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位加拿大移民的的親身體會===移民婚姻:就象左手握右手

[複製鏈接]

1539

主題

3577

帖子

306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飄雨 發表於 2005-11-24 2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每當我看到成千上萬的新移民從中國來到加拿大,就會想起十七年前自己隻身一人來到多倫多的情景,那時候,我是多麼無助和無知,是很多老華僑幫助我度過了難關。我從學生到就業,從戀愛到建立家庭成為妻子和母親,每走一步都有切身的體驗。成為作家以後,我曾經在無數次交談中和朋友分享過自己的心得和體會,現在願意把它們寫下來,與大家交流。  


我和先生結婚後,凡兩人一起出門,總是由我先生開車。我們第一次去魁北克旅行,我先生準備好地圖,讓我按地圖引領他開車找旅館。進城時天色已晚,路牌都是法文,我們迷了路。他怪我不會看地圖,錯過了該走的路。我怨他不肯停車問路,在城裡亂兜圈子。找到旅館后,我們都怒氣沖沖。第二天,我想,我們都是來旅遊的,兩人都不認識路是很正常的,幹嗎要相互埋怨呢?既然我會開車,我先生擅長看地圖,就讓我先生看著地圖引領我開車找風景點。結果我們順利地找到了計劃要玩的每一個地方,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假日。

今天,我們很多夫婦,從中國移民來到加拿大,面對陌生的環境和語言,都會有壓力,都需要時間摸索,尋找前路,在這特定的環境下,夫婦之間一定要互相幫助,能者多勞,根據加拿大的生活條件,重新調整從前的生活模式,這樣才能同心戰勝困難,建立起新家園。在這裡,我想和大家探討移民后在加拿大的夫婦關係問題。

1,夫婦間的配合:從國內剛來的夫婦,首先要面對的是丈夫在精神上的苦悶,妻子在體力上的付出。出國的一族,原來在國內,男士都有不錯的職位和收入,女士很多在家裡有父母或保母幫忙做家務看孩子。但出國后,男士們要重新找到符合自己專業的工作,就一定要再去進修或考牌,這樣一來,為了生存,通常女士就要外出打工,這時候夫婦都希望能夠一起分擔家務。可是男士們在壓力下通常比較懈怠,女士們在勞累過度的情況下容易失去耐心。所以除了各自在社會上忍受讀書和工作的壓力外,夫妻之間如果不體諒對方的心情,不主動多分擔一點對家庭的責任,就會產生矛盾,從而內耗夫婦共同奮鬥的士氣。夫婦之間要意識到兩人同在一條船上,只有大家主動划槳,均衡用力,才能避免一方勞累過度出現健康問題而最終拖倒另一方。

2,孩子對婚姻的影響:孩子通常給新移民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因為兩夫婦都要學習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年幼的孩子生活及功課,所以很多夫婦把年幼的孩子放在國內祖父母家,也有些人請自己的父母來加拿大幫忙帶孩子。其實這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的問題。讓孩子留在國內,長大后再接來身邊,通常這些孩子到青少年時期的反叛性很強,和父母的關係比較疏遠。而如果在移民初期就讓祖父母出國來帶孩子,對本來就不寬餘的家庭經濟會造成更大的壓力,也會因為兩代人生活上的差異和教育孩子上的觀點不同造成意見,這樣的例子在華人中屢見不鮮。所以,夫婦在對孩子的照顧問題上要有一個共識,就是在自己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要盡量幫助孩子在加拿大適應。加拿大政府還是非常照顧新移民並努力幫助他們安頓孩子的。政府辦的免費成人英文課程很多都配備托兒服務,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請託兒所費用補助,可是還是有很多中國家長,不忍心孩子在冬天出門,怕孩子去學校聽不懂英文會吃虧,很多家庭選擇讓妻子留在家裡看管孩子。這樣一方面丈夫一個人工作養活全家的壓力很大,萬一遇到失業等問題,家庭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另一方面孩子一直在家裡跟母親呆著,到了學齡要從頭適應,語言和社交能力都比同齡的孩子差;很多做妻子的也因為沒有出去讀過書做過工,等孩子上學了,要在年紀大並沒有加拿大工作經驗的情況下找工作,就比較吃力了。所謂保護孩子,處理得不好,對家庭在加拿大的發展會造成一定的障礙。

3,夫婦關係的變化:在國內,大部分做丈夫的都幹得不錯,在妻子心目中有比較高的地位。出國以後,有的丈夫不能做到同樣的專業和職位。妻子要明白丈夫和自己一樣,都在困難的適應期中,所以要尊重丈夫,理解丈夫在奮鬥中的不如意,多給丈夫一點鼓勵,耐心等待丈夫走上創業之路。有些妻子辛苦打工幫助丈夫完成學業,也有些學歷或能力較強的妻子比丈夫先找到工作,甚至有更高的收入,這就會讓有些做妻子的滋長驕傲,做丈夫的產生自卑。中國曆來的傳統婚姻中要求男人高過女人,讓男人有尊嚴,女人有依靠,可是作為新時代的女性,自己有了工作能力,本身就不完全在經濟上依靠丈夫,那麼為什麼不能把夫婦間收入的高低看得淡一點呢?到了北美,就象我這篇文章開頭舉的例子,假如本來是習慣丈夫開車的,換成妻子開,只要妻子能開願意開,為了家庭的共同目標,大家都應該合作得高興。在這方面,男士們要放下思想包袱,力圖在家庭其他方面,例如子女教育,家務勞動上多分擔點,這樣就能平衡自己的心態,更能為自己對家庭的貢獻而自豪。

4,夫婦的感情交流:移民之後,夫婦雙方都遠離了自己的家人,按理來說,彼此應該更加親密。可是事與願違,由於奮鬥中的壓力很大,很多夫婦都會把最真實的情緒流露給自己最親的人。這時候,夫婦之間一定要少理會對方在苦悶中的語氣,要理解對方情緒發生背後的原因。當然每個人也要學習自我調節和剋制,要理解對方很自己一樣也在苦悶中,不能無限制地將自己的情緒宣洩到對方身上,把壓力轉嫁給對方。奮鬥其間,夫婦往往需要在時間上交叉來照顧孩子和家務,繁忙的學習和工作也往往使得夫妻間缺乏共同的作息時間。語言交流減少后,誤會也會因此產生。這時候,夫妻間的肢體語言交流能起到很大的調節作用。只可惜,很多夫婦不明白其重要性,妻子為照顧孩子和孩子睡,而與丈夫分房的家庭越來越多。這看起來是每對夫婦的私人生活習慣問題,但很多男性由於受不到妻子的重視,加上性生活上的不滿足,會通過娛樂或網戀,將情感偏離家庭,這樣就會削弱對家庭的責任。在我周圍有很多夫婦在這方面處理得相當好,夫婦之間在生日或節日總記得送對方一份小小的禮物,表示自己對對方的愛和重視。遇到結婚周年,讓孩子到朋友家和其他孩子過一晚,夫婦倆就可以出去浪漫一番,回憶下當年戀愛新婚的感覺,讓自己在繁忙中放鬆一下充充電,這無疑對夫婦之間的感情交流和鞏固有積極的作用。我們大家要明白,孩子會很快長大,遲早會離開我們獨立生活,夫婦間保持良好的關係,才能幸福地伴老。

5,夫婦分居問題及後果:以前很多家庭移民到加拿大后,因男人找不到適合的工作,為養家而回到原居地去工作,留下太太和孩子在加拿大等待入籍,我們稱這些飛來飛去的男人為"太空人"。近年來,從中國移民來的夫婦,許多從一開始就打算讓太太帶孩子先移民,先生繼續在國內干自己的事業,換句話說,他們從申請移民開始就打算分居了。從實際利益上來考慮,讓孩子儘早出國適應西方社會,享受加拿大的免費教育,讓妻子和孩子先入籍,做丈夫的繼續在國內工作以高收入養在加拿大的家,可以避免出國后不得志的危機,萬一在國內受政治影響,地位受到威脅,丈夫還留了條後路逃離中國,這似乎是最完美的計劃。可是一個在國內優越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要適應加拿大的新生活,需要的不止是物質條件,更需要父母加倍的關心和幫助,如果父親不在身邊,母親自己也是新移民,對語言和環境不熟悉,能力也有限,加上母親孤獨一人居留照顧孩子,情緒常波動以至不能冷靜理智地處理孩子的種種問題,移民讓孩子實際得到的,往往不如預期的效果。

很多人都很同情獨自留在國內的丈夫的生活和生理需要,有的妻子甚至慷慨地說,只要先生在國內依然賺大錢,自己可以接受丈夫因生理需要與其他女人交往。我覺得這樣為貪圖利益放棄丈夫的女人很可悲,她們把金錢利益放在一切之上,放棄了自己作為妻子的特有地位和尊嚴。如果一個女人已經可以為丈夫的不軌無動於衷,又何以談得上對丈夫有深厚的感情?很多丈夫甚至女人自己都不能意識到女人同樣也有生理的需要,而不公平的是,女人的出牆一旦被丈夫和社會知曉,就不會得到人們給予男性那樣的諒解和寬容,這定會影響和破壞婚姻。

1539

主題

3577

帖子

306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7
沙發
 樓主| 飄雨 發表於 2005-11-24 21:49 | 只看該作者
這裡並不是要人們體諒男女因分居產生婚外戀,而是要夫婦之間相互意識並理解到對方在分居后痛苦和無奈的感覺。我自己曾經因工作關係經歷過和丈夫短暫的分離,儘管請了鏟雪的,剪草的工人,我也自以為自己以前單身時挺能幹,應該不會有生活上的困難,可是我發現分居最終是痛苦的,這不單是個人能力的問題,而是一種精神上的苦悶。以前單身時,車壞了我會打電話找拖車公司,可是奇怪的是經過了十年的婚姻,遇到同樣的情況,自己居然第一反應是打電話向老公報告。在長途電話里他啥也幫不了我,只可以叫我這樣做那樣做,我覺得女人在婚後對丈夫的依賴已經成了習慣,一下抽空了,自己從精神上變得相當空虛無助。當然這樣的問題在長久的分居中會慢慢解決,最後女人也會從原來一個人呆在家裡上了警鈴也害怕,到後來水電木工樣樣自己動手,可正是女人這種過強的獨立性,演變成相當大的主觀性,再見到自己的丈夫時,就失去了婚姻中彼此互補相依存這樣一條將夫婦緊密相連的紐帶。另外,我自己的感覺是,有了孩子后再分居,要比單身難得多,一個女人要工作又要帶孩子,每天除了要在公司和學校之間趕,還要對付孩子的作業和課外活動,長期下來,自己小毛小病沒時間看,容易積勞成疾。所以,在移民的具體安排中,一定要以家庭整體利益為重,否則是得不償失的。  


6,夫婦的包容和原諒:移民的決策可能會錯,許多新移民放棄了國內優厚的待遇卻不能在加拿大打開局面;人生的步伐也可能會錯,因為分居,很多夫婦失去了感覺,甚至造成婚姻危機。有位姐妹在加拿大聽說自己在國內的丈夫有了新歡,感到自己已經對丈夫感情上麻木了,她自己也開始在這裡與男友交往。兩年後,當丈夫處理完自己在國內的生意回到她身邊的時候,她知道自己當年可能誤會了丈夫,也覺得丈夫對自己依然很好,可就是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樣坦然面對自己的丈夫了,因為她內心有對丈夫的歉疚。她幾次想向丈夫坦白,企求丈夫的原諒,但是又怕影響到婚姻的繼續。她與我交談,想聽聽我的意見,我這樣對她說:"你看到丈夫的改變而與他重歸與好,就是對他的包容和原諒;你對丈夫有內疚感,說明你對他還有感覺。說不說過去的事不重要,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知道人都軟弱都易犯錯,以後就不要再讓自己與丈夫分開,就樣就能防範自己再錯,這才是積極的。"

俗話說,十指連心。如果夫婦都用心去體會左手握著的右手,又怎會沒感覺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1: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