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海軍軍樂團專家組援助西非馬里紀實(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5-11-11 2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年11月11日 11:19 解放軍報

[CENTER]專家組成員正在為軍樂團隊員們做輔導 作者提供 [/CENTER]

  周振國 李洮 本報特約記者 徐鋒

  出人意料的「專家公寓」

  飛行了10多個小時的飛機剛在馬里落地,來不及喘口氣的中國海軍軍樂團專家組成員又坐上前來接機的汽車,在沙石鋪就的公路上狂奔起來。1個多小時的顛簸后,成員們來到馬里專門為他們安排的「專家公寓」。
  說是公寓,可空蕩蕩的幾間房子里,除了每人一張木板床,什麼用具也沒有。倒是廚房的灶台上、牆壁上、地上黑壓壓地爬滿了螞蟻、壁虎和叫不出名的蟲子。一聞到人的氣味,一群螞蟻像是發了瘋似的,順著水管、地板、天花板,直衝這些「陌生人」而來。緊急關頭,大家將隨身帶的風油精,以閃電般的速度全部倒在門口,這才打退了螞蟻的進攻。
  「組織派我們來開展援助工作,是對我們的信任。困難再大,條件再苦,我們都要努力克服。」專家組組長、海軍軍樂團副團長祁衛東開始帶領大家「安家」。沒有桌椅、沒有廚具,他們就從中國駐馬里大使館借一些舊的使用;照明設備不穩定,他們就請來支援當地工程建設的中國工作人員幫助修理;沒有煤氣,他們乾脆就在院內壘灶燒柴火。

  臨時更改的教學計劃

  上課的第一天,令專家組成員們至今難忘:300多個「洋學生」手裡的樂器是五花八門,許多樂器還不是完整的,有的甚至幾個人合用一件樂器。演奏方法也是各式各樣,能吹響就已經不錯,更別提音準和節奏了。拿來簡單的五線譜,竟沒有幾個人能唱得出來。
  原來,絕大多數馬里人只會說當地話――班巴拉語。由於這種語言沒有文字,隊員學習樂器從不看樂譜,而是靠簡單的口傳心授。至於基礎的音樂訓練,更是從來沒有進行過。
  專家組成員商量后,當即放棄了準備好的教學計劃,決定從教識音色、呼吸、口型、指法、識譜和樂理知識等基礎抓起。他們連夜編排了一些簡單的樂譜,開始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教,一個聲部一個聲部地練。
  開始,從來沒有接觸過正規訓練的馬里軍樂團隊員學得很吃力。有時候剛教會,幾分鐘后又什麼都不記得了,只知道對著老師傻笑。沒辦法,專家們只能像教小學生一樣哄著他們練,一遍不行再來一遍,直到學會為止。

  上演馬里最優秀的節目

  非洲國家足球賽在馬里舉行的開幕式上,由中國專家指導訓練的馬里軍樂團第一次在該國人民面前亮相。激昂的旋律、整齊的步伐、變換的隊形,令許多觀眾激動地走下看台,圍著軍樂隊唱著、跳著。觀看開幕式的馬里總統也高興不已,連連說:「這是我們馬里多年來最優秀的節目!」
  按照計劃,軍樂團要在足球賽上為參加比賽的非洲各國代表隊演奏國歌,但專家組找遍了馬里所有的音像資料,也只找到幾個國家國歌的樂譜,只好利用從國內帶來的新出版的「世界各國國歌光碟」,邊聽錄音邊作記錄,然後再根據音響的和聲編配成總譜,進行排練。軍樂團沒有專門的訓練室,所有的排練都是在樹陰下進行的。冒著三四十攝氏度的高溫訓練一天,專家們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干、幹了又濕。
  付出終有回報。如今,馬里軍樂團的演奏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成為西非國家地區唯一一支專業軍樂演奏團體。1年來,在中國專家的指導下,軍樂團先後圓滿完成了外事迎送、國家首腦會議、重大活動禮儀和各種慶典等活動100多場次,受到廣泛稱讚。而專家組成員也以實際行動贏得了馬里人民的愛戴,並被授予「馬里國家最高軍官勳章」和「馬里國家騎士勳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21: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