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夜航船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5-11-23 05: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夜航船



  天下學問,惟夜航船中最難對付。蓋村夫俗子,其學問皆預先備辦,如瀛洲十八學士,雲台二十八將之類,稍差其姓名,輒掩口笑之。彼蓋不知十八學士、二十八將,雖失記其姓名,實無害於學問文理,而反謂錯落一人,則可恥孰甚。故道聽途說,只辦口頭數十個名氏,便為博學才子矣。余因想吾八越,惟餘姚風俗,後生小子,無不讀書,及至二十無成,然後習為手藝。故凡百工賤業,其《性理》、《綱鑒》,皆全部爛熟,偶問及一事,則人名、官爵、年號、地方枚舉之,未嘗少錯。學問之富,真是兩腳書廚,而其無益於文理考校,與彼目不識丁之人無以異也。或曰:「信如此言,則古人姓名總不必記憶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關於文理,不記不妨,如八元、八愷、廚、俊、顧、及之類是也。有關於文理者,不可不記,如四岳、三老、臧□、徐夫人之類是也。」

  昔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說起來,且待小僧伸伸腳。」余所記載,皆眼前極膚淺之事,吾輩聊且記取,但勿使僧人伸腳則可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夜航船   

(明) 張岱 著 

  
  象  緯
  九  天
  東方蒼天,南方炎天,西方浩天,北方玄天,東北天,西北幽天,西南朱天,東南陽天,中央鈞天。
  日、月、星謂之三光。日、月合金、木、水、火、土五星謂之七政,又謂之七曜。日月所止舍,一日更七次,謂之七襄。
  二十八宿 
  東方七宿: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方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
  西方七宿: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南方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分  野 
  角亢氐:鄭,兗州。房心:宋,豫州。尾箕:燕,幽州。鬥牛女:吳,揚州。虛危:齊,青州。室壁:衛,并州。奎婁胃:魯,徐州。昴畢;趙,冀州。觜參:晉,益州。井鬼:秦,雍州。柳星張:周,三河。翼軫:楚,荊州。
 納音五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劍鋒金,甲戌乙亥山頭火,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己卯城頭土,瘐辰辛巳金蠟金,壬午癸未楊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水,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卯金箔金,甲辰乙巳覆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驛土,庚戌辛亥釵釧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餘。梁太清二年六月,天裂於西北,長十尺,闊二丈,光出如電,聲若雷。唐中和三年,浙西天鳴,聲如轉磨,無雲而雨。無形有聲,謂之妖鼓;無雲而雨,謂之天泣。
 憂天墜
  《列子》:杞國有人常憂天墜,身無所寄,至廢寢食。比人心多過慮,猶如杞人憂天。



  三  才 
  天、地、人謂之三才。混沌之氣,輕清為天,重濁為地。天為陽,地為陰。人稟陰陽之氣,生生不息,與天地參,故曰三才。



  回  天
  天者,君象;回者,言挽回君心也。唐太宗欲修洛陽宮,張玄素諫,止之。魏徵曰:「張公有回天之力。」



  戴  天
  《禮記》: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革。交遊之仇,不與同國。



  補  天 
  女媧氏鍊石補天。



  如  天 
  《通鑒》:帝堯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補天浴日之功
  宋趙鼎疏曰:頃者陛下遣張浚出使川陝,國勢百倍於今,浚有補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礪河之誓,終致物議以被竄逐。臣無浚之功,而當此重任,去朝廷遠,恐好惡是非,行復紛紛於聰明之下矣。



  二  天 
  後漢蘇章為冀州刺史,行部。有故人清河守,贓奸,章至,設酒敘歡。守曰:「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章曰:「今日與故人飲,私恩也;明日冀州按事,公法也。」遂正其罪。



  焚香禍天 
  後唐明宗登極之年,每於宮中焚香祝天曰:「某,胡人,因亂為眾所推,願天早生聖人,為生民主。」



  威侮五行
  《通鑒》:帝啟立,有扈氏無道,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啟征之,大戰於甘,滅之。



  五星會天 
  《通鑒》:顓頊作歷,以孟春之月為元。是歲正月朔旦立春,五星會於天,歷營室。



  五星聚奎 
  宋太祖乾德五年,五星聚於奎。初,竇儼與盧多遜、楊徽之,周顯德中同為諫官。儼善推步星曆,嘗曰:「丁卯歲五星聚奎,自此天下始太平。二拾遺見之,儼不與也。」



  五星□明
  神宗萬曆四十七年,五星於東方,杜松、劉全軍戰沒於渾河及馬家寨等處。
日  月



  東隅,日出之地;桑榆,日入之地。日拂扶桑,謂之及時。日經細柳,謂之過時。



  龍□   
  《天文志》:日月會於龍尾。音斗。《廣雅》:日初出為旭,日昕曰,日溫曰煦;日在午曰亭午,在未曰,日晚曰旰,日將落曰晡。《天官書》曰:日月薄蝕,日月之交。月行黃道,而日為掩,則日食,是曰陰勝陽,其變重。月行在望,與日沖,月入於暗之內,則月食,是曰陽勝陰,其變輕。聖人扶陽而尊君曰:「日,君道也。」於其食,謹書而備戒之,日食為失德,月食為失刑。



  日落九烏 
  烏最難射。一日而落九烏,言羿之善射也。后以為羿射落九日,非是。



  向日取火
  陽燧以銅為之,形如鏡,向日則火生,以艾承之則得火。



  夸父追日 
  《列子》: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谷之際,渴欲得飲。赴河飲不足,將北走大澤中,道渴而死。



  魯戈返日
  魯陽公與韓構戰,戰酣日暮,援戈揮之,日返三舍。又,虞公與夏戰,日欲落,以劍指日,日返不落。



  白虹貫日
  刑軻入秦刺秦皇,燕太子丹送之易水上,精誠格天,白虹貫日。



  田夫獻曝 
  《列子》:宋國有田夫曝日而背暖,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其美者,以獻吾君,必有重賞。」人皆笑之。



  白駒過隙 
  《魏豹傳》:人生易老,如白駒過隙。白駒,日影也。



  黃綿襖 
  冬月之日,有「黃綿襖」之稱。



  薄蝕 
  薄,無光也。蝕,虧缺也。朔見東方曰,晦見西方曰。(音肉。音挑。)未成明,魄始成魄。月初三則生明也,月十六則生魄也。



  翟天師 
  乾間嘗於江岸玩月,或問:「此中何所有?」翟笑曰:「可隨吾指觀之。」俄見月規半天,瓊樓玉宇爛然,數息間,不復見矣。尹思遣兒視月中有物,知兵亂。《淮南子》:日出於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登於扶桑,爰始將行,是謂明。至於曲阿,是謂朝明。臨於曾泉,是謂早食。次於桑野,是謂晏食。臻於衡陽,是謂禺中。對於昆吾,是謂正中。靡於鳥次,是謂小遷。至於悲谷,是謂晡時。回於女紀,是謂大遷。經於虞淵,是謂高舂。頓於連石,是謂下舂。至於悲泉,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謂懸車。薄於虞泉,是謂黃昏。滄於蒙谷,是謂定昏。日入崦嵫,經細柳入虞泉之汜,曙於蒙谷之浦,垂景在樹端,謂之桑榆。《漢書》:新垣平文帝時,上言日當再中,臣以候知之。居頃之,日果再中。《釋名》:月,闕也。言滿則復闕也。晦,灰也。月死而灰,月光盡似之也。朔,蘇也。月死後蘇生也。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弦也。望,月滿之名也。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



  蟾  蜍 
  月中三足物也。王充《論衡》: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其妻嫦娥竊之奔月,是為蟾蜍。



  月  桂
  《酉陽雜俎》:月桂高五百丈,有一人常伐之,樹創隨合。其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桂。桂下有玉兔杵葯。



  愛  日 
  言子愛父母,當如愛日之誠。



  日光摩盪 
  周主遣趙匡胤率兵御遼北漢,癸卯發汴京。苗訓,善觀天文,見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盪者久之,指示楚昭輔曰:「此天命也。」是夕,次陳橋,遂有黃袍加身之變。



  日為太陽之精 
  《廣雅》:陽精外發,故日以晝明。羲和,日御也。日中有金烏。《通鑒》:太昊有聖象,日月之明。



  日出而作 
  堯時有老人,含哺鼓腹,擊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



  日亡乃亡 
  桀嘗自言:「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



  如冬夏之日 
  夏日烈,冬日溫。趙盾為人,嚴而可畏,故比如夏日。趙衰為人,和而可愛,故比如冬日。



  東隅桑榆 
  馮異大破赤眉,光武降書勞之曰:「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澠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蜀犬吠日 
  柳文: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群犬吠之。



  日食在晦 
  漢建武七年三月晦,日食,詔上書不得言聖。鄭興上疏曰:「頃年日食,每多在晦。先時而合,皆月行疾也。日君象,月臣象。君亢急,則臣促迫,故月行疾。」時帝躬勤政事,頗傷嚴急,故興奏及之。



  太  陰 
  《史記》:「太陰之精上為月。」《淮南子》:「月御曰望舒,亦曰纖阿,中有玉兔。」



  瑤光貫月 
  《通鑒》: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女樞,感瑤光貫月之祥,生顓頊高陽氏於若水。



  月食五星
  崇禎十一年四月己酉夜,熒惑去月僅七八寸,至曉逆行,尾八度掩於月,丁卯退至尾,初度漸入心宿。楊嗣昌上疏言:「古今變異,月食五星,史不絕書,然亦觀其時。昔漢元帝建武二十三年,月食火星,明年呼韓單於款五原塞。明帝永平二年,月食火星,皇后馬氏德冠後宮,明年圖畫功臣於雲台。唐憲宗元和七年,月食熒惑。明年興師,連年兵敗。今者月食火星,猶幸在尾,內則陰宮,外則陰國。皇上修德召和,必有災而不害者。」然實考嗣昌所引年月俱謬。



  論  月
  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耶?」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如月之初 
  後漢黃琬,祖父瓊,為太尉,以日食狀聞。太后詔問所食多少,瓊對未知所況。琬年七歲,時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對。



  賦初一夜月 
  蘇福八歲時,賦《初一夜月》詩,云:「氣朔盈虛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無。卻於無處分明有,恰似先天太極圖。」



  吳牛喘月 
  《風俗通》:吳牛苦於日,故見月而喘。



  命詠新月
  明太祖見太孫頂顱側,乃曰:「半邊月兒。」一夕,太子、太孫侍,太祖命詠新月。懿文云:「昨夜嚴灘失釣鉤,何人移上碧雲頭?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清光遍九州。」太孫云:「誰將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裡,蛟龍未敢吞。」太祖謂「未得團圓」、「影落江湖」,皆非吉兆。




  北斗七星 
  第一天樞,第二璇,第三璣,第四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瑤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杓,合之為斗。按《道藏經》:七星,一貪狼,二巨門,三祿存,四文曲,五廉貞,六武曲,七破軍,堪輿家用此。斗柄東,則天下皆春;斗柄南,則天下皆夏;斗柄西,則天下皆秋;斗柄北,則天下皆冬。《史記》:中宮、文昌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台,三台。色齊,君臣和;不齊,為乖戾。



  泰階六符 
  泰階,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驗也。三台,乃天之三階。經曰: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為天子,中階為諸侯、公卿,下階為士、庶人。



  景  星 
  形如半月,王者政教無私,則景星見。



  始影朗 
  女星旁一小星,名始影,婦女於夏至夜候而祭之,得好顏色。始影南,並肩一星,名朗,男子於冬至夜候而祭之,得好智慧。



  參  商 
  高辛氏二子,長闕伯,次沉實,自相爭鬥。帝乃遷長於商丘,主商,昏見;遷次於大夏,主參,曉見。二星永不相見。



  長  庚 
  即太白金星,朝見東方,曰啟明;夕見西方,曰長庚。太白經天,太白陰星見,晝當伏,晝見即為經天;若經天,則天下草昧,人更主,是謂亂紀,人民流亡。應劭曰:「上階上星為男主,下星為女主;中階上星為三公,下星為卿大夫;下階上星為上士,下星為庶人。三階平則天下太平,三階不平則百姓不寧,故曰六符。」《晉志》:角二星,為天闕,閏其間天門也,其內天庭也。故黃道經其中七曜之所行。左角為理,主刑;右角為將,主兵。亢四星,天子內朝,天下之禮法也,亦為疏廟主疾疫。氐四星,為天根,王者之宿宮,又為後妃之府,將有淫慾之事,氐先動。房四星為明堂,天子布政之室也,亦四輔也。又為四表,中間為天衢,亦為天關,黃道之所經也。七曜繇乎天衢,則天下和平,亦天駟,為天馬,主車駕,亦曰天廄,又主開閉為蓄藏之所由。又北小星為鉤,鈐鍵天之管鑰,明而近房,天下同心。心三星,天王正位也。中星曰明堂,天子位為大辰,主天下之賞罰。前星為太子,后星為庶子。尾九星,後宮之長,亦為九子,色慾均明,大小相承,則後宮有敘。箕四星,為天津,後宮后妃之府,一曰天箕,主八風,凡日月宿在箕東壁翼者,風起北方,又主口舌。南斗六星,天廟也,為丞相太宰之位,酌量政事之宜,褒賢進良,稟受爵祿,又主兵。牽牛六星,天之關梁,主犧牲。其北二星,一曰即路,一曰聚火。又曰:上一星主道路,次二星主關梁,次三星主南越。須女四星,天之少府也,婦女之位,主布帛裁置、嫁娶。虛二星,冢宰之象也,主邑居廟堂祭祀之事,又主風雲死喪。危三星,主天府,天市架屋動,則土功起。營室二星,為太廟天子之宮也,主土功事。東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圖書之秘府。西方奎十六星,天之武庫也,主以兵禁。暴、婁二星,亦為天獄,主苑牧犧牲供給郊祀。胃三星,天之廚藏,五穀之倉也,又名大梁,主倉廩。昴七星,天之耳目也,主西右,又為旄頭,胡星也,又主喪,主獄。昴、畢間二星,為天衢,三光之道也,主伺候關梁。畢八星,狀如掩兔之畢,主邊兵,主弋獵,又主刑罰。觜三星,在參之右角,如鼎足形,主天之關,又為三軍之候。參七星,白獸之體。中三星橫列者,三將軍也。南方東井八星,天之南門,黃道所經,為天之亭侯,主水衡事輿。鬼五星,天之目也,主視明察奸謀。中央一星,曰積屍,搖動失色則病疾。柳八星,天之廚宰,主尚食和滋味。昴七星,一曰天都,主衣裳文綉。張六星,主珍寶宗廟之用,及衣服天廚飲食賞賚之事。翼二十二星,為天子之樂府,又主夷狄遠賓負海之客,明則禮樂興,四夷來賓。軫四星,為冢宰輔臣也,主車騎足用,亦主風,有軍出入,皆占於軫。



  熒惑守心 
  熒惑,火星也。守心,謂行經心度,住而不過也。宋景公時,熒惑守心。公問子韋,對曰:「禍當君,可移之相。」公曰:「相,吾輔也。不可!」曰:「移之民。」曰:「民死,吾誰與為君?」曰:「移之歲。」曰:「歲飢則民死。」子韋曰:「君有至德之言三,熒惑必三徙。」果徙三舍。



  歲  星 
  木星也。所居之國為福,所對之國為凶。福主豐稔,凶主飢荒。一曰:歲星所在之國,有稱兵伐之者必敗。



  彗  星 
  曰長星,亦曰槍。芒角四射者曰孛,芒角長如帚曰彗,極長者曰蚩尤旗。



  金  星 
  一月移一宮,木星一歲移一宮,水星一月移一宮,火星兩月移一宮,土星二十八月移一宮。



  客星犯牛斗 
  有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見浮槎到岸,乃齎糧,乘之。至一處,見婦人織機。其夫牽牛飲水次。問:「此是何處?」答曰:「歸問嚴君平。」君平曰:「是日客星犯牛斗,即爾至處。」



  問使者何日發 
  漢和帝時,遣使者二人,微行至蜀。李為郡侯吏,出酒共飲,問曰:「君來時,知二使者以何日發行?」二人怪問其故,曰:「見有二使星入益部耳。」自此名著。



  五星奎聚
  宋乾德五年三月,五星聚於奎。初,竇儼與盧多遜、楊徽之,周顯德中同為諫官,儼善推步星曆,嘗曰:「丁卯歲五星聚奎,自此天下始太平。二拾遺見之,儼不與也。」呂氏中曰:「奎星固太平之象,而實重啟斯文之兆也。文治精華,已露於斯矣。」



  德  星 
  潁川陳、荀淑,俱率子弟宴集一堂。太史奏德星聚潁,分百里內必有賢人會合。



  客星犯御座 
  光武引嚴光入內,論道舊故,相對累日。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與故人嚴子陵共卧耳。」



  晨  星 
  劉禹錫曰:「落落如晨星之相望。」謂故人寥落,如早晨之星,甚稀少也。



  望星星降 
  何諷於書中得一髮捲,規四寸許,如環而無端,用力絕之,兩頭滴水。方士曰:「此名脈望,蠹魚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夜持規向天中望星,星立降,可求丹服食也。」



  吞墜星
  五代湯悅,自少穎悟。嘗見飛星墮水盤中,掬而吞之,文思日麗。仕南唐,拜相。凡書檄制誥,皆出其手。



  上應列宿
  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賜錢十萬緡。漢明帝謂群臣曰:「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則民受其殃。」



  文曲犯帝座 
  明景清建文中為御史大夫。文皇即位,清獨委蛇侍朝,文皇頗疑之。時星者奏文曲犯帝座甚急,色赤。是日,清衣緋入。遂收清,得所帶劍,不屈死,死後精靈猶見。



  星長竟天
  唐天□二年彗星長竟天。宋徽宗五年,有星孛於西方,長竟天。明成化七年,彗星見。正德元年,彗星見,參井侵太微垣。萬曆四十六年,東方有白氣,長竟天,其佔為彗象,遼陽震報相踵。天啟元年,土星逆入井宿。



  星飛星隕
  宋徽宗元年正月朔,流星自西南入尾抵距星,其光燭地。是夕,有赤氣起東北,亘西方,中出白氣二,將散,復有黑氣在旁。任伯雨言:時方孟春,而赤氣起於暮夜之幽,以天道人事推之,此宮禁陰謀下幹上之證也。散而為白,而白主兵,此夷狄竊發之證也。明成化二十三年,有飛星流,光芒燭地。正德元年,隕星如雨。崇禎十七年,星入月中。占曰:「國破君亡。」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