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尋找MPV的鼻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houpao 發表於 2005-12-16 1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到底什麼樣的車才算作MPV?是歐洲人還是美國人「創造」了這個概念?(副標題)

  汽車企業總是進行著一種奇怪的循環:產品、擴張、衰落、產品、擴展、衰落……一個企業會因一個好的產品而興起,也會因沒有好的產品而衰落,產品成為了這種循環的起點。當70年代末美國汽車工業陷入深重危機的時候,他們卻經歷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了這個循環的起點。於是,一大批不同於以往美國車的新概念車型誕生了,這其中就包括了一個全新的名字MPV。
  
  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和經濟蕭條似乎是美國汽車工業衰退的主要原因,其實不然,美國汽車製造商真正的切膚之痛是跟日本汽車的比較。「高價格、高油耗、高故障率、維修不便」成了美國汽車甩不掉的帽子。帶著這樣的帽子,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不但一舉被日本車攻佔,而且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的頭銜也拱手讓給了日本人。
  遺憾的是,驕傲的美國汽車製造商卻「恪守」著美國車的理念,他們寧願給自己產品打折也不願意開發回擊日本車的新產品。這樣,美國的汽車三巨頭陷入了長期的衰退。福特公司從1978-1982年銷量下降了47%,80-82年虧損了近33億美元,而克萊斯勒公司已瀕臨破產,通過提起反傾銷法案強制日本人「自願」限制出口數量才免於倒閉。但畢竟使用法律和政治手段不能換來產品競爭力的提升,經過一番自下而上的反思,美國的汽車製造商終於重服「產品」這個去病良方。
  1977年,克萊斯勒公司秘密展開了一項計劃,名為「T115工程」,該工程計劃全新開發一種小型廂式旅行車。當時的大型廂式旅行車已經產生了30多年,併產生了許多衍生產品。但大型廂式旅行車卻有兩個非常大的問題影響著銷量。其一就是廂式旅行車都是基於卡車地盤,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結構使得乘坐這種車非常不舒適。儘管經過了一系列改進,廂式旅行車的舒適程度大大提高,但他的駕駛感覺卻很難擺脫卡車的影子。第二,這種大型廂式旅行車的長度過長,超過了一般美國家庭車庫的容積。因而,新開發的小型廂式旅行車不但尺寸要有所縮小,更重要的,他的駕駛和乘坐感受必須貼近轎車或跟轎車一樣,同時,他的裝載能力不能有太大的下降,至少要達到7座以上。
  雖然資金捉襟見肘,但克萊斯勒還是把自己的計劃堅持了下來。從技術上,減小尺寸並不困難,但要讓整車能有轎車一樣的舒適程度和駕駛感受,使用轎車底盤成了必然。但車內空間又如何保證呢?克萊斯勒創造性的使用了一種「駕駛艙前移」的設計方式。他將發動機蓋縮短,加大風擋玻璃的前傾角度,讓四個車輪更接近車體的邊角。這樣的設計就能讓車長相同的時候內部空間發揮到極至(這種設計思想日後逐漸發展出了被國人稱為「子彈頭」的MPV車型)。
  經過了5年的開發,克萊斯勒的努力重要結出了果實。1983年11月2日,第一輛小型廂式旅行車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溫索爾裝配廠誕生。最初上市的車型被命名為普斯矛斯捷龍(Plymouth Voyager)和道奇卡拉萬(Dodge Caravan),這個系列的車型也並命名為MPV-「Mini Passenger Van」(小型廂式旅行車)。
  當時,通用和福特都不看好小型廂式旅行車市場,但令他們驚訝的上,克萊斯勒推出的這款車卻在市場上反映良好,當年就達到了21萬輛的銷量,遠遠超過了利潤平衡點的15.5萬輛。捷龍的熱銷雖然沒能一舉扭轉克萊斯勒的頹勢,但他和他的後續車型還是為後來克萊斯勒的復甦起了不小的作用。1987年,歐洲人演繹了MPV含意,他們把MPV解釋為「Multi-purpose Vehicle」(多功能車)。
  歐洲人對MPV下的新定義確實十分貼切,這個名字正好反映出MPV多功能的特點。如果撤去座椅,MPV可以立刻變成一輛廂式小貨車。並且,安靜的聲音、舒適和平順的駕乘感受又完全可以勝任載人的要求。正式基於這種多功能性,捷龍和卡拉萬迅速走紅了起來。從學校的校車到中小企業的公務車,到處可以見到他的身影,以至於在歐洲和日本的競爭對手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塊市場並開發相應的車型。1985年法國雷諾開發出了Espace,而通用開發的雪佛蘭盧米娜(Lumina)以及豐田開發的大霸王(Previa)也成為了這個市場比較重要的車型。
  1990年克萊斯勒推出了最豪華版「城市與鄉村」(Town & City),他來源於1941年著名的廂式車「城市與鄉村」,之到現在,這個系列的車型仍然佔全美3萬美元以上的高檔MPV市場份額的68%。1992年,克萊斯勒在捷龍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大捷龍」(Plymouth Grand Voyager),這款車全面提高了捷龍系列的配置,並且使克萊斯勒MPV規格全系列化。2002年9月20日,大捷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到2004年為止,克萊斯勒MPV系列車型的銷量已經突破1000萬輛大關。
  從推出第一款MPV到今天已經20年時間了,與戴姆勒公司的強強聯合的克萊斯勒公司也已擺脫了困境,但70年代的歷史仍然不堪回首。沒錯,回到起點無疑是痛苦的,但克萊斯勒和他的MPV的故事已經證明,只要能抓住產品這個要害,就可以無限至的延長這種奇怪的循環,甚至跳出這種奇怪的循環。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