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進場教戰:股票與房地產投資回報比較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5-11-8 13: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 三省
       


房地產與股票向來是華人投資者的兩個主要致富途徑,上周傳出房貸利息可能被取消扣稅優惠的消息,想必讓許多投資朋友們大吃一驚。

我在這裡先要說明,這只是一個稅務改革顧問團所提出的近乎學術性質的建議,離成為事實還有很長一段路,而且這個更改即便成真,對出租房屋投資並無影響,因為出租房屋的利息支出已被房租收入抵消。

不過,在房市泡沫滿天飛的時候出現這樣的聳動消息,不免讓人重新想起投資股市好還是房地產好這個永恆的爭論。

見仁見智 難有定論

投資股市好還是房地產好難有定論,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見仁見智。一方面,我們都聽過許多房地產投資人認為房地產較安全,「價值不可能跌到零」,「看得到、摸得到」,「即便燒了房子土地還在」。另一方面,股市投資者很多是沖著它不必煩惱修理東西,無需找房客,更不會碰到難纏的惡房客、上法庭。

主觀的喜歡就是喜歡,厭惡就是厭惡,沒有其他道理可講。當然,過去經驗也造成主觀意識。如果在某種投資上賺了錢,自然對該種投資信心百倍。

筆者對房地產投資也難免有些主觀的看法。例如我認為,當有能力的時候,每個人都應該買一棟自住的房子,不管這項投資賺錢不賺錢、賺多少錢。擁有自住的房屋免去了寄人h下的感覺,這除了是個投資問題,更是個生活品質問題。

客觀比較 可見高下

但是,股市和房地產的比較有一個客觀層面。投資回報較高的,客觀而言就是較好的投資。這不是見仁見智的,而是可以計算的,雖然計算過程中需要做一些假設還有爭論空間。如果按照多數人以賺錢為主的投資目標,其他都是次要,那麼在股票與房地產之間作一個投資回報分析就絕對重要了。即便我們要在最後評選時摻入主觀喜好,甚至以主觀好惡為依歸,也至少都應該對客觀的優劣有一個了解,才算是完成了投資人應該做的功課。

股票和地產兩種投資各自都有它的複雜性;要客觀的計算哪個是較好的投資,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看在投資期限之後,哪個投資將給我更多的資產。即使每個人的投資期限不一樣,每個機會的投資條件也不一樣,結果不能一概而論,但計算的方法是一樣的。我這裡要用最近研究過的一個地產項目做例子,來介紹比較兩者的方法。

這個房產位於華人聚居的舊金山地區,屬於都會區,市價大約是90萬元。我們先來計算購買房屋的四大開支,即貸款、地稅、維修、以及保險。

為了方便計算,讓我們假設全部的90萬都是用貸款來購買。乍聽之下這個假設似乎有些怪怪的,通常買房子不是都要放一些頭期款嗎?在投資回報的計算中沒有差別,因為自備款的機會成本與貸款的成本互相抵消。90萬元貸款分30年償還,按照6%的利率來計算每個月還款5400元,每年等於6萬4800 元。

一個值得熟記在心裡的有用公式是,倘若30年期6%利率,則每十萬元的月供款為600元。

擁有房地產需要交納地產稅。假設地產稅為1.25%,則每年的地產稅為1萬1250 元。

房屋維修費用的高低似乎沒有標準,但是我們知道各種東西都有一定壽命,即便新房子沒有什麼維修,油漆是每兩三年都要做的,地毯大概10年就差不多了,15 年後屋頂可能要換,20年後廚房浴室也可以更新,30年後甚至地基都需要花錢。這些工作每一筆都可能接近萬元甚至更高。分攤到30年,我們應該可以保守的假設每年平均至少要花五千元。

擁有房地產的第四筆開支是保險。保險費大約每年一千元。

出租房子也會有收入。房子出租的收入是很明顯的;即便自住,屋主形同出租給自己,仍然可以算是有租金收入。這棟房屋的租金大約可達3000元,一年合36000元。

綜合各項收支,這項投資每年需要4萬6000元的投入。三十年後,房貸還清了,屋主擁有全部的產權。屆時房子會有什麼價值呢?房屋的增值是影響比較結果的一個最大假設,但是仍然是有例可循的。附近的房子在過去20年內每10年都增加了大約一倍的價值,如果我們引用同樣的增值速度,則可以算出30年後房價應該在720萬元左右。這是投資這個房地產項目30年可以得到的稅前資產。

倘若這30年每年4萬6000元的投入被放在股市中,會有什麼差異?股市的回報是較容易計算的,因為它有更長期的數據,無地區差異,而且已經被專家反覆做過統計。如果按道瓊工業指數每年10%的增長率來計算,30年下來的結果將是827萬元的稅前資產。

結果雖異 各取所需

因此我們可以客觀的說,在這個比較案例中,按照既有的條件以及我們的假設,房地產的回報沒有超過投資股市。如果某些條件有些改變,或是在另一個不同的案例,結果則有可能不同。

經過這樣的計算,地產投資人可能還是寧願投資房地產,以換取可以「看得到、摸得到」投資的安心。但至少投資人可以知道,自己為這個主觀付出了什麼代價。(三省)(進場教戰)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沙發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5-11-8 15:53 | 只看該作者
寫這文章的人有點偏愛股票,可想沒想到,股票和房產都是投資的一種手段,...舉例也是一樣,如果這90萬的房,租金能有5-6千元/月,並且房子每年以10%在升值,....

那是不是另一個故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8: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