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持單個股票不得超5% 符合條件可融資融券
中國證監會昨日發布《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該徵求意見稿傳遞出不少重要信息,如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已近在眼前、券商新開營業部有了上限要求等。
券商融資融券將開閘
《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昨日公布,以官方文件的形式預告了證券業期盼已久的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離開禁已經不遠。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對記者表示,"融資融券這件事情我們還在認真研究"。據有關人士透露,證監會機構部正在擬定《證券交易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規定》,並將報國務院批准。這項管理規定已被證監會列入證券法配套的二類規則,爭取在今年上半年發布。
昨日發布的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了證券公司為客戶買賣證券時,提供融資融券服務的風險控制指標標準:即對單個客戶融資和融券業務規模均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對所有客戶融資和融券業務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0倍。
一旦符合條件的券商可進行融資融券業務,對證券業而言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沒有融資和融券,就把證券公司的生路斷了,所以我們要把門打開"。《證券法》修改起草工作小組組長許健表示。
西南證券研發部副總經理周到表示,融資融券業務有利於市場交投的活躍,利用場內存量資金放大效應也是刺激A股市場活躍的一種方式。而證券交易量的增大,券商的傭金收入也會隨之增加。與此同時,這也為券商拓展業務提供了空間,目前券商的經紀業務服務內容比較單一,僅僅是提供跑道。有了融資融券,券商經紀業務的內容更加豐富了,對券商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該業務一旦真正推行,大券商的融資融券絕對值會比小券商大得多,從而加速證券業的優勝劣汰。
券商新開營業部有新規
證券公司開證券營業部有了上限。《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證券公司經營證券經紀業務的,必須符合兩項風險控制指標標準,一是凈資本不得低於公司託管客戶的交易結算資金總額的10%;二是凈資本按營業部數量平均折算額(凈資本/營業部家數)不得低於1千萬元。這也就意味著今後一些資產質量不佳的券商經紀業務規模和營部家數將受到很大限制。
華泰證券副總經理馬昭明表示,券商經紀業務門檻的提高是個好事情,這樣的規定會讓證券公司的真正實力與擴張速度能夠切實相符,從而在行業調整時指導證券公司正確處理好管理能力、資本實力和擴張速度的關係。"對不同公司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西南證券周到認為,相關規定對資產質量好的大券商比較有利,因為他們可以擁有更多的客戶量和客戶資金,從而出現強者恆強的情況。
但也有一些業內人士對具體比例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認為,營業部的發展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機構模式,另一種是儲蓄所模式,後者的規模比較小,投入少,客戶也不多,風險其實也不大。不同的投資者需要不同的服務,凈資本的限制可能會對後者產生負面影響。
持單個股票不得超5%
徵求意見稿對券商的自營業務、委託理財的風險控制比例做出了明確規定,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證券公司經營證券自營業務,持有一種股票的市值與該股票總市值的比例不得超過5%。
一些券商自營人士表示,以前券商持有單隻股票的比例並沒有特別的規定,只是超過5%必須公告並履行相關義務,現在有了更嚴格的規定,對於券商自營風險控制無疑是有利的。但是,目前的實際操作中,要徹底了解一個公司需要很多成本,券商發現一個好的投資目標常希望能盡量多買些,所以偶爾也會出現過線的情況。他們建議,在具體比例上能否參照公募基金的標準,適當放寬些。至於自營股票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倍,自營業務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2倍,集合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0倍等要求,業內人士認為這些上限設置相對寬鬆,對資產質量好的券商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對於券商的投行業務,徵求意見稿規定,證券公司單項承銷業務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80%。"按照這一規定,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注資的話,一些券商會在投行領域被徹底淘汰"。國信證券某保薦人表示,很多券商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承銷能力,今後,投資銀行業務可能會向銀河、申萬、中信、中金等大券商進一步集中。
"對自營、投行、委託理財等券商核心業務的風險控制,體現了以凈資本為中心的考核理念越來越成為監管層的核心理念,思路完全正確。不過,目前許多券商都在進行增資的準備,希望《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正式出台時,能給他們留下一定的緩衝期"。一家券商負責人稱。
[新聞背景] 為何實施風險控制指標監管
首先,通過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險控制指標對證券公司進行風險監管,符合國際慣例。在《管理辦法》和《計算規則》的起草過程中,證監會結合我國證券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近幾年證券公司經營發展和監管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尤其是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工作取得的經驗,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出了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和凈資本計算規則。
其次,通過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險控制指標對證券公司進行風險監管,有利於提高證券公司外部監管和內部控制有效性。
第三,通過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險控制指標對證券公司進行風險監管,有利於推動優質、合規公司創新發展和做優做強。
[名詞解釋] 凈資本概念與內涵
凈資本是根據證券公司的業務範圍和資產的流動性特點,在凈資產的基礎上對資產等項目進行風險調整后得出的綜合性風險控制指標。凈資本指標反映了凈資產中的高流動性部分,表明證券公司可變現以滿足支付需要和應對風險的資金數。通俗地講,凈資本是假設證券公司的所有負債都同時到期,現有資產全部變現償付所有負債后的金額。
凈資本指標的主要目的:一是要求證券公司保持充足、易於變現的流動性資產,以滿足緊急需要並抵禦潛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營運風險、結算風險等,從而保證客戶資產的安全;二是在證券公司經營失敗、破產關閉時,仍有部分資金用於處理公司的破產清算等事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