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06年達喀爾拉力賽賽程詳細介紹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houpao 發表於 2006-1-3 09: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賽程介紹:
1,(12月31日)里斯本-portimao,前後銜接賽段各186公里和101公里,特殊賽段83公里
第一天的賽程主要是便於賽手對機器進行適應性調校,同時賽手本人適應比賽環境,由於導航規則的改變,賽手將不得不在導航上下更大的功夫,導航水平的差異將產生多條比賽路線,賽手將在新年晚上一絕高下。



2,(1月1日)portimao-malaga,前後銜接賽段各65公里和387公里,特殊賽段115公里
第二天將進行在歐洲的首次超過100公里的特殊賽段,路線特點考驗賽手在山區快速行駛的能力,經過特殊賽段后,選手將經過近400公里的銜接賽段,在malaga登船,全程需要7個小時左右。


3,(1月2日)nador-er rachidia,前後銜接賽段各237公里和121公里,特殊賽段314公里
在第三天,有經驗的選手將發現,儘管此次賽段在歷史上曾出現3次,但過去的經驗意義不大,因為路線是全新的,賽手將穿越乾涸的河道以及摩洛哥典型的路況,可以預料到部分賽手將會因導航偏差而犯錯誤。那些使用舊版本的GPS的選手將不得不被迫進行升級。



4,(1月3日)er rachidia-quarzazate前後銜接賽段各56公里和197公里,特殊賽段386公里
沙漠之門,該賽段可以看作是典型的達喀爾賽段,同時也因為集合了多種特殊路況而顯示自身的特點,賽手不得不利用鐵鍬和沙板越過沙丘,以及隨後的鹽水湖和乾涸河床,副駕駛對路書的理解和判斷將變得極其重要。


5,(1月4日)quarzazate-tan tan前後銜接賽段各187公里和282公里,特殊賽段350公里
乾涸的河床,面對複雜的路況,主駕駛和導航之間不得不進行更有效的溝通以便找到最佳路線,和去年路線相比,特殊賽段增加了三倍,連續的計時賽段將進一步拉開賽手之間的成績。



6,(1月5日)tantan-zouerat前後銜接賽段各336公里和12公里,特殊賽段444公里
因為要在夜間跑完336公里的銜接賽段,因而充足的休息必不可少,夜間行車對賽手的精力是一個挑戰,隨後而來的444公里的特殊賽段對賽手的沙漠行車技巧也是一項考驗。



7,(1月6日)zouerat-atar前後銜接賽段各10公里和12公里,特殊賽段499公里
導航嫻熟的賽手將會在此賽段中受益,部分選手可能會完全迷失方向,由於路書上的提示有限,那些錯過隱藏路點的車手將不得不停下來尋找正確的方向,除了沙丘,選手們面對的還有亂石堆和駱駝草。



8,(1月7日)atar-nouakchott前後銜接賽段各34公里和26公里,特殊賽段508公里
在特殊賽段開始部分,選手將面對峽谷和乾涸河道上的大風天氣,經過一系列的曲折彎道后,一段路況較好的地段可能會讓憋了好久的車手開足馬力,但過分的自信將會迎來壞運氣。





(1月8日)在茅利塔尼亞首都進行修整,以面對未來的8個賽段,能堅持到休息日對很多車手來說已經是成功的一半,首都將向選手展示游牧生活和定居生活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

9,(1月9日)nouakchott-kiffa前後銜接賽段各30公里和245公里,特殊賽段599公里
本次擁有最長的特殊賽段,在線路開始和結束,賽手都得面對連綿起伏的,長度超過20公里的沙丘,對行駛數度速度和路線選擇將是一個考驗。





10,(1月10日)kiffa-kayes前後銜接賽段各1公里和49公里,特殊賽段283公里
賽手將面對越來越多的灌木和狹窄彎曲的道路,本賽段可以看作是黃色非洲進入到黑色非洲的過渡。




11,(1月11日)kayes-bamako前後銜接賽段各50公里和424公里,特殊賽段231公里
儘管出於保護自然生態的目的,在路線的選擇有所折中,但該賽段賽手仍然可以看到壯麗的自然風光,因為道路狹窄,賽手需要格外小心,導航上的微小錯誤都可能會導致繞大圈。




12,(1月12日)bamako-babe前後銜接賽段各197公里和307公里,特殊賽段368公里
過渡賽段將告別馬里,進入幾內亞,賽手將遭遇更複雜的路面情況,摩托車在通過淺灘的時候需要注意,特殊賽段為馬拉松賽段,賽手將得不到輔助車輛的支援。





13,(1月13日)labe-tamacounda前後銜接賽段各7公里和212公里,特殊賽段348公里
在達喀爾地區車手將面臨海拔高度的挑戰,某些地區將達到海拔1000米,和先前的賽段一樣,道路將越來越窄,路上的揚塵將使得超車變得非常困難。





14,(1月14日)tambacounda-dakar前後銜接賽段各10186公里和101公里,特殊賽段83公里
該賽段和去年相比有很大變化,特殊賽段加長,方向變更,對副駕駛的導航的作用對節省時間至關重要,賽手有機會接觸到塞內加爾的寧靜的村莊。





15,(1月15日)dakar-dakar前後銜接賽段各38里和41公里,特殊賽段31公里
對於終點玫瑰湖,選手們都抱著不同的想法,一些選手仍在會利用短暫的賽段爭分奪秒,提高名次,其餘的選手則利用這段時間欣賞想念多時的終點。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沙發
 樓主| mahoupao 發表於 2006-1-3 09:39 | 只看該作者

2006年達喀爾拉力賽電視轉播指南

賽事報道:
關於06年達喀爾賽事期間的電視轉播,在亞洲,除了cctv5的節目,有條件的朋友還可以看看下列電視頻道,節目預告在它們的網站上都有
全亞洲:star sports(星空衛視,www.startv.com 有繁體中文介紹),2005年12月31日開始13:00和21:00各有半個小時的節目
日本:tv tokyo和 j-sports
泰國:national tv
澳大利亞:foxsport和sbs
紐西蘭:sky tv
香港:tvb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mahoupao 發表於 2006-1-3 09:4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江鈴寶典車隊聲明:退出2006達喀爾拉力賽

  北京時間2006年1月2日下午,中國江鈴寶典車隊發表了一份聲明。全文如下:

  我們很遺憾地宣布,因參賽車輛改裝部分出現機械故障,且符合改裝要求的專用零配件準備不足,考慮到我隊車手、維修技師的身體狀況,本著為車手的人身安全負責的態度,我隊決定退出2006年達喀爾拉力賽的後續賽程。

  感謝社會各界對中國江鈴車隊一直以來的關注和支持。

  中國江鈴車隊
  2006年1月2日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mahoupao 發表於 2006-1-3 09:42 | 只看該作者

江鈴車隊退出原因:缺少改裝經驗車輛出問題

江鈴車隊告急 缺少改裝經驗車輛出問題
  來源:體壇周報


  特派記者趙威馬拉加報道 達喀爾拉力賽僅僅開始兩天,首次參賽的中國江鈴車隊便面臨嚴峻的局面!

  05年最後一天,也是比賽的第一天,江鈴車隊的兩部寶典皮卡半道拋錨,當晚9點計時點和封閉停車場關門時,兩部賽車沒有出現。據了解,他們連夜趕回后重新進行了維修。第二天早上8點半,趕在規定時限內趕到了起點,受到罰時5小時的處理。次日比賽,兩輛車在第二個特殊賽段僅僅跑了20公里就改道高速公路直奔馬拉加港口,這個港口是賽會指定的渡海進入非洲的地點。不過,截至本報發稿時(當地時間18點40,北京時間凌晨2時40分),在組委會的衛星系統中,陳和皇的482號賽車沒有任何信息,而羅丁的483號賽車則在距離馬拉加尚有289公里的高速公路上。據負責賽事規則的弗洛爾介紹,根據歐洲賽段的特殊照顧原則,兩輛賽車即便沒有完成賽段,只要能在規定時間抵達碼頭,就將保留參賽資格,代價是當天的特殊賽段按照最多耗時計算(2小時45分),並且再追加罰時5小時45分鐘。

  寬鬆的規則給江鈴車隊留下了後路,但對車隊、尤其是對車隊前線指揮、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葉明信來說,形勢的嚴峻可能超過預料,在兩個相對輕鬆的歐洲賽段就暴露出來種種問題,車隊接下來是否過海,大家感到猶豫,一直本報截稿,車隊還在對此進行最後的討論!

  眾所周知,達喀爾拉力賽全程中,歐洲賽段的難度係數與非洲賽段根本就無法相提並論,大多數車隊只是把歐洲賽段當作熱身而已,而江鈴的兩部賽車卻連續兩天沒能按要求完成規定賽段,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臉上帶著一股書卷氣的江鈴車手陳和皇在台灣素以汽車改裝聞名,他在2003年曾乘坐媒體車跑完了達喀爾全程,江鈴兩部賽車的改裝工作就是由他完成的。1日上午,對於江鈴的賽車到底怎麼了這個關鍵問題,陳和皇很坦率地承認是離合器出了故障。

  江鈴車隊是第一次參加艱苦的達喀爾拉力賽,顯然缺少經驗,當汽車的引擎從105馬力一下子提高到200馬力之後,相應的改裝能否配套至關重要。現在看來,江鈴賽車的改裝並沒有預計的那樣成功。早在29日檢車之後,組委會負責技術的工程師加利爾就對記者說,(江鈴車隊)這樣的改裝能否經過撒哈拉沙漠的考驗是一個疑問。但沒想到賽車在歐洲賽段就出了問題。

  作為第一個跑完達喀爾全程的中國車手,江鈴車手羅丁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感慨地說:「我多麼想跑下去啊,真正的考驗還沒有開始,還沒有到達非洲就提前放棄成了什麼呢!」羅丁有點無奈地強調,車隊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後的決定,而自己則會聽從車隊的安排。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mahoupao 發表於 2006-1-3 09:45 | 只看該作者

第三次孤身挑戰 盧寧軍再次走上"金光大道"

  對於熱衷於達喀爾拉力賽的中國車迷來說,盧寧軍、帕拉丁、達喀爾這三個詞是自然而然地聯繫在一起的。盧寧軍連續兩屆達喀爾拉力賽都是以帕拉丁車手身份參賽,但是,今年盧寧軍更換門庭,首次以中國品牌冠名的車隊「三角輪胎――統一潤滑油車隊」車手的身份出戰。

  對比賽,被稱為「中國車王」的他非常低調,他表示首先還是要爭取完成比賽;但

對達喀爾,他的那份感情卻始終未變:「20年前,它是一顆夢想的種子。現在它是我挑戰的一個聖地。」

  2004年盧寧軍第一次開著他的帕拉丁賽車參加達喀爾的時候,他終於把達喀爾從夢想變成了挑戰――達喀爾拉力賽的創始人薩賓說:「對於參加的人來說,這是一項挑戰;對於沒參加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夢想。」

  這是薩賓的說法,而盧寧軍說:「2004年第一次參加的時候,其實是圓了自己的一個夢,一個將近二十年的夢。」1986年,剛剛開始賽車生涯沒有多久的盧寧軍到日本三菱公司短期留學,三菱公司放了一個短片。十分鐘的短片有一半時間在介紹三菱公司參加的各種賽車運動,在這五分鐘里,又有一大半時間在介紹達喀爾拉力賽,當時,盧寧軍完全被震驚了:「這個世界居然有這樣的賽車比賽,實在是太刺激了!」從此,要參加巴黎-達喀爾的種子就已經在盧寧軍心裡埋下。「一個遙遠的夢想,但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實現。那個短片給我的第一印象太深刻了,太強烈了,沒有任何地方可以代替撒哈拉。」盧寧軍微笑著說。

  回想起2004年的第一次達喀爾之旅,盧寧軍用的都是詩一樣的語言:「撒哈拉沙漠上有很多千年的各種形狀的千年古石,沒有人知道它們是怎樣形成的,但是太陽灑在它們身上,我們看到的便是金光閃閃,所以我邊開邊想,是不是我們的前路也像這樣金光閃閃?」

  這一年,盧寧軍跑完了全程,在所有車手中名列57名。而另一位中國車手羅丁的排名是46名。

  第一次參加達喀爾的感覺很好,但是還有遺憾,盧寧軍說,「第一次能參加就是勝利,但是如果經驗再豐富一點,肯定不止57名。」然而在2005年初第二次參加達喀爾,盧寧軍更遺憾,他中途甚至被人懷疑失蹤了――

  2005年1月6日,盧寧軍駕駛的賽車在距離終點僅30公里處斷油,領航建議他原地等候組委會加油車的到來,哪知這一等幾乎就是一天,所有的人都以為老盧「失蹤」了。

  將近24小時的時間裡,盧寧軍和組委會失去了聯繫。直到1月7日下午5點多鐘,盧寧軍才駕車駛回營地。原來苦等一整天也沒見到組委會的加油車后,老盧最後從過路的車上借了點油,這才將賽車開回了營地。

  直到現在,盧寧軍還一個勁地遺憾那次斷油事件,除了等了將近24小時外,他也因為沒有在計時點關閉前回到營地而被罰時10小時。斷油的那個地方,名字叫茅利塔尼亞:「這個地方,我一輩子都記得。」

  仍然是欠缺經驗,盧寧軍的第二次也並沒有順利很多,盧寧軍解釋說:「沒辦法,如果去了兩次就能對達喀爾拉力賽了如指掌,那它也沒有太多吸引力了。」

  這一年,盧寧軍同樣跑完了全程,他的總成績排名是54位,和盧寧軍一齊出賽的還有三名中國車手,其中門光遠中途退出,徐浪名列43,周勇則創造了一個奇迹――第19名。

  在2005年的最後一天,盧寧軍將駕駛一輛更好的賽車出現在里斯本―――尼桑探險者,這是一款在歐洲銷售的SUV。「去年的老款尼桑途樂自重大,動力只有200多馬力,今年我的賽車的發動機達到了3.5升,功率到達了300多馬力,變速箱也換上了專用的賽車變速箱,這使我更有信心了。」

  今年的達喀爾賽場上中國車手人數達到了6名,盧寧軍說:「三年前,我以自己的行動號召更多的人去感受和挑戰撒哈拉,如今我們已經有6名車手參加這項賽事,我感到相當高興,我將再次去享受挑戰極限的魅力。」

  但老車王離開的畢竟是資金雄厚的帕拉丁車隊,因此對2006年達喀爾的目標,他表現得相當低調:「我已經對比賽的各種困難做好了準備,首先還是要爭取跑完全程,然後再考慮取得好成績。」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mahoupao 發表於 2006-1-3 09:50 | 只看該作者
盧寧軍輕鬆完成歐洲站 渴望黑非洲

發表時間: 2006年1月2日10:40  


  倍受矚目的達喀爾拉力賽從里斯本一掀開帷幕就是一場激烈的爭奪。在這個總長370公里,其中特殊比賽賽段長達83公里的第一站中,在中國車手中惟一一個兩次完賽的「車王」盧寧軍輕鬆完成了比賽,並且在總成績榜上以1小時10分56秒排名第67,和分站冠軍塞恩斯只有14分之差。在所有中國車手當中,這個成績也僅僅落後於徐浪,但是遙遙領先其他的4位車手。

  盧寧軍不光對於這個比賽成績很滿意,對於自己的比賽狀態也很滿意。他表示在自己參加的兩次達喀爾拉力賽上,還是第一次剛剛比賽就直接進入了爭奪。不過,他認為這個比賽相對於非洲的賽段來說還是非常容易的,而他對於進入非洲則充滿了必勝的信心,用他的話說:「現在還僅僅是個開始,並不能夠說明問題,只有進入茅利塔尼亞的時候才能真正地分出高下!」

  很顯然,經過這一站的小試身手之後,盧寧軍對於達喀爾接下來的比賽充滿了樂觀。不過,這位中國車手中最資深的老將始終都保持著難能可貴的清醒頭腦。在接受電話採訪的時候,他一再這樣強調:「達喀爾是一場漫長的比賽,參加過的車手都知道這一點。既然這不是一天兩天的考驗,因此我將迴避一切冒險的做法,用最穩妥的方式完成比賽,也只有這樣,才能爭取最好的成績。」

[資料圖片:]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