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什麼決定一切

[複製鏈接]

15

主題

59

帖子

22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知至真致 發表於 2005-11-26 1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知至
    企業管理中什麼才決定一切?有不同的說法。早幾年是什麼CI。5S,6西格瑪。去年說「渠道」,「決策」,「執行」,「直銷」,標桿管理等等。千變萬化,各種管理工具鋪天蓋地的,但都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都不太長久。好像流行時尚一樣。這麼多經營管理知識都被宣揚成決定一切的。不可否認對不同的企業是有不同程度上的效用。有很多企業也是因此成功的,所以才有爭相來模仿的。企業是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適當的吸取沒有錯,不要誇大了。有些企業學出一點就沾沾自喜,並且到處喧嚷,作為企業管理者應該明白「驕不與罪期而罪自至,罪不與死期而死自至」。企業經營沒有巧可以取。如果沒有企業生存的所需要的基本素質,只有這些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經營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明白。別人的邏輯是不可以相信的。
    我們那些可愛的企業家們。只要聽說那一個企業用了什麼方法市場佔有率提高了,利潤率上來了,就用哪種方法,我看見有好多家資產過億的企業在用CEO的管理模式制度,於是設立了首席執行官管理制,可是只有CEO而沒有看見有CFO,COO,CTO。要學習,沒有錯,好事,應該的。但是是不是可以最起嗎深入一點才行?
    也有學的很認真的。一汽,聽說花了二十年時間學TPS。三代人,二十年,其心是真是誠。但是豐田的生產方式,我怎麼都感覺TPS都像是100年前的管理方法,怎麼現在還在學。而且還沒有學畢業。而且豐田有今天好像和TPS關係沒有那麼深吧!不管TPS表面上,實際里是什麼。(首先說明TPS是有用的)應該都是比較內在的。
     研究表明,調查發現。對於小日本的5S清潔工廠,(好像已經升級到6S。而我們的國家投資公司,海南海島公司,剛開始在搞5S),還是TPS的管理方式。那是小日本的文化的一部分,不是簡簡單單的照搬可以解決問題。我們中國企業應是做成了畫虎不成成了狗,遺憾的是連貓像都沒有帶點。就像我們的京劇一樣。是我們的國萃,是我們的文化,你找個日本人,美國人來學京劇我估計一輩子,耗費她一生的精力她都不會像我們中國人表演京劇那樣具有神韻!
    道理是一樣的。我們的鄧公不是說要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所以我們投資也好做企業經營也好,學習先進理念,經驗教訓要具有中國特色,應該活學活用,不要眼熱,忌生搬硬套。企業管理應該是條條道路通羅馬。反過來日本人也沒有必要一定來學京劇,想聽還不簡單。
    用最簡單的方法,說的簡單扼要。汽車要賣出去,最主要的是顧客要認可。我們把一輛豐田和一輛一汽的同等的車放在一起。把商標扒下來,從一個普通顧客的購買角度,看外形設計,看內飾,看安全裝置,看油耗,看車子的性能,看人性化細節,看舒適度,看配備,看發動機性能,噪音,看售後服務售前服務等等。那一個方面一汽有明顯優勢,更不用說加上哪個可怕的標誌。「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不可想當然地偏激的去學,企業常青需要智慧。一汽當務之急是產品開發,技術創新。材料的品質,科技的含量,產品的美,細小的人性化,按照中國人的心理去設計開發(一汽應該去做市場調查,調查未來十年具有買車潛力的人士思想愛好)(應該對準小朋友去做未來發展需要的廣告)。中國人太注重短期效益。從政府到企業。政府的官員,企業的管理者應該跟中國的父母學習。學習她們怎麼經營孩子的未來,孩子一出生都想到了20年後。
    決定一切的因素有很多,很多加起來。我說一些我認為比較核心的因素,工作時,要為一個你欽佩的人的組織工作,因為這將令你興奮」。所以我們需要好的管理者。企業要吸引好的人才,吸引有激情的人才需要好的文化。
     人的思想境界, 人整體素質對企業是否可以強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喜歡玩弄權術,在企業裡面玩政治,這種做法內耗非常嚴重。我所在的企業是直屬中央國務院的國投公司。從高層到中層這種現象都很嚴重。這也是大部分國企的通病。我在想在我們企業理玩弄的政治勝出的人其水平絕對可以在聯合國玩的轉,什麼小泉,小布靠邊站。如果人心不齊還可以做什麼。對企業的經營決策,日常經營管理,出發點偏離了目標。還有什麼資格談發展。我不知該怎樣來評價.只有說最高管理者,這也應該是最高領導的問題。是,「用屁股指揮腦袋」,也許比較貼切!避免黨爭就要在用人制度上保持公平合理。
    「我能」自以為是聰明絕頂,以為自己明白了很多道理,看透了迷局,可以無所不能,好像洞察了天機,非常成熟。其實他不懂成熟的終極理念是,禪學智慧說: 「是在你忽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原來是豬頭,是白痴,是個凱子而已」.。作為管理者是萬萬不可有的思想。你是企業老總,不是一言堂堂主。褚時健,倪峰是值得尊重的,但這種思想在這兩位老總身上有很深的體現。
    把員工和我們的目標顧客當作是我們最親的人。我們很多的遠大理想,進世界500強,進中國500強,進行業前5等等。才有可能實現。尊重員工,創建宜人的工作環境,創建一種和諧工作分為,使得有志而能幹的員工,都能感到工作的意義,值得去干,並為能夠在這樣一個集體工作而感到愉快和自豪!這才是一個老總應有的,一個成功企業應有的。在國家政府部門國家公務員是人民的「公僕」,雖然大部分公務員沒有達到要求,名不副實。但在企業管理者也應該是「公僕」,應該做到,是為員工服務。
    我們那些做為企業的管理者有沒有諸葛亮的精神,有沒有經營不善以死謝罪的勇氣。
我們需要這種精神。我們需要企業的高層也好中層也罷都好好看看諸葛亮的出師表。
   站在顧客的立場為顧客考慮。我們有多少企業只是嘴巴說說。掛在牆上而已。如果只不過是就是說說你就不可能有發展。只是掛在牆上是沒有用的。就不可能長久生存。像松下公司的經營理念「要讓電器像自來水一樣便宜,方便」。像福特汽車「福特讓每個人都買得起」是多麼的大氣,是多麼實實在在的為顧客考慮。她們就是世界品牌。
    我們的企業現在喜歡找政府出氣。其實不應該抱怨政府,對政府是橫豎不對。企業的成敗政府不起決定作用。比如小日本是個什麼國家嗎?那是什麼狗屁政府?在軍國主義的教育下可以出想松下幸之助這樣的奇人。你應該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應該說政府怎麼了。
    可悲的是我們有多少企業連說都不說。更別說為消費者考慮。不但不說而且還欺騙消費者。想很多保健食品,口服液。就說含氟牙膏電視記者採訪專家教授。明白無誤的告訴大家是沒有一點效果的,她們照樣不聲不響的買。當初出這個產品時沒有經過研究,不負責任也就算了。現在已經是明明白白的錯誤了,沒有那家企業出面向消費者道歉。
    最出名的腦白金,黃金搭檔,有什麼實際的營養價值她們自己應該很清楚。就是靠鋪天蓋地的廣告來。我看到專家給她們的定語是「有錢可以喝」,是多麼的諷刺。結局可想而知。不可以把你的顧客當傻瓜。
企業腐敗。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國企都是很嚴重的問題。是不可迴避的。尤其是在國營企業,隨著管理者的換代,一次又一次的用錯誤掩蓋錯誤。最終的結果都會是一樣的,總有一天會積重難返,走向滅亡。
    我們的企業很明白這個問題,可是都在迴避這個問題。有多少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有多少是故意縱容。一個企業從上到下,進進出出,如何避免的確是個難題。首先作為領導者自身要正。從體制上杜絕權利滋生腐敗。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在有些方面體現的非常貼切。除了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並對違法者處以重罰。具體運作靠財務監督是遠遠不夠的。企業也有必要成立獨立的秘密的反腐敗的部門。而且這個部門只對董事會,對董事長負責。對原材料的進入,對產品的銷售,對各種各樣的管理費用,財務收支要嚴格檢察。對所付出的每一分錢都嚴格把關。如果有違反規定的人,證據確鑿,相關辦案人員有權利可以不用向董事會,董事長彙報,直接移交當地檢察機關,提起刑事訴訟法。
    打民族旗號。以民族精神報國,民族品牌為口號。現在是什麼時代,是市場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要有全球化視野。現在是很多企業出口,都在當地建廠講本土化。講民族是一種心虛的表現形式。明顯的底氣不足。如果豐田不是說有路就有豐田車,而是說以民族品牌報國,會有今天的成就嗎。
    企業管理的換代我們很講究一朝天子一朝臣,缺乏連續性。缺乏合作,缺乏交流,缺乏忠誠,缺乏團對合作。上一屆管理者制定的計劃,制定的管理制度,包括經營理念,口號到下往往被廢棄。她就要變花樣的重新制訂一套。很多企業的老總心態都沒有很端正,不是在領導的位子時,儘力培養接班人,而是不管自己能力跟上,跟不上時代就要千方百計的站位子,並且打壓有威脅自己的人,直到有一天沒有辦法了,媒體把這叫黯然下課。
     退位讓賢,是多麼美的美德,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創造的名詞,可是沒有人會用,已經忘記了這個含義了。在美國,傑克韋爾奇,把通用帶進了輝煌,把通用公司經營的能夠成為世界最大的公司后,還主動交權,在交權的那一天是容光煥發,沒有一絲的神傷,贏得所有人的尊敬。如果倪潤峰在把長虹帶入一定的高度后,能認識自己的能力不足,退位讓賢,今天的長虹可能會是另一種情況。會贏得尊敬,而不是今天的黯然離去。我們的管理者能在什麼適當的時間認識自己,能想著企業的未來,不是隨時把自己塑造成不可缺少的。故意把自己當萬能。讓所有的人覺得這個企業少了她就不行。比如海爾除了張瑞敏,你還知道誰。而是能扶上馬,送一程。聯想的柳傳志做的很好。我在的一個國投海南大企業換一任總經理,就連工作服都要換一種新的款式。我們都要這樣。如何制定五年,十年計劃。企業怎麼來百年大計。
    務實。納愛斯老總庄啟傳說的一句話「對企業來講,最重要的不是幹什麼都要贏利,而是幹什麼能夠發展,因為僅僅迷戀賺錢,很快就會被人追上」。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很沉重。是華而不實;不贏利發展什麼,用什麼發展,「麥肯錫」的一位資深管理者說干企業無論什麼都是以贏利為主要,為最終目的,企業就是要賺錢。是實實在在的,正大光明的。當然因為老莊他有他深層的意義,所以我就感覺就是做作,不是真性真情經營思想,不是放之自然管理理念。是很虛飾的想與眾不同。這句話,這句話的意義如果你這麼想沒有錯,代表有些高度。把它大張旗鼓說出來當真理,那就是做作。就是不務實。
    文化。在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如何發揮企業的文化,利用企業獨特的產品形象,體現產品的深層文化含義,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主要途徑。
    文化是根植在一定的物質,社會,歷史傳統基礎上形成的特定的價值觀念,信仰,思維方式,習俗大綜合體。當文化以藝術或某些實體形式表達時,我們能看到不同文化之間大差異;當文化作為一種觀念存在時,我們看不見,摸不著。文化滲透在人們的觀念,行為和思維方式中,進而影響到人們的消費內容,消費觀念和消費理念。
    企業文化是絕對不可以複製的,不可以抄襲。要保持各自的特色,並不斷發展自己。在企業文化的學習過程中應該向中國共產黨學習。中國共產黨中央府在管理中國時強調所有的人要緊密團結在以總書記為中心的黨中央周圍。
    我們企業是一個團體。不論是團對工作,公司業務,社會工作個人對團體大盡心是團體運行的原動力。沒有任何一位選手會因為在划船比賽中單獨拚命划槳,而可以贏得比賽,也不會單獨受到讚許。如果說在企業這個團體中,如果每個成員都不在乎誰獲得獎賞,那麼這個團對的成就將無可限量。
    企業文化的建立是滲透到骨子裡的一種意識形態,從人到環境,到社會,到我們的產品,形成各種文化。形成產品文化,產品文化是企業形象的內核,是產品形象的基礎。而好的產品文化到好的產品形象是產品優質的證明,是時尚的凝聚,是身價的標誌,是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念和態度,是企業的無形財富。
    產品文化效應的實質是社會公眾在選擇商品時,對具有自己的產品文化的產品和企業更偏愛,更容易接納,更感興趣,獨特的產品文化使人產生愉快感,信賴感,可靠感和安全感。它一旦在受眾心目中站有地位,就能確保其相對的穩定性,而不為企業一時經營好壞所左右。
    產品文化的塑造是長期的,複雜而艱巨的企業文化的系統工程。爭取第一,獨特,第一對人的影響強烈,銘記於心,不容易消除。不一定是要市場佔有率,可以是服務第一,誤差率第一。爭取第一要別出心裁,說一場親吻比賽,一個男人在八小時親吻了8000個女性,而另一位親吻了8001個女性。怎麼戰勝他們不一定要比他們多也是可以的,就有一位英國人在八個小時親吻了4601個女性,外帶兩條狗和一隻老虎。你說誰更第一。
    商標,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圖案,它有神氣的魔力,不僅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價值,信譽價值,產權價值和藝術價值,開拓市場,引來財源滾滾。而企業產品的文化價值,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的美德,企業的戰略思想全在這一個圖案中在瞬間表達出來。比如麥當勞的兩個小黃門,發拉利的馬,豐田的,本田的不用多加介紹,所有的訊息瞬間就接收到了。
    在企業所能利用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有限時,要在競爭中戰勝對手,就勢必要在關鍵地方勝過對方。就必須集中資源,以便簡單相加,比如我生產電器我沒有足夠的費用對各種電器進行單獨宣傳,我就集中費用就宣傳我的商標也可以。這是一個成功企業戰略基本點。集中就意味競爭優勢取得。一個企業戰略原則不僅應用在經營上,它同樣用在產品文化的開發,創造,生產到樹立形象的整個過程。
    無論是企業文化的形成,產品文化的培育,都要求企業的不斷開拓,打持久戰。持久是一種累計的概念,他涵蓋了名牌形象的產生,成長,成熟等過程。要堅持一貫的產品
真性真情,不造做虛飾,放之自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9: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