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海主控權易手

[複製鏈接]

1394

主題

3354

帖子

216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21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釣貓魚 發表於 2005-12-1 2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年12月01日

文/記者 宋元

最近幾個月,隨著民進黨民意支持度一路下滑,陳水扁內外交困,箇中原因,陳辯稱是:「台灣人民政治參與的快速擴展,未能搭配及時完備的政治建制以及成熟的公民文化。」

其實,除去與其個人性格局限和民進黨廣場民主的先天不足這些內因之外,一個主要原因來自大陸對台新思維對島內的撼動。

島內輿論分析,兩岸關係的改善雖不是台灣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也未必是台灣目前最重要的事,卻是打破台灣當局內外困境最關鍵的一步「活棋」:兩岸僵局不解,台灣「朝野」對立之勢就難以根本改變,經濟還將繼續凋謝,民進黨只能在執政泥潭中繼續掙扎。

十字路口的陳水扁

2005年5月,陳水扁和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同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世界百位影響力人物,陳水扁曾說:「胡錦濤是一個厲害的對手,不簡單。」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在受訪時對記者說:「陳水扁上台5年來,習慣於為了選情而短線操作,不像一個執政者,而像一個候選人。」張認為,對比之下,「大陸領導人非常注重體系內的培養和歷練,都有刻意安排,胡錦濤現在越來越自信,與其兩岸關係上的成功是分不開的。而民進黨長期體制外作戰,素質未及提升,缺乏團隊精神,陳水扁個人更無從談起其視野、氣度和操守,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遙想2000年,陳水扁高舉「反黑金」大旗,在島內幾乎一呼百應,所向披靡,一路過關斬將,實現了第一次政黨輪替。上台後,陳水扁則對大陸不斷拋球,凍結海基會,否定「九二共識」,又以「一邊一國論」、「台獨時間表」、「公投制憲」強硬叫陣,讓北京方面頗有點應接不暇。

北京的台灣問題專家李家泉指出,而今不過5年多時間,時移勢轉,情況已完全大變。陳已經身不由己,處在十字路口上,他自己也很矛盾。「在長期和國民黨鬥爭過程中,陳水扁形成了其『台獨』思想,而挑動台灣人民對大陸的恐懼和仇恨是他的權力基礎。但現在的情況是:過去他打擊藍營,藍營有時也不得不圍著他轉,而現在藍營不怕戴紅帽子了,反而民進黨內部動搖了,他能控制的面也少了,中間派對他也失去信任。」

在李家泉看來,陳步步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他鑽入了自己在兩岸關係上設的套:人為使兩岸關係長期處於僵化對立之中,在把兩岸政治關係引向「死胡同」的同時,他自己也進了「死胡同」。

大陸調整戰術,兩岸攻守互易

11月9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引述美國官員的說法,指控陳水扁去年底擬定「2008『台獨』建國時間表」:民進黨認為2008年大陸忙著辦奧運,一定無暇顧及台灣,如果錯過就沒機會了。

實際上,自陳水扁「總統」首任期內肆意挑釁大陸,北京方面在4年「聽其言觀其行」的觀察期結束后,即提出「5.17聲明」:「如果台灣當權者鋌而走險,膽敢製造『台獨』重大事故,中國人民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徹底地粉碎『台獨』分裂圖謀」。有外報形容,這是最後通牒式的聲明。

此後,大陸主動發出的一系列動作引發的對台穿透力已超出想象。而扁當局步步走向被動,以致它倡導的「修憲」和「全民公決計劃」陷入停滯。

李家泉認為,北京制定的攻心戰術完全戰勝了陳水扁,而擺在陳面前兩岸關係的大形勢,可以用「四、五、六」幾個數字來說明。「四」指四個文件:5.17聲明、賈慶林講話、《反分裂法》、「胡四點」。「五」指「江丙坤的經貿之旅、連戰的和平之旅、宋楚瑜搭橋之旅,郁慕明的民族之旅,李敖的神州文化之旅。「六」就是以胡錦濤為代表的新班子對台政策新思維有六點:一將台灣問題上升到關係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這個提法前所未有,表明是不能讓步的;二是堅決果敢的態度,只要觸動底線,就不惜一切代價;三是以民為本的思想,是對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政策的繼承和發展;四是以法制獨,以《反分裂法》對付「台獨」;五是聯美製獨,促使美國方面一再聲稱,台灣不是主權國家;六是宏觀調控,只要不闖「台灣正名」、「法理台獨」兩條紅線,就穩坐釣魚台,任你怎麼虛張聲勢都不為所動。

從上世紀50年代的「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到80年代初改為廖承志的「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再到向台灣人民開出等同港澳「一國兩制」但更優惠的條件,現在則是「硬的硬到家,軟的軟到底」,現任扁當局開始招架不住了。

2005年11月4日,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的報道認為:「在台灣反對派最高領導人連戰和宋楚瑜對北京的歷史性訪問過去半年後,善意和貿易的承諾所帶來的連鎖反應似乎比人們最初想象的還要有穿透力,加劇了台灣的政治分化。」「它還向歷來作為台獨據點的台灣南部地區的農民提供了特殊待遇。」「北京培植關係的努力非常成功。這是中國首次利用截然不同的台灣政治官員和組織建立的聯繫,陳水扁當局似乎被邊緣化了。」

與此同時,台灣的運勢走向也發生了微妙變化。有些觀察家認為,台灣的經濟前途只能在中國大陸,因為台灣是最容易從中國的崛起中獲益的地區。迄今為止,台商已經在大陸投資近1000億美元;近100萬台灣人生活在大陸,接近台灣勞動力人口的10%。

此時此刻,陳水扁「統獨牌」的效力,與第一任期相比已是此一時彼一時。儘管陳一會兒拋出「不排除8月前與胡錦濤會面」的說法,一會兒聲稱台灣問題「爭取拖,不怕談」,一會兒明確拒絕陳雲林訪台,一會兒想讓王金平參加APEC……但北京已不視其為談判對手,根本不直接回應,不再陪打「口水仗」。

北京已越來越習慣於自己出牌。而近期國台辦宣布的大手筆是:和國家開發銀行簽署合作協議,提供為期5年的300億元人民幣開發性貸款,為台商提供融資支持,再次落實「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政策,給扁當局施加壓力。

「外交淪陷」:多米諾骨牌開始傾倒

「屋漏偏逢連陰雨」,在內政「最嚴重」時期,「外交」上陳水扁也面臨「最困難」關頭。

近期加勒比海島國多米尼加放棄台灣,轉而在外交上承認中國。多米尼加總理表示,中國已經同意今後5年內給予多米尼加1億多美元的援助。10月25日,扁當局再次遭遇「外交淪陷」――位於西非的台灣「重要邦交國」塞內加爾突然決定與中國大陸建交,並和台灣斷絕外交關係。這不僅是讓台灣的「邦交國」從26個變成25個,也讓陳水扁一再宣稱的「我訪問過的『邦交國』未曾斷交」的豪語遭到重創。10月30日,據鳳凰衛視報道,梵蒂岡教廷已經定下為期18個月的時間表與中國建交,結束與台灣50年的「外交」關係。

「多米諾骨牌」開始傾倒。由於與台灣建交的「邦交國」大多是天主教國家,如果梵蒂岡真與中國建交,則具有風向標式的意義。日前,台灣「外交部長」陳唐山在檢討外交關係時,特別指出:「我們對每個『邦交國』都有可能斷交感到擔憂。」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台灣「外交部」發言人呂慶龍認為:「大陸似乎應該調整對台思維,不要挖台灣的牆腳。台灣人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呂稱,「陳水扁作為一個國家的『總統』,一定會全力捍衛中華民國的生存權。實際上,我們在國際社會中也大有可為,如人道救援防治禽流感方面,台灣是重要的參與國。我們相信,國際間是有『道義』的,所謂『德不孤,必有鄰』。」

但事實是,國際社會給予扁當局的「道義」越來越少。10月下旬,陳水扁帶著2.5億美元的大禮去中美洲「拼外交」。經過多日紛擾,10月26日,「第五屆台灣與中美洲國家暨多米尼加元首高峰會」終於在尼加拉瓜登場,不過中美洲國家只有5個總統到場,其中巴拿馬總統馬丁當天回國,連照「全家福」都不情願,宏都拉斯總統更是先行離去,拒絕簽署《聯合公報》。會後與陳簽署《聯合公報》的只有3國。

對於陳的這次「出訪」,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批評陳又出去「發錢」。台灣媒體報道,國民黨黨團指出,陳水扁任內「出訪」次數已經高達9次,每次出門都裝闊,與其說是「外交」之旅,不如說是「金援」之旅。據國民黨黨團拿到的資料,僅前3次出訪,陳水扁承諾金援總額就高達5億美元,結果卻鬧出「金援醜聞」,有的受援國領導人還受到國內法律追究。國民黨發言人鄭麗文批「榮邦項目」不僅是「獃子外交」還是「違法外交」,項目的成立、基金的挪用,都規避「立法院」合法審查預算過程,完全違法,陳水扁知法犯法。

台當局向來喜歡把爭取「邦交國」的做法稱為「拼外交」。陳水扁上台以後,更發明了「烽火外交」的名稱,試圖在國際上打游擊戰,在各處燃起外交烽火,讓中國首尾難顧,所以他幾乎每年都要往與台灣有「邦交」的拉丁美洲或非洲地區跑。但實際上,眼下「首尾難顧」的是阿扁自己。

未來任期,陳將更孤立跛腳

可以預測,面對內外困境,就陳水扁的性格而言,他絕不會放棄繼有路線,反而會不斷出招,全面防跛。島內輿論分析,陳解困的三板斧不外是:「棄車保帥」,讓捲入舞弊案的心腹大將離職,甚至包括讓捲入「高雄捷運弊案」的「行政院長」謝長廷下台;狠批「泛藍」陣營,特別是狠批剛就任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轉移民眾視線;打「統獨牌」,挑動島內族群矛盾。

島內輿論亦認為,不能低估陳水扁基本支持群體反彈的力度。況且,即使陳真的被揭出涉入弊案,以陳律師出身的看家本領,也會使彈劾程序難以進行。

在不久前的「雙十節」上,陳發表談話指出:「建構政治秩序、改善人民生計、擴展國際參與、捍衛安全和平,是他在未來不到3年任期施政的『四大核心目標』。」但在在野黨的張榮恭看來:「在未來不到1000天的任期內,陳不提前下台已經不錯了,遑論『施政目標』的實現。」張認為,「在剩餘任期內,以陳『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心態,腐敗問題會越來越嚴重。而面臨2008年的選舉,陳的狀態也會拖累民進黨。」

島內政治評論家已不斷地在電視節目中公開猜測陳水扁下台的日期。評論家胡忠信還強調,陳「做不到明年5月20日」,「將會如同韓國總統盧泰愚一樣,未來會被五花大綁」。

對此,李家泉指出:「儘管陳自己已陷入困境,但美國對扁當局的一定支持度,仍是其未來任期內的揮灑空間。」儘管布希輕視陳水扁的傳聞已是盡人皆知,但美國基於其戰略利益,必須「聯台抗中」,陳也就有了操作空間。而美國不斷對台推銷軍售案,也正是看準了台灣有求於美國的致命弱點。

現在的問題是,現在扁當局江河日下,內政外交糾葛在一起,軍購案勢必無法過關。陳的「美國空間」也是走入了死胡同。島內人士指出,陳水扁已經在政治資源、經濟資源等許多方面將台灣「掏空」,事實上已經處於「透支」狀態。李家泉認為,現在陳惟一可能的轉機,就是放下身段,承認「九二共識」,主動在兩岸關係上解套。

來源:鳳凰周刊2005年第33期 總第202期
隨  心  飛   揚

58

主題

691

帖子

22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4
沙發
flyingbird13 發表於 2005-12-2 00:37 | 只看該作者
了解~~感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501

帖子

12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2
3
iamachinese 發表於 2005-12-2 06:30 | 只看該作者
哪裡轉的?希望以後罈子里的文章都能盡量隨轉出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9: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