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嫁中國人還是嫁西方人

[複製鏈接]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5-11-15 0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年11月14日


  一位來自大陸的男士看到我在公司里與西方的男女老少「混」得如魚得水,曾問:「假如你來到美國時是單身,你會嫁個美國人嗎?」我毫不思索地說:「不會,即使讓我現在再嫁,我也要嫁中國男人。」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差異。

  差異是多元形式的表現,不能用好與壞、對與錯的分界來判斷。然而,若是天天都在因為兩人的差異而引起衝突,不停地磨合試探,你會漸漸地在無奈與勞累中被打垮。尋找伴侶時,我們都希望對方是天下最好的人。如果在華人中尋找伴侶,彼此就能基本了解對方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優秀與否,如果對象是西方人,除非自己從小就生長在西方的土地上,對西方文化十分熟悉,否則很難掌握對方的真實一面。

  美國大學老師給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鑒定你是屬於何種族裔、何種民族的人,最基本的依據是什麼?」討論來討論去,大家得出的結論就是「文化」兩個字。人是通過階段性的自然發展,而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的。

  我在美國生活了快20年,經常與美國人接觸。大家第一次見面,談得投緣,馬上就可以成為很親近的朋友。到第二次見面時,雙方來一個親密的擁抱,也是正常的。可是中國人之間的交往,就不能如此「自來熟」了。所以,我很理解,有些剛來美國的中國人,被西方表面的虛華所吸引,覺得與美國人交往輕鬆自如,而且急於讓自己美國化,這不足為奇。因為確實,當人們只是幾面之交,沒有切身利益衝突時,西方人表現得比東方人更富魅力,更友善,更大方,更風度翩翩。我雖然已習慣美國的生活環境,即使在經歷不公平的時刻,然而,越走入美國文化的深層,我越深切地感到自己原來是一個道地的中國人,在根深蒂固的中國文化的熏陶下長大的。

  筆者一再強調,文化差異在婚姻中的影響十分重大。以小人與君子的差異為例,我常勸人不要與小人計較,因為君子無法想像小人的那種險惡狡詐,因而對之防不勝防,還是敬而遠之為好。文化差異也是一樣。婚姻中西方男人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習慣,東方人無法理解,甚至覺得那是一種折磨。

  小兩口任何一方的父母,如不習慣另外一方父母,或者嫌棄另外一方父母,婚姻中的矛盾就必定會產生。你可以說,兩口子的日子與別人何干?可是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家就是一個整體,幾代人之間有著剪不斷的親情。當然,兒女可以抱怨父母自私,可是文化的東西是根深蒂固的,你不能說丟就丟棄啊!中國人的「幾代同堂」在西方是不可想像的。

  西方人把除夫妻子女之外的人,都算外人。他們很顧家,但是,對於不屬於自家的事情,則表現得相對「公事公辦」,這是許多東方人做不出來的。所以西方人無法理解東方人「公婆兒媳」的千年戰爭,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公婆與兒媳是兩家人,而不是一家人。

  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們孝敬老人的表現,不過是老人過生日送件禮物,過節時通個電話,老人生病時買一籃子花或水果而已。

  父母從中國來美國看女兒,美國丈夫寧可花錢讓岳父母住賓館,也不讓他們住在家裡。因為「外人」進來會危及他們夫妻的生活隱私。而我大學同班的美國女友僅僅因為公婆前來住上幾天,就與丈夫爭吵不已。

  中國家庭為事業,為子女,夫妻分居可以理解,對於西方人,分居就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出走」,超過期限,只有彼此各奔前程。像美國有些州還有法律,如果證明夫妻分居到了一定期限,一方可以自動解除婚約。

  美國人談戀愛的時候,只要彼此沒有結婚的承諾,就算一方再與別人約會,另一方也無話可說。否則,那便是無理地干涉了別人的戀愛自由。

  教育子女方面,西方人更重視他們的快樂、健康,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即使是件看上去沒出息、沒前途的事情。而東方父母則對孩子管理得無微不至,甚至甘願為子女犧牲自己的一切。美國孩子出錯時,父母不會讓孩子檢討自己,而是先想方設法為孩子辯護。

  美國人最大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這種特點使美國人看起來個性比較張揚。他們對於想要的東西,會用盡一切辦法爭取。他們不會因為人情面子或虛的東西而放棄自己的原則。看看美國人奉為偶像的巴頓將軍,看看好萊塢電影里屢見不鮮的孤膽英雄,看看今天美國的公司政治,你會發現,他們的自我意識比中國人強烈得多。

  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在美國人的婚姻生活上也表現得極為顯著。許多美國人的離

  異,並不是因為第三者介入,而是他們天性的霸道造成彼此絕不向對方妥協,不會為了顧及伴侶的感情而委屈自己。

  中國人與美國人不是不可以生活在一起,只是我們要想一想,在愛情的狂熱勁兒過去之後,雙方是否可以平心靜氣同享一種文化?如果把你的美國丈夫拉進全部說「中國話」的圈子裡,他會怎麼做?如果你只願意做中國菜,他是否會妥協?如果你希望以中國式的「望子成龍」教育孩子,而他卻更推崇「放任自流」的美式教育,怎麼辦?如果……還有許多是我可以想到的,更有許多是我也無法預料到的。

  當然,中西結合的成功先例不是沒有,但失敗者也不在少數,只是大多數失敗者出於「家醜不外揚」的目的,把事實在沉默中掩飾了過去。一兩年前,一位中國歌唱家曾出書大談自己嫁到國外之後,生活是多麼美好。沒過多久,她又出了一本書,訴說當初兩個人在一起真正生活之後,這段跨國婚姻又是多麼不幸福。也許,後者才透露了些許真情。我身邊的許多華裔男女,只要與西方人結婚,他們在婚姻中要補習、要完成的「功課」,一定比與同族裔結婚的人多得多。

  >>文章摘自《不是男人的錯》

2

主題

52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2
沙發
maxiaoha 發表於 2005-11-16 09:13 | 只看該作者
看到題目,以為是討論女的,沒想到還包括俺們難隱。
這題,咋整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5: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