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冷車啟動需不需要熱車? 汽車使用九大爭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5-11-16 2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熱車

  正方

  所有車輛在早晨發動車時都應該熱車。發動機在冷態時,

  潤滑油也很涼,又由於活塞與燃燒室內壁之間空隙大,無法形成油膜,正常潤滑,那時的磨損之劇烈可想而知。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溫度應該在90℃左右,冬天早晨的溫度只有幾度甚至是零下幾十度,夏天早晨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溫度,不進行適當的預熱,對發動機的損傷是比較大的。早晨動車前不僅要進行2-3分鐘的發動機預熱。汽車發動機是一部機器,電噴不電噴,並沒有對發動機的工作原理產生根本的改變,發動機的缸體、活塞、連桿、曲軸、缸蓋、墊子和螺栓等等,全是由不同的材料製成,熱膨脹係數彼此不同,設計時是按照發動機正常的工作溫度對各部件進行的工差、配合以及潤滑情況的設計。過低過高的溫度都會破壞這種最佳工作狀態,給發動機帶來損害。

  反方

  早起原地熱車3分鐘,那都是化油器時代的事了。現在都是電噴車,汽車使用手冊上也說明了不用熱車,打著車就可以走車。熱車不僅會白白浪費燃料,而且熱車3分鐘所產生的污染相當於行駛十幾公里的污染。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在汽車發動之後,只要機油燈熄滅即可行駛,此時油壓已達正常壓力,可以先讓發動機保持在2000轉之內慢慢地行駛,待水溫到達正常的溫度時就可以放心加速了。至於停在路邊熱車,除了造成環境污染、增加磨損、使發動機積碳及讓機油酸性劣化外,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汽車知識

  不管什麼車,起步前怠速熱車三五分鐘都是應該的、有好處的。這種做法能在車輛負荷增加之前,將發動機的機油溫度和水溫上升到適宜溫度。而適宜的機油溫度和水溫是 提高發動機各項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環境因素。特別是冬天氣溫低的時候,如果一發動就起步,發動機負荷增加而潤滑條件和燃油燃燒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肯定不如先熱一下車效果來得好。

  之所以一些車的說明書上不要求熱車,主要是歐Ⅱ排放標準的車在原地怠速熱車時的排放較高,所以廠家建議汽車發動后就可以低速行駛,這也是為了達到國家環保法規的要求。而達到歐Ⅲ排放標準的車在設計上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即使在怠速熱車的狀態下,也不會出現排放超標的問題。

  二、換寬胎

  正方

  升級輪胎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換寬胎,也就是更換胎面更寬、內徑更大的輪胎,如將195/65R15的輪胎換成更寬的205/55R16的輪胎。一般來說,換寬胎的時候輪胎外徑應保持不變,在外徑相同的條件下,輪胎的胎壁將相對變薄,輪胎的剛性會因此提高,從而使得車輛的穩定性、過彎速度、剎車效率等都隨之提高。輪胎升級帶來的好處是:

  一、行走性:換上寬胎后,方向盤手感增強,車輛在中高速的操控穩定性會有明顯的提高。

  二、過彎能力:加裝寬胎后,輪胎的剛性大幅提高,過彎時輪胎的變形度將會減小,車輛的循跡性也因此提升,車輛在緊急情況下具有更強的應變能力。

  三、制動效率:由於輪胎剛性的提高,所以在制動時輪胎所產生的變形較小,制動效果能更完整地傳遞到路面,制動距離因而縮短。

  反方

  汽車在出廠的時候,廠家已經對輪胎的大小進行了合理的匹配,包括整車的舒適性和操控性。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再次改變輪胎的規格。盲目加寬輪胎,雖然能提高一些操控性,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弊端:

  第一, 輪胎加寬會增大汽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摩擦力,使汽車的油耗增加。同時,輪胎的扁平率越低,其減震的效果就越差,從而影響乘坐的舒適性。

  第二, 汽車在設計的時候,留給輪胎(前輪)的左右轉動空間是一定的。隨意加寬輪胎,可能會對一些汽車造成轉向干涉。

  第三, 增加輪胎的使用費用。輪胎越寬,其價格越高。如一條米其林195/65R15的輪胎,如果換成同牌號同系列的205/60R15的輪胎,每條輪胎的價格大約要提高50元。如果換成205/55R16的輪胎,則每條輪胎的價格大約要增加210元,而且更換寬胎的同時,還需要更換與寬胎相匹配的輪輞,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汽車知識

  雙方說的都沒錯,只是各自的追求不同。輪胎加寬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汽車的操控性,否則就沒有必要去改寬胎。

  凡事有利就會有弊。輪胎加寬后,一方面能提高車輛的操控和制動性能,另一方面也會出現油耗增加和轉向變沉的問題。如果決定改成寬胎,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 改寬胎要在合理的範圍內,不能對汽車的轉向造成干涉。

  2、 改寬胎的同時要選擇與之相匹配的輪輞。

  3、 如果為了追求汽車的運動性而改胎,建議對懸掛系統也作相應的改動。

  三、鋪地膠

  正方

  新車最好鋪上地膠,

  它的最大優勢在於方便清潔。上下車時,鞋上不可避免地會沾上泥土,雨雪天就更是連泥帶水,很容易弄髒原車的地毯,而且很難清理。如果鋪上了地膠,只要用一塊抹布就可以很輕鬆地把車裡擦的乾乾淨淨。

  反方

  鋪地膠有幾大弊端:

  第一, 鋪地膠需要拆掉門邊壓板,因為原設計是沒有地膠的,鋪地膠后相當於增加了地毯厚度,門邊壓板就蓋不嚴了,容易鬆動,有時還會自己彈起來。

  第二, 潮氣不容易揮發,萬一車內進水,很容易導致下面的地毯損壞。

  第三, 即使地毯髒了,花點錢,找人做一下內飾清洗,立刻就煥然一新了。

  汽車知識

  我們認為,鋪不鋪地膠是一個用車習慣和個人喜好的問題。鋪地膠的優缺點正如正反兩方所言。一般來說,大多數私家車輛由於駕駛人員相對固定,且用車比較仔細,能夠定期對車內進行清潔,不鋪地膠是完全可以的。而對於駕駛人員不固定、車輛使用率高的公用車來講,鋪地膠應該是更好的選擇。如果選擇鋪地膠,儘可能選擇質量好、沒有異味的環保產品,並且要注意防潮,尤其是車輛進水后,應先拆掉地膠,等地毯晾乾后再重新裝上。


沙發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5-11-16 23:26 | 只看該作者
  四、加裝真皮座椅

  正方

  與紡織面料的座椅相比,真皮座椅更易於保持清潔,有些污漬只要用布擦一擦就可以去掉了,而且真皮座椅也顯得比紡織面料座椅高檔。即使加裝了布面椅套,雖說也可以清洗,但拆裝畢竟比較麻煩。

  反方

  盡量不要換真皮。紡織面料的座椅質量都很好,可以說車開爛了,座椅也不會壞掉,后包的真皮皮質一般都很差,使用時間不長,就會出現龜裂、發白,這時後悔晚矣。

  真皮看起來比較高檔,但實際上並不實用。真皮座椅在夏天陽光的暴晒下很容易發燙,而且比布面座椅的溫度感覺更高;在冬天的早晨,真皮座椅卻是冰涼的,坐上去要過很長時間才能捂熱了。相比之下,紡織面料的座椅則要好得多。

  汽車知識

  很多人在裝飾新車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真皮座椅。但真皮座椅冬冷夏熱的問題確實存在,而且真皮座椅的摩擦係數低,激烈操控車輛時,身體容易滑動(上了保養蠟后更是如此)。單純從乘坐的舒適性來講,還是紡織面料的座椅更好些,冬天不會感到太冷,夏天也不會感到太熱,但保持清潔確實不如真皮座椅方便,尤其是一旦灑上可樂、酸奶一類的液體,就很難擦洗。如果您只是擔心座椅的保潔問題,可以為座椅加裝一個布面的座套,定期清洗就可以了,不要怕麻煩。

  當然,就象有人喜歡真皮沙發,有人喜歡布藝沙發一樣,如果您就是喜歡真皮的感覺,那就另當別論了。

  另外,后包的真皮也有質量好的,不能因為一些質量差的產品而否定整個行業。

  五、加裝電子防盜器

  正方

  裝電子防盜器方便多多。

  一、 汽車不是一輛自行車,

  丟了可以輕鬆地再買一輛。不裝一個電子防盜器,睡覺都不塌實。

  二、 防盜器不僅有聲光報警,而且還可以通過切斷啟動、點火或供油來防盜,保險係數較高。

  三、 電子防盜器同時兼具尋車、車門未關提示功能,配合中央控制門鎖還可以遙控開啟車門,功能豐富,使用方便。

  反方

  裝電子防盜器有害無益。

  一、 電子防盜器只能應付一些想順手牽羊的小蟊賊,根本對付不了真正的偷車賊。

  二、 電子防盜器擾民。很多防盜器過於敏感,有點風吹草動就叫喚,更不用提雷雨天了。防盜沒能防了,倒是一天到晚叫個沒完沒了,自己難受,也讓別人心煩。

  三、 容易給汽車帶來安全隱患。加裝電子防盜器肯定要另接電路,這就容易帶來漏電、短路等故障,甚至可能引發汽車自燃事故。

  四、 加裝電子放盜器屬於私改原車電路。新車在保修期內出現故障,廠家很可能會因此而拒絕賠付。

  汽車知識

  市面上所見的電子防盜器,絕大多數是通過繼電器來鎖止發動機控制系統,包括點火和噴油。對於職業盜車賊來說,這都是很容易破解的。這些防盜器主要是提供了一個方便(那些便利性功能),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具備防盜能力。

  加裝電子防盜器必然會改動原車的線路設計,如果安裝不當,會影響車輛的安全性,甚至會引發車輛自燃。而且在新車保用期內,一旦出現因電路故障造成的損失,很可能無法向廠家索賠。

  如果您的車配有原廠的防盜系統,就沒有必要再另外加裝電子防盜器了。

  六、底盤封塑

  正方

  「底盤封塑」是指對汽車底盤的金屬裸露部位進行噴塗修補,其噴塗后形成近似橡膠狀物質保護膜。

  在駕車高速行駛時,會大大增加沙石對車輛底盤的撞擊力度,細小的沙石會像鋒利的小刀一樣切削底盤,形成划傷和斑點,嚴重時還會使底盤變形、漏油、尾氣泄漏、轉向受損、制動失靈等。另外,水氣、酸雨、融雪劑時刻都在侵蝕著我們的底盤,所以愛車族有必要對愛車進行底盤封塑,以進一步保護我們的愛車。

  反方

  此乃畫蛇添足之舉,汽車在出廠前都做過底盤防鏽處理。汽車的使用年限不過十幾年,如果不是在常年在海邊行駛,只要使用得當,在汽車的使用期限內基本上不可能出現底盤銹穿的情況。況且即使做了封塑,如果高速行駛中被沙石撞擊,封塑層不是一樣會被破壞嗎?

  汽車知識

  這屬於愛車之舉,做底盤封塑對車肯定是有好處的,不僅可以防腐、防鏽,同時還能去除一部分來自底部的雜訊。

  如果因拖底、飛石損壞了封塑層,可以再做一個局部封塑進行修補。

  現在有一些車在出廠前就已經做過封塑處理,那麼,您就沒有必要再做一次封塑。封沒封塑也很好判斷:封塑的底盤好像有一層塑膠粘在車底,用手一摸,有柔性的感覺,沒封塑的摸到的則是硬硬的鋼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5-11-16 23:27 | 只看該作者
  七、車漆封釉

  正方

  車輛在自然狀態下會遭遇風沙、石子、塵土、泥水的衝擊,瀝青、樹膠、鳥糞、蟲屍及油污等玷污,海風、露水、酸雨、汽車尾氣等侵害,以及強烈的紫外線照射等等。而車漆封釉或稱車漆鏡面鍍膜實際上是利用滲透或機械振拋擠壓方式填充漆膜表面網狀針孔,經過常溫或高溫聚合在車漆表面形成一層琺琅質的、透明光滑的保護膜。這種保護膜具有硬度高、耐高溫、抗靜電、抗紫外線、防酸鹼、抗油脂等特徵,保養起來也很方便,不用再打蠟。

  反方

  封釉沒有太大的意義。

  第一, 封釉可能給以後的突發事件帶來麻煩。比如遇上因車漆質量的問題(車漆本身起皮等),這時再找廠家索賠就比較麻煩了,對方可能會以封釉時的加熱導致車漆受損為由拒絕賠償。

  第二, 封釉不可能一勞永逸。幾個月以後,封釉的塗層會慢慢地脫落了,還得再次封釉,封釉是一個比較頻繁的過程。

  第三, 封釉得不償失。車漆本身就有抵抗外部環境侵蝕的能力,沒有必要再給車漆罩上一層外衣,平常只要打打車蠟就完全可以了。況且封釉所費不貲,萬一有個刮蹭需要重新噴漆時,原先的封釉也就沒用了。

  汽車知識

  打蠟和封釉是兩個概念,封釉對車漆有保護作用,打蠟主要是起一個亮澤作用。

  新車封釉就像錦上添花,要不要封釉,完全看您個人對車的在意程度。

  八、延長換機油時間

  正方

  同一款車型,

  國內汽車廠商大都要求在每行駛5000――7500公里后更換機油,而在國外,更換機油的間隔一般在10000――15000公里。德國一些汽車公司生產的最新一代轎車,換油周期已經提高到30000公里。因此,國內廠家的規定的換油周期過於保守,完全可以適當延長換油周期。

  反方

  因機油中所含的各種添加劑在不停地消耗,機油在使用中不停地混入汽缸中燃燒的氣體而生成油泥為、積炭、水分、酸性氧化物等,會使機油的使用性能不斷下降。所以,不按時換油會顯著地降低機油的抗磨性、抗腐蝕性。

  中國的汽車的使用環境比較惡劣,尤其是北方地區氣候乾燥,空氣中的揚塵、沙土都比較大,空氣質量較差,而且中國的燃油品質也比較差,中國的換油周期比國外短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更換機油不能超過廠家規定的周期,勤換機油有利於保護髮動機,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汽車知識

  國內生產的多數轎車之所以換油周期比國外短,主要是考慮到中國的汽車使用環境。如果選用高品質的潤滑油,在不經常堵車和比較清潔的環境中使用,可以適當地延長換油周期。

  如果長期在多塵地區行駛,即使使用高品質的潤滑油,也還是不要超過廠家規定的更換周期。

  當然,把握合理的換油里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即使是同一輛車,在不同環境、不同路況、不同工況、不同的使用階段,其換油里程也是不同的。如果汽車的使用條件比較惡劣,車況較差,換油里程就要相應地縮短。因為在這樣的使用條件下,機油老化變質的速度會加快。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護髮動機,建議還是不要過度延長換油里程。

  九、使用燃油/機油添加劑

  正方

  我們的汽車使用環境是比較惡劣的,空氣質量差、燃油品質低。有針對性的使用一些添加劑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延長發動機的壽命,使愛車長保青春。另外,現在油價猛漲,如果有能夠節油的添加劑,為了口袋裡的銀子,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反方

  反對使用各種添加劑。汽車廠家在推出一款新車之前,已經考慮到了國內的汽車使用環境,包括空氣、油品等等。因此,汽車,尤其是新車是沒有必要使用添加劑的。添加劑如同補藥,沒生病的時候就進補,肯定會補出病來的。

  汽車知識

  由於目前市場上「散、亂、差」的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具有某種特殊「功效」的燃油添加劑產品往往含有金屬粒子成分。含金屬粒子的添加劑在加入採用三元催化器的汽車中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映,嚴重時使三元催化失效。使用燃油添加劑,最好選擇原廠指定的產品,因為這些產品都已過裝車實驗。

  關於機油添加劑,我們認為最好不要使用。因為機油本身就含有各種添加劑,是一個平衡體系,再加入含有某種功能的其它添加劑后,就可能會打破原有的平衡,降低機油本身其它方面的性能。

  不要輕易相信一些機油添加劑的特別效果,有沒有效果不是一紙簡單的理化檢測報告就能證明的,必須要經過發動機台架實驗才能確定,而絕大部分的機油添加劑都沒有做過發動機台架實驗。車有了問題,應該送專業的維修廠去檢查,而不能指望添加劑一類的「偏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361

帖子

9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2

積分
93
4
titag 發表於 2005-11-17 07:47 | 只看該作者
要的好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鼻孔迎接光明 ※※※※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

主題

108

帖子

10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3
5
xyz169 發表於 2005-11-23 16:4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0: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