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郎咸平:迷信市場化太過膚淺 將毀了醫改和教改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5-12-5 09: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果簡單地認為市場化就能解決效率問題,那我告訴各位,這個思維太過膚淺。正是由於市場化,我國的醫改正面臨嚴峻考驗。」昨天,經濟學界炙手可熱的焦點人物――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直言。由於在科龍事件中的「郎顧之爭」、關於國企改革的「郎周之爭」之中的凌厲表現,使得郎咸平被冠以「郎監管」的稱呼。

  郎咸平認為,迷信市場化將會毀了醫療改革,也會毀了教育――窮人子弟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將會被剝奪。他是在《當代經理人》雜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等主辦的「2005第八屆成長中國高峰年會暨2005中國成長企業100強揭曉盛典」揭曉典禮上說這番話的。

  醫療市場化 導致醫生看錢不看病

  生活中,很多人去醫院看病都有這樣的經歷,醫生會問你「帶了多少錢」,然後根據錢多少選擇藥物。或者問你報銷不報銷,報銷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張「大單子」。公眾對這個現象習以為常。郎咸平說:「當病人到醫院的時候,醫生不是問你有什麼病,而是有沒有保證金,可能各位覺得很正常,但是我不能理解。」據了解,看門診在國外是免費的,因為國外醫療保障制度比較健全,政府能夠負擔這筆錢。「在沒有交保證金的情況下,病人也一定會得到最好的醫治,這也是一種人性關懷。」郎咸平說。

  其實,關於「醫院應不應該市場化」這個話題,醫療界和經濟學界內一直爭論激烈。在20年前,衛生部高層提出的「運用經濟手段管理衛生事業」,被認為是中國醫療市場化的信號之一。但是,今天的中國醫改卻被公認「陷入怪圈」――市場化沒有帶來醫療事業發展,卻導致了病人看病難和醫院暴利。今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報告》認為:總體講醫改是不成功的,其根源「在於商業化、市場化的走向違背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基本規律」,醫療市場化的道路不通也被各國實踐充分證明,而中國醫改的問題是重新走了一遍已經被認定為錯誤的道路,這種傾向必須糾正。

  教育市場化 剝奪窮人上學機會

  「目前,我們的大學教改的結果就是讓農村子弟上不了大學。」郎咸平舉例說,今天各行各業很多有成就的人,都來自農村。如果教育簡單地套用市場化的路子,其結果無疑失敗。「我的許多朋友,他們都是一個人在火車上站著到北京來念書的,家裡分文不給,因為家裡沒有錢。而農村子弟通過教育考到一流的學府,這是他們脫貧致富的惟一機會,如果教改市場化,那麼他們最後這麼一點機會都會被毫無理由地剝奪。」

  據了解,高校收費改革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到1996年左右並軌的時候,全國平均收費標準年均約為500元,但2005年時,收費飆升到了5000元左右,平均10年上漲了10倍。這樣的結果導致每年有一批考上大學的孩子上不起學,幸運者得到資助,但很多人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據了解,教育收費在國外是很普遍的,即所謂的教育成本分擔理論――高等教育是屬於非義務教育,學生應該分擔一部分教育成本。但業內認為,關鍵在於收費標準怎麼定。同時,高校收費猛漲沒經過公開論證或聽證,而這種漲價的衝動很難用行政方式控制,專家擔心這會導致社會問題。

  改革的利益要讓全民享受

  「改革本身是任何一個國家進步的原動力,這點毋庸討論,可改革的原則是什麼?改革的原則必須以全民利益為基本,也就是改革的利益必須回歸到全國老百姓,這是改革至高無上的原則。」郎咸平表示。

  「我們的改革思維,需要重新定位。」郎咸平直言,包括醫院、高校在內的我國的產權改革或簡稱國企改革,最後結果是改革的成本幾乎要全社會負擔,而改革的利益歸少數人,這是造成社會不和諧的主要原因。

  郎咸平舉例說,地方政府認為企業效益不好,社會包袱過重,因此進行私有化。那麼購買者在某些場合之下,會把下崗工人推向社會;而改革利益就是他得到了這個國有資產,甚至把工廠剷平,就地起高樓,賣樓的錢歸於誰呢?歸於少數人。「這個就是所謂的改革利益屬於少數人,而改革的成本由全社會負擔。」他進一步分析說,就經濟總量或GDP總量來講,我國近幾年表現突出。但單純以經濟發展為指標的思維,應該進行更進一步的檢討,現象的背後應更加值得關注,因為社會和諧在今天的中國尤為重要。

  相關新聞 北京晨報

  郎咸平對峙中國經濟學界 無人叫陣

  香港學者郎咸平要把挑戰者的姿態堅持到底。在昨日舉行的第八屆成長中國高峰年會上,他用犀利的語氣質疑國企產權改革,「國企改革只有少數人獲益,而大多數人承擔了改革成本」。

  時隔一年,再次面對北京聽眾的郎咸平不再只關注國企改革,不到20分鐘的演講時間裡,他的批判目標從國企產權改革延伸到教育改革、企業股改,並認為這些嘗試都談不上成功。

  這讓郎咸平又一次站到國內主流經濟學界的對立面。

  郎咸平的挑戰者姿態

  自去年以來,在面對國企改革的問題上,香港學者郎咸平一直是挑戰者的姿態。

  在昨日舉行的第八屆成長中國高峰年會上,他繼續用犀利的語氣質疑國企產權改革,「國企改革只有少數人獲益,而大多數人承擔了改革成本」。

  時隔一年,再次集中面對北京聽眾的郎咸平不再只是關注國企改革,不到20分鐘的演講時間裡,他的批判目標從國企產權改革延伸到教育改革、企業股改,並認為這些改革的嘗試都談不上成功。

  去年,這位研究財務學的香港學者從研究廣東科龍公司的財務報表開始,提出當時的科龍老總顧雛軍賤買國有資產的各種手法,此事隨後演變為席捲全國的「郎顧公案」,引發了一場關於國企改革向何處去的全國大討論。

  前不久,隨著顧雛軍被捕,郎咸平受到更多普通人的信任,在《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中,他和吳敬璉成為中國最值得信任的經濟學家。

  對峙主流經濟學界

  不過,這些榮譽的光環讓郎咸平昨天的觀點充滿了強烈的火藥味,他對於一批改革學術觀點的否定,使自己與國內主流經濟學界完全對立。

  對於今年近期的一些改革,郎咸平說,有部門近來公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意見,到最後這一系列改革的結果就是明晰市場化。「簡單地認為一個市場化,就能解決效率的問題嗎?」他認為,這種思維太過膚淺,由於明晰市場化的結果,我國的一些改革面臨嚴峻的考驗。

  尤其對於國有企業改革,郎咸平在演講后再次強調說:「最後什麼叫做國企改革,就是我一再告訴各位的,那就是我們的理論,我們家庭很臟,請一個保姆來整理,這就是國企改革,到最後利益歸於少數人,改革成本由全社會負擔,這種錯誤的改革誤導著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那麼,像這種誤導的錯誤思維我們必須要做一個改進。」

  郎咸平雖然批判了一些改革,但和很多唱反調的學者一樣,他並沒有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一做法正應了李劍閣等學者的觀點:國企改革等問題十分複雜,很多沒有參與過的學者動不動就下斷論是不妥當的。

  郎咸平的觀點正屬於國內主流經濟學界提出需要警惕的一個流派。

  一個月前,在清華大學的一次經濟學術會議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李劍閣曾經表示過他的擔心。李劍閣當時說,經濟學界正在面臨1992年以來最大的學術分歧,部分學者對一些行業制度安排不贊成的聲音增多,「把因為改革沒有完善而出現的問題歸咎於改革本身,使主流經濟學家面臨著很大壓力」。

  沒有老闆現場叫陣

  在昨天民營企業家雲集的場合,主張「國進民退」的郎咸平本來是有些處境尷尬的,在去年同樣的年會上,他就遭遇到其他演講嘉賓言辭激烈的集體反駁。可在顧雛軍今年被捕后,情況就完全改變了。

  郎咸平在上台演講前對記者說:「估計今年應該不會出現這種狀況了。」果然,在演講開始后,有不同意見的企業家們只是客氣地表達看法,坐在台下靜靜聽講的「黑馬」富豪嚴介和也說:「就當是奇文共賞吧。」

  從郎咸平到丁學良,香港學者已經成功體現了他們在展示學術觀點時的大膽風格。郎咸平堅持著一貫的特點,觀點新穎,言辭犀利精彩,最容易贏得聽眾的認同。與郎咸平像商人一樣大膽銷售自己的批判性觀點相反,企業家們則像學者一樣小心求證,更像學者著書立說。

  泰康人壽保險公司老總陳東升溫和地表示,現在的各項矛盾已經進入國家統籌調整的範圍,並認為如果從來沒有參與過中國的改革開放,就不能一味地批判指責。

  此外,郎咸平的另一個觀點,「國內的職業經理人缺少信託責任」也並未得到參會企業家的完全認同,蒙牛乳業董事長牛根生客氣地回應說:「在我們的企業,職業經理人都是負責任的。」

  來源:中國經濟

37

主題

597

帖子

16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
沙發
愛國. 發表於 2005-12-5 12:06 | 只看該作者
郎咸平的說法有些已經被證實了,有些正在被證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714

帖子

15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1
3
karlsql 發表於 2005-12-6 15:49 | 只看該作者
郎咸平影響了一些人的飯碗,尤其是那些所謂的經濟學家們:)他們就是吃為虎作倀這碗飯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5: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