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慘烈激蕩的長沙會戰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5-12-13 2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12-02         網易論壇 


中國軍隊與日軍在長沙展開激烈巷戰。 資料圖片

「天下湘軍」一書將「長沙、斯大林格勒、廣島、長崎」列為二戰中受破壞最嚴重的四座城市,確實如此,但如果提「戰鬥最慘烈、受破壞最嚴重」的城市,那就是「長沙與斯大林格勒」。長沙,英雄城,二戰中舉世矚目。今日長沙繁榮昌盛,面貌一新,但決不能忘記長沙抗戰的悲壯歷史和為國捐軀的民族先烈!

長沙會戰概況

1938年10月,武漢廣州失守后,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湖南處於日軍南北夾擊的威脅之下。日軍急於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以支援侵佔東南亞諸國之日軍,於1939年9月發動長沙會戰。貧窮落後的舊中國綜合國力遠不如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強國日本,中國抗戰是弱國戰強國。日軍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茨(乙級戰犯、後任中國派遣軍司令、陸軍大將)揚言「一個星期佔領長沙」。湖南軍民英勇抗擊,粉碎日軍狂言,拒日軍於岳陽縣新牆河防線之北達五年之久,為保衛湖南,保衛和建設西南大後方,贏得寶貴時間,對穩定全國戰局起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貢獻。

長沙會戰,是八年抗戰中中日雙方出動兵力最多(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餘萬人次),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大會戰。長沙會戰共四次大規模的保衛戰,從1939年9月戰至1944年6月,前三次會戰中國軍隊勝利,日軍敗退。日軍受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共傷亡10萬7千餘人,中國軍隊武器裝備遠不如日軍,傷亡13萬人,多於日軍。但中國軍隊3次將日軍戰敗於長沙城下,並乘勝追擊,收復岳陽新牆河前沿陣地,這不僅是鼓舞全國民心士氣的大捷,而且是震驚世界的勝利。1942年1月11日,中共《新華日報》發表社論指出「長沙大捷具有國際意義」。

1944年5月27日,日軍出動36萬餘人向長沙攻擊,發動第四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30萬人迎敵,兵力少於日軍,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前三次會戰的勝利,湖南戰區司令長官驕傲輕敵,指揮失當。守軍違抗增兵重點防守嶽麓山之軍令,招致會戰失敗,1944年6月17日,長沙陷落。日軍改變前三次戰法,重點攻擊我嶽麓山防線,先拿下我嶽麓山下的炮兵陣地,架重炮於嶽麓山上轟擊長沙城。城中守軍不僅失去嶽麓山炮火支援,而且處於日軍炮火威脅之下,傷亡慘重,被迫撤離。守城的陸軍第四軍軍長張德能在重慶被處決。

1942年1月,第三次長沙會戰後,中國軍隊清理戰場上的日軍屍體

戰況慘烈無比

一、新牆河畔殊死阻擊。岳陽縣新牆河防線,是保衛長沙的第一道防線,二戰中世界聞名,與法國馬其諾防線齊名。中國軍隊為保衛長沙,在新牆河兩岸付出了慘重犧牲。如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10萬餘人向長沙推進,與我第52軍在新牆河展開激戰。在日軍的凌厲攻勢下,我守衛金龍山、斗篷山的胡春華營與守衛雷公山、草鞋嶺的史思華營與敵血戰四天,重創日軍,全營陣亡。日軍用80多門火炮轟擊新牆河南岸我第12團陣地,出動10多架飛機狂轟濫炸,並使用化學武器,投擲毒氣彈。守軍陣地被夷為平地。官兵無防毒面具,用濕毛巾浸水敷住鼻口,頑強抵抗,擊退敵人衝鋒。第12團官兵大部壯烈犧牲,餘下3、4百人也因中毒或受傷失去抵抗能力,被突入陣地之日軍刺死。長沙會戰中,日軍4次突破新牆河防線,戰鬥都如此慘烈。

二、將帥捐軀。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27日,我第10軍在長沙縣福臨鋪、金井鄉一帶截擊日軍,殺傷大量敵人,第190師副師長賴傳湘陣亡,該師傷亡過半。我第74軍57師在春華山、赤石河一帶與敵激戰,重創日軍,57師傷亡3000餘人,師長李翰卿陣亡。

三、血肉守城。第三次長沙會戰,我英勇的第10軍守備長沙城。從軍長到士兵,均戰前預立遺囑:「成則以功勛報祖國,死則以長沙為墳墓」,抱必死之決心投入戰鬥.如東瓜山英雄團英勇殺敵,威震敵膽。1942年1月2日,日軍第3師團7000餘人猛攻長沙城南郊東瓜山一帶陣地。守軍預10師第28團官兵,在團長葛先才率領下,與敵激戰2日,擊退敵人無數次衝鋒,陣地巋然不動。日軍拋屍累累,傷亡5000餘人。敵復攻杏花園高地上之修械所,葛團勇士與敵肉搏,白刃拉鋸11次,擊退敵人進攻,最後7人守住南端小東瓜山陣地。該團除50餘人生存外,大部官兵壯烈殉國,可歌可泣!

守軍官兵在城南城北殺得日軍屍橫遍野,傷亡慘重。1942年1月4日,重慶《新華日報》報道:「兩日來,長沙東南郊血戰結果,在我軍陣地前,敵人遺屍至少在15000具以上」。

四、追擊殲敵。日軍從長沙敗退向岳陽潰逃,遭中國軍隊圍追堵截,亦傷亡慘重。1942年1月14日,延安《解放日報》報道:「逃竄至汨羅江北岸之殘敵,僅餘二、三千,敵到處奔突終以飢疲交迫,無力抵抗,死傷之多,前所示有。頃已查知,沿途敵遺屍在23000具以上,至於敵焚化之屍灰及受傷寇眾,則無法清算其數。」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傷亡56000餘人,中國軍隊傷亡28000餘人,中國軍隊取得輝煌勝利,打出了軍威國威!


第三次長沙會戰後,被俘虜的日軍官兵在收容所里接受早點名
民眾踴躍支前參戰

長沙會戰取得的勝利,離不開民眾的支持。湖南民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赴國難,愛國熱情空前高漲。

一、踴躍支前。1938年7月,長沙民眾為抗日募捐,設立獻金台五個,三天之內收獻金銀元96087元。省長張治中捐銀元3000元。有位人力車夫,當場揭開車座木蓋,將所有鈔票銅板,盡數投入獻箱,在場民眾無不感動。海外長沙籍僑胞捐款數十萬美元支援長沙抗戰。長沙民眾為前方將士募集寒衣棉被二萬件。金井鄉老人李漢秋,發動民眾給我軍送飯,並送米15石。長沙西鄉民眾募集豬肉萬斤,蔬菜200擔,送至長沙城中犒勞將士。岳陽至長沙沿途民眾引水灌田,破壞道路橋樑,使日軍機械化部隊運動艱難,湘陰縣長樂鄉老農程生存,發動民眾組織擔架隊,運送傷兵,不讓一個傷兵遺棄戰場。民眾自覺為部隊運送糧食和彈藥更十分普遍。

二、英勇殺敵。日軍從長沙敗退時,沿途農民用鋤頭扁擔菜刀砍殺之日軍散兵游勇不勝數舉,僅1942年1月,長沙縣一帶農民砍殺之日兵不下千人。瀏陽民眾組織起來襲擊入境之敵,斃敵500多人。青山鄉農民王吉生被日軍擄去帶路,將7個鬼子引入地雷區,與敵同歸於盡。岳陽縣協南鄉中心小學學生金繼賢,14歲,被日軍擄去帶路時,將日軍引入中國軍隊埋伏圈,日軍被擊斃80餘人,金繼賢遭日軍殺害,為國捐軀。長沙縣麻林橋少年向忠明,15歲,他手持鋒利柴刀,潛伏於灌木叢林中,專砍單個傷兵,殺鬼子三人,活捉一人,獲我軍嘉獎。


中國軍隊在長沙市區追擊日軍。 資料圖片

「9.15」長沙受降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15日,是長沙受降日。這一天,艷陽高照,秋高氣爽。大戰之後的長沙城,斷垣殘壁,滿目瘡痍,遍地彈痕,但一個月來市民陸續返回。長沙城彩旗招展,鞭炮齊鳴。男女老少揮舞國旗,歡天喜地,走上街頭,歡呼抗戰勝利。

受降儀式在嶽麓山湖南大學科學館一樓一間教室舉行。門口松枝紮成的牌樓上,用紅綢挽成象徵勝利的V字形體。在莊嚴的軍樂聲中,受降主官、第四方面軍司令王耀武和美軍代表金武德少將及湖南政界要人入場。隨即日軍投降代表、第20軍司令官板西一良(乙級戰犯、陸軍中將)和他的參謀長伊知川庸治(陸軍少將)走進會場,立正脫帽,向王耀武將軍行鞠躬禮,呈上日軍表冊,恭聽王將軍宣讀受降書,然後在受降書上簽字,並接受訓令,再鞠躬退出會場。萬惡的日本侵略者,終於低下罪惡的頭!


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繳獲日軍的武器裝備

紀念長沙抗戰之目的

中國人民,前仆後繼,浴血八年,以傷亡3500萬同胞的沉重代價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譜寫下反法西斯戰爭和民族解放的光輝篇章。但日本軍國主義不甘心失敗,亡我之心不死。今天,重溫全民抗戰、救亡圖存之血史,對於弘揚愛國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我中華兒女,不忘國恥,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為建設強大的祖國貢獻力量。

抗日陣亡民族英烈永垂不朽![/SIZE][/COLOR]


曾指揮長沙會戰的薛岳將軍

本文參考書目:《湖南人民革命史》、《抗日戰爭時期的湖南戰場》、《長沙抗戰文史資料》、《老新聞》等。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1

主題

13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4
沙發
zenglequn 發表於 2005-12-19 09:40 | 只看該作者

無湘不成軍!!

至今在嶽麓山和湖南師範大學的後面,仍然保留了許多國民黨七十三軍陣亡官兵的墓地,雖然歷盡文革荒唐歲月,但是修葺一新,我們讀書時還經常組織去掃墓呢!

小日本想在湖南上演二十八個騎兵佔領一個縣城,作他娘的美夢!這不揍得鬼子哭天喊地。事實上,在湖南的哪一個戰役鬼子佔了一點便宜的?常德保衛戰,衡陽戰役,長沙會戰,湘西會戰,消滅日軍至少在十五萬以上。試問中國抗戰,總共消滅了多少鬼子?湖南經濟現在是落後於許多省份(以前也如此),可是要想中國滅亡,除非湖南人死光 (楊度語)。國難當頭,湖南人尚武的血性,是中國的一個堅強的擋箭牌。

中國許多地方的人是讓人瞧不起,沒有一點骨氣和血性。去看看惟楚有才的湖湘大地,在這個爾虞我詐的國際社會裡,湖湘人士的血性骨氣始終是任何對手也不敢輕視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3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2-19 12:04 | 只看該作者
永垂不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40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50
4
LK2004 發表於 2005-12-20 15:58 | 只看該作者
"長沙會戰共四次大規模的保衛戰,從1939年9月戰至1944年6月,前三次會戰中國軍隊勝利,日軍敗退。日軍受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共傷亡10萬7千餘人"

That's totally bull shit. Every number in this article is from one side ---- the side almost lost every possible or impossible battle, but claims victory shamelessly.

"1944年5月27日,日軍出動36萬餘人向長沙攻擊,發動第四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30萬人迎敵,兵力少於日軍"
Do you even have an idea how many Jap military personals in China at that time?
360,000 in one battle? You must count pigs and horses all togeth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40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50
5
LK2004 發表於 2005-12-20 16:14 | 只看該作者
「長沙、斯大林格勒、廣島、長崎」列為二戰中受破壞最嚴重的四座城市.

What about Berlin? Moscow? Keep your ignorance in your bed. Publishing such stupid brain washed KMT propaganda 60 years from the events is really making international jokes. (During the battle, propaganda was necessary, but not 60 years later.)

BTW, the most severe damage on 長沙 was caused by the fire started by KMT itself.

Among 4 battles arround 長沙, only the 3rd one is a victory in some sense. Yes, most our KMT soldiers were brave, however, most KMT top commanders deserve going to the military court.

It seems KMT stupid propaganda win the media war back again after crashed by CCP 55 years ago.

We won't forget anyone fight for our nation, but not on top of lie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6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2-21 12:39 | 只看該作者
抗日陣亡民族英烈永垂不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1: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