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8%美國人考慮購買中國車 企業大受鼓舞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houpao 發表於 2006-1-3 0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8%美國人考慮購買中國車 企業大受鼓舞

DirectionsResearchInc.是一家位於美國辛辛那提的市場調查公司,成立於1988年,被認為是全美成長最快的10家調查公司之一,業績位居全美同類企業前50名(2003年)。跟在汽車行業頗具影響力的J.D.Power相比,其營業收入低一檔,行內排名靠後一排(2003年,J.D.Power排名第12位,它在第36位),大概汽車算一個有油水的行業,它也早早做起了汽車領域的市場調查,雖然還不能與J.D.Power相提並論,但人家很努力,很認真,拿出手的數據有人信,對廠家、機構和消費者有一定的影響力。

  我很高興,也希望它的數據是科學的、準確的,因為上周它拿出一組跟咱們中國汽車有關的調查報告。
  Directions用了三周的時間,針對通用瀕臨破產的可能,在全美範圍內做了一項汽車調查,其結論是四分之三的美國人不會去買一家破產公司生產的汽車。前面的數據主要講美國不同收入階層的消費者對於這一類的汽車品牌的態度變化,比如,年收入在25,000美元以下的人中,只有20%會去購買破產企業生產的汽車,而年收入在100,000美元以下的人當中也不過才32%。後面接著提到,在今天的美國消費者當中,如果中國生產的汽車能在美國銷售的話,將有28%的人會考慮購買,而對於印度汽車的選擇比例僅為15%。這引起了我的關注。
  Directions設計的這組調查,面向成年人,採取的是隨機抽樣方式,據它自己稱既不代表任何消費者群體,也不代表企業,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它的數據是接近準確的。這說明了什麼樣呢?
  我個人覺得至少說明兩點:第一,中國汽車的進步已經被普通的美國人看在了眼裡,記在心頭,而且對於中國的汽車產品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這對於中國汽車成功地打入美國市場有所裨益。第二,在美國的低端汽車市場上,中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無疑是會吸引美國消費者的。全世界大多數人都對價格敏感,美國人,尤其是美國的「窮人」更不例外。Directions的調查數據表明,62%的美國人認為油價上漲影響到汽車消費,美國的油價相對於他們的收入在咱們中國人看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按美國人的收入水平與油價支出比例來套,象我們這樣用油,在那邊,人人都算大款了。可見,美國人的消費觀非常的現實。這還不算完,在這個62%的構成人群中,年收入低於25,000美元的比例更是高達71%,我想這部分消費者對於價廉物美、實用的中國汽車定然會讚不絕口,買到了,劃得來。在美國這個汽車的王國里,這個比例暗示著一個什麼樣的數字?我一想就要笑,怪不得MalcolmBricklin、尹同耀、李書福、魏建軍面對美國市場會抑制不住的內心的澎湃。
  從低端再到高端,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日本人走過來了,韓國人正在走,我相信中國人也一定走得過去。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還有兩年半,說它遠,搬手指算,還有952天,說它近呢,一眨眼就到了。照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看下去,大規模出口美國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既然美國的消費者都盼著咱們去,咱們為何不可勇敢一點,高調一點,大大方方地去呢?「和尚摸得,我有什麼摸不得」,日本人摸了,韓國人正在摸,多我一個,只要通用不死,美國人才不會哭。況且人家也知道咱們遲早是要去摸的,最多提前調整一下心態罷了。
  應當承認,Direction的調查數據,增強了中國汽車出口美國的信心,所以,我要說謝謝DirectionsResearchInc.,謝謝可愛的美國汽車消費者們。

(本文來自sina)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5: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