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再答幾個關於中美醫生的比較問題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12-9 0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南泥灣   

  
我在「中美醫療比較及問題」文中關於中美醫生作了簡略比較,有網友對此提出疑議,在此解釋如下:

1"診療水平:中國水平不低,但責任心不夠,所以漏診,誤診時有發生。美國水平有限,但處處按規章辦事,找不出太大的漏洞" ---有什麼根據? 如果美國醫生來源優秀, 訓練標準高, 為什麼會水平比來源和訓練都次的中國醫生差?

"中國醫生臨床實際經驗較美國豐富,因為見得多,動手機會多" ---作者說美國醫生工作時間比中國醫生長, 為什麼反而經驗不豐富了呢? 美國住院病人的周轉很快, 醫生應該看的病例更多才對.

回答:比較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水平,需要一個背景,我試圖比較中美大醫院和相同年齡的醫生的診斷和動手能力,假定同為40歲的中年醫生,相當於主治醫生級別。中國的醫生畢業時23歲(5年制,含實習1年),住院醫生期間1年輪轉,24歲定科,比如普外科,到40歲時除去住院醫生6年,作為獨立的普外科醫生工作10年,普外科分管腹腔內臟器以及外表皮膚感染腫瘤,病種不算多,80%為常見病,闌尾炎,胰腺炎等,病種不算多,經過16年的歷練,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不低。

美國醫生22歲普通高校畢業,因興趣和學費的關係,一般工作2-4年再讀醫學院,算平均3年,再經4年的醫學院學習,畢業為29歲,外科住院醫生7年,這樣正式獨立工作36才開始,到40歲時只有4年的獨立工作經驗。診斷和動手機會與10年經驗的醫生相比有差距,所以我說水平有限。

另外一個原因,美國醫生要求全能,比如超聲檢查和診斷,中國由超聲科醫生做,美國的體系是分開的,檢查由技術員做,醫生作診斷。又如手術中不配器械護士,一台中等手術只有醫生,助手,麻醉醫生三人,當然每個人賺的錢就多。這樣,醫生學習的內容和範圍擴大了,時間和精力又是有限的,相對地花在本專業的時間就少了。

再有,美國醫生診斷依賴儀器和生化檢查的程度大,好處是不易漏診,但缺點也明顯,所需時間長,治療要延後。在這方面,中國醫生稍好,經驗起了作用。


2."美國每幾年考試以維持醫生執照" --- 沒有根據的臆測. 維持執照需要按時交費, 填表, 每兩年得到足夠的 CME credit, 以備州里抽查. 沒有要再考試的.

事實上,美國醫生的證書有幾種,住院醫生做完,通過考試拿到醫生證書外,還要拿專業證書,家庭醫生也有,全國統一,但各科renew 時間不一樣,例如神經科10年要renew考試。CME credit就不算什麼考試了。

這是我所了解的,希望各位更正,補充。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5

主題

341

帖子

7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76
沙發
johndoe23 發表於 2005-12-9 04:27 | 只看該作者
我也來說幾句. 網上老有人說美國醫生的經驗不如中國醫生.我不這麼認為. 我覺得美國醫生所受的專業訓練比中國醫生好太多了. 先不說美國醫學院說教授的知識內容比國內的新, 老師水平高的多. 你一進如實習生(Residency training)階段就開始接受系統的,對與臨床常見,多發病的訓練. 美國的學習環境特別好,最新的專業書,雜誌隨手可得,講課的老師講的都是最新的臨床實驗結果, 對於臨床實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國的儀器檢驗, 實驗室檢查都是最好的,對於疑難病症, 美國都會盡最大的可能做出診斷管(因為你不必考慮錢的因素), 並根據以往臨床實驗的結果進行有效的治療. 而國內, 由於經費, 技術和專業知識技能的缺乏, 很難對一個病做出很好的診斷, 那麼進一步治療就無從說起. 很多在美國是常規的檢查國內沒有, 那麼對於那些很少見, 而沒有專門的檢查有不能診斷的病不就要錯過了嗎? 你每天粗粗的看病,能提高什麼水平?

由於國內的體制問題,各地,各院的醫療水平參差不齊,如離開了三級醫院,連最基本的輸血安全都會出問題,你還談什麼治療水平?

我覺的大家有個認識上的誤區, 那就是看的病人越多越有經驗,所以水平越好.我不敢苟通.在美國一個專業就看一個專業的病, 你是大內科的就看常見病,如有問題送專科.美國的專科訓練也十分的好. 在專科訓練的其間(多是三年),你就看你本專業的病,而且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專科訓練,對更小一個病種進行訓練.你想一想,  在這三年中,無論你查房,還是看門診都是看本科里的病,  開會,講課的內容都是本科,和所看病歷有關的內容.  而且, 美國病人很多, 一個病反覆看,反付的討論,學習, 這三年下來,對於本專業的病是十分到老練. 對與少見病,上課時候都上過, 沒親見過也聽說過.  考試還考過,到時候想到了翻翻書, 而書上的內容有十分貼近臨床,很細,看了就能用. 而美國有幾乎沒有檢驗手段和治療手段的限制, 想這麼干就這麼干,然後看結果, 你說這水平不會不國內差吧?


國內雖有分科,但鑒於國內師資的水平,和對最新一連醫療知識的了解缺乏,我認為他們的水平和技能是不能和美國的專科醫生相比的.


在國內, 醫學院畢業就分配到醫院, 開始工作, 沒有一個如美國的住院醫生一般的進一步的訓練過程.國內的老師, 教授, 主任之類的醫學知識都很陳舊, 因語言,等因素不能經常對自己的確知識進行更新, 那他的學生們的知識水準也就可想而知了
於國內最大的不同是,美國醫生住院醫畢業就要去找工作, 要去獨當一面.絕大多數的畢業生都選擇私人開業,那可是什麼病都要看,什麼刀都要開.那可不象國內有主任,副主任給你頂著,不行了
叫人.在美國,你要是拿不下來,就要把病人轉給別的醫生,但這種事多了誰還送病人給你?這就逼著你在住院醫生其間好好學技術,為日後的事業打基礎.在美國住院醫第一年就要獨當一面,處理各種各樣的病症,這也逼著你看書學習,提高水平,要不人病人會死,你要吃官司的.國內還有不讓低年資醫生上台開刀之類的壞毛病,即便是外科主治,在大醫院裡都沒有主刀的資格(上面有主任,副主任占著.誰都知道開刀是經驗,要多開,國內還有紅包那,主任如有這個機會會讓給手下嗎?) 我在過內的同學博士畢業,跟的還是科主任,都沒有很多機會. 我在國你實習時,外地到我院進修的醫生,都是主治來還只能拉鉤.為什麼? 主任副主任十幾個哪輪得到你啊?
美國不存在著個問題,在住院醫生其間,你是醫院的廉價勞動力,上級醫生只要覺的你行,就盡量讓你開,他在旁邊看看,指點指點,這樣一來你練手的機會就很多.到你自己開業了,那就更是什麼病人都是你看,什麼刀都是你開了,很簡單,不看病,不開刀誰付你錢啊?所以,即便是低年資醫師,美國的水平絕不會比國內的差. 至於內科之類靠檢查,靠最新的臨床實驗數據來指導的學科,國內的水平肯定不如美國,你看再多的病人也沒用.我們這裡外科住院醫剛畢業的就能在小醫院裡開結腸癌切除,乳腺切除+淋吧結清掃,甲狀腺全切之類國內要主任才能開的刀,而且開的漂亮,沒有後遺症. 胸外科的也是一出來就開心臟搭橋,肺葉切除之類的大手術,國內的低年主治有幾個有這個水平和機會?
我在做專科訓練時,遇到一位從國內某個北方大城市來進修的大醫院副主任,問起國內的治療方案,她說都沒有什麼常規這個主任這麼說,那個主任那麼說.用要不是根據需要,而是看你有沒有錢去支付.如促白細胞生成素,美國就是倆個劑量,根據體重定,國內是付多少錢給多少計量,你說這不是胡鬧嗎?你跟我說什麼醫療經驗,打死我都不信. 


再來說說病人多的問題.中國人是不少,但是真正能看的起病,能夠接受一切必須的檢查,診斷和治療的病人有多少? 有2.6億嗎?美國可是每個人如進了醫院就能接受最新,最全面的檢查和最必須的治療的. 而醫生也就是在扎紮實實的看每一個臨床病例,並在遇到問題是參考最新的醫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積累經驗的. 而這點,在國內我想是不容易做到的.

美國一是錢多, 二是醫生訓練體制好.這兩條,中國都沒的比. 
美國的醫療體系有他的問題,不是完美的,但比中國好得實在太多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321

帖子

2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4
3
penguin1314 發表於 2005-12-9 06:56 | 只看該作者
我接觸過幾個美國的醫學生(還沒有上臨床),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彆強。許多學生在進入臨床之前就獨立作過一些研究工作。例如,他們接過一個題目后,大部分查資料、設計課題的工作自己搞定。實驗操作部分則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完成。課題結束后,poster & presentation 做得像模像樣。
或許,國內說的「基礎紮實」是指書本背得多。美國的醫學生更加重視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341

帖子

7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76
4
johndoe23 發表於 2005-12-9 13:19 | 只看該作者
就是光看書本知識,國內的醫生也不能和美國的這幫人比. 差的還不是一點半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676

帖子

1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7
5
happy33 發表於 2005-12-10 04:52 | 只看該作者
而且在美國,幫你看病的醫生做的結論跟你找醫生朋友諮詢的結果是一樣的,感覺他們誤疹的機會少些.
可親笑話,我的咖啡加奶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341

帖子

7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76
6
johndoe23 發表於 2005-12-10 05:36 | 只看該作者
而且在美國,幫你看病的醫生做的結論跟你找醫生朋友諮詢的結果是一樣的,感覺他們誤疹的機會少些.-------------
----------------------
One of the reason is that all US doctors are almost uniformly trained. Their knowledge base, clinically approaches are almost  the same. Everybody follows what the book says and based on their decision on available clinical data. Can this be a problem? Yes. You could miss something really big if you always look at the disease from one angle. This is why there is so calle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which means that the clinical decision should be made on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trials, not the theory and schools of thoughts. US has spent tremendous amount of money to do clinical trials, and because of that some once very promising drugs/therapy turned out to be hazardous and were pulled off market (example, hormonal treatment, the mess of vioxx..).

Problem: The medical care in US is very very expensive and nobody knows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curtail the cost. The pharmaceutical expenditure is strikingly high and the goverment and the industry are not doing anything to put it under control. This will be the time bomb to destroy the medical care delivery system of US if nothing is done within a reasonable time fram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7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12-10 05:47 | 只看該作者
johndoe23 :非常感謝你的討論,讓我們了解更多。可否稍微整理一下,發篇原創?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5: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