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我看到成千上萬的新移民從中國來到加拿大,就會想起十七年前自己隻身一人來到多倫多的情景,那時候,我是多麼無助和無知,是很多老華僑幫助我度過了難關。我從學生到就業,從戀愛到建立家庭成為妻子和母親,每走一步都有切身的體驗。成為作家以後,我曾經在無數次交談中和朋友分享過自己的心得和體會,現在願意把它們寫下來,與大家交流。
我和先生結婚後,凡兩人一起出門,總是由我先生開車。我們第一次去魁北克旅行,我先生準備好地圖,讓我按地圖引領他開車找旅館。進城時天色已晚,路牌都是法文,我們迷了路。他怪我不會看地圖,錯過了該走的路。我怨他不肯停車問路,在城裡亂兜圈子。找到旅館后,我們都怒氣沖沖。第二天,我想,我們都是來旅遊的,兩人都不認識路是很正常的,幹嗎要相互埋怨呢?既然我會開車,我先生擅長看地圖,就讓我先生看著地圖引領我開車找風景點。結果我們順利地找到了計劃要玩的每一個地方,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假日。
今天,我們很多夫婦,從中國移民來到加拿大,面對陌生的環境和語言,都會有壓力,都需要時間摸索,尋找前路,在這特定的環境下,夫婦之間一定要互相幫助,能者多勞,根據加拿大的生活條件,重新調整從前的生活模式,這樣才能同心戰勝困難,建立起新家園。在這裡,我想和大家探討移民后在加拿大的夫婦關係問題。
1,夫婦間的配合:從國內剛來的夫婦,首先要面對的是丈夫在精神上的苦悶,妻子在體力上的付出。出國的一族,原來在國內,男士都有不錯的職位和收入,女士很多在家裡有父母或保母幫忙做家務看孩子。但出國后,男士們要重新找到符合自己專業的工作,就一定要再去進修或考牌,這樣一來,為了生存,通常女士就要外出打工,這時候夫婦都希望能夠一起分擔家務。可是男士們在壓力下通常比較懈怠,女士們在勞累過度的情況下容易失去耐心。所以除了各自在社會上忍受讀書和工作的壓力外,夫妻之間如果不體諒對方的心情,不主動多分擔一點對家庭的責任,就會產生矛盾,從而內耗夫婦共同奮鬥的士氣。夫婦之間要意識到兩人同在一條船上,只有大家主動划槳,均衡用力,才能避免一方勞累過度出現健康問題而最終拖倒另一方。
2,孩子對婚姻的影響:孩子通常給新移民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因為兩夫婦都要學習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年幼的孩子生活及功課,所以很多夫婦把年幼的孩子放在國內祖父母家,也有些人請自己的父母來加拿大幫忙帶孩子。其實這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的問題。讓孩子留在國內,長大后再接來身邊,通常這些孩子到青少年時期的反叛性很強,和父母的關係比較疏遠。而如果在移民初期就讓祖父母出國來帶孩子,對本來就不寬餘的家庭經濟會造成更大的壓力,也會因為兩代人生活上的差異和教育孩子上的觀點不同造成意見,這樣的例子在華人中屢見不鮮。所以,夫婦在對孩子的照顧問題上要有一個共識,就是在自己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要盡量幫助孩子在加拿大適應。加拿大政府還是非常照顧新移民並努力幫助他們安頓孩子的。政府辦的免費成人英文課程很多都配備托兒服務,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請託兒所費用補助,可是還是有很多中國家長,不忍心孩子在冬天出門,怕孩子去學校聽不懂英文會吃虧,很多家庭選擇讓妻子留在家裡看管孩子。這樣一方面丈夫一個人工作養活全家的壓力很大,萬一遇到失業等問題,家庭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另一方面孩子一直在家裡跟母親呆著,到了學齡要從頭適應,語言和社交能力都比同齡的孩子差;很多做妻子的也因為沒有出去讀過書做過工,等孩子上學了,要在年紀大並沒有加拿大工作經驗的情況下找工作,就比較吃力了。所謂保護孩子,處理得不好,對家庭在加拿大的發展會造成一定的障礙。
3,夫婦關係的變化:在國內,大部分做丈夫的都幹得不錯,在妻子心目中有比較高的地位。出國以後,有的丈夫不能做到同樣的專業和職位。妻子要明白丈夫和自己一樣,都在困難的適應期中,所以要尊重丈夫,理解丈夫在奮鬥中的不如意,多給丈夫一點鼓勵,耐心等待丈夫走上創業之路。有些妻子辛苦打工幫助丈夫完成學業,也有些學歷或能力較強的妻子比丈夫先找到工作,甚至有更高的收入,這就會讓有些做妻子的滋長驕傲,做丈夫的產生自卑。中國曆來的傳統婚姻中要求男人高過女人,讓男人有尊嚴,女人有依靠,可是作為新時代的女性,自己有了工作能力,本身就不完全在經濟上依靠丈夫,那麼為什麼不能把夫婦間收入的高低看得淡一點呢?到了北美,就象我這篇文章開頭舉的例子,假如本來是習慣丈夫開車的,換成妻子開,只要妻子能開願意開,為了家庭的共同目標,大家都應該合作得高興。在這方面,男士們要放下思想包袱,力圖在家庭其他方面,例如子女教育,家務勞動上多分擔點,這樣就能平衡自己的心態,更能為自己對家庭的貢獻而自豪。
4,夫婦的感情交流:移民之後,夫婦雙方都遠離了自己的家人,按理來說,彼此應該更加親密。可是事與願違,由於奮鬥中的壓力很大,很多夫婦都會把最真實的情緒流露給自己最親的人。這時候,夫婦之間一定要少理會對方在苦悶中的語氣,要理解對方情緒發生背後的原因。當然每個人也要學習自我調節和剋制,要理解對方很自己一樣也在苦悶中,不能無限制地將自己的情緒宣洩到對方身上,把壓力轉嫁給對方。奮鬥其間,夫婦往往需要在時間上交叉來照顧孩子和家務,繁忙的學習和工作也往往使得夫妻間缺乏共同的作息時間。語言交流減少后,誤會也會因此產生。這時候,夫妻間的肢體語言交流能起到很大的調節作用。只可惜,很多夫婦不明白其重要性,妻子為照顧孩子和孩子睡,而與丈夫分房的家庭越來越多。這看起來是每對夫婦的私人生活習慣問題,但很多男性由於受不到妻子的重視,加上性生活上的不滿足,會通過娛樂或網戀,將情感偏離家庭,這樣就會削弱對家庭的責任。在我周圍有很多夫婦在這方面處理得相當好,夫婦之間在生日或節日總記得送對方一份小小的禮物,表示自己對對方的愛和重視。遇到結婚周年,讓孩子到朋友家和其他孩子過一晚,夫婦倆就可以出去浪漫一番,回憶下當年戀愛新婚的感覺,讓自己在繁忙中放鬆一下充充電,這無疑對夫婦之間的感情交流和鞏固有積極的作用。我們大家要明白,孩子會很快長大,遲早會離開我們獨立生活,夫婦間保持良好的關係,才能幸福地伴老。
5,夫婦分居問題及後果:以前很多家庭移民到加拿大后,因男人找不到適合的工作,為養家而回到原居地去工作,留下太太和孩子在加拿大等待入籍,我們稱這些飛來飛去的男人為"太空人"。近年來,從中國移民來的夫婦,許多從一開始就打算讓太太帶孩子先移民,先生繼續在國內干自己的事業,換句話說,他們從申請移民開始就打算分居了。從實際利益上來考慮,讓孩子儘早出國適應西方社會,享受加拿大的免費教育,讓妻子和孩子先入籍,做丈夫的繼續在國內工作以高收入養在加拿大的家,可以避免出國后不得志的危機,萬一在國內受政治影響,地位受到威脅,丈夫還留了條後路逃離中國,這似乎是最完美的計劃。可是一個在國內優越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要適應加拿大的新生活,需要的不止是物質條件,更需要父母加倍的關心和幫助,如果父親不在身邊,母親自己也是新移民,對語言和環境不熟悉,能力也有限,加上母親孤獨一人居留照顧孩子,情緒常波動以至不能冷靜理智地處理孩子的種種問題,移民讓孩子實際得到的,往往不如預期的效果。
很多人都很同情獨自留在國內的丈夫的生活和生理需要,有的妻子甚至慷慨地說,只要先生在國內依然賺大錢,自己可以接受丈夫因生理需要與其他女人交往。我覺得這樣為貪圖利益放棄丈夫的女人很可悲,她們把金錢利益放在一切之上,放棄了自己作為妻子的特有地位和尊嚴。如果一個女人已經可以為丈夫的不軌無動於衷,又何以談得上對丈夫有深厚的感情?很多丈夫甚至女人自己都不能意識到女人同樣也有生理的需要,而不公平的是,女人的出牆一旦被丈夫和社會知曉,就不會得到人們給予男性那樣的諒解和寬容,這定會影響和破壞婚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