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12-22 14: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傳統的教育里,孩子是不能接觸錢的,因為"君子,小人"。我們不少人大概到了成年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每月工資是多少。可是,今天的社會進入了商品社會,孩子不可避免地要與金錢打交道。對每個家庭來說,如何幫助孩子協調慾望和資源之間的關係,培養一個經濟上有責任感的孩子,是一個新的課題。

  我認為從小對孩子進行金錢觀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金錢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孩子認識社會如何運轉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從簡單易懂的方式教育孩子呢。有一個幼兒園老師在帶著孩子參觀新的幼兒園,介紹財務室--叫做阿里巴巴山洞--時說,這是爸爸媽媽來給小朋友交學費的地方,爸爸媽媽把錢交給幼兒園,然後幼兒園拿來交房租,給老師發工資,買玩具紙筆,買食品水果。

  另外,平時,爸爸媽媽也應該讓孩子知道,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樹上長出來的,而是工作換來的。這樣,孩子也逐漸明白了工作的價值。過去,不少父母在孩子提出金錢方面的問題時,經常難以啟齒,或者顧左右而言他。其實,孩子是有足夠的理解力的,他們也有權利了解社會運轉的這一機制,只要我們成年人坦然地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解釋給他們聽。

  孩子經常遇到的金錢方面的問題,往往和購買慾望有關。孩子剛會走路時,可能就會指著東西要這要那了,吃的啦,玩具啦,琳琅滿目。我們大人經常採取的對策是:"哎呀,媽媽沒帶錢呀。"時間長了,孩子也變聰明了,說:"你不是有卡嗎?"或者,他自己說服小店主,賒一個玩具回家來了!於是,買還是不買,成了大人和孩子之間無休止爭論的焦點,也出現商場里令無數父母頭痛的對峙場面。

  有的父母覺得,我們小的時候那麼苦,想要什麼都沒有,現在家境好了,孩子想要個玩具,那能有多少錢,還有什麼可猶豫的。何況,這些玩具對孩子成長也有好處呀。可是,我們不應該忘記,再豐富的資源,有窮盡的時候。孩子正是從小時候買玩具開始,學會如何對待慾望,需要和資源的合理分配的。無窮盡地索取的孩子,任何願望都立刻得到滿足的孩子,長大了難以勝任大事,也難以從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樂,產生幸福感。

  有一個孩子家長講了一件這樣的事。他在美國的時候,和一些香港巨富家庭子弟有接觸,他感觸很深。這些孩子,大多有在美國打工的經歷。家裡絕不是缺乏資源,可是很多孩子要自己打工掙零花錢。他曾與一位香港社會學家探討此事,到底這是一個家族的偶然興起,還是有意為之。這個社會學家說,這是家族培養接班人精心設計的戰略。看到這些富家子弟打車專挑面的而避開夏利,在路邊攤上買日用品和禮物,假期在公司里從底層做起去認真地實習,文本非常欽佩他們做父母的理性和深思遠慮。從小明白工作的價值和工作能帶來的滿足感,而不是躺在祖先的樹蔭下乘涼,這不僅有利於家族事業的延續,對孩子將來能幸福而有價值地過一生,也至關重要。

  美國有不少兒童財商教育方法,大都建議從孩子3,4歲就開始讓他自己管理一點零花錢。有的人主張,孩子每周完成一定的工作--比如擦桌子,洗碗,但不包括個人管理方面的事情,比如刷牙--后,大人可以給孩子固定數額的錢,比如三歲給三塊錢,四歲給四塊錢。也有的人主張,只要孩子沒有大的失誤,可以直接領取一定數額的零花錢。具體採用哪種方案,各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但基本原則是,首先,孩子不應該馬上掌握數額太高的錢,比如,爺爺奶奶給的幾百元壓歲錢可以用孩子的名義存到銀行里,將來上大學用。其次,大人應該幫助孩子學習延遲滿足,鼓勵孩子把每周的零花錢積攢起來,幾周以後買個大點的玩具。

  讓孩子自己管理一點零花錢,首先可以教會孩子合理分配資源。一個家長介紹了一個有效的方式。她說,我的孩子在我給他買冰淇淋的時候,每次都要買最貴的那種。後來,他有零花錢了,自己負責冰淇淋供應了,很快就弄明白如果買便宜一點的那種,他可以多享受幾次。出去旅行的時候給孩子一點錢自己買東西,他很快就發現了不同地方的物價差異,甚至弄清了匯率。

  讓孩子自己管理一點錢,也可以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從小會利用資源,追求人生目的。我們過去的文化傳統更強調教育上的指導能力,卻忽略了個人的能動性。給孩子一點資源讓他在一定範圍內支配,能夠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動性。比如,我不給孩子買槍和一些卡通玩具,但他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他知道媽媽不大喜歡這些東西,可是如果他剋制自己買冰淇淋的慾望,經過一段時間,他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當然有剋制不住的時候,有買來垃圾、轉眼就後悔的時候,但這是他的決定,他自己負責。作為父母,我們只在大的方面有所規定,比如不能吃飯前吃冰淇淋,如果玩具有危險性,媽媽可以有否決權,但孩子畢竟有了一個實現自己願望的途徑。

  給孩子零花錢之後,最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突然變得"惟利是圖",掉到錢眼兒里了!媽媽口袋裡掉出的一塊錢,他硬是要歸為己有;買塊糖,幾毛錢的事,她猶猶豫豫,拿起來又放下,讓老爹老媽於心不忍,覺得孩子失去了童心;更有甚者,你讓他幫忙倒杯水,他要收費兩元,你請他拿雙拖鞋,他也要討價還價一番。不少原來打算給孩子進行財商教育的父母,到此大感受挫,也就偃旗息鼓了。家庭造就孩子的金錢觀

  其實,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因為,他剛接觸了金錢的一方面,還沒有學習其他的方面。而這些問題的出現,正是幫助孩子了解金錢的其他方面的好時機。別人的錢不能歸為己有,因為丟了錢的人會著急的。外面揀的交給警察,家裡揀的交給父母。家裡的人互相幫忙是愛的表示,不能用金錢來衡量。這些道理,都需要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告訴給孩子。我們小時候比較缺乏金錢觀的教育,因此遇到這些問題沒有先例可循,就容易懷疑自己哪裡出了問題。其實這正是教育的過程。

  讓孩子了解錢能做什麼,僅僅是金錢觀教育的一部分,還有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應該了解金錢的局限性。孩子在接觸金錢之初,有時候會非常天真地給所有東西"標價",這時我們正好可以告訴孩子,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比如你是爸爸媽媽的寶貝,是多少錢也不換的。外婆留給媽媽的小盒子,別人可能覺得很不值錢,但對媽媽來說,也是多少錢都不換的,因為每次看到它,就想起媽媽小時候和外婆度過的日子。我們還可以告訴孩子,有的時候,我們會為了一些更珍貴的東西去放棄金錢。比如,爸爸周末如果去工作,可能會掙更多的錢,可是爸爸愛我們,想和我們一起度假,我們的假期因為爸爸的參與而更快樂,這時候我們家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就比金錢更重要。有些東西與金錢的多少沒有直接對應的關係,比如健康和快樂的心情。給孩子零用錢要做到八不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會感覺到周圍財富的多寡不均。記得幾年前,有一次搖籃網論壇里,有一個家長提問,說自己家遠不如弟弟家富裕,怕自己的孩子感覺心理不平衡。大家覺得難答。有一個教育專家就回答說,除了全球首富,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會在經濟條件上比某些人差,這是無可迴避的事實。首先我們成年人對此要看得透,要處之泰然。其次,要告訴孩子別人的財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有自己的努力、別人的幫助,當然也有機會的原因。讓孩子學慣用平和的心態對待他人的成功,用他人--尤其是自己親人的成功鼓勵孩子將來去努力和效仿。同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家的特點,哪怕只是很小的特點,但有別於他人,讓孩子以此為榮,建立自己家庭的家風和傳統,以激發孩子的自信心。這些問題,我覺得絕不僅僅是一個大人省錢的問題,而是一個培養磨練孩子心性、教孩子如何認識世界的重要過程。

  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逐步認識到,金錢不是評判他人的唯一標準。除了金錢,還有品行、情趣、性格、特長等等很多標準。孩子常常天真地進行比較,你家的車是什麼牌子,我家的車是什麼牌子,這不是洪水猛獸,這是孩子正在認識周圍的世界。但重要的是,周圍的成年人如何去進行解釋。你簡單地說,他們家有錢,所以他們家的車貴,那麼給孩子的是一種引導;你給孩子說明性能、外型、節能、方便、車主對車的依戀感情等其他方面的考慮,這時候孩子接觸到的價值觀就更多元,金錢就不會成為唯一的標準。在今天的世界里,要讓孩子有健康的金錢觀,周圍成年人的心態和引導方法非常重要。

  有一個家長說,他有一個做法,就是常帶孩子去比較好一點的餐館,但是點非常簡單的菜。有人以為他是讓孩子"提高品位",其實不對,他為的是鍛煉定力。他常和孩子說:"要能夠在富人面前坦然地做一個窮人。"大千世界,能夠坦然地對待財富方面的差距,同時用多元的標準去評價他人,對孩子將來健康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國外不少關於富裕家庭育兒的書籍也反覆強調富裕家庭尤其應該教子弟參加社會公益事業。向大家推薦一本,剛有了中文譯本,叫《富孩子》,大量篇幅講了這個道理。富裕家庭的孩子從小衣食無憂,不需要為生存努力,長大容易缺乏幸福感和生活動力,也需要從生存之外的事業中尋找自己生活的意義。美國不少"貴族學校"是各種社會公益組織的中堅力量,中產以上的家庭子弟大量參加和平隊等志願者組織,認識了自己生活圈子外的世界,在與其他階層的交往中得到鍛煉,同時從為他人服務當中尋找自己生活的意義。他們的父母也籍著孩子的興趣而成為各種公益組織的捐款人,使財富在社會中良性流動,各盡所能地解決一些社會問題,達到更長時期的社會穩定。財富的積聚只是一個方面,而財富的使用更是一門學問。我們國家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這些論題也會迅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的。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784

主題

3601

帖子

1617

積分

禁止訪問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七級)

積分
1617
沙發
cwjjzhou 發表於 2005-12-23 22:12 | 只看該作者

如何培養學齡前幼兒的金錢觀

如何培養學齡前幼兒的金錢觀


  雖然不適合過早給學齡前的幼兒零用錢,但父母可以借著給他錢的方式,培養孩子儲蓄的習慣。舉例來說,當孩子表現良好時,不妨偶爾以錢作為獎賞(必須等孩子五歲以後為宜),讓他把錢存在撲滿里。這種方式可以給孩子一種滿足感,讓他感受到父母將他與哥哥姐姐一視同仁(他也擁有屬於自己的錢)。不過,記得提醒孩子:「你還小,不會用錢,如果想買東西的話,告訴媽媽,媽媽陪你去買。」在某些情況下,不妨讓孩子學習使用撲滿里的錢(例如:買喜歡的玩具),小心地指導他,讓他不只是會存錢、認識錢,也懂得怎麼適當地使用自己的錢。
  等到孩子快要上小學時,可以偶爾讓他幫忙購買東西,給予他接觸錢的機會,培養他對數字的概念。平時,則不妨留意看孩子是否動用了撲滿里的錢,如果錢少了,就問問他到底買了什麼,畢竟孩子年齡小,還不懂得怎麼使用金錢。有時候,也可給孩子一點錢,陪他到麵包店,讓他嘗試自行購買,看他選擇的食品適當與否,當場給予適時的教育(例如:這種糖果色素很多)。
  此外,孩子耳濡目染父母平日對金錢的使用態度和看法,也會受影響。例如:孩子要求買某樣東西,父母隨口就答應,並鼓勵孩子:「自己拿錢去買。」這樣可能會造成孩子對金錢產生錯誤的觀念:「錢是萬能的,只要我有錢,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因此,培養孩子節省的觀念也很重要。在幼兒園裡,有時會以「送禮物」為話題,讓孩子討論。有的孩子就會說:「我喜歡大的機器人,爸爸送給我一個小的,我不喜歡,就把它摔掉。」遇到這種情形,老師(或父母)就應該把大人賺錢的辛苦和錢的用途解說給孩子聽,讓孩子懂得珍惜。
多一絲快樂, 少一些煩惱;
不論鈔票多少, 只要開心就好;
累了就睡, 醒來就微笑;
生活是什麼滋味, 還得自己放調料;
一切隨緣, 童心到老, 快樂一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4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0
3
春天 發表於 2005-12-24 12:19 | 只看該作者
對這個金錢觀的事,我現在正犯頭痛著.
美國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打工掙錢, 現在我算是深刻體會到了.

我女兒今年三年級, 從去年開始,她幫我干點家務活, 比如掃個地,擦個桌子,要說清楚了得多少錢, 合算了才幹. 不給錢就不幹了. 搞得我氣得要命.  跟她說:幫媽媽幹活怎麼能算錢呢?那我每天幫你做飯啊洗衣啊帶你出去玩啊~~多了, 我是不是也是收你的錢啊? 她說:你是媽媽, 這是你應該乾的. 當然, 有時我也以:家裡的人互相幫忙是愛的表示,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來說服她了. 但她就不象從前一樣的積極地幫我幹活了.現在幾乎是不大幫忙. 我也知道不給錢就她也沒有幹活的積極性. 想叫她干點活吧, 想想也算了, 懶得又是一番口舌.

當然我也不是就缺了她不行, 主要是想讓她體會一下媽媽的辛苦.  總之很難, 到現在還沒有想出策來.

現在我跟她差不多一整個就是在鬥智斗勇了(不光是在金錢觀這一方面), 跟她不能來硬的(當然有時氣得不行也來硬的,只好說Because I say so!  I am you mom.) .  有一次我不許她看電視看太久(沒有作業, 每天一回家就是看動畫片),她就說: Mom, this is the United State, it is a free country.  Everybody has freedom. So I have the right to decide what I like to do, 把我還氣得不行.  有時候真是恨不得馬上送她回國去給外公外婆去帶算了. 當然權衡多方面利弊, 現在還不能付諸行動.  

當然她總的來說是個好孩子,  但是本著美國的說法一個木桶的裝水量取決於最短的那一片, 所以有問題總要解決問題.

不知道在這裡有沒有媽媽遇到如此問題?  有沒有什麼高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4
空手 發表於 2005-12-24 16:46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要培養孩子花錢,小時候會花,大了才能會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23: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