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05年剛剛來到之際,車價、房價將如何變動,未來的經濟生活將會發生哪些變化,2005年的財經生活里將有哪些懸念,通過業內業外人士的觀察,和你自己的細心體會,相信將來如何理財的懸念都將會迎刃而解。
懸念一:
進口車價會否大降?
持幣待購的消費者,似乎都紛紛憋著一股勁,準備在2005年以「狠、准、穩」的姿態和準則出手購車。2005年被汽車行業普遍認為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由於進口配額的取消,在經歷了2004年的陣痛之後,等待各車商的將會是更加殘酷的競爭。
對於關稅降低後進口車的價格,各方人士觀點不一,部分人士認為,今年取消進口汽車配額、降低關稅後,大量進口汽車湧入我國市場,進口汽車價格將大幅下降,並進一步導致國內車價大跌。而國家主管部門的權威人士指出,由於汽車關稅下調幅度不大、國產汽車對進口汽車擠壓作用增強,進口暢銷車型越來越少、進口汽車市場持續低迷以及匯率變化等因素,今年取消進口汽車配額、降低關稅後,進口汽車數量不會大幅增長,進口車價也不會大降。再者,國際汽車巨頭都在國內投巨資生產國產車,為確保國產車的銷售,這些汽車巨頭不會讓進口車大批進來。
懸念二:
房價究竟是漲是落?
2005年房價是否繼續上升的爭論逐漸成為百姓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而這種討論大相徑庭的兩種聲音,都非常響亮。有關房價將要繼續上漲的理由之一,是有關房地產成本將升高的事實。上漲的直接原因是目前良好宏觀經濟形勢和客戶的真實需求;而在成本方面,包括土地成本、建材成本及專業的設計成本等投入也將使發展商對項目投入的成本加大,從而轉移到房價上,致使房價走高。一位房產開發商表示,8.31大限后,房地產開發的成本大幅增加,土地成本佔總投資的比例普遍上漲為50%,有些商業項目甚至達到60%,而鋼材水泥等建築成本也持續上漲。因此,2005年房價的上漲,應該是個不爭的事實。
專家預計,只要央行施行穩步而適度的升息步伐,到2005年底前,整體房價不會出現大的回落,但增速將顯著放緩,不可能維持目前超過12%的漲幅,而房價真正出現大的回落,可能要到2006年後。而最近來自官方的說法可能更為精準,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副司長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預計2005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將保持23%左右的較快增長,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漲幅有望回落到10%左右。
懸念三:
股市能否走出低迷?
2004年,被稱作中國股市的沼澤年,而2005年,中國的股市能走出沼澤嗎?
標準普爾亞太證券研究服務機構根據一份詳細的研究在京發布公告預測說,2005年中國證券市場的行情看漲,但同時提醒必須注意市場可能出現的複雜情況,認為緊隨基本面將是最安全的投資途徑。在投資策略上,標普認為,2005年精選行業和股票十分重要,標普建議投資者購買國內需求強勁的行業,包括消費品行業和交通行業,尤其是選擇這些行業的龍頭企業。
而同樣是這份股市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股市已經大體上觸底,或已經接近最低水平,滬深兩市A股的估值越來越接近在香港上市的H股和紅籌股的估值水平。雖然對市場結構的擔心依舊存在,但專家指出對於今年的行情有理由保持謹慎的樂觀。
懸念四:
油價是否還會漲?
對於有車一族來說,大多已對車市聲聲不息的降價之聲,故做充耳不聞之態,但是成品油的價格指向,卻最能觸碰他們敏感的神經。來自各方面的消息顯示,今年的油價有回落之勢,一些官員表示,2005年國際油價有望回歸理性,向每桶25―35美元的一般均衡價位穩步回落。
有關資料表明,儘管目前歐佩克產油國剩餘產能非常有限,但是經過兩年來高油價的刺激,2005年部分原油投資將會形成新的產能,而且伊拉克石油生產有望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因此,全球原油將保持穩定供應。
懸念五:
3G牌照何時發放?
這將是今年電信業最緊張、最刺激也是最受關注的懸念,這不僅僅關係著四大電信運營商如何運營3G,手機生產商如何進行貼身博弈,貼牌手機能否因為新的牌照獲得新生,也直接關係到你我使用的手機功能是否發生實質性的飛躍。一旦3G牌照發放,那麼早就蓄勢待發的終端市場最終將被新產品攪動得火熱,那些原先不可能實現的功能,比如在手機上看小電影等等功能,終將變為現實。
懸念六:
外行何時為市民服務?
據了解,滙豐、花旗、東亞、渣打等十幾家外資銀行都已經遞交申請或者表示將儘快申請在京開展人民幣業務。按照正常程序,人民幣業務的申請可在3個月內給予批複,現在看來,外資銀行最快則可在一個月左右拿到牌照。外資銀行完全有望在今年年初,殺入京城人民幣業務領域。儘管外資業務今年只可經營的是對公業務,暫時不會對中資銀行造成很大影響。但是中資外資銀行的真正較量卻已經悄悄開始了。
與此相對應,四大國有銀行的上市之旅,也將在2005年進入關鍵日程。而其他銀行也將積極地為更激烈的競爭做準備,招商、民生銀行正在改造核算系統。更多的個人理財品種,將在2005年噴薄而出。
懸念七:
人民幣匯率會否波動?
中國的美元「黑市」已經有價無市,這是幾年前無法想像的。人民幣升值已經不只是中國人最關心的問題了。人民幣升值的傳聞熱度不減,「上萬億的遊資湧入中國準備豪賭人民幣升值」的說法更是甚囂塵上。儘管央行和外管局不斷出面闢謠,但是國內居民仍然在每天大量結匯美元。這個景象可以解釋為什麼人民幣升值問題,至今還是懸念的原因。
有學者則認為,人民幣升值不可避免地會使中國一些出口產業受到衝擊。為減少這種衝擊,人民幣升值不應操之過急,應逐漸進行。 北大經研中心宋國青教授認為:匯率是影響今年經濟的第一因素,今年全球經濟最大的謎團就是人民幣匯率。外商投資、出口貿易、外匯儲備等方面都受到匯率的影響,這不僅僅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還包括美元對歐元等其他貨幣的匯率。匯率是否調整,直接影響今年的經濟增長。
懸念八:
物價是否繼續攀升?
2004年一年,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上漲4%左右,是1997年以來物價漲幅最高的一年。而2005年,物價是否會持續上漲,這將是和百姓關係最密切的一大懸念。據新華社報道,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去年12月28日的有關報告指出,2005年物價上漲壓力依然難以明顯減弱,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上漲4%,將和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翹尾因素影響價格上漲約1.1個百分點。
這份報告分析認為,考慮到物價的滯后影響、價格傳導有所改善、宏觀調控的持續作用、國際石油價格變化以及國家有可能調整公用事業和部分服務價格等因素,2005年物價上漲將難以明顯降低。至於糧食和食品的價格,報告預計,2005年糧食和食品價格再次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CPI持續上漲的壓力明顯減輕。我國及世界糧食均出現了豐收的形勢,糧食價格將處於較為穩定的時期。
但是,政策性調價因素將對價格上漲產生壓力。近期,各地上調公共服務價格的措施有所增加,與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水、電、燃料、交通運輸價格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漲,成為總體價格水平上升的誘因之一,將使物價回落面臨不小的阻力。
懸念九:
美國旅遊會否對國人開放?
對於熱愛生活的普通人,全球旅行成為他們一生的夢想,隨著今年歐洲國家旅遊目的地的開放,中國遊客去歐洲旅遊夢想成真。而開放歐洲游以後,又有普通人提出了暢遊美洲的夢想,最感興趣的話題是「我什麼時候能去美國拉斯維加斯一游?」「中國旅遊目的地國家什麼時候能夠遍布全球?」
去年12月6日,中美兩國簽署《旅遊合作諒解備忘錄》的消息一經傳出后,引起了旅遊界的廣泛關注,備忘錄的簽署意味著美國成為中國公民自費旅遊目的地國的事宜已經進入了實質性階段。業內人士分析,美國市場一旦開放將大幅度分流歐洲和亞洲市場,必將成為中國公民最熱門的旅遊國度。屆時,辦張簽證到美國旅遊將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更有消息稱,樂觀估計,美國將最晚不遲於2005年年底成為中國公民自費旅遊目的地國。
懸念十:
零關稅相機何時上市?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2005年中國關稅總水平將降至9.9%的消息。這意味著2005年,一些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的稅率將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更多的國外商品將進入中國市場,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在吃穿用行等方面將會得到更大的實惠。
據悉,今年進口小轎車的關稅將由目前的34.2%和37.6%降至30%;進口化妝品的關稅將由14.2%降至10%;威士忌、烈性葡萄酒、伏特加酒等酒類產品的關稅將由19.2%降至10%。其他一些諸如服裝、床上用品、紙製品的關稅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2005年還將新增加一批零關稅商品,如數碼相機、家用攝錄一體機、傢具、玩具、遊戲機等。便宜的零關稅產品,也許將使你今年的購物體驗更加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