類起源於非洲並由此向其他各洲遷移的理論令人懷疑,甚至有可能是不正確的,因為他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據信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現代人DNA的化石。
  所謂的「走出非洲」的人類起源理論認為,在15萬年前,現代人類開始由非洲向世界其他各洲遷移,並在同一時間由穴居人類演變為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人類。但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在對上述DNA化石進行研究分析后卻發現,現代人類開始在澳大利亞生活的時間較之根據「走出非洲」理論推斷出的現代人移居澳大利亞的時間要早得多。
  幾位科學家指出,上述DNA化石是從一具大約有6萬年歷史、從新南威爾士地區發現的人體遺骸中發現的,對DNA的研究顯示這具遺骸的生理特徵與現代人類毫無二致。
  美國的人類學家阿蘭-曼恩表示,上述發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且令人震驚。他說:「這一發現具有非凡的意義,沒有人能夠預料得到。與此同時,這一發現還表明,隨著人們對人類起源這一問題的進一步研究,科學家將發現有關人類起源的真正時間和背景正在變得愈發複雜。」(清晨)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現代人類全部起源於非洲

  有關於現代人類都是從非洲原始人進化而來並逐步走向全世界的理論被各國科學家廣泛重視,周三,一份新的研究報告從不同的人種學和地理學角度對這一理論進行了升華。瑞典的科學家們對53名參加試驗的人進行了血液抽樣化驗,並對其細胞中的線粒體DNA進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人類進化之樹的確是植根於非洲大陸。人體細胞中的線粒體DNA是一種遺傳物質,也就是說母親與其孩子體內細胞中的線粒體DNA是相同的。
  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大學的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阿爾夫-哥蘭斯坦(Ulf Gyllensten)在一次電話採訪中說:「這次研究是首次通過對基因組進行研究來分析人類的進化發祥地。我們採用了大量的人體細胞分析結果,有充足的證據可以證實人類的確是來自於非洲。」他還認為,現在那些一直相信現代人類是在全球不同大陸上同時進化理論的科學家們也承認,人類大部分還是起源於非洲。他說:「這次研究結論將結束對於人類是否起源於非洲的爭論。」烏普薩拉和他的同事們抽取了53個人的血液樣本,對其中的DNA結構進行分析。這些試驗對象來自於不同的大陸和種族。由於線粒體DNA僅是通過母體遺傳,所以對它的分析可以很好地了解人的血統起源。
  這些已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上的研究結果顯示,所有參加試驗的人的祖先都是起源於非洲,並且是52,000年前移往其它大陸的,而不是以前所認為的人類是在100,000年前遷移到別處的理論。賓西法尼亞州大學的布萊爾教授認為,瑞典科學家通過對人體線粒體DNA的分析所得出的結果是可以得到認同的,他也認為人類的進化之樹是植根於非洲大陸的。(雨來)

非洲還是中國--學者關注中國人來自何方

  在蘇州大學的國家第四屆生命科學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上,生命科學領域的專家提出了「早期現代人類數萬年前由我國南方進入中國」這一觀點。
  提出這個觀點的是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摩爾根―――談家楨國際生命科學研究中心、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昆明醫學生物研究所5個研究單位。專家通過由19個單核苷酸多態位點組成的Y染色體單倍型在全國22個省市漢族人群中的分佈研究,證實中國南北人群的Y染色體單倍型組成有較大的差異。南方人群的多態性明顯高於北方人群,而後者的單倍型僅包含前者的一部分,其中單倍型H7、H10和H12僅出現在南方群體,這與我國南北少數民族人群間差異相符。結果顯示,早期現代人類自南方進入中國,隨後由南向北逐漸遷移,隨後逐漸遍布整個中國;同時測算出現代人類進入中國的時間大致是1.8萬年至6萬年前。對於這一新觀點,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DNA證據與化石證據,哪個更準確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告訴記者,「現在對於人類起源問題,有兩大觀點,一個是本土起源論,一個是非洲起源論,我本人認為,支持本土起源論的化石證據還比較少,而非洲起源論,從現在看來可能性更大。但支持本土起源論的關鍵性化石必然對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起到一個推動作用。」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新智則就此問題向記者做了詳盡的闡述:「1987年,美國3個學生通過對現代人胎盤線粒體DNA的研究分析各大洲人,發現黑人變異最多,於是提出假說,認為人類於2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於13萬年前走出非洲,並完全取代了原先各地的人類。1998年,復旦一位遺傳學家在美國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這一理論對中國情況也適用,並得出了相關結論。到1999年,更進一步研究發現南方DNA變異程度比北方大。由此認為從非洲來的人先到南方,進而擴展各地。並推測這一時間為6萬年前。但根據現代活人的DNA做分析畢竟只是很少一部分。自1987年那個假說提出后,許多遺傳學家們做了研究,有的支持,有的不支持,並得出了不同年代的數據。有的結果是10萬年前,有的結果是80萬年前。今年11月份,幾位中國遺傳學家又得出結論是29萬年前。而根據11月4日倫敦來的電報,英國通過DNA研究發現,人類的第一個女性祖先於14.3萬年前在非洲,而第一位男性祖先於5.9萬年前,比女性晚8萬年。歷史畢竟只有一個,如果只有一個共同祖先,到底是幾萬年前?我不能說這些結論都是錯的,但也不可能都是對的。他們的研究是根據活人的變異測量出來的,不過是其中一部分。我們認為最早的非洲人走出非洲在200萬年前,這是符合化石證據的,雖然我們的化石證據相對還較少,有不確定性,但絕對數量不少,由化石證據梳理的輪廓大體上不會太錯。相反,他們所能分析的DNA很少,根據那麼少的實驗數據推測整個人類的進化是不精確的,各個材料做的結果不一樣,每個都很難代表整體,有許多不確定、不清楚的因素,根據這些數據做推測是相當危險的。所以我覺得每一個實驗的結果不能說都是錯的、無根據的,但是它只能說明它所研究的這個片斷的歷史是這樣的,不等於整個人類的歷史是這樣的。」
  -人類有幾個發源地
  自從達爾文提出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觀點以來,非洲的考古發現找到了大量的早期人類化石,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那裡已找到距今440萬年前的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始祖種地棲猿及距今410萬年的原始類型的湖濱種南方古猿,也找到了距今300多萬年的阿法種南方古猿。在這些發現中,不僅有眾多完整的頭骨,而且有較完整的骨架。作為阿法種代表的「露西少女」就有40%的骨架。在距今370萬年的地層中,還發現了南方古猿直立行走的腳印。
  1999年美國得克薩斯大學人類遺傳學中心的科學家金力與我國一些科研單位合作研究后撰文指出,目前的基因證據並不支持亞洲黃種人有獨立起源的做法。他們認為,4萬到6萬年前源於非洲的現代人到達中國南部,並逐漸取代了亞洲大地上的古人。
  今年,美國和以色列的地質、考古專家又公布了一項驚人的考古發現:人類遠祖至少在78萬年前就從非洲遷居以色列,地中海東岸是人類祖先「走出非洲」遷往歐洲、亞洲的「走廊」。這一結論在考古界引起了震動。這次美、以考古專家的結論把原始人「走出非洲」的年代提前了幾十萬年,並進一步支持了人類源於非洲的說法。
  然而,現在還不能肯定非洲是人類最早起源的地方,也不能排除人類起源於亞洲的可能性,特別是中國,擁有廣大的新生代地層,有溫暖和寒冷氣候的變化交替的記錄,在這些地層中已發現了大量的高等哺乳動物化石的靈長類化石,特別是多種古猿化石,如第三紀的森林古猿、祿豐古猿、上新猿等,最近還在江蘇、山西等地發現了可能是距今4000萬年前後的高等靈長類化石,另外還有一些零星的可能是早期人科成員和早期舊石器文化的線索,有待我們在中國廣大地區去發掘。
  1929年底在我國北京附近的周口店發現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由此被作為人類起源於亞洲的證據。
  20世紀80年代,我國有些學者在發掘和研究元謀古猿時,認為在元謀盆地小河地區豹子洞溝發現的古猿伴有石器,故將之定名為「東方人」。在我國河北蔚縣上新世地層中找到了一件距今300萬年的石器。這遠遠超過了非洲發現的不超出260萬年的界限,並認為,「這是對人類非洲起源論的一次挑戰」。
  大量化石和考古證據證明,從以北京猿人為代表的直立人到現代中國人,中間沒有間斷,是「河網狀不斷推進附帶少量雜交而來的」。
  現代人來自何方?這是一個困惑人們很久的難題。為了破解這個難題,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正在做出種種推斷和論證。
  (本文采寫/發現工作室黃鑫 隆風)


人類源於非洲嗎

  美國和以色列的地質、考古專家公布了一項驚人的考古發現:人類遠祖至少在78萬年前就從非洲遷居以色列,地中海東岸是人類祖先「走出非洲」遷往歐洲、亞洲的「走廊」。這一結論在考古界引起了震動。多數科學家認為人類祖先源於非洲,但也有學者認為東亞也是人類的發源地,甚至認為人類有多個發源地。持「走出非洲」之說的考古學家一般認為,原始人類十幾萬年前從非洲來到地中海東岸,也有的估計這發生在50萬年前。這次美以考古專家的結論把原始人「走出非洲」的年代提前了幾十萬年,並進一步支持了人類源於非洲的說法。
  根據人類進化史,6500萬年前出現原猴類,5000萬年前出現猿猴類,500萬年前非洲猿類進化為人科動物,即開始人類的起源。古人類源於非洲的說法,基於那裡發現了73萬至400萬年前直立人類化石。一些學者根據基因檢測認為,現代人20萬年前出現在非洲,13萬年前從非洲遷徙到歐亞,取代當地的古人類。1997年德國慕尼黑大學專家對歐洲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基因分析也支持這一假說。美國學者華萊士和威爾遜甚至認為,現代人祖先是15萬年前非洲的一位女性。
  死海:埋藏生命秘密
  以色列和約旦交界的死海地處海平面下405米,被稱為「死亡之地」。約旦河水注入其中,卻只能進不能出,常年的高溫蒸發使死海水成為飽和鹽水,任何生物都無法生存。然而在遠古時代,這裡卻是一個蒼山綠樹環繞的淡水湖,是當時中東和北非熱帶森林的一部分。地球表面的滄桑巨變使這裡面目全非,並把許多遠古生命的秘密掩埋在地下。
  1947年,考古和地質學家在死海北部西岸邊的庫姆蘭發現了2200年前最古老的《聖經》舊約《死海古卷》和3000年前猶太人最早的村落。在隨後的大規模發掘中,考古學家在附近還發現了許多更新世古動物化石和古人類遺跡。
  60年代初,考古學家又在特拉維夫南部的胡隆發現了原始人遺跡,隨後在庫利等沿海高地多處發現舊石器時代、更新世及第四紀動物化石及石斧、石刃等工具,還發現了牙齒化石。
  此次美國和以色列專家用於研究的考古發現,如石斧、石刃等原始人工具和動物化石,其實早在10年前就在死海西岸北部雅庫夫峽谷中陸續發現了。
  
  與地球磁場相反
  90年代初,雅庫夫峽谷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遺跡。儘管迄今尚未發現古人類化石,但發掘出了許多他們使用的沉積岩和玄武岩石斧、石刃等工具和他們獵食的古象、羚羊、鹿等動物化石及可食植物的化石。這些原始石制工具形體較大,加工精細,其雙面加工成刃的技術尤其令學者們感興趣,因為雙面成刃工具的出現是原始人的重大進化,是帶有人類思維特點的質的飛躍,能加工複雜工具表明古人類向現代人進化了一大步。
  原始人石制工具最能反映當時的文明水準。專家們還發現,雅庫夫原始人石器和以色列其它地區出土的石器有很大的差別,其形狀和加工技術的精細複雜和非洲肯亞、坦尚尼亞出土的更新世原始人石器卻極為相像。
  此外,根據出土石器的地層地質年代,雅庫夫原始人的年代更古老。專家們用氧同位素19等現代方法測試研究,驚訝地發現這些原始工具出土地層岩石中的磁場竟然和目前的地球磁場相反!
  根據古天文研究,地球磁極45億年來多次發生偏轉、逆轉,並在地層岩石中留下了改向痕迹。最近的一次地球磁極逆轉發生在78萬年前,那時的南極是今天的北極。雖然迄今科學家尚未完全破譯地球磁場改向的原因,但地質考古學家把它用作判斷地層年代的可靠依據。專家們斷定,至少在78萬年前,死海地區便生活著原始人類,他們和非洲的原始人類文明一脈相承,很可能是幾百萬年前在非洲生活的人類遠祖的一個分支從非洲中部大森林北上,並沿著地中海遷徙,到達了現在的死海附近。
  雅庫夫古人類化石研究為人類進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據,但也留下許多待考之謎:在這裡生活的古人類後來去向何方?為什麼後來的古人類工具反而不如他們的先進?(本報駐特拉維夫記者陳克勤)

考古發現:原始人類78萬年前從非洲來到亞洲

  美國《科學》雜誌報道,一位名叫費貝爾(Feibel)的地質學家在以色列北部死海的峽谷發現的化石顯示,原始人類從非洲移民到達亞洲的時間,要比以前估計的早了25萬年,即在78萬年前他們就已經到達了以色列。
  費貝爾並沒有發現當時生活在還充滿淡水的死海湖畔原始人類的化石,但是他發現了顯然是這些原始人類所製造的石器工具,其中主要是斧頭,以及他們作為食物的大象、羚羊、鹿和其他動物的遺骨化石,以及一些可食植物殘留物的化石。這些工具與遠在非洲坦尚尼亞發現的相同。
  所有這些化石是在一個地層的上下地層中發現的,科學家檢查了殘留在這個中間地層岩石中的表示地球磁場方向的特徵,發現當時地球磁場的南北極與現在的相反,而最近一次地球磁場改向是發生在78萬年前,因而費貝爾斷定,原始人類至少在78萬年前就到達這裡定居。在45億年歷史中,地球磁場多次改向,並在岩石中留下改向的特徵,這已被科學家所確認,考古學家經常依據它來判斷地層的年代,但是迄今為止,科學家沒有找到地球磁場改向的原因。
  目前,一般公認的觀點是,人類起源於非洲,但是,近來也有科學家對此提出異議,有的認為起源於亞洲甚至中國,還有的認為有幾個發源地,因此,這次發現對於有關人類的演化歷史研究無疑會有所幫助。(子非)

復旦學者:山頂洞人不是我們的祖先

  華聲報訊:由中國復旦大學教授金力主持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人是從非洲來的。這意味著山頂洞人、北京人並不是我們的祖先。這是中國學者在檢測一萬人的DNA后得出的結論。這篇論文用分子遺傳學的研究方法有力地支持了此前就存在的現代人「出自非洲假說」。今天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報》全文刊登了此論文。
  上海復旦大學人類群體遺傳學及多基因疾病課題組的一位研究人員說,他們去年提出中國人起源於非洲的觀點后引起人類學家的反駁。現在他們對中國北方、南方共1萬人的血樣進行DNA分析發現,沒有1個人DNA結果表明他的遺傳體系與世界其他現代人不同。他們認為,現代人從非洲先到地中海沿岸再到東南亞,然後從東南亞進入中國。
  至於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為什麼沒有留下後代,研究小組認為他們在冰川期不知什麼原因被滅絕了。後來現代人來到中國取代了他們。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關於現代人是否起源於非洲的爭論由來已久。1987年,美國科學家華萊士和威爾遜分別帶領兩個實驗室通過檢測細胞線粒體內的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發現,現代人可以追溯其祖先到大概15萬年前住在非洲的一個女人。

中國人是否源於非洲引發各國學者激烈爭論

  華聲報訊:我們現代人來自何方?這是一個困惑人們很久的難題。為了破解這個難題,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作出了種種推斷和論證。近幾年對於這一問題的爭論較為激烈。
  一些學者以基因檢測得出的數據為依據,認為為最早的現代人大約20萬年前在非洲出現,他們的後代大約13萬年前走出了非洲,並遷徙到了歐洲、亞洲,取代了當地的古人類。1997年德國慕尼黑大學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宣稱,他們對歐洲原始人---歐洲尼安德特人化石中基因殘存物分析的結果支持了這一假說。
  儘管歐洲與非洲在地理位置上的毗鄰為歐洲現代人源於非洲這一假說提供了一定的合理性,不過這一假說仍缺乏確鑿的證據。然而,近年來又有人提出亞洲現代人也源於非洲,這引起了國際同行的更大爭論。
  1999年美國得克薩斯大學人類遺傳學中心的科學家金力與中國一些科研單位合作研究后撰文指出,目前的基因證據並不支持中國的智人(亞洲黃種人)有獨立起源的說法。他們認為,4萬到6萬年前源於非洲的現代人到達中國南部,並逐漸取代了亞洲大地上的古人。
  對於上述問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吳新智研究員在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現代人類起源於本土的早期智人。50多年來,中國考古學家先後在雲南元謀、陝西藍田等地發現了多處古人類化石地點以及千餘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大量化石和考古證據證明,從以北京猿人為代表的直立人到現代中國人,中間沒有間斷,是「河網狀不斷推進附帶少量雜交而來的」。
  另據今年4月份的法國《科學與未來》雜誌報道,國際著名古生物學家、法國人伊夫-科龐也認為亞洲的現代人與亞洲的古人類之間確實存在連續演化關係,因為他在中國看到的各個時期的亞洲人化石都有一系列共同特徵。科龐表示,他「很難相信我們現代人都是起源於非洲的」。
  對於目前十分流行的基因檢測法,吳新智指出,用這種方法推斷人類起源只能提供間接的材料,它仍然屬於推測。它所檢測的人體基因的鹼基對數量極少,其中所提取出來的尼安德特人的古鹼基對只有300多個,而人體的鹼基對共有約30億個。以檢測少量的遺傳物質來推測整個人類的起源其可靠程度可想而知。吳新智說:「做這項工作的遺傳學家對此是有交代的,只不過一些媒體為了追求轟動效應而過分炒做基因檢測法,從而失去了客觀性。」
  吳新智認為,現階段與基因推論法相比化石證據更重要,因為它們更直接。比如現在絕大多數人接受古人類最可能起源於非洲的說法,就是因為人們在那裡發現了400多萬年前以及150萬到300萬年前能直立行走的人類化石。他說,中國人類進化的「劇本」有待充實,只要加大投入,我們必將為破解人類起源以及中國現代人起源之迷做出應有的貢獻。

研究證明數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才進入中國
  本報北京11月21日訊 早期現代人類是在什麼時間又是從什麼方向進入中國的?隨後又是如何遍布中國的?在日前剛閉幕的全國第四屆生命科學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上,生命科學領域的專家提供了讓人新奇的答案:早期現代人類自南方進入中國,隨後由南向北逐漸遷移,隨後逐漸遍布整個中國。
  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摩爾根―談家楨國際生命科學研究中心、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昆明醫學生物研究所的專家,通過由19個單核苷酸多態位點組成的Y染色體單倍型在全國22個省市漢族人群中的分佈研究,證實中國南北人群的Y染色體單倍型組成有較大的差異。南方人群的多態性明顯高於北方人群,而後者的單倍型僅包含前者的一部分,其中單倍型H7、H10和H12僅出現在南方群體,這與我國南北少數民族人群間存在的差異相符。生命科學專家通過對攜帶南北人群共同的單倍型個體在三個Y染色體微衛星記位點的基因組分裂的研究,測算出早期現代人類進入中國的時間大致是1.8萬年至6萬年前。記者 趙文立

基因研究揭示人類擁有共同祖先

  A、B、C、G、T這幾個英文字母都是化學編碼,正是它們組成句子、連成篇章,匯成了人類生命之書。而組成了人的30億編碼決定著一個人的身高、發色和患上各種疾病的傾向。但是這些編碼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基因決定著一個的膚色、發質結構、眼睛甚至是鼻子的形狀。如果科學家能夠改變疾病編碼基因,那麼為什麼不改變與特定人群有關的基因呢?如果基因是區別身體不同的基礎,那麼它又為何不決定著精神的不同的?
  事實上。一些基因疾病對不同種族的作用是不同的,囊性纖維化症多發於白種人,而鐮狀細胞血症則主要發於黑人。有科學家批評說,如果不對有關的基因進行探索,將會把特定患病人群的前途交給政治解決。牛津大學的基因學家威爾斯博士說:「我們並不是要製造一種消滅種族的靈巧炸彈。」他認為從前的優生學所為的成果令人懷疑,他們現在所做的工作並不將人們沿種族進行劃分,人類的祖先是共同的。「走出非洲」的原理說明人類起源於東部非洲,並從那裡擴展到全世界。
  關於人類基因圖譜的研究成果證實,在這個星球上所有人99.9%的基因都是一樣,因此決定著人類各種區別的基因染色體組是非常少的。但是我們所謂的種族區別並非是由0.1%的不同基因造成的,威爾斯說:「你可以發現,在兩個非洲人之間的基因區別往往要大於一個非洲人和任何其它地方的人之間的區別。」這種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威爾斯記錄了全球各地區200個Y染色體的基因標記,大多數人都有多重標記,這說明在人類歷史上存在著廣泛的遷移和通婚情況,而且所有的人都攜帶著非洲祖先的基因。正是這個原因,威爾斯說基因學家都不同意種族生物學的概念,對他們而言,種族是個文化概念。
  當人類的祖先離開非洲前往其它地區后,他們適應各自不同的環境,身體發生了許多變化,而所謂的種族,即膚色則是最近才產生的,它的變化史不過才幾千年。淺色出現在較冷的地區,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從陽光中吸收維生素D。而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們則為了保護不受強烈陽光的傷害,膚色變得越來越深。有趣的是,認為淺膚色的人種進化較早,因而白人至上的原則其實是不對的。事實上,當人類在10萬年前出現在非洲時,他們的皮膚是中棕色的。


考古新證:人類是否源於非洲

  --考古新證78萬年前,原始人「走出非洲」來到死海
  人類遠祖「走出非洲」
  本月初,美國和以色列的地質、考古專家公布了一項驚人的考古發現:人類遠祖至少在78萬年前就從非洲遷居以色列,地中海東岸是人類祖先「走出非洲」遷往歐洲、亞洲的「走廊」。這一結論在考古界引起了震動。多數科學家認為人類祖先源於非洲,但也有學者認為東亞也是人類的發源地,甚至認為人類有多個發源地。持「走出非洲」之說的考古學家一般認為,原始人類十幾萬年前從非洲來到地中海東岸,也有的估計這發生在50萬年前。這次美以考古專家的結論把原始人「走出非洲」的年代提前了幾十萬年,並進一步支持了人類源於非洲的說法。
  根據人類進化史,6500萬年前出現原猴類,5000萬年前出現猿猴類,500萬年前非洲猿類進化為人科動物,即開始人類的起源。古人類源於非洲的說法,基於那裡發現了73萬至400萬年前直立人類化石。一些學者根據基因檢測認為,現代人20萬年前出現在非洲,13萬年前從非洲遷徙到歐亞,取代當地的古人類。1997年德國慕尼黑大學專家對歐洲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基因分析也支持這一假說。美國學者華萊士和威爾遜甚至認為,現代人祖先是15萬年前非洲的一位女性。
  死海:埋藏生命秘密
  以色列和約旦交界的死海地處海平面下405米,被稱為「死亡之地」。約旦河水注入其中,卻只能進不能出,常年的高溫蒸發使死海水成為飽和鹽水,任何生物都無法生存。然而在遠古時代,這裡卻是一個蒼山綠樹環繞的淡水湖,是當時中東和北非熱帶森林的一部分。地球表面的滄桑巨變使這裡面目全非,並把許多遠古生命的秘密掩埋在地下。
  1947年,考古和地質學家在死海北部西岸邊的庫姆蘭發現了2200年前最古老的《聖經》舊約《死海古卷》和3000年前猶太人最早的村落。在隨後的大規模發掘中,考古學家在附近還發現了許多更新世古動物化石和古人類遺跡。
  60年代初,考古學家又在特拉維夫南部的胡隆發現了原始人遺跡,隨後在庫利等沿海高地多處發現舊石器時代、更新世及第四紀動物化石及石斧、石刃等工具,還發現了牙齒化石。
  此次美國和以色列專家用於研究的考古發現,如石斧、石刃等原始人工具和動物化石,其實早在10年前就在死海西岸北部雅庫夫峽谷中陸續發現了。
  與地球磁場相反
  90年代初,雅庫夫峽谷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遺跡。儘管迄今尚未發現古人類化石,但發掘出了許多他們使用的沉積岩和玄武岩石斧、石刃等工具和他們獵食的古象、羚羊、鹿等動物化石及可食植物的化石。這些原始石制工具形體較大,加工精細,其雙面加工成刃的技術尤其令學者們感興趣,因為雙面成刃工具的出現是原始人的重大進化,是帶有人類思維特點的質的飛躍,能加工複雜工具表明古人類向現代人進化了一大步。
  原始人石制工具最能反映當時的文明水準。專家們還發現,雅庫夫原始人石器和以色列其它地區出土的石器有很大的差別,其形狀和加工技術的精細複雜和非洲肯亞、坦尚尼亞出土的更新世原始人石器卻極為相像。
  此外,根據出土石器的地層地質年代,雅庫夫原始人的年代更古老。專家們用氧同位素19等現代方法測試研究,驚訝地發現這些原始工具出土地層岩石中的磁場竟然和目前的地球磁場相反!
  根據古天文研究,地球磁極45億年來多次發生偏轉、逆轉,並在地層岩石中留下了改向痕迹。最近的一次地球磁極逆轉發生在78萬年前,那時的南極是今天的北極。雖然迄今科學家尚未完全破譯地球磁場改向的原因,但地質考古學家把它用作判斷地層年代的可靠依據。專家們斷定,至少在78萬年前,死海地區便生活著原始人類,他們和非洲的原始人類文明一脈相承,很可能是幾百萬年前在非洲生活的人類遠祖的一個分支從非洲中部大森林北上,並沿著地中海遷徙,到達了現在的死海附近。
  雅庫夫古人類化石研究為人類進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據,但也留下許多待考之謎:在這裡生活的古人類後來去向何方?為什麼後來的古人類工具反而不如他們的先進?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沙發
常殺銀 發表於 2006-1-7 23:10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很好,很好!能不能複製一下到「學術教育」版塊啊!

謝謝Blue Ivy 斑竹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593

帖子

2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7
3
風無影 發表於 2006-1-8 15:56 | 只看該作者
我傾向於多起源、多群體雜交遺傳的觀點。比如,亞洲人也有向西、南遷徙的可能。由於不同群體之間的融合,最終導致了基因的趨同。
另外,我對一些基因推斷就是結論的邏輯很不理解。比如:「結果在所有的樣本Y染色體上都發現了一個突變位點M168G--而這個突變位點大約在不早於7.9萬年前產生於非洲」,基因突變的時間是怎麼測出來的?這個時間是統計的平均時間還是都準確無誤地指向同一個時間?誤差範圍有多大?這個突變在控制人生長方面起著什麼作用?它會不會是人類智力發生變化的突變點?
很多人可能不是很清楚,同位素測年齡,越老的越準確,而時間越短誤差越大。這是因為在大尺度和小尺度測量中我們要求的精度是不同的。比如,對百萬年計的單位,雖然一個誤差就是幾十萬年,但是以百分比計算出來的誤差卻不大。此外,在同位素測量中,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比如,風化作用、某些測量用元素在原始狀態的真實丰度等。
人生如夢誰非寄,心靈到處便是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mahoupao 發表於 2006-1-13 16:18 | 只看該作者
上帝在各個不同的地方,是按適應環境的需要造人的,在非洲,抗曬所以黑.
在中國,黃土之地,在歐洲,雪白,小日本風多,所以人矮...

上帝先在溫暖之地造人,一步一步往北.北歐人種可能是最後的作品.所以有人認為北歐人是最優人種...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8: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