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海回眸:我國建國初武力解放台灣計劃擱置揭秘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5-12-8 1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建國初考慮武力解放台灣

  建國初期,毛澤東主要考慮用武力方式解放台灣。早在1949年5月下旬,毛澤東就責成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組織三野部隊進行攻台準備,因當時上海戰役剛剛結束,華東許多地區還未解放,已佔地區又需要分兵剿匪,所以只能抽出野戰軍主力第9兵團的4個軍部隊進行攻台的訓練,併兼任上海地區警備。

  金門島登陸失利后,華東野戰軍首長對渡海作戰艱巨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台灣戰役的計劃也一再被修改。1949年秋天制定的台灣戰役計劃是投入8個軍的兵力,其中以第9兵團的4個軍(第20、第23、第26、第27軍)為第一梯隊。1949年末,華東野戰軍首長經研究決定增加投入戰役的兵力,三野部隊除擔任剿匪和地方警備任務外,主力12個軍全部參加攻台。中央軍委馬上同意了這一意見。

  當時估計美國不會協助台灣

  當時,因為美國公開表現出和台灣國民黨當局拉開距離的政策,所以一般估計攻台時美軍不會介入。栗裕副司令員在《華東軍區1950年政治工作指示》中曾解釋說:直接參戰在政策上、軍事上都是對美帝不利的,所以美帝只能間接參戰,如動員日本的「志願兵」去幫助蔣匪。基於這種估計,華東野戰軍在研究台灣戰役的計劃時,曾設想了同日本援蔣軍人作戰的可能性,並有信心消滅這些「志願兵」。根據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中央軍委認為應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台灣戰役的準備,早日完成解放全中國的任務,以實現祖國統一。

  為爭取儘可能先在沿海島嶼殲滅國民黨軍主力,人民解放軍在準備對舟山、海南島和金門實施攻擊時,都強調要集中優勢兵力,確保登陸后能夠有把握打殲滅戰。經中央軍委同意,在第四野戰軍攻擊海南島的同時,華東野戰軍決定調集第7、第9兵團共6個軍(第20、第21、第22、第23、第26、第27軍)20萬人發起舟山戰役;並調第24、第25、第32軍入閩,接替第10兵團(轄第28、第29、第31軍)的剿匪及修築道路、機場等任務,以騰出該兵團用以攻佔金門。華東野戰軍還準備將對舟山、金門的攻擊作為攻台的實戰演習。

  為了更細緻地籌劃台灣戰役的具體事宜,1950年3月11日新任海軍司令員的肖勁光同粟裕會商了攻台的準備工作。中央軍委同意華野領導和海軍會商的意見,設想投入50萬部隊用於渡海攻台,分兩次運送。當時做出這一設想,是對東南沿海地區國共雙方軍事力量進行對比分析后做出的估算。

  國民黨陸海空軍總共還有50多萬軍隊,其中在舟山、金門和海南島的部隊隨時又有撤回台灣集中力量防禦的可能,再加上少量日本「志願」人員的協助,還有一定的戰鬥力。解放軍進行的又是背水的登陸作戰,按照一般的登陸作戰規律,第一批登陸部隊要有能突破防線並向縱深發展的充裕力量,而最忌「添油」式的逐次增兵。所以預定第一梯隊要有足夠的兵力,再待第二梯隊上岸,總兵力至少應和台灣守軍大致相當。當時人民解放軍各部隊的戰鬥力明顯高於同等數量的國民黨軍,有50萬部隊登陸就可以確保在短期內不間斷地發展勝利,以佔領全島。

  強調空軍海軍的重要性

  根據毛澤東提前解放台灣的戰略設想,為取得渡海作戰時戰略優勢,毛澤東在解放台灣的各項準備工作中特彆強調突擊建立空軍海軍的重要性。1949年7月10日,毛澤東寫信給周恩來,提出了渡海作戰建立空軍的設想,他指出:「我們必須準備進攻台灣的條件,除陸軍外主要靠空軍。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我空軍要壓倒敵人空軍,短期內(例如一年)是不可能的。但仍可以考慮選派三四百人去遠方學習六至八月,同時購買飛機一百架左右,連同現有飛機組成一支攻擊部隊……」

  1949年7月中旬,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團準備秘密訪問蘇聯。7月26日,劉少奇在與斯大林會談中,向斯大林提出幫助中國建立空軍的問題,並說明了我們準備在1950年進攻台灣的計劃,要求蘇聯提供200架左右的飛機並請代訓飛行員。斯大林非常痛快地答應了,不過對於要求蘇聯在作戰時提供空軍和海軍援助的要求,斯大林表示難以贊同,他說這樣做必定會引起美國的介入。此後,中蘇通過談判,斯大林同意中國就適當時機解放台灣進行必要的準備。這樣,有了蘇聯援助解放台灣的承諾,中央開始把解放台灣的準備工作作為1950年軍事工作的首要任務,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

  華東軍區已把解放台灣列入其工作的首位,1950年5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決定以三個兵團、十二個軍共50萬人的兵力,投入對台作戰準備,成立粟裕為總指揮的前線總指揮部。在空軍建設方面,人民解放軍抓緊從蘇聯購進作戰飛機,突擊訓練飛行員,在6個月的時間內訓練出兩個殲擊機團和一個轟炸機團的全部空地勤人員。1950年5月,空軍第一支作戰部隊――第四混成旅成立。1950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舉行簽名儀式,建成了擁有133艘艦艇的艦隊。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武裝侵入台灣海峽。由於抗美援朝的需要,人民解放軍的戰略重點由東南轉向東北,武力解放台灣的計劃被迫擱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3: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