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合文斗組合:我們這一生能有多長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6-1-4 1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南合文斗"的韓國味道很濃

  

  

  


  "南合文斗"現場唱歌

  我們這一生能有多長?

  (曾經來自校園的南合文斗組合)

  也許,現在,我們已經過去了半輩子。那個時候,看海明威的小說,喜歡的書名是《死在午後》。

青春光華綻放,在最絢爛的時候突然消逝,這是我們都曾經想要的生活方式。  那個時候,我們20歲。


  我看見你們在春天的下雨天,背著木吉他站在葉子綠得發響的梧桐樹下,好象隨時都可以席地歌唱,這個記憶中的情景,


  已經過去了十年。然後,你們在人群中歌唱,那些年輕的面孔和你們呼應合唱。


  青春是用來揮霍的嗎?


  是的,那時我們可以日夜不睡,就那麼大聲說話集體歌唱,那時,我們就那麼以為,青春可以無限延長。


  這是關於20歲不能消磨的記憶。在整個90年代的白天和夜晚,留下痕迹的,是白晝的歌唱和夜晚的聚會,在不同的城市,


  短暫的飛行或者漫長的鐵路線,輾轉在一段愛情到另一段愛情,隨時到達情緒最高點,然後頹然厭倦。


  再後來,是什麼讓我們走散?


  如果不是參加一場時代的聚會,幾乎就要彼此相忘。那個2000年,是一個轉折點,在羅大佑的滴唱會,你們見到久未相見的人,在對方的眼睛里發現了彼此正處在青春的末尾,這個時代演唱會的發起人,曾經是少年的思想起端,但在這一場演唱會,在這個少年時代的偶像身上,也看到了歲月蒼老韶華逝去。


  這個時候,你們已經開始工作有年,生活把你們推向不同的公司、計劃和報告。你們,已經很久沒有再拿起吉他。


  你們和曾經聽過你們唱歌的年輕人一樣,在寫字樓和工作報告中,開始一段現實人生。


  並不是每一個曾經歌唱的人,都能最後成為鮑伯•迪倫。


  在偶爾聽到少年時候一起歌唱的,還在吉他和錄音棚之間堅持,你們也許會停下來想過半分鐘,但仍然被生活的慣性推動繼續。  時間衝過2000年,你們想要超越這平凡的生活。  你們,都選擇離開重複的工作。


  曾經念國際貿易的,選擇去英國,學完工商管理碩士。    曾經念建築工程的,自己和同伴開始做自己的公司。


  在你們的簡歷中,已經看不到年少時候曾經和許多人一起唱歌的痕迹,關於校園民謠,這個單詞已經時間久遠。


  這是你們想要的,大多數人想要的,看上去正常、積極的人生。


  如果這樣繼續,會和大多數人一樣,有一個看上去幸福、滿足的後半生。


  為什麼要重新唱歌?


  至少今天,你們已經不再青春年少,也沒有那麼多時髦的潮流技巧。


  在你們的選擇中,那樣的歌曲,反而讓人聞到了70年代的味道。如果你們重新回到那舞台,那些在90年代和你們一起合


  唱的歌唱是否會再回來?  這時代已經在人人爭先恐後的忙亂節奏中,變了樣子。


  那些陷入愛情的20歲們,會不會為他們的姑娘寫一首歌?在應接不暇的時代潮流中,誰都踴躍成為最時髦的那一個。


  而你們,時光瞬乎10年,依然還是選擇吉他,節奏情緒甚至比90年代更老,者到記憶恍惚的70年代。


  那個時代,是嬉皮士和朋克交替的年代,節奏淳樸直接,愉快放縱頹廢,每個人都是放大毛孔的生活。


  你們選擇重新唱歌,是想短暫離開這公司化的生活?還是不甘心放棄多年前倉促結束的民謠時代?


  無論如何,你們選擇了重新開始唱歌。  還記得你們十年前的嗓子,一個明亮一個清爽。
十年以後,你們的聲音都已經微微沙啞,這是時間在發酵,或者,自我安慰吧,是時間的潤色。


  30年以後,或者,你們至少還可以說多年以前,我們雖然沒有選擇在午後的陽光下消逝.但有那麼一刻,我們終手掙脫了


相關新聞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